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嫡子 > 第七百二十六章 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

大明嫡子 第七百二十六章 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洪武门前鸦雀无声。

圣旨总结一句话,永盛皇帝是个做事的,所以很忙,而皇嫡长子又是个有才能,所以从今天起就是皇太子,监国朝政,分担社稷重任。

至于说为何洪武门前一片鸦雀无声。

这是因为在年初的时候,皇室罢免了朱允熥皇太孙的名头之后,朝堂之上虽然保持缄默,但都有揣测,是否是朱标想要再考量一下这个嫡长子。

只有少部分在当时事发的时候,才会隐隐猜测,当时那样做,很可能就是为了后续直接册封为皇太子的。

但大多数人还是从对阴谋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问题的。

所以今天这道册封朱允熥为大明皇太子的旨意,才让人们感到意外。

即便在当下的大明朝堂之上,百官们对于高举革新大旗,带头改制的朱允熥,抱以敬畏,担忧会因为推动革新而莽撞行事。

但不可避免的,人们都认为,这位皇家子弟,确实在某些方面可以算的上是社稷不二人选。

百官们的心情是复杂的。

大抵就是那种又爱又恨又怕的心思。

接手孙狗儿在内廷差事的左景,脸色平静,眼神里却满是笑意。

他看了一眼周遭沉默的官员们。

随后将手中的圣旨一卷,上前躬身弯腰,缓缓蹲下,伸手搀扶住仍然跪在地上的朱允熥。

“太子爷,旨意宣读完了,奴婢扶您起来。”

朱允熥笑了笑,双腿用力,由着左景将自己搀扶起来。

而在一旁的朱高炽,则是面带诧异。

他很清楚,大明的第二位皇太子,必然就是朱允熥本人。但他同样是没有想到,这道册封旨意会来的这么快。

且在事先,这件事情并没有在朝堂甚至是皇室内部有过讨论。

随着朱允熥起身。

一直陪跪的朱尚炳,也正要起身,却是忽然只觉得混身一沉,一个不稳,双手重重的撑在了地上,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只见朱高炽大抵是因为腿脚不灵便,竟然是将手掌按在朱尚炳的肩膀上,撑着对方站起身来。

朱尚炳满眼愤怒的瞪着朱高炽,半响才爬起来。

这头。

左景已经是满脸殷勤的站在朱允熥眼前,躬身弯腰。

“太子爷,陛下说了,谢恩的话回头再说。旨意虽然是下了,但宗人府、礼部那边还有些日子才能准备妥当,这些日子太子爷只管忙自己的事情便是。”

这又让朱允熥有些意外。

他上前一步,低声道:“父皇和皇爷爷今天在宫中都做了什么?”

这等窥探宫闱,太上皇和皇帝的事情,即便是当朝太子,也不该过问的。

但是,现在是大明。

而不是前汉、前唐、前宋。

左景笑着说道:“太上皇和陛下今日约着,一早去了大本堂那边。听说唐王殿下今天在课堂上,得了方先生奖励的五分,太上皇很是高兴。”

唐王就是小二十三朱桱了。

他在洪武二十四年就被册封为唐王,只是当年尚且年幼,便一直留在京中,入读大本堂。

这几年随着天下太平,国事强盛,皇室对于内部子弟的培养和要求,也已经有所改变。

在这些皇子们没有成年之前,基本是不大有可能会前往封地就藩的。

即便是这几年前去就藩的,按照皇室内部的计划,很有可能会在将来陆续返回京师。

朝廷不太有可能,再继续国初制定的以皇室亲王镇守地方,戍守边关的国策了。

这一条国策,在现在和国初的环境对比之下,已经有些不太实用了。

而随着新大陆的探索发现和开发,朱允炆在新大陆所取得的成果,皇室内部已经有了希望能将部分成年的皇室子弟派往更遥远的地方,为大明开疆拓土的计划。

只不过如今还仅限于一个构思,具体到底该如何实施,还是得看皇室后续会如何安排。

不过,朱允熥此刻却是眉头一挑:“皇爷爷和父皇今早去了大本堂?”

