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一十八章 日出东方,全军出击

大明嫡子 第六百一十八章 日出东方,全军出击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日数月。

大明以倾国之力发起的北伐战争,从始至终并未发生大规模的决战。

朝廷无数的钱粮,却还要源源不断的从各地供应到九边。

对此,朝中已经渐渐有了一些不太友好的声音发出。

人们开始对这一场举国之力的战争,到底能为帝国带来什么而展开了深入的思考。

远离京师,已经打定主意要做孤臣的铁铉,一时间成了诽议和不满的核心人物。

朝廷以举国之力,起三路大军,派三位国公领兵前出绕道。无数的功勋良将和精锐将士,尽出长城以北。

没有人敢想象,如果这些人全都折损在了草原上,帝国的明天将会是怎样的局面。

应天城里的人想不出来也不敢想。

但朱允熥却很清楚,若是现如今长城外的兵马全数折损,大明朝会是怎样的局面,对此他清清楚楚,且有史为鉴。

但是。

此次北征的军事意图,目前已经渐渐的取得成效。

前出绕道草原以北,用于驱逐挤压鞑靼人生存和战略空间的凉国公蓝玉、颍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即便没有与鞑靼人发生大规模的接触战。

但是这三路前出的骑兵,在某种意义上也确实是做到了封锁鞑靼人生存空间的作用。

兵力超过十万的西路军,如今也在向着忽兰忽失温、和林方向快速移动,用以彻底分割草原,前出对西边的瓦剌人取得压制作用。

由燕王朱棣统领的东路军,也已经撤离斡难河流域,将鞑靼人东进辽东的路让了出来。

中路军则是贴着最低的限度,在草原上调转方向,横向辽东移动。

而在遥远的辽东及东北奴儿干地区,辽东都司也早就整戈待战,只等鞑靼人一头撞在辽东都司布下的铜墙铁壁之上。

草原上一时间,无数的明军探马斥候奔驰着。

今昔,大明的探马斥候以绝对昂扬的姿态,主人的身份,纵马于草原之上,畅行无阻。

各路大军的军情消息,不断的汇总到长城以内。

整个长城内外都在为了那最终一战而运转着。

甚至于就连大青山下还不知何时才能建成的大青城,也在为山北的大军供应着一部份的军需。

蓝玉最近多了一个念头。

或者说是想法。

他希望将来有一日,大明能将那个新式的铁路修进草原里。

“狗日的,老子现在嘴里全他娘的都是草味!”

蓝玉依旧是骑着他那匹神骏的战马,只是满脸的嫌弃,重重的冲着草地上吐了一口唾沫。

在他的周围,大明最精锐的骑兵们,正如同浪涌一般的在草原上掀起一场浪潮。

方向斡难河下游的东北地区。

“大将军,按照东路军留下的讯号,我们应该在明日正午,就能与他们会合。”

副将骑着马,从队伍的最后面赶了过来,抱紧双拳,冲着蓝玉回禀了一声。

蓝玉却是一副骂骂咧咧的模样,龇着牙叫骂道:“明日明日,明日复明日,明日他娘的那么多,老子明天要是看不到燕王的东路军,就给你个狗娘日的脑袋砍了!”

副将面有戚戚,憨憨一笑,立马低下头。

这才是他们所熟悉的大明凉国公啊。

蓝玉又骂了一阵,然后看了看天色,冲着前往的河流背风弯道处挥手一指。

“传令全军,今晚就睡在那边,养足精神,睡不着也给老子闭上眼睛。明日再将肉全都煮开了,吃饱喝足。

咱们不去和东路军会和,你们就跟着老子,从后面狠狠地捅进鞑靼人的屁眼子里!”

