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国士 > 第四百八十四章 故人的消息

大明国士 第四百八十四章 故人的消息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2: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路过,还未曾去。”

陈堪的回答简洁明了,而后便继续吃菜。

朱高炽微微颔首,也不继续多问。

陈堪自顾自的倒了一杯酒,朝着朱高炽示意一下,一口饮尽,随即朝朱高炽拱手道:“太子殿下,臣吃饱了,这便告辞了。”

“且慢!”

朱高炽急忙出声挽留,陈堪的脚步一顿,问道:“太子殿下还有什么吩咐?”

“先坐下,你这好不容易来我这里一趟,真就吃个饭就走啊。”

朱高炽招招手,示意陈堪先坐。

思索片刻,陈堪还是决定坐下来听听朱高炽准备说些什么。

毕竟从他进门到现在,两个人基本上也没说什么有建设性的事情,就这么走了的话,今日来东宫拜访的目的就告吹了。

见陈堪坐回原位,朱高炽又朝他扔来一个嗔怪的眼神。

旋即沉吟道:“妹夫可还记得李彤这个人?”

“嗯?”

陈堪一愣,倒是没想到朱高炽竟然会以李彤作为切入点。

陈堪当然记得李彤,没法子,自己当初诈死坑杀白莲教的时候,就属他哭得最为凄惨。

并且李彤也算是陈堪在大明唯一一个没有利益纠葛的朋友。

虽说后来他去了北京之后,两人的联络便少了下来。

陈堪还记得和李彤的最后一次书信来往是前年,李彤在信中说他在国子监已经熬够了资历,准备接受朝廷的派遣,回云南去任一县流官。

具体是哪个县他没说,然后陈堪就带着大军出海了,两人也就没了联系。

但陈堪始终记得当初在国子监与李彤的那份友情,那是真正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在官场之上,这样纯粹的不包含其他东西的情分,实在难得。

愣神片刻,陈堪问道:“太子殿下,李彤怎么了?”

听见陈堪的追问,朱高炽沉吟片刻之后,摇晃着脑袋道:“据我所知,李彤现在情况似乎不太好。”

“怎么说,李彤遇见困难了?”

陈堪的脸色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

他在大明的友人不多,若是李彤出事,他绝不可能坐视不管。

朱高炽罢了罢手,说道:“别激动,听我慢慢道来。”

陈堪坐回原位,脸色难得的认真起来。

朱高炽面露回忆之色,随即问道:“前两年父皇在全国各地大肆修建宫观之事,你可知晓?”

闻言,陈堪有些诧异的点点头,问道:“李彤的事情和此事有关?”

“有关!”

朱高炽肯定的回答道。

陈堪的眉头一瞬间就皱成了川字,李彤的麻烦竟然是和宗教有关,这就很麻烦了。

别说李彤,就连他都觉得宗教之事棘手,所以才和朱棣做了一番交易,否则他今日也不会来东宫拜访。

陈堪抬起头,正欲发问,朱高炽便开口道:“李彤任流官的地方名叫通海县,这个地方,当年你去云南的时候应该也去过,永乐二年,父皇下令大修宫观二百余处,这通海县也受命修建了一座涌金寺。”

说到这里,朱高炽停顿了一下,见陈堪点头确认,便继续说道:“云南这个地方,自大理国时期便有佛国之称,其地境内土司也好僚人也罢,大多笃信佛教,而通海县境内的涌金寺,乃是永乐年间云南修建规模最大的寺庙。”

陈堪眉头微皱,朱高炽说的这些事情他都知道,简直就是废话。

注意到陈堪的神色变化,朱高炽也不再卖关子,说道:“前年李彤回到通海县就任流官,去年年中之时,涌金寺因为资金跟不上停止了修建,治下的土司头人便将麻烦找到了李彤的头上。”

“原来如此,这事西平侯不管吗?”

陈堪疑惑的问了一句,心中大为不解。

据他所知,云南那地方能到国子监进修的读书人,多和西平侯一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也就是说,李彤的靠山是沐晟。

既然是土司作乱,沐晟没道理不管啊。

“管,怎么不管,不然你以为去年西平侯进京干什么。”

朱高炽摇了摇头,给陈堪解惑道:“但这事儿的根源还在京师,西平侯也不可能凭空变出来钱粮修建寺庙,况且通海县治下的土司没有起兵作乱,西平侯也不可能提大军平叛吧,所以这难题,最终还是要落在通海县的流官身上。”

听完朱高炽的讲述,陈堪也不由得有些头疼,如此说来,李彤的麻烦还真是不小。

陈堪是和云南的那些土司正面打过交道的,他深知那些土司究竟有多么难缠。

朝廷断了修建宫观的钱粮,土司们离京师太远,找不了朝廷的麻烦,也不敢去找沐晟的麻烦,所以将这笔账记在李彤身上,站在土司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完全是合情合理。

但若是站在李彤的角度来说,事儿就大了。

李彤身为一县流官,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是将治下的土地治理得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

但现在治下的百姓不仅不听他的命令,反而因为一间寺庙没法修建下去跟他闹起了别扭,甚至一个处理不好,还有可能将治下的土司逼反,一县主官做成这样,别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朝廷又岂能放过他?