左景点头道:“朝会之后,陛下便先去了养心殿,与太上皇用了一份冰食,然后就去了大本堂,时间正好是大本堂上午第一节课下课的时候。”

如今天气热起来了,宫里头消暑的冰食也不再仅限于冰激凌了。

朱允熥点点头,表示明白。

朱高炽则在一旁询问道:“唐王叔今天为何能得方先生的加分?”

那位小唐王叔,在大本堂能不被扣分,就算是好事了。

竟然出人意料的,还能得到方孝孺的加分,这可当真是小刀拉屁股,开眼了!

左景面不改色,笑着回道:“今日方先生好像是在课上说四征四讨的内容,然后便问我朝即将出兵西域,该用何字眼指代。唐王殿下第一个举手,言称该以西讨指代。

随后晋王世子答,当以我朝于西域之目的及往后如何治理而论,西征或西讨皆有道理。

随后方先生觉得唐王最近很是乖顺,课堂积极,便奖了五分。”

朱高炽这才明白,自己那位上天入地,时不时就让宫里头人仰马翻的小二十三叔,到底是如何得了加分的。

朱允熥笑了笑,只是心思却重了一些:“所以,左大伴带来的这道旨意,是皇爷爷和父皇在大本堂之后,才发出来的?”

左景点点头。

朱允熥看了一眼周围还不曾散去,大抵是等着上前恭维的百官们,他冲着左景说道:“今日有劳左大伴了,等过几天西城项目开业的时候,孤叫人送几张票过来,左大伴自个儿休沐或是家中有什么亲眷,都可以持票过去游玩。”

七夕节就是西城项目部分开业的时候了。

项目上也早早的就准备好了入场票,持票可以游玩不少项目,还能免费领取冰镇酸梅汤、冰激凌、小吃之类的。

虽然不多,但胜在是有的。

至于左景,作为内廷二十四衙门新的大总管,自然不会短缺了这些。

但这是朱允熥这位新晋太子爷给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左景也知朱允熥这会儿大抵是要有旁的事情。

他便满脸笑容的躬身道:“奴婢多谢太子爷赏,等西城开业,奴婢定是要去凑一凑热闹的。”

作为如今朱允熥手头上唯一一件亲自在办的事情,西城项目从一开始就备受瞩目。

人们已经见证过无数次,诸多新奇的东西,从朱允熥手上诞生。

大明朝能有今日,已经开始讨论如何出兵西域,其实可以说大部分的功劳都是来源于朱允熥。

西城项目,到底会给应天城带来怎样的影响,又会如何给大明带来一次新的改变,人们早已是期待许久。

朱允熥望着左景带着人隐入洪武门。

目光收回,轻叹一声。

“老爷子和父皇大抵已经定下,这一次要我亲率大军,出兵西域了。”

朱高炽面露凝重,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反倒是朱尚炳握紧双拳,低呼一声。

“这一次熥哥儿可不能再丢下俺了!让我做一路先锋军!”

边上两人都没有理会朱尚炳那渴望冲阵杀敌的喜好。

朱高炽半响之后,开口道:“咱们的太子爷殿下,现在又要去哪里?”

朱允熥侧目看向小胖:“你们税署不忙的?按照时间来算,最近不是应该已经开始夏收的准备了?”

对于小胖时不时的翘班,朱允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自己成天在西城工地上吃灰,凭什么这小子就能成天的游手好闲。

朱高炽却是不慌不忙,颇为悠闲的说道:“御下之道罢了。”

说完之后,他眼睛还颇有深意的盯着朱允熥。

朱允熥转了转眼睛:“这话是我说的?”

朱高炽撇撇嘴:“现在是要去工部还是将作监那边?按照你的性子,既然知道自己要主导这一次出兵西域,定然还是讲究一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被这小子接连说破心思。

朱允熥颇有微懊恼的低吼着:“就你懂!都被你懂完了!以后我是不是该给换个封号?就叫你懂王吧!”

朱高炽挪挪嘴。

“你确定不是在骂我?”

