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六十八章 人山人海

大明嫡子 第六百六十八章 人山人海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像覃江龙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毕竟大庸县才多大。可是整个西南又有多大。

这些百姓最是清楚。本村本镇的人都不够他们拉人头的,这些从县城做工领了钱回家的百姓,自然就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大山里头,虽说道路难走,可人们之间总是沾亲带故的。朝廷在大庸县招工作干活,给足钱粮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在西南的十万大山里飞快的传递着。

第八天。茅岩河镇去往县城的道路上,早早的就已经聚集了数不尽的人。

妇孺老幼站在道路两侧,满眼期待的望着自家的儿子、丈夫、父亲。往日里总人口不过四五百人的茅岩河镇,此刻镇外的路上却聚集着不下三千人。

从茅岩河对岸永顺宣慰司境内过来的人,自然不会有家人陪伴。如此一算,在剔除掉茅岩河镇的妇孺老幼,光是这里就聚集了不下两千五百名要前往大庸县为朝廷做工的百姓。

这些百姓,也不分汉人、土人、苗人,都聚在一起,热切的讨论着去大庸县为朝廷干活的事情。

在人群最前面,覃江龙自然是最引人注目的。这里两千五百多名即将前往县城干活的人里面,有一千七百多人是通过自己和对岸麻阳村的人给拉过来的。

就算是分出去一两银子的拉人头费,可只要自己能将这些人在今天带去县城,自己也能拿到实实在在的一千七百多两银子。

一千多两的银子!这在往日,就是将整个茅岩河镇给卖了,也卖不出这么多银子。

以至于此前和覃江龙一同在县城干活,回来拉人头的其他几人,眼睛里随时随刻都透漏着羡慕的神色。

倒是覃江龙有些可惜。要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导致消息在第三天就被同镇的其他几个人知道,然后学着自己如出一辙的一个人头分出一两银子,在场这两千五百多人的人头费,都得是自己的!

有了这么多银子,自己往后都不用再待在这偏僻大山里的茅岩河镇了。

等拿到了银子,直接就可以在县城里买一座院子,然后给一家老小都接进县城里过日子。

甚至还能在县城外头买上几十亩一等的水浇地。茅岩河镇的妇孺老幼们,聚在自家二郎跟前,小声的叮嘱着。

覃江龙却是将自家的人喊过来,看了一眼日头快要到出发的时辰,便低声叮嘱道:“我带着人去县城干活的时候,你们在家也不能忘了继续去对面永顺招人,还是一个人头一两银子,托请咱们家在对面麻阳村的亲戚帮忙。只要来了人,就让他们去县城,到时候报我的名字或者寻我都可以。咱们家能发多大的财,就看这一次了。”家里的父母妻儿,纷纷点头。

有覃江龙之前带回家的银子和东西,一家人现在只想着能赚更多的银子。

覃江龙又对已经年迈的老父母说道:“家里的地能不种就不要种了,您二老也都上了年纪,给镇里其他家种便是,咱们家收些口粮就好。等回头咱们家在县城了安家,我就在城外买上一些地,再雇几家人,咱们家到时候不用再干活都有吃不完的粮食了。”老父母听着儿子这般孝敬,自然是连连点头。

倒是心里头还是念叨着,要将今年这一茬庄稼给伺候好。覃江龙又对儿女叮嘱道:“你两在家也没什么事,往后没事就往麻阳村跑,盯着一些,家里爷爷奶奶也多照顾着。回头去了县里,爹给你们送进学堂,说不得往后你们也能读书做官寻个好婆家。”儿女立马是乐的不住点头。

大山里的孩子,总是幻想着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也总是想着能有朝一日走出去。

不管儿女的欢喜,覃江龙最后对着跟了自己一辈子的婆娘,小声说着:“嫁到我家辛苦半辈子了,等这次我带着人领到银子,就在城里买几间屋子。回头再买几个伺候人的丫头,每天就伺候着你和爹娘。”婆娘羞答答的白了男人一眼。