骑兵就该是勇往无前一路冲锋的。

不将敌人杀穿几个来回,都算不得是会骑马的。

蓝玉脸上杀气腾腾。

而副将对蓝玉这等尽是污秽的言语,却是满脸的笑容。

“大将军放心,末将今天就已经下令,让将士们开始多吃肉干了。”

打仗是很费体力的一件事情,不是一顿饭两顿饭就能顶住的。

从大同城出发,全军一路跑到了北海,又马不停蹄的往东北这边追赶,将士们早就已经苦不堪言了,更不要说身子骨比之刚刚从大同城出发时了。

蓝玉对此不置可否。

他只管领兵杀敌,军中的闲杂事务,向来都是交由副将去处理的。

军令很快就被传达了下去。

明天全军敞开了吃肉,立马让坐在马背上累的摇摇欲坠的官兵们两眼放亮,手中的马鞭也抽打的更加用力。

整个队伍的速度,瞬间就提了上去。

而在整个草原都要奔赴过去的东北地区。

因为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的阻挡,方才造就了东北奴儿干地区的肥沃土地。

而在大兴安岭以北。

山岭上的积雪和雨水流淌下来,便造就了另一种草原风貌。

处于海剌儿地区的呼伦湖,因为地势低洼,成了草原东部少有的常年蓄水大湖。

沿着湖面向上,追溯上游。

在海拉尔河与伊敏河的交汇处,此刻已经由原本的一个小的草原部落聚集地,变身成了一片巨大的军营。

军营的阵营很好分辨。

一面面大明龙旗迎风飘扬,彰显了此地新主人的身份。

大营就地取材,周遭山林里生长了无数年的林木,就是最好的建设材料。

无数的铁骑从营中冲出,向着前方的草原扫荡过去。

在两条河流的下游位置,则是一座被团团包围着的小营盘。

这座营盘汇聚了整个东北奴儿干地区,被大明征召而来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林中百姓等部族人员。

辽东都司都指挥使谢霸,正站在营外的一处高地上。

说是高地,其实是一大块巨大的石头深埋在地下,表面经过千万年的风吹日晒,加之水流的冲击,变成了松软的泥土。

也正是因此,这片地上的草长得很矮。

以至于谢霸只要轻轻的用脚掌碾压,就能将泥土下坚硬的石块磨出来。

“明年这里将会更加的肥沃。”

谢霸平静的说了一句。

而在他身后的一众辽东都司将领,纷纷露出笑声。

都指挥使说的没有错。

明年,这片海剌儿的土地将会更加的肥沃,这里的草场将会长出更加茂盛的牧草。

因为这里即将有无数人流下鲜血,滋养着这片泥土。

鞑靼人要从草原逃去东北奴儿干以及辽东地区,为了躲避明军在辽东的戍堡和防线,就必须要从这里翻越大兴安岭,才能进入东北地区。

这是大明为鞑靼人选好的埋骨地。

“传令全军,今夜酒三杯,肉不限。另赏酒肉于征召各部。明日,各部为前锋,火器营督战,马军营于海拉尔河、伊敏河两侧部署。”

谢霸收回观览此地景色的视线。

等大明消灭了草原上的鞑靼人和瓦剌人,将来会有数不尽的时间踏马草原,观赏风景。

……

大地在颤抖。

开春之后,便茂盛生长的牧草,被整片整片的踩回泥土里。

一片金戈铁马,数不尽的战旗划破了苍穹白云。

朱允炆正带着自己麾下的百户所,以中路军前锋营下属的身份,为后方的中军开路。

作为百户所里最年轻的官兵,小四理所当然的成了跟在百户官朱允炆身边的人。

小四骑着马,远远的从前方往回赶。

他的脸上带着笑容,丝毫没有意识到,一场大战即将发生。

“百户!”

“前面有消息了,鞑靼人就在北边百里处,正在向着海剌儿过去。”

朱允炆勒住手中的缰绳,让身下的战马速度慢了下来。

他看着已经打探好消息,赶到自己面前刚刚停下的小四,便开口说道:“往中军禀报,明日我军将抵达海剌儿,对鞑靼人形成合围之势。”

骑着马在茫茫草原上跑了大半天的小四,还没有喝上一口水、换上一口气,就立马领命,继续骑着马向后面的中军赶去。

朱允炆则是眯起双眼看向前方茫茫草原。

此刻还见不到鞑靼人。

但他明白,鞑靼人就在前面。

不过百里的距离,在草原上只是朝夕即至的距离罢了。

他又回头看了一眼身后。

前锋营的大部队在视线之外。

眼前什么都没有,身后也同样什么都没有。

这是朱允炆被划分到中路军之后,自请做的事情。

成为前锋营的一员,继而成为前锋营里开路的人。

既然做不了掌握这场北征的那个人,那么就成为冲在这场战争最前面的那一个。

这便是如今的朱允炆。

百户队继续向前行进了数十里之后,终于是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安营地。

朱允炆停下战马,举起手臂:“今天就到这里吧,做好标记,埋锅造饭,吃完之后我们便继续赶路。”

