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一十四章 上兵伐谋图辽东

大明嫡子 第六百一十四章 上兵伐谋图辽东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帐前。

定远侯王弼,还对刚刚听到的消息感到不解。

即便是燕王殿下已经带着秦王世子进了帐内,他还依旧站在帐外。

落在一旁的怀远侯曹兴不由笑了笑,轻步上前拍了拍王弼的肩膀,低声说道:“传令全军,可以开始准备收拾行囊,拔营离开此地了。”

王弼立马瞪大双眼:“王爷可还没有下令,为何现在就要准备拔营了!”

曹兴侧目歪着头看向王弼,眉头微微皱起:“你没听到刚刚的话?还是你觉得,王爷会不遵太孙的教令?”

说完之后,怀远侯曹兴双手插进兜里,转身看向大营外的斡难河。

大河两岸茫茫草原随风而动,高低起伏的草地,挡住了更远的视线。

然而曹兴却清楚,按照军中探马斥候回禀的消息,鞑靼人的王庭就在前方不远处。

这个时候太孙忽然派了秦世子前来传令,要东路军让出路,好让鞑靼王庭可以去往辽东。

曹兴很难想明白,为何偏偏会是在这个时候传来军令,又为何会让鞑靼王庭去辽东。

东路军上下早就已经做好了与鞑靼王庭决战草原的准备。

若是鞑靼人都跑去辽东了,且不说最后的功劳算谁的。

便是辽东的地形,也远远比不上草原。

到时候若鞑靼人若是在辽东的平原上还算是好的,可要是这帮狼崽子都躲进了辽东的深山老林里,朝廷又得耗费更多的精力,才能彻底将鞑靼人给肃清剿灭。

很难想明白,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啊。

怀远侯曹兴心中默默的叹息着。

只是令出于上,便是王爷身为东路军主帅,也不可能贸然更改太孙的教令。

王弼却是冷哼了一声:“这不是置前线的将士们于不顾吗!我看啊……”

“你看什么!”

曹兴忽然心中一颤,连忙压着声音,低吼了一声。

望着曹兴那满是警告的眼神,王弼立马闭上嘴,摇了摇头后才说道:“俺是说,这功劳岂不是都要让辽东那边的人给占了去。”

曹兴稍稍松了一口气,摆摆手:“通知下去吧,省的到时候忙起来容易出错。”

王弼兴致乏乏的点头:“这就去办。”

……

斡难河畔,大明北征东路军中军大帐内。

气氛压抑,无人敢于开口发声。

跪过、哭过,抱过大腿的朱尚炳,默默的坐在一旁,只敢半个屁股落在椅子上。

他低着头,眼角的余光却是不时的注意着坐在主帅位子上的四叔。

朱棣的脸色平常,只是许久的沉默不语。

东路军撤离斡难河流域,让出路来,给鞑靼王庭东去辽东留出口子。

这样的太孙教令,同样让他很不能理解。

然而,朱棣却清楚,自己必须不打折扣的执行这条教令。

大明朝监国皇太孙的教令,是不容质疑和违逆的。

哪怕自己现在心中想不明白,可自己也必须要执行。

维护太孙教令,同样是在维护自己作为大明宗亲的身份和地位。

“传令全军,整顿军马,收拾粮草物资,准备拔营撤出斡难河流域。”

良久之后,朱棣开口说话了。

身为大明燕王,北征东路军主帅,他严格的遵守了太孙教令的要求,东路军全面撤离斡难河流域。

随着朱棣发话。

帐内的怀远侯曹兴,不由侧目看了一眼定远侯王弼。

王弼则是拱了拱肩膀,对此不置可否。

帐内也有将领起身领命,走出大帐到外头传达拔营的军令。

这时候朱棣才再次看向低着头的朱尚炳,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炳哥儿啊。”

朱尚炳心中一颤,连忙抬起头,脸上堆满笑容的迎上了他四叔的注视。

“侄儿在。”