伺候人的丫头大抵是真的会伺候人,只不过伺候谁就说不准了。婆娘推了覃江龙一把:“赶紧带着人去县里吧,千万别误了朝廷和官府定下的日子。”

“晓得晓得。”覃江龙点着头应了下来,便转身看向路上的人群。他招呼了一声,便开始头也不回的向着大庸县城方向赶路。

如茅岩河镇这般好似大军出动的场面,这几日接连在整个大庸县周边的大山里发生。

自古财帛动人心。过去要是有人说朝廷会给他们好处,定然会招来一顿唾骂。

可这一次,在那一千五百多名大庸县百姓带着朝廷发的银子回家,再也没有人会质疑了。

去县城,赚银子。已经成了所有人的共识。有些离着大庸县城远一些的地方,人们早几日就开始出发。

百姓们的智慧也在这时候展现了出来。如同覃江龙对家人的叮嘱和安排一样。

那些路远的百姓,也是托付了家里的人继续在更远的地方拉人头。即便是在往年,可能会为了争夺一条河水而发生过冲突的几个村子,这个时候也尽数放弃前嫌,拥有着共同的目标。

而在大庸县城外。从那些百姓们拿着钱回家后的第五天晚上开始,就有人陆陆续续的带着人回来。

消息在夜里头被分别送进了县衙和城外大营。县令李雨龙第一时间从温暖的被窝里跑起来,安排衙门里的人在城外安置那些回来的百姓。

大营里也很快就传来了消息。开始让回来的百姓们,在县衙这几天准备好的营地外面,继续扩建工人营地。

钱粮自然是足数拨付。为了能让接下来源源不断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百姓看的真切,朱允熥更是让辎重营和大庸县,将百姓们的工钱三日一发。

所为的就是要让接下来过来的百姓们,能看到朝廷的诚意。一道道的谕令,不断的从大营里送出。

大庸县令李雨龙便立马忙的脚不沾地。每日,李雨龙一睁眼就要在几个工地上来回转悠。

河道旁的修河架桥工地营地忙活然,李雨龙就要往开山采石建造水泥厂的地方过去。

等这两处地方视察完了,李雨龙还要带着衙门里的官吏和百姓们沿着澧水河,往下游过去,开始探查沿岸地质,确定接下来通往澧水河下游平原地带石门县的水泥路路线。

在当日给百姓们发银子的桥头,也已经建起了一片营地。大庸县的文书和大军辎重营的文书每日都要准时聚在一起办公。

所有从山里头走出来的百姓,都要首先在这里登记造册,然后和拉人头的百姓们确定好具体的人头数。

一旦人头数确定好之后,就会那些后面带来的人交割给各处工地的管事带走。

而那些拉人头的百姓,就会被带到城里交割银钱。那么多的银子,这些百姓接下来还要干活,自然是不可能带走的。

于是加盖了皇太孙宝印和大庸县县令正印的一种银票文书,就交到了百姓手上,并且还在要存档于县衙架阁库的账本上确认数目签字画押,防止银票丢失最后拿不到银子。

“覃江龙,此次一共拉来一千七百一十三人,合银三千四百二十六两。确认数目,若是无误,便在这几处签字画押。收好银票,万不可丢了,若是丢了回头再拿银子可要麻烦的。”等到一名文书将覃江龙的名字念出,瞬间就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这一次大伙都是带着拉一个人头就能赚二两银子的念头回去的。回去之后,也确确实实都是下了苦功夫去拉人头的。