……

将作监,城外实验厂。

朱允熥终究还是如朱高炽所说的一样,带着他们到了这里。

当初朝廷要彻底革除西南土司制度,他作为皇太孙,领兵西南,就是先来的将作监,将当时最新打造出来的迫击炮首次用到了战场上。

效果自然是显著的。

原本困扰明军的西南大山地形,那些过去能借助高山沟谷躲藏在大山里的土司,如今在迫击炮面前,已经是藏无可藏、躲无可躲,无处遁形。

而西南之所以能这么快速的结束革除土司制度,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新式迫击炮的出现,得以实现。

战争打的是什么?

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更先进的训练模式,更先进的军事器械,更完善的后勤补给。

“西域和西南不同,迫击炮能在西南取得显著成效,获得丰厚的收益,但若是换到西域那茫茫戈壁,就不一定能有一样的效果了。”

将作监在城外的实验厂区,朱允熥轻声解释着。

朱高炽在一旁好奇的询问道:“所以这一次,将作监又有新的东西弄出来了?”

朱允熥摇摇头,以至于原本还充满好奇的朱高炽,不由的露出失望的神色。

他也只是笑了笑,未曾言语。

就算自己给将作监弄出了无数的设定,那也不可能让将作监时不时就弄出新东西来。

工业科技的发展,越往后越是需要时间的积累。

就像现在。

大明所使用的火铳,也一直只是在枪管强度和击发方式上做改进。

更高的强度,更快速的击发。

但想要从火铳,直接蜕变到自动步枪,哪怕是栓动步枪,这中间都是差着无数的科技积累。

真要是能那样。

朱允熥反倒是希望能先弄出六管机枪来。

凭着大明如今的资源整合,只要在西域的战场上一字排开千余把机枪,哪管对面是有多少敌人,直接扣动扳机不松手就好了。

但是现实就是,大明现在的工业积累,还是原始初步的。

不过,就算没有新式的武器出现,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却是目前工部和将作监的工作重点。

卸任工部尚书的张二工,如今反倒是愈发的精神起来。

不再被繁琐的部堂事务牵扯,张二工好似是焕发新春了一样。

听京中某些抄袭书报局文报的小报透露。

原工部尚书张二工,如今在家中,夜里头总能大显雄风。

张二工此刻就陪在朱允熥几人身边,从一排排制造出来的火炮、火铳前走过。

“如今将作监已经将我朝所有的火器重新分级分档。”

“火炮方面,如今就有陆用轻、中、重三型火炮,皆是新式工艺制造。火铳则分类更多,亦有不下十五种,如今三型火炮,皆以配发装备军中,火铳则有一十一种装备军中,雨下四种还在测试之中。

海军所用火器,则以轻型火炮和重型火炮为主,与陆用版有所区别,增加海上稳定装饰,补充射击准度。海军火铳则为两种,船上所用的长射程火铳,以及登陆所用的速射火铳。”

庞大的露天库房,无数泛着金属光泽的火器,一字排开,密密匝匝。

朱尚炳站在陆用重型火炮前,就已经是挪不开脚了。

重达三千公斤的重型火炮(整个明朝最大的火炮也不超过两吨),一发炮弹,就能将一堵城门轰开。而这些,如今大多是配置在重要的关口和城防上的。

张二工则是领着朱允熥和朱高炽,到了一排轻型火炮前。

“最新式的轮式马拉火炮,整体重量只有五百公斤,全装可由一批驮马拉动。若是崎岖道路,可由四匹驮马分装运输,或一个小旗队的官兵转运。

这一次朝廷即将出兵西域,臣和将作监同仁以为,军中当大批量装备这一批火炮,最是适合西域那边的地形和面对的敌军。”

朱高炽饶有兴趣的听着张二工的介绍。

朱允熥则已经是走到了这款火炮旁放置的介绍前。

按照将作监的分级,这一款火炮,应当是介于陆用版轻型火炮和中型火炮之间的。

五百公斤的重量,超过三百公斤以下的轻型火炮定级,一千公斤以上两千公斤以下的中型火炮定级。

轻型火炮如今在军中,大多是用作大批量火力覆盖使用的。

而中型火炮,则是作为攻坚和大火力攻击使用的。

这款五百公斤级的马拉火炮,倒是更加专注于机动性和火力均衡了。

朱允熥伸手拍在上扬的炮口上,目光看向张二工。

“一千门炮,能不能做到?”

………………

月票推荐票(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