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怪谈异闻 > 第435章 回家(2)

怪谈异闻 第435章 回家(2)

作者:库奇奇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3:36 来源:小说旗

山南是个不算大的县级市,背靠海拔破千米的长云峰,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都不错。在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旅游业后,收入水平直线上升,城市基础建设也被提了上去。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发生在宋英英死后的这二十年左右,所以对宋英英来说,如今的山南让她极为陌生。她做了很多心理准备,却是在做准备时忘了时间荏苒,反倒是在这过程中将记忆中的家乡回忆了一遍,对于过去的家乡愈发记忆深刻。如今再看到截然不同的山南,宋英英不由生出一种违和感。

山南与瑶城临近,风土人情差不离,两地人互相说方言,都没有障碍。随着经济发展,上头统一规划,两地就是铺路的石砖和沿街统一规格的长条招牌都变得极为相似,更别说那些全国连锁的拉面、馄饨、麻辣烫了。

宋英英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有那么一瞬,觉得自己还留在瑶城。

那种违和感更为强烈了。

宋英英犹豫着,到了该下车的时候,还是黎云不着痕迹拉了她一把,才回过神,沉默地跟在了黎云的身后。

“怎么了?”黎云小声问道。

宋英英摇摇头,苦笑了一下。

她死的时候那么小,还是个叛逆期的少女。死了之后,又过了那么多年,在医院里看多了人间百态,心智早已成熟,只是性格依然停留在了少女时期,还有点儿小孩的任性。

如果不回家,她或许可以一直任性下去。尹士康和三院其他鬼魂都如长辈一般待她,让她无忧无虑。作为鬼的她,也无需像普通人那样成长、成年,并承担个人和家庭的责任。

而瑶城这座城市,发展得再快,变得再不一样,她都只是那里的一个旅人。三院是她的新家,可三院是医院,医院扩建、设备更新,医生护士来了又走,人和物的“所有权”都属于非人的“组织”,宋英英也不像尹士康那样在三院工作了大半辈子、死后又守护了几十年,她不可能对三院生出主人翁的意识。

唯有回到了山南,她才有了种异样感。

自己的家,变样了。

故乡如此,自己的那个小家,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时间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了啊。

父母肯定已经老去,算算时间,母亲还有几年就该退休了吧。

如果她还活着,也早该工作,说不定已经结婚生子,父母可能还在帮着带小外孙。

宋英英的遐想戛然而止。

她想起自己死后唯一一次回家。

她母亲那时候怀孕了。

她……有个弟弟,或妹妹。

那个弟弟或妹妹现在应该是自己死亡时差不多年纪,正在上初中,或是已经上了高中……

宋英英下意识地计算着时间,随着这算术题,她突然有了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

除了老去的父母,还有那个尚未谋面的亲人,她又该以怎样的心情去面对呢?

黎云看到了宋英英脸上的慌乱,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宋英英的头顶。

宋英英这个鬼是他的前辈,但她生前还只是个孩子,如今也是个小孩的样子。

如果宋英英还活着,见到黎云这个小年轻,可能会调皮地喊一声大叔吧。

黎云觉得,现在的自己就是宋英英的长辈。

他父母先他一步去世,他也处理好了父母的生前身后事。与之相比,宋英英的确如同一个孩子,还从未经历过这些。

十四岁,长了颗痘痘都是比天大的烦恼,死亡和回家这两件现实而沉重的事情反倒如同镜花水月,没有一种真实感。

宋英英死后在三院获得的那些经验,只是纸上谈兵,轮到了她自己,她便手足无措。

“没关系的。我们可以先远远看一眼。别担心,我和李叔都在旁边。”黎云安慰道。话外的含义,是在宋英英发狂时,他和李叔会阻止她伤害自己的亲人。

他没有刻意引导宋英英的情绪,宋英英暂时也不需要这种特殊手段。但黎云心中仍有担忧。

鬼和人终究不一样。

活人也有可能突然发狂,做出极端的事情,更别提鬼了。

宋英英深呼吸了几次,心跳还没能平缓下来,不过已经有了勇气。

她对黎云笑了笑,又看了眼李叔,“你们可要看好我。”

她想起自己在医院产科看到的一些“闹剧”。二胎这话题,历久弥新。父母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家庭纠纷,也在医院里日复一日地不停上演,还总能玩出点新花样。就如那句话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宋英英想象了一下自己如果还活着,如果在初中的时候听说母亲怀孕,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就有种浓浓的担忧。她在死后的第一个冬至回家,只看到母亲怀孕的模样,就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不过,现在和那时候是不一样的。她已经知道杀死她的不是母亲了。

宋英英不停地对自己说着。

他们还要再转两辆车,才能到达宋英英生前居住的小区。

这一个小时的车程,横穿了整个山南。

宋英英一直站在靠窗的位置。窗外的街景让她熟悉又陌生,但等她看到楼宇之后高耸入云的山峰,她的心情便渐渐平静了下来。

她贪婪地望着那座山。

绿色的山时不时会被铁灰色的高楼阻挡。宋英英便在公交车内穿梭不定,伸长了脖子去寻找那抹绿色。

“那是长云峰。我们这边最高的山。有一千多米呢。山上还有猴子,有鹿。我小时候去爬山,看到过小猴子。还有个道观,有道士挑着扁担上下山。他们自己在山里面种了菜,很好吃的。我妈妈过年之后都会上山拜一拜,是外婆那边的传统了。外婆年纪大了之后,腿脚不好,就不上去了。”宋英英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和黎云、李叔介绍着长云峰。

