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七百零五章 大明的妇女能顶半边天

大明嫡子 第七百零五章 大明的妇女能顶半边天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樉闭上了嘴。从当年自己封王就藩开始,他就明白自己不应该再参与朝堂之上的事情了。

这几年他虽然在京中当差,也一直恪守着一条准则。老爷子和大哥让自己做什么,自己便做什么。

现在,自己这位皇太孙侄儿让自己做什么,那自己也就做什么。老朱家现在是一大家子的人。

该是谁来为这个家做决定,谁又来做事,这是有分工的。朱樉有着清晰的认识。

所以哪怕他这些年杀了很多人,被很多人记恨在心,可家里却从来不会说他做的这些事。

甚至会时不时将他抓到太庙,用以对外视作惩罚。朱允熥则是伸手,将面前的茶壶倒干,重新准备煮茶。

他手上动作不停,轻声开口道:“其实这件事,还和另一件事情是有关联的。”

“哦?”朱樉很配合的,脸上露出好奇:“什么事情?”

“前一阵子,年底内阁总结会议上,直隶总督衙门和应天府上了一份奏章,着重说明当下应天府各项产业工坊,以及各处工程,开始大面积出现用工难的问题。”朱允熥手上动作娴熟自然,不多时便已经煮好了茶,为自己和老二叔倒了一杯。

轻嘬一口。然后脸上露出惬意。这才是茶啊。他是真的不明白,明明只是煮茶,怎么老二叔就能将煮出来的茶弄得那么难喝。

朱允熥继续道:“地方上的百姓,总不能都放弃务农,跑到工厂和工地上去做工。朝廷不会允许这样做,百姓们自己也不可能完全舍弃了田地。可是产业和朝廷的工程却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手。这两年,应天府境内官办工坊从十几个,一下子增长到了近三百座,主要以军工产业体系为主。而民办工厂也从一开始的小几百家,暴增到了近两千多家。官办工坊都是大规模的,最低也要三五百人同时上工。民办工厂有大有小,大的上千人,小的数十人,可加在一起也是不少。”朱樉端着茶杯,一边取暖一边尝着,他觉得这茶水在自己嘴里没什么区别。

他点着头附和道:“算一算可是要不少人的。”朱允熥嗯了一声:“最新的统计,仅是应天府官办、民办工厂,加起来的用工人数已经突破十万人。缺口还有很大,其实如果从外地迁徙百姓过来,也是可行的。但百姓过来,朝廷终归是需要分配田地的,这就挤压了应天府的生存容量。”大明现在还没有办法做到,能让百姓们完全脱离土地,通过做工去赚钱养家。

百姓们的观念转变,是需要长期培养的,而且这其中还要保证应天府的经济是一直处于上扬曲线,能够长期稳定这些从农民变成工人的百姓。

朱允熥继续道:“工部和户部去年底总结会议上,还在说要在今年增加在应天府的投入和产业搭建,要配套周边府县的产业发展,这就需要更多的人。所以思来想去,为今之计,也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什么路?”朱樉终于是真正的好奇了起来。朱允熥也同样直接道明:“那些因为种种原因,而只能选择待在家中的女子们!”说完之后,朱允熥便靠在椅子上,端着茶杯,默默的注视着朱樉。

因为理学的原因,当下很多女子都只能待在家中,寻常人家的女子则是在家纺纱务农,大户人家的女子便是深藏闺房。

应天府,乃至于苏杭一带有很多纺织工坊,聚集了大量的女子做工,但总体数量上,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甚至在苏杭一带的纺织行业,更多的是女子们将原料从东家那边拿回家,然后在家中进行纺织工作。

最后,拿着成品送给东家,经由东家检查合格,便能拿到工钱。应天府这边要先进一些。

为了执行官办纺织工坊制定的标准,应天府的纺织工厂都是让女子们进到工厂做工的。

但是同样因为种种原因,工厂里大多数时候都是只有女子在里面的。然后周边出人的村庄则会派出村里的长辈在厂子里盯着。

至于其他行业?完全都是使用的男子。但在当下大明朝,应天府竟然出现了用工荒的问题。

这虽然有些匪夷所思。但朱允熥却觉得,只有让更多的女子走出家门,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

就譬如工部和兵部合办的火药工厂。那些精细的制造火药的工序,就完全可以交给更加细心的女子们去做。

再比如明军铁甲、面甲的制作,前期涉及钢铁方面的可以是男子们来做,但到了后面的整装环节,却是可以完全交给女子们来做。

尤其是铁甲的串联,面甲的缝制,女子们做起来更加容易上手和细致。

至于是民办的那些工坊。那些涉及到整个大明社会日常的东西,里面就有更多的工序是可以交给女子去做的。

朱樉沉吟良久。在他看来,其实不管是谁做事,只要办好的朝廷需要人们做的事情,那就没有什么可以顾忌的。

但是……

“但是……”朱樉脸色凝重,目光深沉的看着朱允熥:“这件事情且不说朝堂之上那帮理学老顽固们会不会反对,就是现在工厂里的那些男人们,也定然会反对的。”朱允熥不得不点头,对朱樉的这个说法表示认同。

排除朝堂上下那些理学老顽固们的反对意见之外。就是那些寻常做工的男人们也有很大的可能是不同意的。

因为这不单单是说要让他们家中的女子出来干活赚钱。还有另一个点,就是若女子们也能做各种事情赚钱,这些男子们会怎么想,会在一个最基本的家庭产生怎样的变化。

相夫教子。这是中原人千百年来的共同认识。女子就该在家中礼敬长辈,帮扶丈夫,照顾子女,而不是抛头露面的想着自己赚钱养家。

这也是为何应天府地界上的所有的纺织工厂,包括官办工坊在内,在农忙的时候都会停工,好让那些女子们能够回家照顾一家老小。

某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的。朱樉想了想,开口道:“所以,你是想让外头那三个丫头,跟着你在外面抛头露面,然后再让她们去工厂里做工?”朱樉的想法很简单。

