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国士 > 第四百零九章 招揽

大明国士 第四百零九章 招揽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2: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宝钞司收拢了一阵子人心,陈堪来到军器监,又将宝钞司的做法给重复了一遍。

走了一趟宝钞司和军器监,陈堪成功收获了一大批技艺成熟的工匠的效忠。

这些人,可都是陈堪以后幸福生活的保障。

回程的路上,李四凑上来问道:“侯爷,咱府上不是已经有不少匠人了嘛,为何还要招揽这些匠人?”

陈堪斜眼看着他:“本侯做事还需要向你禀报吗?”

被陈堪冰冷的眼神盯着,李四顿时打了一个寒颤。

“不敢不敢,属下多嘴了。”

李让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嘴上,眼神中满是无辜之色。

片刻之后,陈堪的脸色由阴转晴,忽然看向李四问道:“李四啊,你跟本侯有一段时间了吧?”

李让老老实实应道:“回侯爷,四年了,属下在锦衣卫时就一直跟着您。”

“是啊,不知不觉,都已经四年了。”

陈堪感慨了一句,继续问道:“本侯记得你是江南人,自小在海边长大,最善操舟,是吧?”

“侯爷记性真好,不错,论操舟,在弟兄们当中属下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李四颇为自得的应了一声,随后看向陈堪问道:“侯爷可是想要组建船队出海?”

陈堪微微颔首,组建船队一事,他早就有这个打算,只是因为各种琐事被耽搁下来。

不过现在也是时候了。

见陈堪点头,李四顿时眉开眼笑道:“不瞒侯爷,属下等这一天可是等得太久了。”

李四说的是实话,当初和陈堪从锦衣卫到五城兵马司来创业的弟兄们,现在大多都有了去处。

邢方现在已经是五城兵马司的千户,石稳更是兵马司指挥。

就连王龙和李虎,现在据说在贵州都已经在军中彻底站稳了脚跟。

如方胥,在三千营中更是隐隐有取代周石之势,成为三千营真正意义上的掌权人。

就剩下他一个人还守在陈堪身边。

虽然做陈堪的亲卫也不错,但哪个男子没有一颗建功立业的心呢。

李四也不例外。

看见李四脸上的兴奋,陈堪也笑了。

他发现跟在他身边的人,很少有没有野心的。

不过这倒是正合陈堪的胃口,他的爵位是靖海侯,那最终的归宿肯定是大海的。

李四这个人机灵,有脑子,又是在海上长大,陈堪想要安排退路,李四是最合适的。

沉吟片刻后,陈堪淡淡的说道:“回去再说吧!”

一行人打马进了京师,陈堪此次回京的事情便算是全部办妥了。

回到侯府客房看了一下陈洽,现在的陈洽终于不再闹绝食了,人也逐渐有了精神,估摸着是想通了。

看完陈洽之后,陈堪便进了书房,在书房一坐就是一整天。

第二天,陈堪的亲卫换成了一个名叫张动的魁梧汉子。

至于李四,则是和陈堪的宝船一起消失不见了。

......

江南的天气越来越冷了,陈堪一大早就从被窝里爬了起来。

郑氏的身子骨瘦弱,受不得寒,所以陈堪需要早早的起来生火。

将一大堆木炭放进火炉里,用火折子点着,闷一会儿之后木炭便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这几天陈堪哪也没去,就在方府陪老人家聊天说话解闷。

烧着了火,陈堪洗漱完毕,便用一个陶罐开始熬粥。

自从陈堪搬进方府,两个嫂子就不用在大早上的爬起来来到方府给郑氏做饭。

一切都由陈堪代劳。

今天是陈堪回到京城的第七天,这样的日子,陈堪已经过了四天。

熬好粥,陈堪照例将郑氏扶到火盆边的躺椅上躺下,亲自喂郑氏喝完一碗小米粥之后,自己便抱着陶罐开始大快朵颐。

吃完粥,陪郑氏说了一会儿闲话之后,待方中宪来到方府,陈堪便出门了。

第七天,张太医要去侯府给陈洽换药,他要去看看,如果换了药没什么事情的话,他就准备回北京了。

老是在南京待着也不是个事儿。

而这几天,陈堪烧了锦衣卫诏狱的事情,经过这么多天的发酵,也不可不免的在坊间流传开来。

尽管锦衣卫一再辟谣,是因为天干物燥走水所致吗,但当日陈堪纵马冲击锦衣卫的事情被那么多百姓看见了。

所以众人还是比较相信他们看到的所谓真相。

锦衣卫指挥使欲要抢夺靖海侯掳回本施雅里的大功,所以靖海侯蓄意报复。

反正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纪纲本来就臭的名声更臭了。

他在朝堂上殴打一众御史的事情百姓们倒是不知道,但朝臣们却发现,自从陈堪出手之后,都察院那群疯狗一样的御史便消停了许多。

不知道是被打怕了,还是在憋什么大招。

对于这些谣言,陈堪倒是没去管,反正他马上就要离开京师了,京师传什么谣言也影响不到他。

至于都察院,在陈堪看来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更没有去管的必要,不管是他在憋大招还是势弱,总归陈堪只要一天还是朱棣的女婿,陈瑛就一天拿他没办法。

