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国士 > 第四百一十九章 种子发芽了

大明国士 第四百一十九章 种子发芽了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2: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雪过天晴,陈堪和常宁,陈洽三人并肩站在码头上,目送着朱瞻基带着花时和朱瞻壑乘船远去。

陈堪和陈洽都没有什么离别的愁绪,毕竟他们三个只是回一趟京师而已。

朱月澜却已经是泪眼朦胧。

这三个孩子,陈堪除了教导他们的学问之外,从未关注过他们的衣食住行。

这些事情一直都是在常宁在操行。

就好像一手养大的孩子要去远方,作为母亲的朱月澜不舍也正常。

大船很快消失在几人的视线之中,朱月澜也终于忍不住小声啜泣起来。

陈堪收回视线,将常宁揽入怀中。

“他们只是回京师一趟,夫人不必太过伤怀,过些日子就回来了。”

陈堪拍拍常宁的肩膀,伉俪情深的样子顿时让一旁的陈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陈洽的家眷都在京师,并且都以为他死在了锦衣卫诏狱的那场大火中。

他现在是属于有家不能回的状态,当然见不得陈堪和常宁在这里旁若无人的你侬我侬。

“哼!”

轻哼一声,陈洽扶着颌下三缕长须,淡淡的说道:“元正过了,元旦也过来,老夫也该上路了。”

陈堪闻言,放开常宁来到陈洽身边,淡淡的应道:“本侯已经安排好程风护送你去辽东,从草原绕过去,辽东一切事务,就有劳先生费心了。”

陈洽慢条斯理的应道:“好说,好说,既然如此,老夫就走了。”

陈洽说要走,陈堪又怎能不相送。

三人打道回了侯府,云程已经替陈洽准备好了几大马车的物资。

陈洽上了马车,陈堪便骑着马亲自送他出了顺天府地界。

陈洽掀开马车帘子,淡淡的说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侯爷,请回吧!”

陈堪点点头,指着一旁的界碑道:“陈先生,出了此地,便是兀良哈三卫的地盘,如今兀良哈三卫与我大明交好,必要的时候,兀良哈三卫的力量也可一用。”

“老夫知道了!”

待陈洽应下,陈堪又看向驾车的程风吩咐道:“程风,你此去还需以护卫陈先生的安危为第一要务,凡事莫要自作主张,可知?”

程风自草原上回来之后,很是被陈堪冷落了一段时间。

此刻陡然担次重任,不由得将胸脯拍得啪啪作响:“侯爷放心,就算是末将死了,也决不让陈先生掉了一根汗毛。”

陈堪点点头,深吸一口气道:“如此,便去吧!”

“侯爷,末将告辞。”

“驾!”

程风扬起鞭子,狠狠的抽打在马臀之上,马儿吃痛,拉着车就吭哧吭哧的上路了。

“老夫去也!”

陈洽的声音远远的传来,又很快消散在风中。

陈堪目送马车远去,直至消失不见,这才调转马头带着亲卫回了北京。

回到了侯府,陈堪脱去身上的甲胄,只觉得心里有些空落落的。

三个闹腾的小家伙一走,整座侯府就安静得令人有些不适应。

就连吃饭都感觉没什么胃口。

偌大的侯府,就剩下陈堪和常宁这么两个主人。。

菜还是那些菜,但两个人吃起来和五个人吃起来,总感觉差了点味道。

常宁不断的给陈堪布菜,没一会儿,陈堪的碗里就堆成了小山。

往些日子陈堪肯定是没这个待遇的,常宁布菜的速度根本跟不上三个小家伙进食的速度。

现在有这份待遇了,陈堪却没什么胃口了。

他倒了一杯米酒慢慢的抿着,常宁见状,轻声问道:“怎么了夫君,可是菜不合胃口?”

陈堪摇摇头:“不是,就是没什么食欲。”

“妾身也一样!”

常宁停下了给陈堪布菜的动作,面上泛起愁思:“三个小家伙走了,家里也不热闹了,不知道他们现在到哪里了,有没有吃饭,带的衣服暖不暖和。”

陈堪看着常宁碎碎念的样子,不由得会心一笑。

不知不觉,他和常宁成婚都已经这么些年了,当年那个俏皮的小姑娘,如今也变成了做事雷厉风行的公主殿下。

就是这藏在骨子里的善良,经历了岁月的沉淀之后,反而越加令人欲罢不能。

“他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会照顾好自己的。”

陈堪宽慰了常宁一句,将杯中的米酒一口喝干,便大口大口的吃着碗里的菜。

再不吃就冷了。

常宁双手撑着下巴,看着陈堪狼吞虎咽,大大的眼睛一闪一闪的。

“夫君,咱们要个孩子吧。”

陈堪的动作一顿,抬起头对上一脸认真的常宁笑问道:“夫人准备好了?”

