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四十六章 伟大神圣的大明皇帝

大明嫡子 第六百四十六章 伟大神圣的大明皇帝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更迭。

中原文化发生过数次重大改变,以及可以称之为命运转折点的大事件。

从远古中原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崇拜,到后来对某一位如同神话般人物的推崇。

再到后来,中原人开始选择相信人定胜天的道理。

中原人的首领,也可是以王为指引。

等到大秦奋六世之余烈,始皇帝一统天下,中原人便开始有了一个共同的首领。

皇帝。

皇帝成了中原权力最高的人,他可以封禅泰山,可以册封神明,可以自居为天之子。

神,也成为了皇帝的手下。

不论是西方的佛,还是东方的道,一应神话传说之中的存在,皆需遵守皇帝制定的规则。

皇帝成为了最至高无上的存在。

应天城皇城文渊阁。

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赐予了他的大臣们以某些权力,使之能够代替皇帝统御天下间的一应文武官员和亿兆百姓。

内阁是庄严的,也是权力斗争最严重的地方。

只是如今的皇帝是伟大的,是威严的,内阁大臣们更多是顺从皇帝的意志,为了国家新征而努力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是皇帝愿意看到的。

或许,如果不是这样的局面,皇帝会一如当初废黜中原传承数千年的丞宰制度一样,将内阁制度翻手之间废黜掉。

当朱允熥带着朱高炽,两人从东宫走到文渊阁的时候。

朝廷各部司衙门派驻在内阁的官员们,正悄悄的站在内阁班房外面,侧身附耳凑在窗户上,眼睛里透着浓浓的八卦色彩。

朱高炽准备以咳嗽声,让这些官员们能够恢复官体。

在他身边的朱允熥却是伸手,拦下了他准备提醒这些偷听内阁班房的官员们。

“听说朱允炆和孙成送的消息回来?里头正在说什么?”

朱允熥站在内阁班房门前,有样学样的侧身将耳朵凑在门框上,目光则是看向面前的一名也不知道是哪个衙门的官员。

对方是个年轻人,二十多岁的样子,嘴上的胡须还是短短的一层。

听到朱允熥的询问声,立马皱起眉头,伸出手指头竖在嘴巴前,示意他安静些。

随后,才用仅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解释了起来。

“已经确认了,炆公子和孙镇抚确实找到了传闻之中的新大陆,只是还不确定到底有没有当初逃过去的殷商遗民。”

“炆公子一路记载了很多见闻,几位阁老正在翻阅,听着当真都是些新奇事物,说不得过些日子咱们都要忙起来,朝廷得要筹措人力物力,往新大陆那边大规模探索了。”

这人的敏感性很强。

知晓国家现在对于新大陆的渴望。

更知道朝廷在得知新大陆之后,会以怎样的态度去应对。

朱允熥默默的笑着:“那要是大规模探索新大陆,最多也就是先派大军过去清扫一遍,轮到咱们忙起来,可得要些时日才行。”

“你懂个屁!”

那人头也不回,低骂了一声,继续道:“这么远的距离,朝廷怎么可能还和之前东征、南征时一样。

定然会先从宗室里头选一位德高望重且做事稳重的宗亲,再派出大军和官员一同过去。

一边征讨新大陆上可能有的不臣,一边治理新大陆。

说不得,就连工部和上林苑监的人,也是在头一批派过去的范围里。”

朱允熥面带笑容,明知故问道:“可我不是听说,新大陆离咱们中原很远吗?难道阁老们会同意朝廷大力开发新大陆?”

