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六十六章 上兵伐谋

大明嫡子 第六百六十六章 上兵伐谋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朱允熥率领五万京军抵达大庸县。这座地处深山的小城,就彻底成了一座军镇。

大庸县本就不大,和西南很多城池一样,面积只有中原县城之半,乃或更小。

朝廷的大军忽然到来,让这座县城不禁为之一震。上一回有这么多朝廷兵马到来,还是上一回。

百姓们不论是汉人还是土人、苗人,都保持着低调,缄口不言,除了需要忙活农事,大多都选择了闭门不出。

前军赶在大部队之前抵达大庸县,第一时间便是接手了大庸县城的防御体系。

虽然按照皇太孙的意思,大营是要建在澧水河对岸,但这座不大的大庸县,还是被当做大军在最危难时刻的保底手段。

前军接手了大庸县防御之后,随行的几名后军辎重营将军就开始拿着皇太孙的谕令,在大庸县城内外征召百姓,砍伐山上的树木,为建造大营做准备。

大庸县县令李雨龙原本还准备诉诉苦,说一说治下百姓之苦,而且此时又是农忙之时,若是百姓纷纷都被征召为大军建造营寨,恐会影响到今年大庸县的夏粮收割,以及接下来的秋粮栽种。

李雨龙这个县令,说大本事也没有多少,但对自己的职责却很清楚。他都已经做好了承受来自军队的怒火。

只是他没有想到,那几名辎重营的将军,竟然是叫人抬着好几口大箱子放在了县衙大堂上。

箱子被打开。一锭锭雪花银子,差点是亮瞎了李雨龙的眼。

“朝廷最新的旨意,先行于直隶道,此次大军同等施行,凡官府、军马征召百姓做工,皆以钱粮雇佣。李县令大可放心,本将只雇佣少量百姓,于山上砍伐树木,为大营开挖沟渠。”辎重营将军眉目带笑的和李雨龙解释了一番。

李雨龙眨眨眼:“钱粮雇佣,只砍伐树木,开挖沟渠?”将军笑了笑:“做不得假,工钱比照直隶道官府雇佣之数。贵县百姓只需砍树挖渠,至于建造营寨,则由我辎重营将士负责。”李雨龙的眼神,飞快的在县丞、县簿等人脸上扫过。

而他脸上的笑容也更加自然了一些:“不知将军要雇佣多少人。五百?亦或一千?若是需要三五千人,下官现在就督促人手出城朕征召百姓。”从最开始的不情愿,到现在隐隐想要让更多没事的百姓能够被雇佣。

大庸县县令李雨龙的变化,是明明白白落在后军辎重营将军眼中。

“估摸着千余人也就够了,不过是些砍树挖渠的事情,要不得多少人。”辎重营将军语气平静的回了一句。

李雨龙眼中明显的闪过一丝失望。但为大军征召雇佣百姓的事情,李雨龙还是很快就安排了下去。

……

“孙儿始终相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月光下,澧水河畔的高山上,朱允熥用汤勺为老爷子盛了一碗鱼汤,语气平静的说着。

傍晚前,大军已经抵达大庸县城外。朱允熥并没有进城,而是由普定侯代表朝廷领军进城,接手大庸县的城墙防御。

更多的官兵则是按照计划,驻扎在城对面的平地上。山下营地已经搭起,大大小小的篝火在营中点燃。

旁边的山顶空地上,一锅酸菜鱼也已经煮好。除了朱允熥和老爷子之外,还有楚王朱桢,秦世子朱尚炳、燕世子朱高炽。

至于内宫大总管孙狗儿,则是在一旁伺候着这一家老小。老爷子端着碗,津津有味的品尝着。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老爷子对已经吃了一路的酸菜鱼,还是爱不释手。

