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国士 > 第四百四十九章 打开新思路

大明国士 第四百四十九章 打开新思路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2: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月十五,中元节,宜出征。

陈堪的船队终于到达了马六甲海峡入口处的狮子国,也就是后世的新加坡以南的岛链群。

狮子国是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小国,占据马来半岛南端屁大一点的地方以及海峡入口处的伯拉群岛。

陈堪派出了使节向他们征用了伯拉岛链上的一个港口作为暂时的驻地,并勒令他们不允许将大明的船队已经到达海峡入口的消息传递给任何人。

狮子国没什么选择权,大明,苏门答腊,满剌加他们都惹不起。

但陈堪的船队就在国门之外,能够随时行灭国之事,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吃下这个亏。

张动领着亲卫迅速在岛上搭出了木屋充作陈堪的临时指挥所。

陈堪召集了军中千户以上的高级将领,宣布了此次对于南洋的战略部署。

此前,陈堪准备分兵的消息只有宋青和陈堪的亲卫知道,所以当他现在当众宣布了分兵的策略之后,顿时引来一阵反对之声。

谭丛和窦兴都觉得此事太过于冒险。

麾下的千户也是反对者赞同者各占一半。

但......陈堪这一次叫他们来只是宣布他的决定,可不是要征求他们的意见的。

所以面对谭丛和窦兴的反对,陈堪充耳不闻,只是颁布了分兵的军令。

宋青很好的扮演了一个捧哏的角色,在陈堪宣布分兵之策时,他装死,但陈堪颁布军令的瞬间,他接的比谁都快。

谭丛和窦兴面面相觑,脸上忽然闪过一抹被欺骗之后的恼怒。

谭丛梗着脖子道:“大帅,既然您和节帅都决议分兵,又何必召集末将等人商议?”

陈堪微微一笑,看着谭丛问道:“谭指挥,你是打算违抗军令吗?”

陈堪的语气平静,但眼神中却是带着杀意。

谭丛顿时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忽然反应过来眼前之人可是一个狠人。

于是,他怂了,退回队伍里开始装鹌鹑。

谭丛怂了,窦兴自然不会再坚持,只得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拱手道:“末将任凭大帅差遣。”

“很好!”

陈堪满意的点点头。

他这么多年在大明经营出来的名声可不是白经营的,至少在乾纲独断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

因为陈堪和别的主将不一样,他是真的会杀人。

别的将领或许还会顾虑这顾虑那,陈堪可不会。

当初在草原之上,程风作为他的心腹爱将还要挨他的巴掌,更别说谭丛和窦兴这两个临时下属。

他们要是不愿意配合,陈堪不介意换两个副将。

正好他自出海到现在还没有杀过人立国威。

不过,既然他们识趣,陈堪也不会为难他们。

扫视了一圈眼下的将领,他从桌子上抽出一支令箭,喝道:“宋青听令。”

“末将在!”

宋青上前一步,拱手应声。

陈堪道:“予你本部三千人马,深入苏门答腊佯攻其国都勃林邦,再予你子弹十二万,榴弹九千,仆从军两千......”

宋青接过令箭,恭声道:“末将得令!”

陈堪继续有条不紊的发号施令,谭丛和窦兴纵然心有不甘,但这一次陈堪亲自领队,由不得他们不全力配合。

毕竟这一次依旧是要实施闪电战术,但凡有什么闪失,他们这一万五千人搞不好就要永远的留在大海之上。

“呜~”

号角声响起,宋青带着他的三千人脱离了船队。

就是跟在身后的仆从军颇有微词,他们是来求援的,不是来帮忙打仗的。

但当宋青与后松雅子交流了几句之后,她原本不满的脸上忽然变得兴奋起来。

望着这个女人的神色变化,宋青不由得在心中冷笑。

他只是承诺了后松雅子攻破勃林邦后城中财富可以尽取而已。

但......前提是那时她们还活着!

宋青出发了,陈堪还需要暂时在海上等着消息。

宋青毕竟没有长翅膀,待他袭扰勃林邦的消息传到海峡,阿必镇引兵回援,怎么着也需要十天时间左右。

而海峡另一端的郑和得知阿必镇撤兵的消息在时间上也不会和陈堪差太多。

不管是郑和先到马六甲还是陈堪先到马六甲,以炮火覆盖的情况下,拦住满剌加的人海战术都不会是什么大问题。

只要两支船队一汇合,就是拜里米苏拉去大明跳舞的日子。

但在这之前,陈堪还需要想想针对南洋的谋划该怎么继续下去。

辽东那边的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女真人已经成功占领了朝鲜,正在以风卷残云的速度蚕食日本本土。

