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九十一章 皇家在钓鱼

大明嫡子 第六百九十一章 皇家在钓鱼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老四家的世子。

朱标向来都是抱以欣赏和信任的。

老四家的有着足够的沉稳,做事更加稳重,考虑更加周全,往往一件事情总是能润物细无声的处理好。

这就是自家那混账,所做不到的事情。

当朱高炽也旗帜鲜明的表达,他这个当大伯的接受老爷子禅让,是一件与国有大益的事情,这就让朱标瞬间产生了浓郁的兴趣。

朱标脸上露出笑容,看向朱高炽:“炽哥儿你说。”

朱高炽改跪姿为曲坐,挺直上身,双手合抱。

“侄儿以为,皇爷爷禅让,大伯登基。其一,可让皇爷爷安心修养,得长命百岁。其二,可使大伯名正言顺,当下国中新政也可再起一个势头,将洪武新政作为祖训,不可更改,断绝撮尔不臣之心。”

这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好处。

朱高炽很平静的说着,朱标亦是安静的听着。

但他清楚,这个侄儿还有更重要的话没有说。

而他,也在等着。

朱高炽这时候则是看了一眼朱允熥的背影。

很久以前,他还只是个北平城里的燕王世子,想的都是燕藩该如何为朝廷守住九边防线,如何让北地的百姓也能和江南的百姓过上一样的日子。

曾几何时,应天城对他而言,是一个格外遥远的地方。

那里是大明的国都。

对朱高炽来说,仅此而已。

老朱家的老家是在凤阳城外。

所以他对应天城,也谈不上什么故土乡情。

当那一年,燕王府接到朝廷的命令,要求亲王携妻带子入京,亲王世子留守京师。

朱高炽第一个想法,就是皇爷爷在为自己那个从未见过面的堂兄弟铺路。

将所有亲王世子扣押在京师,以为人质。

这样就可以保证,大明的皇位继承,是一个有序的。

他对朱允熥最开始的印象并不深刻。

只是听闻有这么一个堂兄弟,性子好像很是羸弱。

可当他亲眼看到的时候。

那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梦想的人。

他的思维是跳脱的,活跃到自己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总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而不是应答。

后来自己慢慢接手事务。

北平城和燕藩,就成了一个很小的部分。

每天睁开眼,想的就是天下人的事情。

初一开始,朱高炽是充满疑惑的。

天家,当真能不设防?

最后朱高炽坦然接受了一切。

这样的天家,或许才是最好的。

国家日新月异,江山代有人才出。

朱高炽目光闪烁,沉声开口道:“侄儿以为,这件事情最重要的是,我大明可以开一先河,不必君王薨,而后人嗣。

人之本性,老矣少矣,壮志几多暮年。

圣明如唐玄宗,开元之后,天宝无光,藩镇割据,前唐大厦顷刻间分崩离析,百年关陇李氏,化作尘烟。

少年学艺、壮年做事、暮年修养,方为天地人伦之理。

皇帝非死既嗣,亦可禅而让贤,此乃古之圣王所为。而今大明,家天下而兴,为保君王圣明,不叫万年昏庸,可行暮年禅让退位,青壮即位,保社稷万年常青。”

马车里。

回荡着朱高炽不大,却很有力量的声音。

朱允熥眉头皱紧,微微低头侧目,扫了小胖一眼。

而和朱高炽并排跪着的朱尚炳,已经是瞪大了双眼,张开的嘴巴可以吞下一整颗鸡蛋。

他已经开始两腿打颤了。

这话说出来,可是要遭大罪的。

这是要改中原千年以来的君王传承制度啊。

活久见!

原以为熥哥儿已经够癫狂了,没想到炽哥儿更加疯狂!