那名被询问的官员似乎是恼了,立马皱着眉不耐烦的转过头:“你懂个……”

话还没有说完,这名官员的脸已经涨红的和猴子屁股一样。

朱允熥举起手,竖在嘴巴前面。

朱高炽在一旁猛翻白眼,上前插在两人中间,看向那名明显已经被吓坏了的官员,安慰道:“你就当不认识就好了。”

那名官员很想逃离这里,却发现自己的脚竟然不会动了,只能茫然的点点头。

朱高炽回过头,白了朱允熥一眼,旋即伸手敲响班房房门。

……

“殿下竟然这般快就来了。”

内阁班房里,首辅任亨泰满脸笑容,请了朱允熥落在内阁班房主位上。

内阁中年纪最小的内阁大臣高仰止,便立马站起身到一旁,为朱允熥和朱高炽两人送来了茶水。

朱允熥饮了一口茶,随口道:“听闻有新大陆的消息,便想着过来听个新奇。回头陛下和太子若是询问起来,孤也有东西说。”

任亨泰笑着点点头。

“消息是经由奴儿干都司、辽东道入的山海关,此后便以八百里加急一路南下,今早过的江面,刚刚送来没多久。”

朱允熥颔首点头,询问道:“过去的人都怎么样?”

任亨泰有些意外,对皇太孙不问新大陆的情况,先问过去的人现在怎么样,却又在情理之中。

这位大明头位拥有状元牌坊的首辅大臣,坐在椅子上,身子却是向前躬:“随同炆公子见闻一同回来的还有前方的奏报,千人的队伍,一路上折损不少,多是因为严寒冻伤致残的,少部分则是在野外遭遇猛兽袭击不治而亡。

所幸,炆公子和孙镇抚都无事,其他人也只是艰苦了些。如此路途,又是头一遭寻过去,有所损失在所难免。

这一回奏报上也已提及,沿途各处险要之地记载,另有前线定下的营地标注。

老臣以为,若是朝廷定下大力探索开发新大陆的策略,此后损失定然是能大为减轻的。”

说话之间,任亨泰已经数次观察朱允熥的脸色。

宗室和睦稳定,是他作为内阁首辅最关键的几件事情之一。

这几年朝里朝外的变动很大,宗室却相对安宁,无疑是国家之福。

朱允熥这时候才正式询问道:“新大陆目前有何不同?若是国家开始大力开发新大陆,又当如何安排?”

任亨泰点点头,看向对面的解缙:“方才炆公子所记见闻,是由解阁翻阅,殿下不如听听解阁如何说?”

朱允熥转头看向解缙。

解缙便站起身,走到一旁。

朱允熥和朱高炽两人循着解缙的身影看了过去,只见内阁班房里已经是放上了一副巨大的万国堪舆图。

(因上传尺寸限制,纵向压缩了一些)

堪舆图上,中原往南洋、西洋及欧罗巴方向有着诸多的标注和介绍,地形也趋向于后世规范的地形轮廓,而在东海之外的远洋上,则是两个不完整不规范的大块陆地,周围散布着些许的岛屿。

中原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远不是西方所能比拟的。

每一次中原人往外探索,都是一次对这个世界的新认识。

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对这个世界有着更加清晰的掌握。

“这一块区域,如今到底是能补齐了的。”

解缙站在万国堪舆图前,面带笑容的指着北美大陆、南美大陆位置。

徐允恭当即说道:“大都督府已经在全军召集善绘之人,一旦朝廷确定开发新大陆,这些人便会随同第一批出发,以最快的速度补全地形地势地貌。”

“这个方向若是再往东边去呢?”

朱允熥已经站起身,指向了美洲大陆的东边。

解缙愣了一下:“或许……等到时候我们可以再派人,从新大陆东边起航,继续向东探索。”

明知故问的朱允熥点了点头,示意解缙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讲下去。

“按照炆公子所见记载,这片新大陆大抵与我中原同位纵横,北方极寒,却有着更多的雪林、雪原。

大山多是南北走向,新大陆西部地区较为干旱,越是往东越是湿润,物种也越多。

新物种记载已有不下百种,按照炆公子的尝试,有不少都是我中原不曾有过的可食作物,只是产量都不太高,多以菜蔬为主,往后倒是可以丰富我中原餐桌。

矿藏方面,北方地区多矿,中西部地区寻到裸露金矿,山谷河流之中,雨水冲击,河床下随处可见斗大金石。

若朝廷此后加以开发,迁徙百姓,征伐新大陆当地本土人,可以新大陆之金银矿,增益我朝时下正在推行的金银铜钱兑比稳定。

炆公子有言,将会分出人手,一路继续向南探索,一路则由炆公子、孙镇抚亲帅,向东探索。待再有新探索,方会再行奏报应天。”

朱允熥微微皱眉:“没有找到新大陆上的土著?”