只不过前面已经确认了人头数的人,大多也就是拉来一两百人,再多也不多就是三四百人,得个七八百两的银子。

这覃江龙一个人就足足拉来一千七百多人,得手三千四百多两的银子。

这怕是比县里头的好些大户都要有钱了吧。人群中,人人目露羡慕。覃江龙在几处要签字画押的地方按了手印,脸上带着羞涩,看向面前的文书。

“官爷,小人有件事情。”文书抬起头脸上露出笑容,他对这位一个人就能拉来一千七百多名百姓的人,很感兴趣。

文书点头道:“有什么事情,只管说。”覃江龙却是看了一眼周围乱糟糟的场面,低声道:“能劳烦官爷移步吗。”文书看了一眼面前的账本,再看看眼前的人群。

大多都是已经确认好了人头数,签字画押过的,只不过是聚在这里看热闹罢了。

文书想了想便点头道:“那咱们两就到门外去说。”覃江龙嗯了一声,毕恭毕敬的跟在文书后面出了账房。

随着两人走出账房,还在里面的百姓纷纷转身,离着门口近的更是眼神好奇的看向外面,竖起耳朵想要听一听这位到手三千四百多两银子的覃江龙,到底会和官老爷说些什么。

覃江龙跟着文书出了账房,两人站在廊下。他吭哧了几下,这才小声开口道:“官爷,小的就是想问问,要是小的不在工地上干活,还能不能继续给衙门拉人头?”

“你不准备去工地上做工了?”文书不禁下意识的问了一句,随后双眼一闪,也算是明白了怎么回事。

这覃江龙已经是身价三千多两的人,自然再也看不上工地上那点工钱了。

文书笑了笑:“朝廷也没有说,你们必须要在工地上干活。只是不去干活,还要拉人头,这倒是你头一个提出来的,我得和县尊请示一下。”说着,文书就开始想县尊现在何处,是不是该回衙门了。

覃江龙又低声问了一句:“您觉得县尊老爷会点头吗?”文书摆摆手,思考了一下才回答道:“想来也不是难事,毕竟都是为朝廷做事。不管你是去拉人头还是在工地做事,不都是为了朝廷?你在这里等等,我现在就去找县尊问一下。”覃江龙立马点头:“劳烦官爷。”文书看了已经有了要跳出做苦力,转为拉人头转银子的覃江龙一眼,笑了笑便转身离去。

门后听八卦的百姓们,顿时眼露精光。谁能想到,覃江龙竟然能想出这样的操作。

拉人头自然是比在工地上干活要赚钱快。几个有心思的百姓,已经是走出账房,到了覃江龙跟前。

“兄弟,要是等下账房官爷带了话回来,县尊老爷允了这件事情,不知道兄弟能不能带着咱们这些人一起发财?”覃江龙的眼神瞬间警惕起来,沉吟半响之后才点头道:“咱们还是等县尊老爷允了再说也不迟。要是县尊老爷点头允了,我一个人肯定是做不了这件事情的,要是人多一点,进了山里头相互也能有个照应。”这算是答应下来了,只等县尊点头同意这件事情。

几人立马面露笑容。而在账房里的其他人,也立马冲了出来,纷纷表示要参与进来。

而在城外另一个方向。大营外的山顶上。朱允熥正在看着山下桥头安置百姓的营地。

大庸县县令李雨龙满脸红润的拿着一份文书,从山下满头大汗的赶了上来。

“殿下!殿下!”

“加上刚刚来的这一批百姓,现在咱们这里已经来了整整一万三千四百五十二人了。”朱允熥面带笑容。

在他身边的朱高炽笑着接过李雨龙递过来的文书。从山里来了一万三千多人,这就变相的让西南十万大山里的那些土司们,少了一万三千多可能拉进对抗朝廷改土归流队伍里的力量。

李雨龙又说道:“刚刚县衙那边来了消息,有个今日带着一千七百多人过来的百姓,说是不想继续在工地上干活了,但还希望能继续为官府进山拉人头。”

“这是好事啊。”朱允熥终于是笑着开口出声。李雨龙立马颔首低头,等待着太孙殿下接下里的安排。

朱允熥看了一眼身边的朱高炽。这件事其实早就在他们的计划之中,原本还准备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在大庸县找些人出来干这事。

现在倒是有人主动提出来,可不是正中下怀。这次朱允熥没再开口,而是朱高炽接过话。

“李县尊回去便允了这件事情吧,只是还有几桩事情需要注意的。”李雨龙点头如捣蒜。

现在来县城的百姓数量,早就超过预定的数目了。原本他还有所担心,但现在太孙都点头了,大庸县合该是要发大财的。

朱高炽继续道:“李县尊你且上前,我与你细说。”………………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