百户队的官兵们并无异议。

这是身为前锋营前出部该做的事情。

从不与后面的前锋营汇合,只在前面寻找每天合适的安营地,然后就要继续向前赶路。

官兵们的动作很快。

作为前锋营的前出部,他们的任务很重,埋锅造饭,食物还在嗓子眼里,他们就要继续骑着马赶路。

虽然辛苦。

但即便他们后面不与鞑靼人交战,那份属于他们的功劳,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没有人能改变这一点。

当食物的香味刚刚在草原上飘散开的时候,朱允炆已经带着人离开了这一处为后方大军选好的安营地。

黑幕渐渐笼罩在了草原之上。

纯洁的天空里,无数的星光在闪烁着,将最柔和的光亮照耀在人间。

然而今夜也注定是不可能平静下来的。

数十万人在草原上奔波着。

朱尚炳打了一个哈气。

连夜赶路,实在是太过于傲人。

身下的战马也开始出现了不耐烦的表现,以至于自己的屁股越来越疼。

然而朱尚炳一点都不敢停下来。

在他的身后,因为从斡难河撤出,让鞑靼人从自己眼皮子底下东逃的朱棣,正带着无尽的怒火,誓要带着大军从北面重重的砸进鞑靼人的王庭里。

那一天,老四叔靠着望远镜,远远的看着鞑靼人王庭从眼前向东而去。

朱尚炳看的清楚,那一刻四叔有数次想要下令,东路军全军压上去。

只是最后四叔还是忍住了。

不光光是四叔。

朱尚炳同样清楚,被自己赶在最关键的时候叫停了的整个东路军,都在憋着一口气,强忍着那一团怒火。

自己但凡是走的慢了。

他发誓,自己将会成为大明朝开国以来,第一个后背插满箭的那个倒霉蛋。

啪!

朱尚炳咬着牙,挥动着马鞭重重的抽了一下战马。

即便是他往日里如何的疼惜战马,这个时候也不敢让自己的速度慢下来。

一阵夜。

朱尚炳是半点不敢让自己慢下来。

跟着自己从大青城来的官兵们,同样是不敢怠慢丝毫。

他们这帮人,这些日子但凡是看到东路军的人,都能从那帮家伙眼睛里看到阵阵的杀气。

一帮混账王八蛋。

让东路军撤出斡难河的军令,又不是他们下的,他们不是过跟着秦世子过来传令的。

东路军这帮卵怂的,就是在草原上憋得太久了,裤裆底下开始冒火。

风声。

马蹄声。

嘶鸣声。

哈气声。

无数道声音混杂在一起。

在幽暗的草原上,响了许久许久。

“亮了。”

“亮了!”

忽然,前面的骑兵回头大喊了一声。

为了避风而低着头骑马的官兵们,纷纷抬起头。

“天亮了!”

整个队伍里的人都喊了起来。

朱尚炳有些艰难的抬起头。

只见东边的地平线上,有那么一抹绚丽的光亮映入眼帘。

紧接着,颜色开始不断的变化着。

悠长的号角声,好似是从远古的史前传来。

穿过了整个中原之地那亘古的历史长河,越过了高山大河,来到了这茫茫草原之上。

战鼓声开始响起。

渐渐的,人们发现自己的心跳声开始于那战鼓声变得同频起来。

一面巨大的龙旗,似乎是要将整片天空都给遮挡住,在冉冉升起的朝阳下,随风飘动着。

朱尚炳驾马冲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跑到了山坡上。

在山坡下,是一片巨大的营地。

从草原上一路躲避,逃到这里的鞑靼人王庭,尽都在这里了。

无数的牛羊,无数的简易蒙古包。

还有无数的战马和鞑靼人的勇士。

在朱尚炳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视线的余光里已经有东路军的将士,绕道坡上,将周围正要发出警告的鞑靼人击杀。

坡下,东边更远处。

战鼓声愈发的密集起来。

“全军出击!”

………………

月票推荐票(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