不算险峻、也不算高的青山,是所有山南人的回忆。

山脚下的城市无论如何变迁,它背靠着的山峰始终如一。

宋英英说着说着,渐渐止住了话题。

过了一会儿,车子一个转弯,人造的钢筋水泥彻底挡住了山的轮廓。宋英英在窗边又站了几秒,才老老实实回到了黎云和李叔的座位边。

“以前写作文,小学的时候,就是有个比喻,长云峰是山南的母亲山,山顶云雾是母亲的白发。即使母亲老了,也是孩子能背靠着的大山。”宋英英幽幽说道。

这大概是山南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说法。宋英英没有深究过这说法的源头。小学时写作文,好多同学都这样比喻长云峰,新闻里提及长云峰,也会用差不多的形容。

无论青丝、白发,母亲始终是母亲。

宋英英有些悔恨。

为什么她那时候会相信妈妈杀了自己呢?

她妈妈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这么显而易见的真相,她却如魔怔了一般,视而不见。

她逃离了家乡、逃离了父母那么久……那么久……

“到了。”黎云提醒道。

三个鬼下了车。

李叔不知道该如何劝慰宋英英,只能担忧地看着宋英英低垂的头。

黎云联想到自身,没有说话,只是给了宋英英一些时间。

宋英英吸了吸鼻子,终于是抬起了头。

她环顾四周,看到那粉刷一新的居民楼,视线飘散了一会儿,才重新凝聚。

“应该是往这边走。小区门不会改的吧。”宋英英不再跟在黎云后头,而是迈步向前,当了领路人。

小区的大门的确没改位置,却是重新修葺,加了保安室,装了新的铁门和汽车栏杆,还多了两个摄像头。门口竖了广告牌,宣传环保、公益。小区里的绿化带也被重新布置过,小区内的道路划出了停车位,一个个标了号码。

宋英英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在绿化带里采摘的小果子。她不知道那是什么植物,但她认识眼前的小灌木。原来的小树丛没了。

都变了呢……

居民楼嫩黄色的墙面,让宋英英一时间想不起来它原本黯淡的土色。好多人家将军绿色窗框的铁制推拉窗,换成了白色边框的钢塑移窗,就是装在窗外的晾衣架也焕然一新,偶尔有两家人家还用着生锈的晾衣架,在一排闪亮的金属中都显得格格不入。

宋英英和小区居民擦身而过。

她看了眼对方,不认识。

又一个居民走过。

她盯着看了一会儿,依然不认识。

宋英英不由心中惴惴。

她倒是不用看小区门口的指示牌。虽然这些建筑和绿化都变了样,还多了不少停车位,但该直走、该拐弯,她还是都记得的。

多年没有走过的路,就像是那一串印刻在她肌肉记忆里的地址一样,根本不用深想,抬脚迈步,都有一股力量拉扯着她,让她不至于迷失方向。

三个鬼很快经过了一处居民活动区。

几个老头老太聚集在此,闲聊的闲聊,活动的活动。

宋英英脚步一停。

她忽然惊喜起来,“是阿婆!”

黎云和李叔寻声看去。

那里坐着好些“阿婆”,黎云没从那些“阿婆”中看到和宋英英相似的眉眼。

“是你的外婆?”李叔猜测。

“不、不是,是邻居。以前经常跟我外婆一起乘风凉的。那时候夏天不舍得开空调。”宋英英又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我爸妈双职工,平时和这些老邻居没什么时间来往。我寒暑假的时候,外婆到这边来带我,和他们熟起来。那个阿婆包的粽子特别好吃,每年都给我们家送粽子。”

她回忆起了老邻居粽子的味道。

“我外婆乡下亲戚就很会做鳗香,过年的时候会给外婆家里送一点,外婆就带一点给妈妈,还会带一点给阿婆。”

她也记得外婆老家鳗香的味道。

都是许久未曾吃过的滋味,一旦想起来,那味道就萦绕舌尖、充满口腔。

过去这么多年都不曾怀念过,这会儿稍微想想,就让她馋得不停分泌口水。

算算时间,再过一阵,就能吃到鳗香了。

宋英英浮上眼角的笑忽然停住。

她已经吃不到那些了。

她的外婆……外婆虽然年纪一大把了,可身体康健,应该……

宋英英不禁想起了三院里的那些老年病患。

她慌乱了起来。

她不仅有父母,还有外婆,还有叔叔阿姨、舅舅姨妈……还有她的同学、她的好友……那么多的人,她去世后,都未曾去见过。

宋英英失神地看着那个邻居阿婆。

阿婆气色很好,声音洪亮,粗糙的双手时不时随着说话而动几下,拍拍腿,指指人,她脸上的神情也很丰富,笑起来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缝,鱼尾纹层层叠叠,让人一时分不清眼睛缝在哪儿。