不论是无锡宋家的小女娘,还有另外两个被送到京师来的小女娘,那最低都是诗书人家的女子。

这样的女子若是被所有人知晓,走进工厂里做工,势必会对寻常百姓产生极大的影响。

但是……朱允熥却摇着头。

“不!”朱允熥面露微笑:“不光光是要让她们三个人去工厂里做工,我的意思是,要让她们三个人自己在京师所有人眼皮子底下,做起几桩大营生。往后,她们三个就是京师人人夸赞的大厂主,是带着所有人赚大钱的女东家。”让三个出身名门的小女娘去工厂做工,或许能对寻常百姓的思想带来极大的冲击。

但远不如,让宋柳红她们三个人带着所有的女子去一起办厂,去赚钱。

过往,女子们最多也就是在外抛头露面的做个吃食摊位之类的。再多,那也就是在家中,坐在幕后做些账面和生意上的事情。

让女子去办厂,去带着所有人做事赚钱。这可是几乎没有过的事情。而朱允熥要做的,就是要给天下人立一个标杆。

那就是大明朝的女子们,也能顶起半边天!朱樉哼哼了两下,觉得还是有必要打击一下大侄子的积极性:“那你有没有想过,可能你帮她们三个人将厂子办起来,却不可能招到一个男工,甚至就连女工,也很难招到。”道理很简单。

那些男工们可以很自然的接受在男东家手底下做事。但却很难能接受,是在一个女东家手下做事。

“哪怕你给人们开出更高的工钱!”朱樉又补充了一句。朱允熥只是微微一笑,将杯中的茶水喝完,方才说道:“所以,我会给她们三个人弄一个女官的身份,然后办的也是官办工厂。”朱樉对此终于是嗤之以鼻:“女官宫里头也有很多,你二叔这些年可没见到,百姓们就对此有什么反响和议论的。”朱允熥依旧是稳如泰山。

在朱樉的注视下。朱允熥反问道:“如果这个女官职,是归吏部管的呢?”无锡宋家嬷嬷和另外两家的嬷嬷等人,终究是没能进到宗人府。

她们可以凭着身后的主家,进到应天知府衙门,但宗人府却没必要给她们这些人好脸色。

门口上直亲军卫的官兵,一句‘哪来的奴仆,也敢厚脸进宗人府?’,就将三家的人给骂的无地自容。

管理天家子嗣的地方,还当真不是寻常人能进去的。而朱允熥这时候已经从宗人府的后门悄悄的溜了出去。

然后他也没去别的地方。而是到了宗人府隔壁的吏部衙门。

“不可能!”

“此事绝无可能!”

“此乃祖宗成法不可改!”

“此乃我中原历代王朝,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微臣便是有十个脑袋,也不敢答应殿下说的这件事。如果殿下非要强逼,微臣也只能辞去这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的位子了!”吏部公堂之上,大明内阁学士、吏部尚书翟善,满脸震惊,意志坚定的对着大明的皇太孙说出反对的言论。

他的态度无比坚决。脸上满是,您皇太孙要是再逼我,我就死给您看的样子。

“但……武曌当了皇帝。”朱允熥默默的说了一句。他在思考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吏部尚书翟善的反应。

翟善明显的愣了一下,语气也变得支支吾吾起来:“那也……那也仅此一例……这不一样。”

“但武曌就是当上了皇帝。”

“这不一样!这这这……这是两码事……”

“武曌当了皇帝。”

“殿下您这是要老臣的命啊……”

“武曌皇帝。”

“微臣……微臣再想想……”

“武曌。”

“臣……试试?”

“……”翟善一副霜打茄子的模样,满脸即将康概赴死的模样。朱允熥却终于是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茶。

“翟阁会从此名垂青史的!”翟善的嘴角抽了抽:“殿下啊……臣只求这一遭之后,死后不会被人掘了坟就是幸事了……”

“你会名垂青史的!”朱允熥再一次,着重的复述了一句。随后,朱允熥又依次去了工部、兵部、户部、大明商号、大明银号,最后从大都督府返回西安门外的太孙府。

洪武三十一年。正月初八。朝廷这时候早就开始正式办公了。在一场朝会上。

吏部、工部、兵部、户部、大明银号、大明商号、大都督府联名上奏。

经过四部、两号、一府的合议,因朝廷官办产业的发展需要,现已经各部司衙门决定,正式奏请朝廷增设授予宋柳红、罗淑云、齐永娣三人为正九品主办亲事女官。

九品的官员任免,其实只要吏部批文就可以任免。但因为这个主办亲事女官的官职,乃是之前没有的,所以还是得要在朝会上得到旨意恩准,才能实现。

当场,朝会上的文官理学老顽固们,便立马出班反对。朝廷此前让张二工那帮匠人进入官场,授予官职,本来就让不少人对此有所异议。

不过看在张二工这些人都是有益于朝廷,又都是男子,给了官职也就给了。

可现在,翟善这帮昏了头的混账玩意,竟然要给三个女子授予朝堂官职。

这岂不是要让天下人笑话的事情。一时间,朝会上鞋子、袜子满天飞。

若不是长得五大三粗的纠察御史们,抡着笏板一顿伺候,这场仗可就有的打了。

最终这场朝会,以翟善为首的提议大明设立女官的团伙,武力值更胜一筹而取得胜利。

朝廷,也明发旨意,内阁传谕各部司衙门,大明自此有了归属吏部管理、分别由大明商号、工部、户部管辖的三名女官。

………………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