常宁点点头:“我想好了,咱们要个孩子,要个自己的孩子,这样家里也能热闹些。”

陈堪看着常宁,半晌之后,颔首道:“好!”

这些年,陈堪和常宁一直都没有孩子,当然不是两人的身体有问题。

一开始,是因为常宁嫁过来的时候年纪太小,生孩子风险太大,所以陈堪也就没有起过要孩子的心思。

后来则是因为有了三个弟子,两人都受不住三个弟子的闹腾,要是再生一个,只怕是能将人烦死。

所以两人也一直控制着。

但现在,常宁的身体发育完全了,三个闹腾的家伙也去了京师,短时间内肯定回不来。

也是时候要孩子了。

说干就干,陈堪迅速吃完碗中的食物,将常宁打横抱起便朝着浴室走去。

“天还黑没黑呢?”

常宁将头埋在陈堪胸口,忍不住娇嗔了一句。

“哈哈哈哈。”

“怕什么,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陈堪大笑一阵,一脚踹开浴室大门。

守在门口的两个侍女很有眼色的将大门拉好,便远远的退开了。

......

......

时间一天天过去,春去夏来,各地的消息像是雪花般不断飞进侯府。

陈洽没让陈堪失望,刚到辽东便迅速接替了徐肃的位置,徐肃甘愿退居附贰。

同时,说服蒙哥速罕出兵吞并了海西女真,彻底切断了建州女真和朝鲜方面的联系。

建州女真被大明,兀良哈三卫,与海西女真合并之后海东围在了中间,衰弱的很快,如今更是只剩下建州一座孤城负隅顽抗。

应该用不了多久,建州女真各部就能统一起来。

京师那边也不断的有消息传来,先是朱瞻基和朱瞻壑以皇孙的身份入大学堂读书,后是花时以皇孙伴读的身份进了大学堂。

据说三人一进大学堂,就迅速整合了一众皇子皇孙成为了老大。

硬是在一众博学大儒的眼皮子底下将陈堪交给他们的那些知识交给了皇孙们。

最终导致的结果便是皇子皇孙们不爱听大儒的课了,反而喜欢追在朱瞻基屁股后面听他吹牛逼。

这样的作法,引得那些授课的大儒不满,轮番去找朱棣告状。

连带着陈堪也被朱棣写信训斥了一顿。

还有就是方孝孺官复原职了,陈瑛下狱了。

这件事情在陈堪的预料之中,所以陈堪也没太惊讶。

倒是今年四月份,朱棣下旨册封朱瞻基为皇太孙,这个消息让陈堪消化了很久。

历史上朱瞻基被册封为皇太孙已经是永乐九年,现在才永乐五年,足足比原来的历史时空中提前了四年。

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便是瓦剌部与鞑靼部的使节为了争夺本施雅里的所有权,选择了在京师当中用草原的办法解决。

决斗!

双方各派出十五人,比斗个人战力,骑兵冲阵能力。

最终瓦剌部以十死五生全歼鞑靼部十五人的大胜获得了和朱棣谈判的能力。

瓦剌部开出了牛羊十万头,战马三万匹的赎金,但朱棣没同意。

最终双方以嘉峪关以北的镜铁山铁矿的开采权达成了共识。

瓦剌部带回了本施雅里,朱棣则是获得了镜铁山铁矿三十年的开采权,并且三十年之内,瓦剌部必须无偿向大明开放边境以方便大唐运铁。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陈堪高兴得忍不住喝了三坛子米酒。

不得不说,朱棣这桩买卖赚大了。

镜铁山铁矿,乃是草原之上最大的铁矿,毫不客观的说,瓦剌部近三成的兵刃所用的铁都来自于镜铁山。

失去了镜铁山的瓦剌,就像是一只没了牙的老虎。

这一次马哈木为了争一个正统的名声,可谓是下了血本。

就连陈堪都没想到本施雅里竟然这么值钱,简直出乎预料。

而大明得到了镜铁山,北出嘉峪关便能虎视西域与草原,真的赚麻了。

海上也有消息传来,云娘的船队摸清了去往澳洲的的洋流和航道。

正在有条不紊的送人过去垦荒。

另外,郑和那边也成功的挑拨了满剌加和苏门答腊的关系,两国为了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大打出手。

据说双方已经打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投入的兵力超过了二十万人。

郑和则是乘机占据了一座海岛干起了军火商人的勾当。

这一次郑和下西洋,可是带着寻找建文帝的任务去的,结果建文帝没找到,给朱棣运银子的船倒是忙碌得很,天天都有宝船在京师码头停靠。

还有一个好消息,经过陈堪半年的辛勤耕耘,常宁的肚子也一天一天的大了起来。

陈堪要当父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