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刘辩,雄主 > 第一百一十二章:罢免何进

我,刘辩,雄主 第一百一十二章:罢免何进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6:35: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狠狠训斥了何进一番后,刘辩心中的气也出得差不多了,他沉着脸问何进道:“大舅,你说现在怎么办?”

“啊?”何进茫然地看向刘辩。

看到这一幕,刘辩心中莫名地来气。

要知道若换个人惹出这么大的骚乱,多半会被他斩了,也就是看在何进是他娘舅,是何皇后与二舅何苗的兄长,刘辩才没有滋生杀的想法,倘若何进聪明的话,这个时候就应该意识到当主动认罪,自卸大将军之职,以解除刘辩对他的怀疑与猜忌,反正双方是娘舅与外甥的关系,纵使失了大将军之职,何进依然能享尽荣华富贵。

可是何进倒好,居然如此不上道,究竟是真的没反应过来,还是恋栈不肯交权?

想到这里,刘辩眯了眯双目,挑明道:“我是问大舅,大舅这次纵容部下惹出这么大的骚乱,打算如何收场?……谁来承担责任,又如何承担?”

“啊?”

何进脸上除了茫然,又多了几分慌乱,语无伦次道:“太、太子……我……我绝无谋害之心啊……”

说罢,他转头看向何皇后与何苗,着急道:“皇后,叔达,你们是知道的。”

先前何皇后也气兄长何进这次惹出这么大的骚乱来,听说儿子将其舅舅唤道宣德殿,她特地让何苗带她前来,就是为了狠狠训斥长兄一番,可当亲眼看到儿子刘辩将何进训斥了一番,她心中怒气也就渐渐消了,此刻见到儿子要惩罚其舅,她心中也有些不忍,遂开口求情道:“皇儿,你大舅他就是受身边人挑唆,为娘也不信他真的会谋反作乱……他终是你舅舅,你就……饶过他这一回吧。”

虽说刘辩乃是即将继位的太子,但一来尚未正式登基,二来就算登基,临朝垂政的何皇后亦有极大的话语权,毕竟汉朝以孝治国,当然,更主要的是刘辩不希望与这位母亲闹僵,毕竟母子俩的关系一直以来还是十分不错的。

于是刘辩对何皇后道:“母后,大舅这次纵兵入宫,惹下大祸,换做他人理当以谋反罪名处死,株连亲眷,孩儿自是不愿加害,但若是不予丝毫惩罚,恐怕朝中百官不能心服,又恐天下反臣效仿。”

何皇后也觉得自己儿子说得有道理,但又不忍重罚何进,犹豫之际,刘辩趁机说道:“孩儿知晓大舅多半是被身边人蛊惑,况且这件事大舅也确实没有亲自出面,这样,孩儿可以对外宣称是大舅被手下人蛊惑,以御下不严的罪名暂罢大舅的职务,宣称叫大舅闭门思过,待处理罢国丧,再来细审此事,将罪责扣在大舅手下人身上,比如说那个袁绍,介时大舅便能无罪,等再过些日子,再恢复大舅职务。”

何皇后不忍惩罚自家兄长,可对时常教唆何进铲除宦官的袁绍等人却没什么好感,闻言连连点头。

从旁,何苗从始至终没有开口求情,毕竟他从一开始就不认为刘辩会加害何进,如今听刘辩这么一说,自然也是点头表示赞同。

于是刘辩转头看向何进,问道:“大舅觉得如何?”

何进本来就不是什么有心机的人,他也知道自己这次惹出了大祸,太子能饶他性命完全就是看在亲眷的情分上,再加上又听刘辩对何皇后说过些时日再恢复其官职,何进又岂会不满,连忙说道:“全凭太子做主。”

他却是没有想到,刘辩对何皇后说的那番话,纯粹就是哄哄母亲罢了,既然把何进从大将军的位置上撸下去了,又岂会再恢复其官职、权势呢?

就算有朝一日何皇后重提此事,刘辩势必也要先架空了大将军府,让大将军变得有名无实再说。

毕竟何进这个脑子,实在难以让他放心,他可不希望再让何进惹出什么祸事了。

可问题是……

“大将军去了官职,何人来主持国丧?”何皇后想到了一个问题。

毕竟按照常理,肯定是大将军引领百官主持国丧,一旦何进成为白身,自然而然也就没资格主持国丧了。

于是刘辩便道:“可让二舅暂兼大将军职,不过仍居旧府,主持国丧之事。”

何皇后与何进一听,觉得大将军这个职位仍然在他何氏手中,自然也就毫无怀疑了。

而何苗也当仁不让,倒不是窥视兄长的位子,那不符合他的性格,他也只是想确保大将军这个职务仍在他何氏手中罢了。

见何皇后、何进、何苗三人都答应,刘辩心中也是松了口气,本来要让何进回府思过,但考虑到天色未亮,怕何进回大将军府后又遭逃逸的袁绍等人教唆,惹出更大的祸事来,便对何进说道:“大舅暂莫回府,先去长秋宫陪伴外祖母,待天亮后我召见百官,为此事善后,大舅再回府邸思过。”

何进唯唯诺诺,于是刘辩便叫张让派几名小宦官护送何进前往长秋宫陪伴母亲、也就是刘辩的外婆舞阳君,名为护送,实为监视,免得何进趁机逃了;而他则带着何皇后与何苗回到了玉堂殿,防止董太后看到何进后阴阳怪气说些什么话,再惹出什么事来。