按照自己过去掌握的情况,北美大陆西部沿海山脉往东过去,应当就会有印第安人存在的。

解缙摇摇头,有些遗憾,却又有些释然。

人在内阁,解缙何尝不知道大明对新大陆的势在必得。

又或者说自从皇太孙开始在朝堂之上发声以来,皇太孙对新大陆的渴望。

一片没有土著的新大陆,将会让大明少很多的麻烦事。如果有土著,对方能够顺从的归附大明自然是好的。如若不然,大明就只能用刀子来征服新大陆了。

“以目前炆公子他们掌握的情况,尚未在新大陆上搜寻到土著的踪迹。”

如今已经晋封郡王爵,坐镇京师,入值内阁的李景隆,眉头挑动,轻声开口:“一片偌大的新大陆,怎么可能没有人,即便再如何落后,也定然是有人的。”

说完这句话,李景隆便闭上了嘴,只是淡淡的看了徐允恭一眼。

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论新大陆到底有没有人,大都督府都在以新大陆是有人存在做着准备的。

只有这样,当大明开始开发新大陆的时候,他们这些军人才不会被放在一旁什么事都不能参与。

解缙微微皱眉,却没有选择接过李景隆的话,而是看向朱允熥,转口道:“朝廷若是要开发新大陆,此时就该在国中抽调人力,调运物资。

依照臣等的意思,第一批去往新大陆的人,还是应当以炆公子、孙镇抚他们走过的路,原路过去。

这样是最保全的选择,不必担心路途之中会发生什么不可预测的风险。顺带着,也能沿途扩建、加固之前预留下的来的临时营地,将其扩充为长期的前哨营地,继而在往后改为我大明官道驿站。

海路之上,按照目下掌握的情况,可以在瀛洲四道督造大型造船厂,作为我朝对外开拓的前哨基地。

海船自瀛洲四道出发,先行向北,从海面上找到那条冰封的海峡,然后再按照炆公子等人的路线,沿着海岸线南下。

以此为基础,逐步探索最短的海路行程,最终使我朝拥有最大运载能力、耗时最短的海路。等到那个时候,我朝对新大陆的开发,才能全力发挥国中的力量。”

很显然,在朱允熥到来之前,内阁已经就新大陆该如何开发和接下来朝廷该如何部署的事情,做过简短的商讨。

朱允熥环顾左右,继而双手按在桌面上。

“诸公勤劳。”

任亨泰等人闻言,纷纷起身,面朝着朱允熥颔首躬身。

站在堪舆图前的解缙也转过身,微微颔首躬身。

朱允熥再道:“大明如今已经四下无敌,四川道、陕西道正在准备征讨高原,一旦高原被打下来,我朝立于应天,环顾左右,将会再无敌手。

国中新政如火,直隶道一十八府如今正在尝试最新的革新之政,收效斐然,百姓拥护。

中原是块熟地,历朝历代有无数圣贤君王出现,只是那么多的王朝,却终究抵不过三四百年的国祚。

大明得国之正,前朝未有。

继往开来,大明绝不做后世之人嘴中前朝。

此间天地恒大,凡无主之地,皆为大明疆土,丰盈我朝子民。凡有主之地,一应落后中原,我朝必当怀仁义知刀兵,教化此间万民。

古之圣人言天下,孔圣有教无类。

大明乃中原正统,圣贤圣人之言不敢忘,当以此间万国大同为国家之己任。

方得日后,我大明皇帝,可被万族万民宏呼伟大神圣。”

伟大神圣的大明皇帝陛下。

内阁班房里,一片寂静。

可是谁都明白,年轻的皇太孙,已经对这个世界发出了最明确的指令。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