等女真人彻底占领日本,将倭国的人杀到差不多的时候,大明就可以顺势出兵,打着为小弟报仇的旗号从女真人手上接过这两处领土。

但南洋现在的局势,则是彻底陷入了僵局。

原本陈堪是希望苏门答腊和满剌加持续征战统一海峡两岸,而后暗中撺掇胜者朝北方的东南亚半岛进军。

最后统一南洋与大明争锋,最后将这些地方纳入大明治下。

只是陈堪千算万算,没有算到阿必镇竟然会选择和拜里米苏拉联手针对郑和,两国停战不说,还逼得郑和不得不暂时蛰伏在海峡对岸等待救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阿必镇雄才大略的一种表现。

毕竟不是谁都有勇气在见识过坚船利炮的威力过后,还敢对着这些东西的持有者发难的。

沉思了半晌,陈堪还是没有什么头绪。

毕竟南洋的局势比辽东要复杂得多。

辽东毕竟只有朝鲜这么一个国家,民族的构成也比较纯粹,不是蒙古人就是女真人,要不然就是朝鲜人。

而南洋不一样,南洋并非是一块完整的陆地,而是一个庞大的岛链群。

这些岛屿之上的国家数以百计,有些岛屿被几千人占据,就能对外宣称他们是一个国家。

中间有大海相隔,想要征战另一个国家,就必须得坐船。

但一些岛屿之上并没什么值得南洋几个大国必须出兵争夺的资源。

这就导致南洋这些国家都没有什么进取心。

这种情况和汉唐时期的西域很类似。

西域同样是由诸多小国组成,一座城就是一个国,国与国之间有大漠阻隔。

这种松散的国度,很难诞生出一个霸主级别的大国。

以满剌加和苏门答腊为例,他们在南洋之地人口最多国土面积最大,并且占据着海上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是南洋当之无愧的海上强国。

但也就是强国而已,距离霸主级别的大国还差了不止一筹。

也就仅仅比东南亚半岛之上那几个不怎么安分的小国强上一点,但也很有限。

这些事情,陈堪没有来到南洋之前并不了解。

他只知道南洋的局势复杂,却没想过会有这么复杂。

若是早一些来南洋看看,陈堪根本不会选择将辽东的借刀杀人驱虎吞狼之计策复制到南洋。

因为,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难为郑和竟然还能在海上坚持这么久,老老实实的按照陈堪的计划进行。

陈堪思索了整整一天,直到傍晚时分,张动推开木门发出的响动惊醒了他,他这才回过神来。

“侯爷,吃饭了!”

张动手持托盘,将一份餐食放到陈堪面前。

陈堪点点头,心不在焉的吃着盘子里的东西,只是脑海之中依旧在深思。

张动侍立一旁,看见陈堪这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不由得出声问道:“侯爷,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陈堪下意识的点点头,又下意识的摇头。

但陈堪的动作,却是更加激起了张动的好奇心。

只不过张动是一个合格的亲卫,不该问的绝不多问,这是他能够一直受到陈堪看重的不二法门。

所以,尽管心中好奇,他还是没有继续出言,只是准备等陈堪吃好东西收拾残局。

陈堪也没有多说,一边思索着各种可能性,一边进食。

神态专注认真,认真到连菜肴里各种重口的香料都一点不剩的吃进了肚子里。

张动看得欲言又止,好几次想出言提醒,但又不忍打乱了陈堪的思绪。

终于,陈堪在连续吃了好几口空气,没吃出什么味道之后,这才惊觉碗里已经没了食物。

陈堪放下筷子,忽然转头看着张动,问道:“张动,你说,我想吃肥美的大鱼,但大鱼不愿长得肥美,我该怎么办?”

陈堪口中的我,便是大明,大鱼,便是南洋。

大明想要吃掉南洋,但南洋这条鱼现在实在太瘦,大明无法下口。

陈堪不期望张动能给出什么有用的答案,只是单纯的想问问。

果然,在听完陈堪的问题之后,张动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懵逼之色。

片刻之后,才小心翼翼的反问道:“侯爷所说的大鱼不愿长得肥美,是大鱼不愿意吃饵料,还是主人不喂它吃饵料?”

这话问得有水平,一时间竟然让陈堪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稍加思索,陈堪沉吟道:“大鱼太懒了,不愿意吃饵料。”

张动若有似所的点点头,继续问道:“那是所有饵料大鱼都不愿意吃,还是只是单纯的不吃某一种?”

“嗯?”

张动此言一出,陈堪顿时眼睛一亮。

随即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喃喃自语道:“大鱼不吃饵料,不吃饵料,不吃饵料,怎么办,怎么办,该怎么办?”

张动没有听清陈堪在自语什么。

但这并不妨碍他说出接下来的答案,他看着陈堪,继续说道:“若是一种饵料不吃,那就换一种饵料,但前提是不能让大鱼知道您要吃它,若是大鱼还不吃,再继续换饵料,总有一种是能让大鱼吃到肥美的。”

陈堪止不住的点头,嘴角笑容的弧度也越来越大。

待张动的话音落下,陈堪顿时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哈,是啊,换一种饵料,这么简单的事情,本侯怎么没想到呢?”

