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六百九十四章 应天城人居改善工程

大明嫡子 第六百九十四章 应天城人居改善工程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要想富,先修路。

这样的真理,如今已经开始在大明流行起来。

随着直隶道的几条水泥路铺设,沿线的商贸和经济往来,是肉眼可见的激增,充满活力。

而西部铁路当初开工之初,出现的路线之争,也再一次说明了一个道理。

即,当下的大明官员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基础建设,会给地方经济带来怎样的优势。

官员们开始用另一种思维去规划自己的政绩。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官员来函应天府或者直隶总督衙门,希望能得到一些先进经验。

而应天府在经历了前期以官办工坊为主的产业升级之后,眼下已经到了增长停滞点。

应天府境内可以脱离务农,走进工坊做工的百姓,已经到达了一个极限。

而应天府的发展,也就此迟缓了起来。

新的增长点,新的发展就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应天城西城开发,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被提上日程的。

自大明立国以来,应天城分为内城和外郭城。

内城是广泛意义上的应天城,城中有东、南、中、西、北城,又有坐落在东城区的皇城大内。

外郭城则是更大的一圈范围,聚集着立国之后从各地迁徙过来的地方富户,充盈京师军民。

应天西城从一开始,就被安置了各座军营,军营之外也多是写荒地,少有寻常百姓定居于此。

开发西城,除了因为现在应天府或者说是大明内部需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因为西城方便开发。

一旦在这座京师内,将西城开发出来,那无疑也会成为地方上的一个模版和典范。

“房产开发不能成为西城开发工程的核心支柱。”

在第二次西城开发工程会议上,已经被夺了监国之权的朱允熥,看着面前以张二工为首的一众西城工程开发人员,以及以户部尚书夏原吉、直隶总督大臣邹学玉为首的产业升级负责官员,发出了这一次会议的第一句话。

“不卖房子?那如何收回西城开发的投入?”

说话的是坐在一旁的大明银号总管事孙狗儿。

他代表的是大明银号和皇室,也是这一次西城开发的最大投资商。

除了大明银号之外,便是户部和直隶总督衙门、应天府了。

至于应天府两县和大明商号,则具体负责工程建设方面的事情。

夏原吉和邹学玉几人,默默的看向了孙狗儿。

对他的话,并没有异议。

银号这一次拿出了数百万两银子投入西城开发,孙狗儿站在大明银号总管事的位子上,有资格问出这句话。

孙狗儿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之后,便起身走到了已经弄出来的西城规划沙盘前。

他拿起沙盘旁的一根直杆,在沙盘上指点起来:“殿下,西城开发之初,便是围绕着西城核心区域的观景湖开发的。

观景湖一圈都将溅起殿下和少傅说的这种新式住宅,而后围绕这些新式住宅,打造全新的里坊经济体。

如果不将这些房子卖出去,不但收不回现在投入的成本,就连殿下所说的这个经济体,恐怕也难以成型。”

夏原吉轻咳了一声,将众人的注意拉到自己身上。

他方才站起身,轻声说道:“依照殿下一开始提出的计划,微臣整理了整份计划。想来,殿下的本意应当是以开发之后的西城各项产业为核心,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让应天府经济增长的要求。

毕竟我等都明白,这房子一旦卖出去,那就是一锤子的买卖。即便所有的房子都卖出去了,收回来的钱也足够朝廷投入的本钱。

但接下来可就一分钱都收不上来了,而要想让开发出来的西城真正成为应天府的一个财源地,恐怕还是要从别处去着手。”

夏原吉久在户部,每天一睁眼就是一笔笔的账。

他自然远比孙狗儿更清楚,经济之道是怎样运转的。

孙狗儿只需要考虑投入成本和收益的问题,但他夏原吉是户部尚书,要考虑的则是长远的财政收入。

细水长流,若是开发出来的西城能够有稳定且持久的财政收入,远比一下子将其卖出一个高价,来的更加划算。

朱允熥点了点头,手指叩动桌面,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

“其实开发西城,本质上应该叫做人居改善工程。”

“一旦西城建设完毕,将会有一种新的生活、生产模式,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而这,也正是开发西城的意义所在。”

说着话,他已经示意一旁的太孙府总管雨田,将早就准备好的一摞计划书送到众人面前。

朱允熥则是面带微笑:“西城开发计划,早就已经知晓诸位,但开发完成的西城如何运营,都在现在这份计划书上。”

不等朱允熥说完话,会议厅里的所有人,都已经开始翻阅起了这份新的计划书。

朱允熥这时候也有机会,让雨田为自己端来一杯茶,慢慢的品尝起来。

其实应天西城开发,真正的目的就是解决当下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当下应天府因为前期的发展,早就已经货物充足。

通过那些夷商销往欧罗巴的只是一部分。

还有更多的货物,是没有办法一次性销售出去的。

而除了那些长期使用的物品,更大的问题则是应天府周边生产养殖出来的快消品。

诸如应天府正在飞速推广的大型家禽养殖场以及各种农副产品、日销品的生产。

大明想要一步子就跨入工业时代,是不可能的。

工业产品在当下的财政收入之中,也只能成为一个小分支。

真正需要盘活的是,更加细致的农业经济和日常消费。

应天西城开发,就是朱允熥的一次尝试。

他轻声开口:“西城开发,卖房子只能作为弥补成本投入的一个组成部分,后续的商铺和厂房出租,则会成为西城一个稳定的长期收入。

但更加庞大的财政收入,则需要依靠以西城为核心,盘活整个应天府的各项产业为根本。”