低着头的朱尚炳,眼神无助的四下打量着。

他觉得自己已经闻到了一丝血雨腥风。

朱标则是沉默了下来,目光微微下沉,让人猜不出他在想些什么。

至于朱高炽最后这番话,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为了保证大明的皇帝不会老年昏庸,可以到龄禅让退位。

这是一个很重大的改变。

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当然,要将上古的圣王们排除在外。

至于如李渊那几个皇帝的禅让,那是不作数的。

一旦做出这样的决定,那可比皇帝单纯的禅让更加的恐怖。

只要旨意昭告天下,便是立时天下大动。

朝堂之上,也必然会掀起无尽的风浪。

没人知道如果当真要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因为人们没有前车可鉴。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如果大明执行这样的国策,很有可能将来会有好几位老皇帝在世。

到时候,又是否能避免,这些老皇帝对新皇帝的干扰呢?

朱标在飞快的思考着。

马车悠悠。

外面的嘈杂已经渐小,应是靠近皇城范围了。

朱高炽看了朱标一眼,轻声说道:“人性使然,少年激昂,中年沉稳,老年思退。古往今来,多少贤明君王,暮年之时还能有初临帝位时,那般锐意进取?

若是能中和守正,便能称得上是明君了。可明君,自古又有几人。

侄儿此番非是仅为皇爷爷圣体思量,亦非皆为劝进大伯。乃是为大明后世之基业思量,君王暮年当有急流勇退之举,而不叫国家被垂暮君王拖累。”

他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脑海里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过往历代君王暮年之时的情况。

似乎,真的没有一个君王,能在暮年的时候,还如一开始那般圣明。

朱标的视线下移,放在了跪在面前的朱允熥身上。

“你也是这样想的?”

当他清楚了朱高炽所有的想法之后,朱标的脑海里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个事情最有可能就是自家这个混账想出来的。

整个大明朝,敢这样想,并且敢这样做的。

也只有他一个人了!

朱允熥抬起头,迎着太子老爹那审视的目光。

他点了点头。

而在他身后的朱高炽,则是立马开口道:“侄儿今日所言,非是熥哥儿所托。”

朱允熥亦是说道:“但儿子当初,确实有在炽哥儿跟前提及过此事。”

朱尚炳跪在地上,默默的向后挪了两下。

他真的是怕,等下自己浑身沾满血。

朱标则是冷笑了两声。

他的眼神,在朱允熥和朱高炽两人身上来回的移动着。

半响之后,朱标这才向后一靠,目光幽幽的盯着两人。

“你们当真是兄弟情深啊……”

朱允熥和朱高炽立马低下头。

马车里又陷入了一阵沉默。

而在外面,也彻底没了动静,只有马车的晃动,还能让里面的人知道此刻还在前进。

良久之后。

马车终于是停了下来。

朱标睁开双眼,露出一道精芒。

“此事,容孤稍后再议。”

言毕。

朱标便起身走下马车。

朱允熥和朱高炽两人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而朱尚炳则是逃荒一样的跳下马车,站在马车边一手叉腰一手扶着马车,低着头大口大口的吸着气。

自己刚刚真的是差点就要吓尿了。

大明的皇帝到龄便要禅让退位。

这哥俩当真是敢想啊。

朱允熥和朱高炽两人一前一后走下马车,看了一眼站在马车旁的朱尚炳,不禁微微一笑。

朱高炽挑眉开口道:“以前的胆气呢?卵怂!”

朱尚炳立马挺直身子,瞪了朱高炽一眼:“你也不敢干是在谁跟前?在大伯跟前,我还敢有胆气?你就是让我爹来,他在大伯面前,也得乖的跟个孙子一样。”

嘎嘎……

朱高炽顿时哑然,一群大鸟从头顶飞过。

这厮。

当真还是混不吝啊。

朱允熥则是看向一旁的锦衣卫:“将消息放出去,就说陛下身体抱恙,不事早朝,皇家有禅让之意。”