朱允熥见老爷子没有吃腻,便只好每日都备上一份。或许只有朱元璋自己才知道,这是自己亲孙子亲手做的食物,所以便是吃的再多次,也不会吃腻。

朱桢现在对酸菜鱼的味道已经有些反胃了。只是盛了一碗鱼汤,小口小口的喝着。

听到朱允熥的话之后,他便立马放下碗勺,看向对方。朱桢又瞥了一眼旁边的老爷子,轻声开口道:“此次经略西南,我家欲要一举革除土司制度,首重民心,其次谋兵。熥哥儿此举,可免无端战火荼毒无辜百姓。只要局面打开,这大庸县千余被征召雇佣的百姓,就是我家手中最锋利的刀枪。”朱高炽在一旁低声道:“这一次雇佣大庸县百姓,虽然我知道是为了以雇佣制勾动人心,让大庸县境内百姓看到朝廷给出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一次的工钱开的也远超过往,比直隶总督衙门现行的标准还要高出三成。只要有这千余被雇佣的大庸百姓在,必然会有更多的百姓想要被我们雇佣。到时候自然会达成熥哥儿的目的,将那些大山深处摇摆不定的土人、苗人勾动出来,投身归顺朝廷。但这里面必然会有那些土司头人安插的奸细,此刻我军深入西南,身后乃是二百里澧水河道,一旦被对方探明情况,封锁我军后路,我军必将是要四面楚歌。”这就是朱高炽的性子。

一件事情总是要分析的彻彻底底,好坏利弊都要想清楚。而在他身边的朱尚炳,也一如既往的闷头干饭。

听到朱高炽说他们有可能会四面楚歌的时候,才稍稍的抬了一下头。他觉得,真要是有那样的情况才好,自己也能好生的厮杀一番,顺带着能一战杀怕这西南的不臣之心。

朱允熥也没有说话,捧着碗筷微微皱眉。这酸菜鱼到底还不算是正宗,少了辣味。

也不知道朱允炆和孙成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将辣椒从美洲大陆弄回来。

加了辣味的酸菜鱼,才是正宗的酸菜鱼。朱元璋这时候已经是一碗鱼汤下肚,示意孙狗儿为自己添一点米饭。

趁着这个间隙,朱元璋拿起手巾擦了擦嘴巴。

“孙子谋攻篇,上兵伐谋,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这自古人心便是最难揣测,可说破天说到底,皆为利往利来。”朱元璋接过孙狗儿送来的米饭,夹起一块大庸县本地的酸萝卜送入嘴中,咀嚼了几下后,方才继续说道:“兵围西南,剑锋所指,我朝志向人尽皆知,可乎西南一地之土司?穷其志,离其民,百姓景从而归心,断其根茎,乃成无根之浮萍,达不战而屈人之兵也。而穷志离心之策,当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待那时,俺倒要看看,这西南十万大山,可还是土司之屏障也!”等到老爷子说完这番话,一直默默吃鱼喝汤的朱允熥,终于是抬起头。

“爷爷圣明。”朱元璋双眼微瞪。席间生笑。而至于这一遭朝廷要肢解革除西南土司制度,虽说如今整个湖广道、四川道、广西道、云南道再加上四川行都司、贵州行都司,数十万兵马陈兵封堵西南十万大山。

但在朱允熥等人心中,大军压境,深入山岭,与顽固土司势力在那深山老林里厮杀,是下下之选。

就是将大明百万将士都丢进西南的十万大山里,最多也只是将那些土司从地盘上赶进山里,而朝廷最后只会被这深入大山的百万大军给拖垮。

因地制宜,首选谋略,才是这一次革除西南土司势力上上之选的法子。

此刻大庸县城外的朝廷大军,在大庸县征召雇佣千余名百姓砍树挖渠,就是朱允熥他们给整个大庸县以及往西南方向,那些躲在山里的土人、苗人立起一个榜样的。

谁都清楚。即便是西南这边的汉人,乃至于是汉人流官,都有可能和大山深处的土司有联系。

而让大庸县那些百姓被征召雇佣,为大军做事,并实实在在拿到钱粮,这个消息也必然会很快,就传进大山深处。

朝廷现在就是要立一个标杆。凡是为朝廷做事,忠心朝廷的人,不论是土人还是苗人,都能和汉人有着一样的待遇。

等到那个时候,只要围堵西南十万大山的各路兵马,再照例开出征召雇佣,必然能吸引数不尽藏在山中的土人、苗人走出大山,彻底归顺朝廷。

随后朝廷就可以顺势,将这些人给迁徙到别处,交归官府治理。那些不愿放弃可以世袭的权力的土司官员们会怎么想怎么做?