果不其然,等刘辩带着何皇后与何苗回到玉堂殿,董太后果然问起了何进的事。

刘辩答道:“我已问过大将军,得知是袁绍等人蒙骗大将军,擅做主张,我便削了大将军职务,令他暂在宣德殿思过,待天亮后召见百官,了却此事,暂叫大舅回府思过。”

董太后谈不上睿智之人,但也不至于愚笨到硬要在何皇后与何苗面前命刘辩处死何进,见刘辩已削了何进的官职,虽冷笑几声,说了几句不中听的话,却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安下心来吩咐众人布置裕帝的令堂。

但何皇后依旧被董太后的态度惹地暗怒,只是看在刘辩的劝说上才没有发作。

片刻后,执金吾羊续匆匆而来,见刘辩等人确实已控制了局面,心下松了口气,又说道:“臣已接管苍龙门,未得太子命令,不敢放百官入宫。”

刘辩点点头道:“待天亮后,再放百官进宫。”

旋即,羊续又提到苍龙司马,刘辩毫不犹豫便道:“斩了!……助苍龙司马劫门者,一并斩之。”

羊续拱手领命,整个过程玉堂殿内没有一人为苍龙司马那群人求情,包括卢植与羊续。

毕竟这场混乱,本来就是苍龙司马擅自放袁绍以及何进部曲进宫才引起来,否则就算袁绍率何进部曲冲散了羊续的卫队,也决计闯不到宫内,在这种情况下,卢植与羊续又岂会为其求情?

羊续提及苍龙司马,就是要杀此人。

于是羊续暂时告退,回到苍龙门,下令手下卫士立即斩苍龙司马于掖门角落,先前协助苍龙司马劫门的卫士,也一并处死。

苍龙司马大喊着‘大将军救我’、‘太子饶命’之类的话,却也不敢真的造反,被羊续亲自率持戟卫士斩杀。

那叫喊声,惊地此刻已集结在宫门外的朝中百官惴惴不安,其中以司空袁隗、太仆袁基、卫尉杨彪三人最为不安,毕竟他叔侄二人已经听说,此次宫内的混乱乃是何进与袁绍率部曲为铲除宦官,强行闯入宫内所导致。

大将军乃是太子的舅舅,太子顾念亲情未必未加害,但太子与他袁氏可没什么感情,甚至于,也不知是否是宫内宦官挑唆所致,太子对他袁氏颇有成见,谁也不能保证是否会以此事重惩他袁氏。

可惊恐归惊恐,畏惧归畏惧,这个时候叔侄二人也不敢做什么,毕竟此时刘辩、羊续、崔钧等人已经制止了两宫的骚乱,勒令在天亮之前任何人都不得进宫,而城门校尉赵延也已禁闭城门,倘若叔侄二人胆敢作乱,那必是死路一条。

他俩唯一能做的就是天亮之后朝见太子,当面解释求情。

至于卫尉杨彪,他其实最为无辜,毕竟他并未参与此事,也不曾叫苍龙司马为袁绍开门,但架不住苍龙司马等在两宫把守掖门的司马是卫尉的下属,下属擅自打开宫门,放出了袁绍与何进部曲,杨彪身为上司,又如何能推卸罪责?

虽说罪不至死,但可以预见,他这个卫尉也当不成了。

于是乎,众百官就在苍龙门、白虎门外站了足足一个多时辰,直到天蒙蒙亮,刘辩派羽林骑传来放百官进宫的命令,值守苍龙门的羊续、值守白虎门的崔钧,这才命手下打开两处宫掖门,放百官进宫,命他们前往玉堂殿南侧的嘉德殿。

片刻后,朝中百官来到嘉德殿,看到了坐在殿内的太子刘辩,还有卢植、何苗,以及临朝听政的董太后与何皇后。

期间,董太后暗命孙璋派人去召董重、董承。

董重原本不敢入宫,怕何进把他杀了,于是来使便将昨晚发生在宫内的骚乱告诉了董重,幸灾乐祸道:“……昨夜何进与袁绍等人领兵作乱,欲趁先帝驾崩斩杀我等,幸亏太子庇护,挫败袁绍阴谋,又将何进叫到宣德殿,罢免官职,故太后急招骠骑进宫。”

董重听了,也被何进这一番骚操作惊得目瞪口呆,谁能想到太子刘辩继位,他董重都没敢率军造反,结果何进这个太子的舅舅却居然率兵闯宫。

相较董重的幸灾乐祸与对何进的讥嘲,董承倒是冷静许多,对族兄道:“何进惹出此祸只是要杀宦官,又并非真的要篡位,太子未必会杀他,况且还有何皇后与何苗。”

董重虽然懦弱,色厉内荏,但人也不算愚笨,闻言笑着说道:“何进闯下大祸,纵使太子不杀他,也决计不会让他再担任大将军,姑母急忙派人招我二人进宫,便是要我等趁机占取大将军之职。”

董承又道:“虽何进闯下大祸,却还有何苗,他与太子素来亲近,也是太子娘舅,我猜太子多半会让何苗出任大将军。”

董重又笑道:“那也无妨,苍龙司马擅开宫门,必死无疑,卫尉杨彪即是不曾参与其中,也难辞其咎,有姑母为我等暗助,纵使不能得到大将军之位,亦可得卫尉一职。”

董承听罢也觉得有道理,遂与董重更换衣物,兴冲冲往皇宫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