“西路军和中路军,又有何安排?”朱棣轻声询问着,双手扣在一起,拇指轻轻的磨蹭着手背。

这个时候,太孙要东路军撤出斡难河流域,让鞑靼王庭能够向东前往辽东区域。那么按照军略上的计划,中路军和东路军也定然会有相应的安排,以配合东路军的撤离。

朱尚炳立马起身,抱拳回道:“侄儿领命之后,便立马带着人赶来东路军。不过在途中补充粮草的时候,也有听闻。

按照太孙殿下的安排,铁学士已经行文中路军,要求他们改北上为原地调转方向,一路向东。

西路军则是向西绕道,驻扎乌兰忽失温及和林一带。军中探马斥候向西前出,至唐麓岭一带建造前哨戍堡。”

朱尚炳毫不保留的将自己知道的全部一股脑的和盘托出。

说完之后,他则是微微低头,向上抬着眼睛打量了一眼朱棣。

而坐在上方的朱棣,则是沉默了片刻。

目光转动之间,显然他正在思考着北征三路大军这样安排之后的目的。

许久之后。

朱棣才再次开口道:“唐麓岭……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再往西便是瓦剌部的地盘了吧。”

怀远侯曹兴立马笑着说道:“留着瓦剌人已经不远了,大致相当于去忽兰忽失温的路程。”

朱棣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西路军驻扎忽兰忽失温,军中探马斥候却要前出这么远,这是也要对瓦剌人亮刀子了。”

明白了北征三路大军后面的部署之后,朱棣很快就明白了种种安排背后的含义。

曹兴则是琢磨着说道:“想来是有这样的安排,若是陕西行都司那边再有动静的话,哈密卫等部有北上的迹象,那就可以完全确认,朝廷或者说……太孙殿下,是有意同时对瓦剌人亮刀子的。”

大手笔啊。

帐内的东路军将领们,纷纷是在心中一阵的感慨。

此番朝廷举国之力北征,三路大军几乎都各有十多万兵马。

单单是西路军,当初为了达成从草原中间切断东西势力的要求,便有超过十万的兵马。

这么多人,便是不需要陕西行都司的配合,也能独立攻伐瓦剌部了。

朱棣对此只是微微一笑:“瓦剌人如今虽然势单力薄,但其狼子野心早已昭然若揭,他们所图甚大,当真以为我大明看不出来?

这个时候打一下他们,倒也是必要的。

若不然等咱们肃清了鞑靼人,往后草原上岂不就是瓦剌人一家独大了。

在朝廷不能立马治理好草原之前,草原上容不得有任何风险存在。”

帐内众将一阵默契的笑声发出。

打瓦剌人,那是西路军的事情,西路军的主帅则是晋王殿下,和他们东路军扯不上关系。

朱棣这时又说道:“只是中路军转向东边行军,我军撤离斡难河流域……辽东……”

辽东有什么?

朱棣的心中,不由生出了一个疑问。

从成本上来说,直接将鞑靼人按死在草原上,才是最节省朝廷耗费的选择。放鞑靼人去辽东,只会徒增朝廷在军费上的开支和成本。

但朱棣很清楚,熥哥儿做了这么些年的皇太孙,也断无可能会做这等白白让朝廷徒增耗费的事情。

那么,问题就出在辽东那边了。

定远侯王弼瞅着百思不得其解的燕王殿下,小心翼翼的出口揣测道:“或许关内觉得,在辽东更容易解决鞑靼人?”

朱棣立马摇头,目光则是看向了王弼身边的怀远侯曹兴。

曹兴立马开口道:“辽东这几年算是安静的,虽说前几年兀良哈三卫闹出了反叛的事情,但很快就被平定下来了。山海关外辽东都司麾下,有卫所兵马十数万,应对辽东局势,向来都是绰绰有余的。

若说关内要让鞑靼人去辽东,是为了让辽东都司……辽东都司创立战功。以微臣拙见,倒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余下的原因……”

“或许就只是为了辽东?”

朱棣说出了曹兴没有说完的话,目光在帐内环顾了一周。

只有为了辽东,才有可能放鞑靼人去辽东。

一瞬间,朱棣已经想明白了这一切的布置。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驱狼吞虎,借鞑靼人之力,收拾辽东,整顿辽东分散的势力,随后有着绝对力量的辽东都司,便可游刃有余的挥师北上,占据整个辽东。

“四叔……”

这时候,一道弱弱的声音,传入朱棣的耳中。

朱棣抬起头,只见朱尚炳正小心翼翼的盯着自己。

他立马笑着示意:“炳哥儿你有什么话,在四叔这里但说无妨。”

说完之后,他还笑着给了朱尚炳一个鼓励的眼神。

受到鼓励的朱尚炳,脸上立马露出笑容:“四叔,我觉得以熥哥儿的性子,恐怕不单单是辽东……甚至,整个东北地区……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整个东北地区?