以前,不是这样的。

阿婆比以前老了很多。

宋英英连忙扭过头,“我家就在前面那幢楼。我进去给你们开门。”

小区原来没安装铁门,邻里邻居的,可以随便乱串。

这几十栋居民楼就是宋英英童年的游乐场。

现在是不可能这样玩了。

宋英英飞奔过去,穿过铁门,咔哒一声就将门锁打开。

黎云和李叔可没办法这样飞奔,只能快走几步。

两人赶到的时候,宋英英还留在门口。

她抬头望着昏暗的楼梯,踟蹰不前。

家,就在上面。

黎云将铁门拉开又关上。

他已经放轻了动作,但很显然,这种沉重的防盗门是不存在轻手关门这一选项的。

门锁落下的巨响让宋英英一抖。

“走吧。”宋英英深吸了一口气,好似闻到了楼里飘着的饭菜香。

仔细分辨了一下,宋英英发现这是泡面的味道。

泡面在她小时候可是奢侈的零食……现在这时间点也不是吃饭的时候。

这样的发现,又让宋英英感到陌生起来,连带着熟悉的老楼梯都那么陌生。

对了,是楼梯上少了那些小广告。

楼梯变干净了呢。

宋英英拾级而上,每上一级台阶,都踩严实了,整个脚掌用力蹬着地面。

几十级台阶眨眼就走完了。

她没觉得多轻松,也没觉得吃力。

还记得小时候每天上下楼,都是蹬蹬蹬飞奔上去、蹭蹭蹭几级一跳……她还因此摔过,膝盖上磕出一个疤,被妈妈和外婆好一阵骂。她爸爸在旁边帮她说话,妈妈的炮口就转移了,外婆平时是不骂爸爸的,那次也就是没好气地瞥了眼爸爸……

宋英英在三楼停住了脚步。

陈旧的伤疤逐渐痛了起来。

她似能回忆起当日一边流眼泪,一边涂红药水的感受。

宋英英看向了靠近楼梯的那一扇门。

印象中的铁门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扇墨绿色的防盗门。

宋英英惊慌地看着这陌生的门。

“是这间吗?”黎云问道。

宋英英点头又摇头。

门不一样了。

家里老旧的铁门哪儿去了?她还记得铁门上挂着的铜锁,每次开门后,她手上都会残留下一股金属的味道。

如果她父母搬走了,她该怎么寻找他们?

对了,还有外婆家!外婆家在郊区,她只去过几次……她连地址都报不出来。

那,电话呢?家里的座机电话她随口就能报出来,可要是爸妈搬家了,会迁移座机号码吗?

手机号……她还记得妈妈的手机号,那号码妈妈还在用吗?

宋英英脑袋里乱糟糟的。

“进去看看吧。”黎云替宋英英拿了主意,将口袋里的身份证件交给了李叔,“我陪你进去看看。”

拿出身份证,他就能和宋英英一样穿墙而过了。

幸好这老旧小区的监控数量有限,这楼层里没有监控,方便他行动。

宋英英回过神,咽了口唾沫,没有点头。

黎云想了想,又成了领路的那个人,走在宋英英前面。

宋英英紧跟在黎云身后,她脚尖贴着黎云的脚跟,让黎云的身躯挡住了自己的视线。

她不敢去看,又舍不得闭眼。

还没进门,她脑海中就浮现出了家的模样。

进门的右手边是鞋柜,鞋柜上还堆放着雨伞、雨披、塑料袋,左手边有个挂着杂物的衣帽架;再往前就是客厅,木头地板踩上去会吱呀作响,爸爸说要重新铺一下,说了好几年,都没有动工;客厅里的茶几是大理石的,她被那茶几拐角磕过好多次;真皮沙发被妈妈做了大花图案和蕾丝边的罩子罩着,非常土,妈妈说这布料还是刚生下她的时候,买来做小裙子的,她也的确有两件大红花的小裙子,虽然她没亲眼见过,但有照片为证;老式的电视机有五十个频道,放动画的频道是5台、9台……

宋英英的回忆还没完全结束,跟着黎云就这样穿过了墨绿色的防盗门。

她没看到熟悉的鞋柜和衣帽架,顿时惊慌起来。

黎云对此一无所觉,继续往里走,进了客厅,没见到人影,便准备去里面的卧室看看。

宋英英浑浑噩噩,已经不抱希望,下意识跟着黎云前进。

她该打电话试试吗?妈妈的手机还能拨通吗?

黎云转弯进卧室,让宋英英的视野开阔起来。

她一眼便看到了被洗得发白的红牡丹。眼泪倏地涌了出来。

吱呀、吱呀。

脚下的地板不停作响。

黎云诧异回头,就见宋英英抹着眼泪,走到沙发前自顾自坐下,像是个委屈又任性的孩子,就是哭,也得找地方安顿好自己,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房间内回荡着宋英英的哭声,其中夹杂着几声含糊不清的“爸爸”和“妈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