那锦衣卫缇骑立马领命,压着腰间绣春刀,转身便往宫外走去。

朱高炽看了一眼锦衣卫的背影,便收回视线。

将有关于老爷子的消息放出去,这是在回京路上早就计划好的事情。

这些年,大明上上下下都因为老爷子被压得很厉害。

只要有一个随时都能亮出屠刀的老爷子在,没人敢跳出来反对。

这样很不好。

天知道底下到底有多少人,是不满于现在的朝堂。

如今老爷子病了,倒是个好机会。

可以借此机会,看一看当人们知道洪武皇帝已经老了,已经老的接连生病,那些一直将真是心思和想法深藏起来的人,会有怎样的反应。

皇室。

已经做好了钓鱼的准备。

……

皇帝在大庸县接连染疾患病的消息,随着皇帝回京也一并传开了。

内阁算是最先知道消息的。

当皇帝行在停靠在龙湾码头的时候,内阁便知道了皇帝的情况。

内阁班房。

首辅任亨泰脸色凝重,许久不曾出声,手中端着的茶,也早已凉透。

在他的面前,是内阁次辅解缙,以及内阁大臣高仰止、翟善、徐允恭、沐英、李景隆几人。

往日里伺候在内阁班房的各司衙门轮值过来的官员,此刻也已经销声匿迹,全都躲到了外面。

“茶凉了……”

翟善端起手边的茶杯,皱了一下眉头。

声音发出,才反应过来,当下班房里也只有他们这些人在。

换茶还得自己来。

内阁大臣、吏部尚书翟善看了一眼离着自己很远的茶桌,放弃了喝茶的打算,却是趁机目光扫向在场所有人。

徐允恭看了一眼身边的沐英,最后看向李景隆。

李景隆会意,双手拍在扶手上,身子前倾:“朝廷里怎么样,俺们是管不到的。但大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应天城兵马司,自今日起将会取消一切休沐,诸军各营全员待命。兵马司一日三班,巡察京师。长江两岸上下游三百里,海军内河舰队昼夜巡视。凡入境应天府之水陆要道,皆有我大都督府辖下兵马驻守。”

说完之后,李景隆松开双手,握在一起,靠在身后的椅背上。

这是大都督府在接到皇帝回京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做出的安排。

军方总是能在某些事情上,要比文官们提前知道。

任亨泰眉头动了一下,目光移向了军方第一人徐允恭。

这事情应当是这位魏国公带着大都督府决定的。

如今的大都督府,除了对外征讨,对内镇压,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自决的。

就比如眼下大都督府要戒严应天府。

只要他们不是做出封锁应天府的事情,那么仅仅只是加强戒备,这是完全可以由大都督府决定的。

任亨泰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有劳大都督府了,户部那边会尽快抽调钱粮,确保军中弟兄们粮草所需。”

说着话,他便看向了执掌户部、工部事宜的解缙。

任亨泰心中有些沉重,却也在此刻真正体会到了皇室为何要将军方的人拉入内阁的用意。

就是为了保证,在当下这种局面,军方能够不被文官牵制,从而全力确保军方做出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是他这位内阁首辅的话。

只会加强应天城内外的戒备,至多动用兵马司,而不会让在应天府境内的京军也动起来。

毕竟眼下还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也没有不好的苗头出现,大肆动用兵马,很有可能会激化事情。

其实,这也是当下文官和武将们的区别。

被点名了的解缙嗯了一声:“明日,军中所需粮草就能送到。”

应下之后,解缙便默默低下头。

翟善左右看了看,最后看向主位上的任亨泰:“陛下眼下圣体有恙,我等身为臣子,当尽心报效陛下,稳定朝局。不过有幸,本朝有太子监国多年。只是眼下,是否还应该下旨,诏令各地藩王不得擅动,无令不得私出藩国,各王府护卫归营,无令不得外出?”

虽然太子爷稳如泰山。

可这世上人心最是难测啊。

翟善有这样的担忧,也是清理之中。

然而。

一直没有开口的高仰止,却是皱了一下眉头,轻声道:“翟阁老是在防备什么?”

翟善一愣,开口道:“有备无患而已……”

高仰止哼哼了两声:“以学生之见,倒不如诏令各地官府,严加看管治下臣民。近来入了冬,似乎是太冷了些,地方上都变得懒散起来了,新政上的好些事情办的事拖延的很啊,一塌糊涂!内阁该行文申斥!”

内阁班房里的气氛。

被高仰止一下子点燃,变得紧张起来。

………………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