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五百三十八章 朱棣的决心 邹学玉的愤怒

戍堡上,没人知道燕王朱棣想要做什么。

张志远却是眼神流转,低声道:“王爷要对山西道用兵?”

宋国公冯胜听到这话,当即双目一凝:“王爷,没有朝廷旨意,边关一概不得擅自用兵!”

回想着朱棣刚刚所说的话,冯胜愈发的确定,这位燕王殿下大概是因为明年不可能再有北征,就转而打起了西进山西道的念头。

冯胜担忧的目光看向身边的颍国公傅友德。

傅友德会意,点了点头,在朱棣身后开口道:“山西道局势未知,亦有皇太孙殿下在那边。太孙北巡,有节制地方一应文武的权柄。王爷若是徒然领兵西进,恐会打乱太孙殿下的布置。再者,王爷用兵,朝廷那边恐怕也会有问责下来。”

朱棣摇着头:“大明宗亲藩王,无诏不可入京,二王不可私见,无诏不得出国,无诏不得用兵。本王记着这些规矩,也不会坏了这些规矩。”

洪武皇帝对自家人很好,非常的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这种对自家人的好,已经违背了他所说的对天下百姓的好。

因为这是两种冲突的存在。

但同时,皇帝对宗亲藩王也有着历朝历代最为严格的要求。

就在冯胜和傅友德以为,朱棣会因为皇室内部那些严苛的规定,而选择就此作罢的时候。

朱棣却又说道:“但是燕王府三护卫兵马,却不受北平都司、河北道都司节制,本王可调动三护卫兵马于河北道境内任何地方。”

说完之后,朱棣双眼含笑的盯着身边被视之为燕王府第一战将的张志远。

张志远会意,重重的抱拳躬身:“末将领命!即刻回返北平城,带王府三护卫南下真定府!”

真定府西进便可直接踏足山西道太原府境内。

张志远不由的想到了那个许久不曾再见面的年轻人,也不知如今那位又是何等的风采。

这几年,张志远很爱看一本书。

三国志。

他喜欢书中的关羽,虽知自己比不得关圣,却清楚自己也如关圣当初一般,面临着忠义的选择。

戍堡上的宋国公、颍国公二人已经是满脸的意外。

两人都未曾想到,燕王殿下竟然会选择动用王府三护卫南下。

而朱棣看着明白自己心意的张志远,脸上露出笑容,澹澹道:“带着人,去真定府井径县,闻讯伺机而动,三卫兵马皆有你定夺。”

相较于燕王殿下面对山西道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皇太孙殿下极有可能面临的危局,燕王要动用王府三护卫相比。

朱棣将燕王府三护卫兵马尽数交托给张志远,再一次给了在场众人更大的冲击。

大明九边宗亲藩王,之所以能藩国九边,坐镇边疆,护卫帝国北境安危,其根源便在那一座座王府三护卫兵马的誓死追随。

任何一位九边藩王麾下的三护卫,都是他们全部的身家和根基。

众人看向张志远时的目光发生了一些不明的改变。

尽管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位有着小杀神名头的燕王府战将,深受燕王殿下喜爱。但能喜爱到将燕王府整个三护卫兵马都交托在他一人手上,这无疑表露出张志远在燕王殿下心中的分量。

即便是张志远本人,也有那么一瞬间的恍忽。

他缓缓低下头:“末将领命!”

朱棣挥挥手,脸上带着笑容:“去吧,早点回北平,带着人南下井径。本王还要赶在年关前,这将长城各处都走一走。”

张志远抬起头:“末将知晓。”

宋国公冯胜看着年纪轻轻,就在这大将云集的九边有着小杀神名头的张志远,脸上也露出看着帝**方后起之秀,吾辈之志可承袭的笑容。

“张指挥责任重大,王爷所托之事干系深重。再等些年,等到我们这帮老头子爬不上马,挥不动刀,那个时候便是张指挥你们为国家守卫着边疆安宁的时候了。”

张志远赶忙拱手弯腰:“晚辈怎敢比拟国公爷,遥想公爷和诸位前辈昔日追随陛下南征北战,打下这片天下,晚辈每每都深感压力,唯恐让前辈们失望。”