陈堪来到侯府的时候,张合已经到了。

有本事的人都有脾气,张合也不例外。

而陈堪一向对有本事的人都比较宽容,所以尽管张合将他像下人一样指使,陈堪也都全部照做了。

拆除绷带陈堪递剪刀,清洗结痂的伤疤时陈堪抬热水,上药的时候陈堪提药箱。

明明侯府有那么多下人,偏偏张合要让陈堪干,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

终于,一番猛虎式的操作之后,陈洽的脸色成功由青变白。

张合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转头看向陈堪叮嘱道:“好了侯爷,接下来没什么事了,病人只需静养即可。”

说完,取出纸笔就开始刷刷刷的写下一大堆中药的名字。

递给陈堪后叮嘱道:“照药方抓药,三碗水煎成一碗,每日一碗,连服一月,老夫保管他生龙活虎。”

陈堪拱手道谢:“有劳了!”

随后看向身旁的张动。

张动会意,当即抬出一盘红布盖着的银裸子递到张合身前:“张太医,一点微不足道的谢意,还请务必收下。”

张合面无表情的接过,随即扬长而去。

送走了张合,陈堪挥手屏退众人,随后来到陈洽床边坐下,淡淡的说道:“本侯不日便要返回北京,陈先生是和我一起走,还是在南京养好伤后自己过来?”

陈洽沉默了一瞬,问道:“侯爷能告诉我,侯爷究竟在谋划什么吗?”

陈堪有些诧异的看着陈洽,随后摇摇头道:“暂时还不能告诉你,等你到了辽东,便会明白了。”

陈洽微微皱眉道:“为什么?”

陈堪笑道:“京师耳朵太多了。”

陈洽一愣,随后轻轻颔首:“既然如此,那我就和侯爷一起走吧,反正在船上一样能养身体。”

“行,那你好好休息,本侯去安排。”

问完陈洽的意见,又吩咐了张动几句,陈堪才打马回到方府。

方府,两个嫂嫂都已经到了,二人做了一大桌子菜,喷香。

陈堪连干了三碗大米饭,这才满足的打了个嗝。

下午的时候,两个兄长也忙完了自己的事情,来到方府陪伴郑氏。

见人终于到齐了,陈堪也笑着告诉了几人自己即将离开京师返回北京的事情。

陈堪说完之后,就见方府里的气氛瞬间沉闷下来。

方中宪问道:“必须回北京吗,不能在京师多留些日子?”

方中愈脸上满是不舍之色,方氏本身就人丁单薄,陈堪好不容易回来一次,现在又要走,大家都不太舍得。

郑氏的脸色也有些黯然,几个孩子都是她养大的,现在两个女儿出嫁,小徒弟也远窜京师,两个儿子虽说天天都来看他,但他们毕竟有了自己的家庭。

方孝孺又在狱中还不知道啥时候出来。

几人对他浓浓的不舍之情让陈堪的鼻头也有些发酸,但他继续留在京师也只能是浪费时间。

回去北京之后,一些在设想中的谋划他才有精力去施展。

所以他还是点点头道:“大师兄,我必须回北京,您也知道,我这次回京师是没有陛下的诏令的,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陛下没有与我计较,但情分总有耗光的一天。”

陈堪此言一出,几人都沉默了。

他们又何尝不知道陈堪的顾虑,但眷念亲情本就是人之常情。

片刻后,郑氏忽然说道:“既然如此,那元生你就走吧,京师不是什么善地,你走得远远的也好。”

陈堪抿了抿嘴,正想宽慰几人一句,就听见门外忽然传来一声叫唤。

“靖海侯可在府中?”

“谁啊?”

几人面上同时露出迷惑的表情,自从方孝孺入狱之后,已经很久没有人登方府的门了。

陈堪皱了皱眉,随后说道:“师娘,我出去看看。”

“嗯!”

郑氏点点头,方氏兄弟便陪着陈堪一起出了房门。

一个小厮打扮的人正在打量院子里的陈设,见陈堪出现,顿时上前行大礼:“侯爷,小人乃是赵王府的管事,我家王爷派小人来邀请您去府中赴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