陈堪突如其来的大笑声又是让张动懵逼了一瞬。

他知道侯爷刚才问的什么鱼啊饵料啊肯定不会是单纯的说鱼,但陈堪没有细说,他也不会细问。

总归他的建议是能够帮助到侯爷的,所以,他很开心。

开心过后,该收拾的残局还是要收拾。

老老实实的将陈堪的碗筷收好,见陈堪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之中,张动也不多言,静静的退出了房间。

张动一走,陈堪急不可耐的找出海图开始研究起来。

张动的话给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那便是诱饵。

最开始的时候,陈堪忽略了这个问题,只是单纯的认为只需要挑动起各方的争斗,大明便能居中得利。

但现在思路有了,看待问题的方式就深邃了起来。

女真人为何能被陈洽鼓动得进军朝鲜,进军日本,就是因为陈洽给他们找到了符合女真人口味的饵料。

建国。

女真人想要建国,但辽东太冷,环境太恶劣,不适合建国。

所以他们有理由占领朝鲜半岛和倭国,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气候温暖的地方来建立自己的国度。

但南洋不一样。

苏门答腊和满剌加没有理由去入侵周边的小国,因为他们已经是南洋之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对于周边的国度没有什么利益诉求。

所以郑和在的时候,他还能够依靠一张嘴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争。

但郑和一走,他们就立即休战了。

并且还联手开始针对郑和。

而导致如今这个局面的原因,便是两国发现他们这样打下去捞不到什么好处。

郑和在的时候他们打,是有郑和给他们提供支持,他们能得到切实的利益。

郑和走了,没人给他们好处了,他们再打下去只能是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所以干脆休战联手,共同谋夺郑和的船队,平分财货。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南洋远离中原,没有什么大一统的思想,也没有什么自古以来的说法。

问题的根源找到了,接下来只需要对症下药即可。

既然南洋没有什么大一统的思想,那就让南洋有这个思想不就行了?

苏门答腊和满剌加觉得打仗对自己没好处,那就让他们打仗变得有好处不就行了?

而陈堪想要达成这个目的也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大明只需要一句话,就能让他们不得不对外发动战争。

那便是经济封锁!

大明只需要放出话去,不允许任何大明的商队与这两个国家做买卖,也不允许大明所有的藩属国与这两个国家做买卖。

就能达到目的。

而且理由都是现成的,两国擅自封锁海峡,并对大明的船队悍然出手,这是在挑衅大明的威严。

所以大明要对这两个国家进行经济封锁。

苏门答腊与满剌加这两个国家,本就是靠着海峡和商业发家的。

若是没有人和他们做生意了,那他们国中权贵的奢靡生活,光靠那些赤贫的子民缴纳的那点税赋,根本无法维持。

而他们已经习惯了往来于各地的商队给他们带来各种各样的好东西。

也习惯了各种好东西给他们带来的便利。

他们不需要去开发国内的资源,也不需要去种地,只需要每日声色犬马。

而一旦没有了这些东西,两国之内那些习惯了奢侈生活的权贵能接受这样的落差吗?

显然是不能的。

不能,该怎么办?

两个选择,要么开发国内,想办法做到自给自足,要么发动战争,去别的国家抢。

南洋这么多小国都能和其他国家正常贸易,偏偏就他们两个国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不卖东西给他们,他们的东西也卖不出去。

他们的心里面能平衡吗?

只要他们朝南洋这些小国发起战争,那战争什么时候结束,那就不是两国能说了算的了。

因为到时候他们会看见,那些小国竟然已经不是他们能够随意欺凌的了。

他们有了先进的武器,也有先进的战船。

而其余小国,当他们发现原来所谓的南洋大国战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的时候,他们会怎么样?

他们会觉得这两个大国占据的领土太多了,会觉得海峡的收税权应该平分。

而一旦局势发展成这样,满剌加和苏门答腊又岂能容忍肉没吃到反而自己成了送财童子?

那么南洋的局势顷刻间就会变成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不管哪阵风成为最后的赢家,陈堪的目的都能达到。

因为随着战争的蔓延,大一统思想一定会深深的埋入每一个南洋土着的心里。

这些东西,说起来陈堪在后世已经见过了太多次。

后世大国与大国与大国之间的博弈,经济封锁只是基础。

而博弈之后的最终结果就是中亚地区沦为一片废土。

但这些在前世之时耳熟能祥的事情,陈堪先前愣是没想到。

若非张动关键时候给他提供了思路,只怕他还在想着怎么驱狼吞虎借刀杀人。

理清思路之后,陈堪顿时开始反思起来自己。

他的格局还是小了点,只能看见某一颗棋子,却没想过所有国家都能成为棋子。

一直拘泥于满剌加和苏门答腊之间,实在不该是一个穿越者该有的表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