颍国公在一旁笑出声,挥着手道:“这可不想那个在关外杀人不眨些带着人回北平吧,莫要误了正事。待回头咱们这些年回了应天,你来家里坐坐,多走动走动。”

这是有赏识和深交的意图。

张志远颔首点头:“若有机会,末将定是要上门叨扰公爷,好求得几样领兵的秘诀。”

说着话,张志远已经抱拳后退了好几步。

“王爷,末将先回北平了。”

朱棣望着张志远的身影,点了点头。

等到张志远走下戍堡,不久之后外头风雪里传来一阵密集的马蹄声。

朱棣澹澹的笑了两声。

“志远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再历练些年岁,足可担当这边关上一方军务。”

定远侯王弼附和道:“张指挥晚生二十年,若是再早上二十年,说不得末将在他面前,都要行礼了。”

朱棣脸上带着笑容,眼神澹澹的瞥了王弼一眼:“定远侯这般夸赞,志远却已经走了,倒是可惜。”

王弼笑道:“殿下爱才,末将对这等军中后起之秀自然也是喜爱的。只是这夸赞却不能落在当面,还是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一步步打拼出功绩来的。”

朱棣点点头:“倒是这个理。”

宋国公冯胜上前一步低声道:“太孙殿下北巡,如今出了山西道的事情。老臣思来想去,恐怕等太孙殿下了结干净山西道,会来边关上各处走走看看。”

颍国公傅友德眨眨眼道:“陛下这几年对太孙殿下是何等喜爱,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趁着现在陛下坐镇中枢,太孙才有机会多出来走走看看。想来在陛下的计划里,也是要太孙将咱们大明各处的情况都看明白了,到时候也就到了真正接手朝政的时候了……”

说着话,傅友德的声音渐渐地小了许多,目光亦是若有若无的注视着朱棣。

燕王也是皇帝的儿子,还是坐镇北平多年,为朝廷北伐数次,冲锋陷阵。

大明朝会出现皇位继承风波吗?

随着皇帝的年岁越发的高了,不论文臣武将们嘴上如何说,又是如何做的,心中却难免都会有着一丝担忧。

尤其是洪武二十四年。

朝中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太子西巡出现问题的时候,九边边军在那一个月里接连处斩了数十名千户以上的将领,近百名百户以上的将校。

当然,这些人都是以各种军法论处的。

但归其缘由,都是因为太子出现问题而引发的。

朱棣似乎是感受到了颍国公的目光,他转头看向对方,脸上露出笑容:“你们知道当初本王最后一次去京师的时候,本王那太孙侄儿,与本王说了什么话吗?”

太孙和燕王私底下的交谈?

这个话题瞬间让在场众人生出好奇。

离着远一些的几人,也默默的走近了一些。

朱棣笑道:“熥哥儿与本王说啊,只要本王还能骑得了马,提得动刀。等大明解决了中原的一些问题,就让本王和我家那些兄弟们都领着兵马,学了前元旧事,往西边一路打过去。”

太孙要将自己的王叔们都给赶出中原?

冯胜和傅友德二人不由的对视了一眼。

皇太孙这一番言论,可是有着无数种可能的解释。

就在众人认为,燕王要说出什么绝不离开藩国的话时。

朱棣忽然大笑了起来:“那小子还和本王说,他不会猜忌他的这些王叔,还说只要宗室的兄弟们愿意,便因材而用。如今俺家老大可不就是在干着那什么税署的事情,听说老大手里权力老大了。”

似乎味道有些不太对呀。

戍堡上,肩头雪多了几片的众人,愈发的疑惑起来。

朱棣说道:“天下大概有许多人在等着看我朱家内斗吧。这些年,那个蓝玉也时常在太子兄长面前,说本王有谋逆之心,本王又不是不知道。

这一回,本王就要天下人都知道,我朱家就是一条心!谁要是敢乱了大明,就是我朱家所有儿郎的敌人!

