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国士 > 第七十章 运河

大明国士 第七十章 运河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52: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济熺即便是犯了谋逆的大罪,但他姓朱的事实无法改变。

所以该有的排面还是得有。

调几艘军舰护送,也合情合理。

陈堪一行人来到定淮门外,长江码头早已被水军将士清空。

三艘两千料的宝船,数十艘巡航的福船静静的停在码头边上。

一艘宝船,可容纳军士四百五十人,加上伙夫,水手,舵手,摇橹等最大舰载规格可达六百人。

一艘巡航的福船可容纳军士六十余人,最大舰载规格可达百人。

因朱济熺全程由锦衣卫负责押送,水师便只派出百余军士护送,剩下的都是伙夫水手,所以这三艘宝船加上十余艘福船,运送陈堪这一千多人,绰绰有余。

随着押送朱济熺的囚车缓缓驶向码头,水军将士们也的缓缓放下宝船的悬板。

陈堪走到宝船前,将手中的牙牌一晃,说道:“本官北镇抚司卫镇抚陈堪,奉命押送废晋王至太原府。”

一位将领打扮的军士跳下甲板,来到陈堪面前拱手道:“下官大明水师观海卫千户宋青,见过大人,押送废晋王的水师战船已齐备,请大人检阅。”

交接了一番,锦衣卫的官兵便护送着朱济熺的囚车上了战船。

待所有锦衣卫的将士们分列于各艘战船之上,宋青朝着领航宝船上的水手点了点头,水手便取出令旗跑到宝船的指挥台上挥动起来。

片刻之后,宝船缓缓驶离码头,驶入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江中心。

“大人,京师至扬州不过两百里距离,以我大明水师宝船的速度,不需一日便可至,还请大人入船舱内稍作休憩。”

陈堪可谓是从善如流,正所谓进了什么庙就拜什么佛。

上了水师的战船,一切自然以水师将领的安排为准。

宝船上的房间并不大,也就将将能安下一张床和一张小桌子。

床和桌子,还有桌子两侧的胡凳,都用榫卯紧紧的固定在地板之上,这是为了防止风浪大的时候房间里的东西四处乱跑。

就这已经是船上最大最好的房间了。

大江水面宽阔,水流平缓,再加上宝船的体积很大,所以房间里还算平稳,陈堪便靠着窗子坐下,认真欣赏起沿岸的风景。

盛夏时节,两岸的垂柳绿得令人心焦,江南地区水网密布,有时候陈堪很难分清楚哪一条才是主河道。

江面上往来的船只数不胜数,渔船,商船,货船,来来往往,当真是一副百柯争流千帆竞发的景象。

随着宝船带领的水师船队驶入河道正中心,往来的船只逐渐向两岸分流,给水师船队留出来一条足足上百米宽的河道,水师战船也不客气,逐渐开始加速,在平缓的江面上拖出一道长长的水波尾翼。

沿岸的风景向脑后不断的掠过,让人分不清是人在动,还是沿岸的风景在动。

下午时分,随着水面越来越开阔,一座雄城也跃入众人的眼帘。

“大人,是否需要在扬州城休整一番?”

看了一下午的风景,陈堪有些昏昏欲睡。

宋青的声音响起,陈堪顿时惊醒过来。

揉了揉双眼,走出房间,陈堪问道:“夜间可以行船吗?”

“回大人,若是转进运河,可以夜间行船,进了淮河就不行了。”

“那就趁着天还没黑,进运河吧。”

陈堪打了个哈欠,反正坐船又没有什么车马劳顿,能快点赶到太原就尽量快点,他还要回来考试呢。

县试一年可就一次,万一错过了,又得等明年,而陈堪现在都十八岁了。

时间就是金钱!

“是。”

宋青躬身应了一声,

随后陈堪只觉得一股强烈的失重感传来,宝船便调转了方向驶入比大江窄了不少也平缓不少的运河里。

运河里能够夜间行船的要素有三个,一个是河道足够直,一个是水流足够平缓,最后一个,自然是水师战船无所畏惧。

换成寻常的商船或是货船,夜间行舟那是在找死。

宝船拐弯的当口,一群水军将士在运河与大江的交汇处洒下了一大张渔网。

不仅是水师的将士在这么做,陈堪还发现其他过往的船只也在撒网。

见陈堪看得好奇,宋青主动解释道:“大人,这大江与运河交汇处大鱼最多,做出来的鱼生滋味也最是鲜美,待会儿将士们打捞上来,大人可以尝一尝。”

江南人爱吃鱼,尤其爱吃鱼生。

新鲜打捞的大鱼,剖去内脏切片,佐以山葵陈酱,味道鲜美无比,江南人,已经将鱼生做成了世间至鲜之一。

“那我倒是要好好的尝一尝了!”

陈堪饶有兴趣的来到甲板边上,看着将士们将渔网张得像个大口袋似的,以船身的拖力将渔网从大江拖到运河,又慢慢的收网。

片刻后,渔网被缓缓拉上甲板。

被网住的鱼不多,但个头确实很大,陈堪发现其中甚至还有足足三尺长的鲟鱼,这玩意儿在后世别说吃,就连摸一下都犯法。

但在这个生态原始的发指的年代,像这样的鱼,也不过是长江沿岸渔民家中一道寻常的菜罢了。

“将这条鱼送到厨房,一半做鱼脍一半煲汤,鱼腩给我清蒸。”

陈堪指着最大的那条鲟鱼,不知是出于报复社会还是猎奇的心理,他总觉得不吃这条鱼都不划算在这大江上走一遭。

亲眼看着一个水军将士将新鲜到活蹦乱跳的大鱼送进厨房,陈堪心满意足的回到了房间准备开饭。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一盘摆放得极其精致的鱼生便被锦衣校尉送到了陈堪的房间,看着晶莹剔透薄如蝉翼的生鱼片,陈堪食指大动,没一会儿,一大盘鱼生便少下去一大半。

想到待会儿还有鱼汤和清蒸的鱼腩,陈堪意犹未尽的让守在门口的锦衣校尉撤走了生鱼片。

在等待鲟鱼汤的当口,陈堪看着窗外怔怔出神。

这就是运河啊。

可惜,到北京的永济渠,大部分河道都已经淤堵了,能行船的河道只是少数。

陈堪所走的通济渠,也是因为太祖爷在位时曾打算迁都开封,才征调民夫工匠疏通了大部分河道。

【新书榜又掉的看不见了,求票票求收藏求打赏,各位小伙伴们,求一波支持,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