更不要说通海县这个地方,早就被朝廷以改土归流政策试点成功的典范宣传了许多次。

明明都已经改土归流成功了,你李彤一去,又将土司们逼得不听朝廷政令了,造成的影响可比你贪污**不作为还要重得多。

要是长时间这样持续下去,李彤就算是有沐晟和自己力保,也难逃一个罢官流放的下场。

见陈堪陷入了沉思,朱高炽便明智的闭上了嘴巴。

他告诉陈堪这些事情,虽然也有他自己的小九九,但聪明人之间,有些事情不必说透。

很快,陈堪便回过神来,诚心诚意的朝朱高炽拱手道谢。

陈堪明白朱高炽为什么要告诉他这个消息,说到底,无非就是一种御下的手段,施恩于人,但陈堪并不排斥这样的做法。

说白了,大家和和气气的谈交易,总比有人一上来就大言不惭的给你画大饼要强得多。

很显然,朱高炽是前者,朱高煦是后者。

拱手抱拳表达完谢意,陈堪很配合的问道:“不知近日可曾有人弹劾过李彤?”

见陈堪如此商道,朱高炽胖胖的脸上顿时闪过一抹精明,随即点点头道:“有,弹劾李彤的人很多,但弹劾孤的人也不少,毕竟,是孤与方先生保举李彤出任的通海县的流官,现在坊间可都在传孤与方先生识人不明。”

闻言,陈堪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行,此事既然臣已经知晓,于情于理,臣都不可能坐视不管,还请太子殿下安坐,静待臣的消息。”

听见陈堪这么说,朱高炽胖胖的脸上顿时露出憨厚的笑容。

“如此,便有劳妹夫了。”

陈堪嗯了一声,再度朝朱高炽拱手告辞。

这一次,朱高炽没有继续挽留,而是艰难的起身,笑道:“我送送你。”

“有劳太子殿下。”

二人起身出了大殿,陈堪打算去詹事府看看那些老夫子,朱高炽将陈堪送到宫门,不由得小声嘱咐道:“妹夫,记得收着点,让父皇看见就行了。”

陈堪一愣,转过头去,朱高炽已经是一副什么都没发生过的表情。

走出东宫大门,陈堪便若有所思的朝詹事府而去。

今日朱高煦告诉他这些事情,定然不只是简单的要他出手救一救李彤这么简单。

那么,朱高炽的目的就很明显了,他需要借助陈堪的手,对外放出去一个东宫之人嚣张跋扈的名声。

现在陈堪是詹事府詹事,不管他做出什么恶事,别人只会算到朱高炽头上。

这就很有意思了。

朱高煦前脚刚刚领兵出征,朱高炽后脚就准备让自己背上嚣张跋扈的名声。

这算什么?

自黑?

还是郑伯克段于鄢?

陈堪一边想着,一边缓缓迈步。

自黑,显然是没那个必要的,朱高炽本身就是名正言顺的大明太子,先天大义在身,只要他不造反不失德,就没人能轻易动他的储君之位。

所以他没必要自黑。

而如果是郑伯克段于鄢,那是不是意味着朱高炽现在已经有十足的把握,就算朱棣真的要改立太子,他也能有手腕收拾局面?

所以,他这是打算从幕后走到台前了?

但这也不太合理啊,现在的大明不是历史上的大明,朱棣没有出征,朱高炽也没有监国的机会,他哪来的机会发展自己的势力?

难道是?

“嘶~”

陈堪倒吸了一口凉气,没敢细想下去。

总归是朱家的人就没一个简单的,他只需要好好的做好他的工具人就行。

真要到了局势无法收拾的那一天,大不了他就逃去大海,和陈祖义做一对难兄难弟。

对了,说起陈祖义这个海盗头子,历史上似乎是被郑和给逮了回来。

自己都回来小半年了,现在郑和应该也快回到大明了吧?

指不定过几日就能在朝堂上看见陈祖义不跪朱棣那一幕。

陈堪的思维散发,被李彤之事搞得有些郁闷的心态也逐渐轻松起来。

还是那句话,不管朝堂的局势如何,他最终的归宿是星辰大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