三哥不是留在太原城不愿意走吗?熥哥儿眼看着,似乎也是要去山西道的。本王这个当王叔的,怎可能坐视亲侄儿出事,就算到时候朝臣弹劾,一旦山西道有变,本王定会亲领兵马,护我侄儿安危!”

冯胜一阵长吁,继而低声道:“王爷是知道不少臣等尚未知晓的事情吧……”

朱棣挥手,身后漆黑如墨的大氅被他挥动抛起,撒起一片雪花。

“传令,本王中军继续往西南而行。巡龙门卫、张家口堡,往怀安卫去,今年年关,本王驻扎顺圣川西城!”

顺圣川西城,再往西南数十里,就是山西道大同府。

冯胜、傅友德等人,终于是明白了燕王的心意。

恐怕当今天燕王在这独石堡所说的话被传扬出去,不少人都要心中失望了。

北疆的风雪,下的更大了。

在一阵密布见人的风雪中,独石堡外马蹄阵阵,马声嘶鸣。

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在风雪之中,快速的向着西南方向而去。

……

应天城外。

一支队伍也正在快速的靠近着皇城。

战马在应天长街上疾驰,马脖前的铃铛不断发出响声,提醒着街上的百姓避让。

“忒!本官迟早要让这些信马在咱的地盘上规规矩矩的!”

刚从上元门码头施工现场回城的应天知府邹学玉,望着从面前贴着脸冲向皇城方向的信马队伍,不由脸色阴沉的骂骂咧咧着。

应天同知在一旁无奈的拍着因为战马而落在身上的灰尘:“该再修一条从码头直通皇城的信马道。如此还能为我应天百姓多增加一份收入,等上元门码头的工程结束,那帮工人也能接着做活赚钱。”

邹学玉不由面带意外的转头看向同知,意外道:“咱们同知如今倒是让人眼前一亮呀!”

以官府工程带动地方百姓增加收入,给一部分百姓提供长期稳定的活计,以这一部分的百姓带动周边百姓一起慢慢的富足起来。

这是心学内部这一两年才刚刚兴起的一个命题。

而邹学玉作为应天知府,天子脚下,京畿之地,又有朝中无数心学同仁照顾,自然是成了最佳的实验地。

上元门码头的开工修建,有一部分是为了缓解日益繁忙不堪使用的龙湾码头的原因,但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心学内部在尝试一种新的治理天下的命题尝试。

应天同知面含微笑,自谦道:“属下跟随府尊也有不少时日,就是光看,总也是能学会些东西的。”

邹学玉笑着点头道:“回头有空了,和本官一起去书报局坐坐?”

这是抛出了橄榄枝,给了应天同知一个接触心学,也是接触大明最新一批政治集团的机会。

应天同知的眼里立马闪过一丝火热,却赶忙压住,低头颔首道:“属下却之不恭。”

邹学玉挥挥手:“走吧,咱们这些人还要赶在年关前,给百姓们的工钱算出来,好结算了让他们回家过个好年。”

应天同知在一旁伸手做出了请的动作。

邹学玉满脸笑容,刚要起步。

却见街上又有一批信马目中无人的疾驰而来。

嗒嗒嗒。

马蹄没有半分停下的意思,直冲冲的奔袭在街道上。

一阵风刮过。

街上的砂砾直奔邹学玉的脸面而来。

等到信马队伍消失在街道转角处,邹学玉头上戴着的乌纱下,已经有一缕缕的发丝钻了出来,一片凌乱。

邹学玉脸色铁青,望着早已消失不见的信马队伍,恨得牙痒痒。

他一跺脚,应天城没有抖上三抖。

但邹学玉却是语气冰冷的低吼着:“回衙!今天就起草信马道的施工方案,奏报户部、工部,呈奏内阁票拟!”

应天同知在一旁望着远去的两批信马队伍,脸上露出狐疑。

同知低声滴咕着:“难道是哪里又出事了?”

邹学玉冷哼道:“就是天大的事情,这应天城也不能再这么乱下去了!”

自己是真的怒了。

也受够了这乱糟糟的应天城秩序。

须得要改上一改!

………………

月票推荐票a>vas>div>扫码下载红袖联合潇湘送福利新人限时全场免费读div>div>div>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