他们必然会不满,会做出反抗。甚至于原本只知道不断剥削土人、苗人的土司官员们,还会格外开恩,开出远比朝廷给的钱粮更高的价码、更好的条件。

但是。大明现在是短缺钱粮的吗?便是土司们能用利益好处暂时的稳住治下百姓,可是时间长久呢?

这就是一个**裸的阳谋。也是朱允熥在自己那位太子老爹意图结束百年时长,欲要一举革除西南土司制度后,想出的唯一办法。

砸钱。给好处。恰恰眼下的大明能给得出足够的好处。若是将这条阳谋放在洪武二十四年,乃是于是在瀛洲和交趾道刚刚归附大明时,都是做不成的。

而今却就是能做成了。……五月。大庸县外的大营,已经在超过原定数目,在大庸县令李雨龙的连番讨好下,以一千五百余名大庸百姓的付出,终于是基本完工。

一座可以容纳十万人的大营,崭新的坐落在澧水河南岸。大营东西两侧的山上,树木尽数被砍伐干净,建起了望楼和哨塔,如今更是在搭建炮军营的阵地。

俨然,朝廷的这五万大军不是为了进山清剿西南土司势力,而是要在这里长驻,甚至是做好了防御战准备的模样。

在一个日出的清晨。大庸县令李雨龙罕见的穿上了自己压箱子的朝服,站在县城和大营之间,横跨澧水河的一座木桥桥头。

在他的跟前,是成箱开盖的白花花银子。衙门户房的吏员文书和大营辎重营的文书,一字排开坐在桌子后面。

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本本账簿。

“李老三,做工一十三天,工钱三两三钱,上来领钱。”

“陈四狗,做工一十一天,工钱二两八钱,快来领钱。”

“……”凡是被点到名的百姓,皆是满脸喜悦的上前,将属于自己的工钱握在手里。

场面极度欢快,甚至在往日里有这么一堆银子,都需要官府出动诸多官差兵丁保护的时候,今日里却罕见有多少官差兵丁。

拿到钱的百姓们,喜滋滋的聚在一旁,商议着要为家里的老人孩子还有被窝里的婆娘添置些什么新物件。

还没有领到钱的人,则开始议论着自己应该能拿到多少银两。朝廷这一次征召他们为大军建造营寨,不但不再是以前那样的出徭役,自备干粮,还给他们工钱。

这可是大庸县百姓闻所未闻的事情啊。更不要说,这份工钱给的是实实在在的足。

不过是小半月的出工,就能挣到往日里得要一两个月才能挣到的银钱。

一时间,朝廷在这些大庸百姓嘴里,已经成了古往今来最好的朝廷。李雨龙同样是美滋滋的爬到一个空了的箱子上。

大军这一次给他的银子,他是一个子都没有拿。在拿到后军辎重营给出的工钱价格之后,他更是足足算了一整个晚上,才算足了大庸县要出动多少百姓,才能将这批银子给瓜分了。

现在,这些银子都落在了大庸县治下的百姓手里。李雨龙没来由的从心底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自豪感。

和城中缙绅豪族斗,和那些躲在山里头的歹人斗,哪里有和朝廷斗,为自家治下百姓多挣些银子来的快活。

李雨龙似乎找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为官之道。他不禁更加用力的攥紧藏在袖中的一份文书。

那是今日早些时候,从大营里送出来的。加盖了皇太孙宝印的谕令文书。

李雨龙的心中便愈发的热切起来,只等着百姓们领完了银子便要宣布。

终于,过了大半个时辰后,在场的一千五百多名大庸百姓,终于是将辎重营送到县衙的银子给瓜分完了。

李雨龙轻咳了两声,接过站在他身边的一名辎重营官兵递过来的大喇叭。

“乡亲们!”

“乡亲们!”

“你们还想不想挣更多的银子?”

“想不想为祖宗再多添几个儿孙?”

“想不想自己被窝里再多几个婆娘?”

“乡亲们!”

“现在,朝廷开恩,咱们大庸县又来大活了!”………………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