当西城建成之后,应天府的百姓们开始愁着自家的鸡鸭鹅长得太慢,愁着自家的菜蔬和果子产的太少,当那些手工业者开始探索如何将工艺品产业化的时候,才是西城开发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

到时候西城就是一个平台。

百姓们如何通过这个平台发家致富,官府和朝廷如何通过这一个紧密的体系征收到越来越多的税赋,这才是本质。

朱允熥说西城开发是一项人居改善工程。

其实并仅仅如此。

他真正要做的是,在这两年空档期里,给大明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生产模式。

邹学玉双手交叉在一起放在桌子上。

西城开发计划书和运营计划书,就摆在他的面前。

不论西城工程如何建设,都离不开是在应天城,是他直隶道下应天府地界上的事情。

西城工程的效果如何,都将是他直隶总督衙门承担。

当下西城工程已经开始建设,这是一个多个部司衙门共同负责的事情,直隶总督衙门和应天一府两县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负责协调并组织工人的职责。

但只要西城工程建设完毕,进入到运营阶段,那就是他直隶总督衙门的事情了。

大明银号不可能派人组织经营,户部也没有那个精力,工部更是只负责管理工程建设问题。

邹学玉眉头微皱,平静的开口道:“从直隶总督衙门来说,自然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富户能迁居西城开发工程,在观景湖周边聚集起一个高价值的地区。

以目前应天府的几处官办工坊产业聚集地的成效来看,集中的高价值会带来更高效的产业运行。

百姓是有趋向性的,商贾、商户更是逐利而行的。

只有西城项目展现出足够的价值和利益,才能让所有人关注,才能真正让西城项目达到殿下期望的样子。”

张二工却是摇了摇头:“很麻烦……”

他现在虽然没了工部尚书的官职,但大明匠官、匠人依旧受他领导。

京师内外的各处研究所、制造所同时还是张二工在负责。

但他还是做了西城项目的总建设。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西城项目不光在建成以后有着不同的运行模式。更因为,西城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都将大量采用水泥和钢筋作为建筑原材料。

这是一个从前没有一个人做过的事情。

在初步的规划图中,有高达三十丈的观景塔楼,有深达十丈的地下沟渠连通玄武湖和秦淮河。

更有占地面积远超奉天殿的大型商业中心,且是三层楼的。

还有一座座独栋独院的宅子,一处处有着不同作用、不同造型的建筑。

一旦西城项目建成,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工程奇迹。

张二工如何能不参与其中,并主持整个项目建设。

只是此刻,张二工却说很麻烦。

夏元吉、邹学玉等人目光疑惑的看向张二工。

在他们这些人的心中,于工器之上,张二工就是大明最厉害的那个人。

他说麻烦,那就一定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邹学玉面露笑容,开口道:“不知少傅所说的麻烦,是什么?我等通力协作,多少麻烦也总是能解决的。”

一个县令就可以掌握一方生死荣辱。

更何况是执掌直隶一十八府的直隶总督。

可以说,现在邹学玉说一个想法,不用等天黑,就会有人帮他实现。

给他一个梦想,他能还你一个真实。

张二工却摇着头:“现在规划中的观景湖区建筑群,都是以家宅为主。但其营造样式,皆为平民所行规格。

若按督台所言,将来西城观景湖区将会迁居富户及权贵,则在其家宅营造样式上,就必须按照朝廷规制建造。

营造上虽是用了水泥等新材料,有难度,但可以解决。只是如此一来便不可使其选地,则不可控制营造的数量究竟该如何确定。”

历朝历代,对于社会都是有着无数的严苛规定和要求。

朝廷会从各种各样的事情上划出各项详细的规定,涵盖所有人的衣食住行。

这是从礼法制度出现的那一刻就开始并存的,其用意也是为了规范所有人的言行举止。

防止礼乐崩塌的事情出现。

“这……”邹学玉也反应了过来,语气变得迟疑,目光看向了一直关注在场讨论的朱允熥。

“这不是件难事。”朱允熥笑着说道:“既然是新材料、新造法,那显然就和旧有的规定不适应了。

只要在观景湖区建筑营造的面积、样式层高上做出区分即可。

项目部先拿出几个分层出来,确定是可行的,往后就可以上奏朝廷。”

按照这个时候官绅权贵们的尿性,肯定不愿意自家的房子和一帮商人一样。

而那些商人,也必然会将自家屋子建的极近奢华。

想到这里。

朱允熥忽然明悟,看向张二工:“观景湖区的独栋宅院建筑规划,全部停掉,不做任何建设。”

张二工愣了一下。

孙狗儿更是有着不确定的问道:“殿下,西城项目可就靠着观景湖区的宅院回本了。”

现在最能赚钱回本的事情不做了,这是要奔着亏本去的啊。

亏不亏本对于孙狗儿而言,其实没有什么。

亏的又不是他的钱。

可那是大明的钱,是朝廷的钱,更是皇室和陛下的钱。

那自己就绝不能容忍西城项目亏本了。

朱允熥却是眼神坚定道:“什么都不建,只会更赚钱!孙大伴务必相信,这事不会有假。”

孙狗儿想了想,选择闭上嘴。

他是从宫里出来的,虽然近来宫外对于太孙有很多猜测,虽然他们这些宫中的内侍也知道的不多。

但他却清楚。

事情并没有和外面猜测的一样。

太孙依旧是大明的皇太孙,依旧是陛下的好圣孙。

张二工却本能的问道:“如果什么都不做,有怎么回本赚钱?”

他对于赚钱回本的事情没有兴趣,只是有些可惜自己准备精心打造的西城观景湖区建筑群不能成真。

朱允熥也只是笑了笑。

“或许这样做,能赚到远超之前预测的收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