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隋炀帝:打造史上第一帝国 > 第二百七十章 宅心仁厚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有了粮食,能养家糊口,本身也能吃饱,那在修路这件事上,无疑会更有热情。

甚至于,包括那些本身不缺银子的人,或许都会为了粮食,加入到劳工大军之中。

无形之中能够让杨广招募到更多的劳工。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

他在大隋开展如此浩大的工程,想要办好这件事,便需要无数人员的辅佐,在这个过程中,按照惯例,大概率会出现一些贪污舞弊之事。

这自然是杨广要极力杜绝的事情。

不过他毕竟只有一双眼睛,做不到面面俱到。再加上监管机构还没有设立完成,因此他只能从源头上另辟蹊径。

在他看来,那些贪官污吏们,可以贪银子,但他们总不能连粮食都贪吧?

粮食与银子不同,银子藏在家里,谁都不知道,可若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将粮食藏起来,就有点难了,毕竟要将粮食藏起来,就必须得建粮仓,在这个粮食异常紧俏的时代,哪个官员家里要平白无故多了一座粮仓,那可谓是相当的引人注目。

根本不需杨广亲自去调查,关于此事的奏折,就会出现在他面前……

两者对比,因此杨广才决定以如此独特的方式来发放薪酬,可以说,杨广现在所安排的一切,当真是处处为劳工们着想。生怕他们应得的利益,会遭受到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侵害。

而用粮食来发放薪酬,这在整个大隋,亦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户部尚书对此,更暗暗叫苦。

先前江都确实还有一些余粮,可那些余粮早已给了出征在外的将士们,如今大隋的粮仓,十座有九座都是空的,如今他到哪去找那么多的粮食给劳工?

为此,还专门找了趟杨广,力劝他收回成命,还是改回用银子支付薪酬的方式。这样会节省许多事情。

杨广听着他诉完苦,眼皮一抬,不满道:“你身为户部尚书,手里又有银子,难道连点粮食都整不来?”

“不是,现在整个江都都缺粮,臣到哪去整粮食……”户部尚书都快哭了,杨广这也太看得起他了。他又没办法凭空变出粮食来。

杨广道:“江都没有,你不知道去别的地方找粮食啊?要不胆大点,直接带着银子去长安买粮食?”

“……”

户部尚书险些一口老血喷出来:“陛下,别说这事儿不太现实,即便我真的敢去,我也没办法安然无恙的运回来……”

“先不说李渊那边会察觉,沿途的劫匪之类的,臣都很难招架。”

“那就去江南收粮食。”杨广随之道:“朕可听说了,今年江南大丰收,虽说经过几次战乱,但对粮食却没太大影响,你只要勤快一些,应该足够了。”

“朕就不信诺大一个江南,还养不起几万个劳工了。”

“可是从江南一个来回,起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户部尚书还是一脸的为难:“臣怕耽误的时间太久,粮食还没带回来呢,这边就撑不下去了。”

“现在知道修路的重要性了吧?等路修好了,全力赶路,最多半个月就能赶回来。”

杨广撇撇嘴,沉吟道:“这次朕会先派李拭过去,在江南专门主持筹集粮食一事,第一次过去,或许会多消耗些时间,不过江都这边的库存,应该足够支撑一段时间,等到迈过了这第一道坎,以后就无需你亲自筹措粮食了,只管付银子,运输粮食即可。”

“这样啊……”

户部尚书闻言,不禁松了口气。

要李拭能够常驻江南,那他身上的担子就轻了不少。

“那臣先告退了,现在就去忙粮食的事情。”

“等等的,先帮朕看个东西。”杨广喊住了他,随即从桌子上拿起一张纸,递给了户部尚书:“你看看这一日三餐,可有什么问题?”

“一日三餐?”户部尚书一阵纳闷,皇帝的一日三餐,自有御厨管着,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细看之下才知道,杨广设计的一日三餐,是专门为修路的劳工设计的!

“让他们吃这么好?”没多久,户部尚书抬起头,满脸的震惊。

“还行吧,一般般。”杨广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就这还一般般啊?”若非面前坐着的是陛下,不敢轻易冒犯,那户部尚书估计早就破口大骂了。

看看这一日三餐的标准。

早餐,鸡蛋以及包子,外加蔬菜汤。

午餐,主食馒头面条,臊子里面必须要有猪肉。

晚餐,主食米饭,三菜一汤,还必须包含两道肉菜。

甚至于还不能刻意固定每人的用量,胃口小的人可以少吃一些,胃口大的人,能多吃一些,总之一句话,只要是劳工,就必须得让他们吃饱、吃好。

“陛下,江都的老百姓,平时吃的都没有这么好……而且这么吃,你知道开销有多大么?”户部尚书说话的声音都开始颤抖了,眼眶中的眼泪不停打着转,仿佛随时都会渗出。

“劳工,干的是体力活,每天起早贪黑的卖力气,我们大隋又不是黑心工厂,不能学始皇帝那样,为了建造一座长城,活活累死几十万人。”

杨广倒是显得颇为镇定:“不让他们吃好,怎么有力气为我们修路?而且,借此机会,还能好好宣扬一下大隋的仁政,进而增强老百姓对于大隋的认同感。”

“对了,还有一件事,每日劳作最多六个时辰,超过这个时辰,就放劳工们去休息,不要以武力逼迫他们,明白吗?”

杨广还不忘郑重嘱咐一句。

大隋的一些权贵,欺压老百姓欺压惯了,有些人俨然不把老百姓的命当命看,一旦有用的到他们的地方,那立刻就冲上去使劲的压榨。

如果他任由此事发生的话,不光会进一步激发百姓心中对大隋的恨意,同时,还可能害死数以万计的劳工。

对百姓向来宅心仁厚的杨广,自然不忍见到此事的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