朱棣立马站起身,回头看向自己的亲兵。

“取辽东及奴儿干一带堪舆来。”

这个时候大明对辽东及东北的统治,只到了辽东都司一道。(最远至今日的昌图、开原一带。)

辽东以北的整个东北地带,被统称为奴儿干,尚未设立都司衙门。

这样的情况,要一直到原本的永乐九年,大明才会在辽东都司以北设立奴儿干都司,用以加强对帝国东北地区的统治和控制。

然而现在,朱尚炳说皇太孙要对辽东及东北奴儿干地区下手,这无疑让朱棣感到意外。

朱尚炳则是解释道:“如今辽东一带,所说还不算稳定,但是有朝廷兵马节制,地方上也相对安宁。

我猜想,若是这一次北征结束,朝廷是要让关口内外迁徙百姓,以充实和加强对草原控制。除此之外,也定然会向辽东加强百姓迁徙,以增添我朝百姓屯田辽东。

那么在此基础之上,朝廷军略东北奴儿干一带,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朱棣的脸上露出一丝意外。

他似笑非笑的盯着朱尚炳:“炳哥儿又是如何会有这番见解的。”

朱尚炳立马愣了一眼,然后脸色涨红。

半响之后,他才挠头道:“侄儿在京中,任职上直亲军卫的时候,闲暇时便喜欢在京中闲逛。侄儿在上林苑监那边,见过他们的一张堪舆图。”

说到这里,朱尚炳立马瞪大了双眼,双臂奋力张开:“很大很大的一张堪舆图,囊括了咱们整个大明和周边老大一圈地方。”

“图上有什么!”

朱棣立马问出了在场所有人心中的问题。

朱尚炳吞了一口口水,继续说道:“咱们大明和周边,所有适宜耕种的土地,少师好像还拉了工部的人过去,还在上面添加了各地矿产的分布情况。林林总总的,一张图上全是各种记载,纸条子一层叠着一层的贴。”

他实在是难以形容自己当时看到那张图时震惊的感受了。

一张图,详细的划分了大明如今的地形分布,上面则是一张张纸条子贴在一个个点上。

数不尽的文字和说明,让朱尚炳第一次看到了另一个样子的大明。

那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大明。

而那张图,也与现行的其他所有堪舆图不同。

更加的详细,更加的精确。

他甚至是在无聊的时候,让自己的亲兵按照图上的记载,准确的找到了应天府周边几个点位上记载的东西。

距离、位置一切都是一样的。

少师说那张图,起初是熥哥儿要弄出来的,说是为了替换现行的各种堪舆图。

随后,似乎是为了确保精准,便让工部、户部的人跟着锦衣卫的人,在天下各处测算。

前前后后算起来,也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方才弄出了那么一张图。

朱尚炳觉得那张图,就是整个世界。

但少师袁素泰却说,太孙殿下对那张图还是不满意的,于是那张图就被弄到了上林苑监,成了他们记录大明各地土地情况的堪舆。

朱棣再次急声询问:“图上的辽东和东北奴儿干,都有什么记载?”

朱尚炳皱眉回忆了一下,搜索着自己记忆中有关于辽东和奴儿干最鲜明的特点:“好似是……土地肥沃。嗯,对!就是肥沃!按照上林苑监的说法,辽东和东北奴儿干地区的土地,算得上是整个大明朝最肥沃的地方了。

侄儿现在想起来了,少师当时言辞振振的说,即便辽东和东北奴儿干地区一年只能生产一季的粮食,便是如此,只要将整个地区开发出来,每年种出来的粮食也足以保证整个九边地区的军民所需!”

听到这里,朱棣终于是明白了,为何自己的东路军要给鞑靼王庭让路了。

他轻轻的向后靠在椅子上,脸上则是露出了笑容。

而在他的嘴里,亦有言辞轻轻说出。

“上兵伐谋。”

“我朝大兴!”

………………

月票推荐票

要写辽东和东北了,所以涉及的有些内容应该会敏感一些,大家也都懂的。这两天整理了一些思路,想好要怎么写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