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飘进贫困山区天空的暖流 > 第十七章 援助对象越多,压力就越大

杨洁雯自从与扶贫考察团一起考察回来后,就发觉自己的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这几晚几乎到了整夜难眠的地步了。她只好去看医生,她在医院里开来一些药,依照医嘱服药,但依然效果收效甚微。

现在,杨洁雯每天都能收到好几封来自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的信。有些是与她是老朋友了,经常以书信的方式进行沟通谈心,这样杨洁雯就能及时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和他(她)的家庭生活情况。这些孩子们自从得到了杨洁雯的经济支持后,读书的干劲也上来了,进步也很明显,这是杨洁雯最愿意看到的,也是她身心愉悦的策动力。

有时杨洁雯也会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的信,当然这些信都是来向杨洁雯求助的。

对于这些来自陌生人的求助信,杨洁雯也并非无动于衷也并非有求必应。对于这些情况,杨洁雯都是非常慎重来处理的。她也并非毫无目的性地贸然就给求助者打款过去。这些事情不能意气用事,情感上虽然认定它是事实,但实际情况都需要一次严格的核实过程,并非杨洁雯不愿意援助,而是她必须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求助者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贫困学生和救助对象。说句实话,现在的骗子无孔不入,以这样的一种模式来进行诈骗也并非没有发生过。

杨洁雯虽然是个民营企业家,但她自己个人的钱也并不是特别充足,万事都需要小心谨慎,万一这有限的援助资金落进骗子的口袋去,那才是一种悲哀。

这几天,杨洁雯不时就能收到这样的一些求助信。杨洁雯于是就通过周棠荣主任首先与这个写信孩子的当地教育机构或者地方学校取得联系,对此事首先进行核实,只要在核实情况属实之后,杨洁雯才会开始通过邮局向该学生汇款,否则,假如这信中内容严重失实,那么杨洁雯也并非一棍子打死,而是通过书信告诉他,告知自己为什么不能资助他(她)的原因,并希望他(她)继续努力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出来。

今天,杨洁雯同样收到三封来信,杨洁雯很是开心,这些孩子们把杨洁雯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喜欢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都告诉她,好事共同分享,坏事共同分担。而杨洁雯每天为此而乐此不疲。

她像往常一样拆信看信回信。两封信都拆开看过了,没有什么新意,但杨洁雯还是坚持回信。自然一番勉励的话是难免的。

第三封信很快被杨洁雯拆开来了。她被信中的内容所震惊了。这是一封同样是来自一个贫困山区学生的书信,这个女孩子名字叫吴烟玶。她信写得非常详细也很有点水平,是杨洁雯收到第一封信函以来最具有文学文化水平的一封书信。

信是这样讲述的:

尊敬的杨妈妈您好:首先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虽然我们素昧平生,可您的大名却早已响彻我们这里的大山沃野,无人不晓。

我是个马上就要从我们小学学校毕业的一位贫困学生,我很遗憾我没有在早些时间里认识您杨妈妈,这不但是我人生的一大遗憾,更是我自己个人的重大损失。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那是因为我即将在不远的日子里我就要失去了上初中的机会。可是我爱读书,我不甘心我就这样告别读书生涯失去学习机会。我也知道,我贸然给您写这信,并不能立即就会取得您的信赖。因此,我自己本来也是不抱任何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资助的。可我实在没有其他办法可想,就算没有得到您的支助,我也依然对杨妈妈心存感激。我也知道您杨妈妈早就已经有许多支助的结对对象了,这也是我唯一替自己和他(她)们所感到欣慰的地方。

杨妈妈,我现在无所适从,痛苦失望,我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将我自己真实的情况向您作一次汇报。我一直是我学校里的三好学生,可是我却马上即将失去上学的机会了,这是我最痛心的,也是我最不甘心的地方,杨妈妈我该怎么办?我是应该向现实低头还是坚决向命运抗争?我这么幼小的年纪就已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无法分清东西南北,我为此很痛苦;我经常在没人的时候默默地流泪。我恨这个世界的不公,为什么我小小年纪就要承担本不属于我应该承担的责任,难道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惩罚弱势群体的吗?

杨妈妈,我血泪控诉我的不幸,并不是向您摇尾怜乞来求得您的那份同情心?不是的,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够争取到我上学的一次机会一种权利而已,我在同命运抗争的同时也发泄命运对我的不公。

杨妈妈,您一定很奇怪我怎么会有您的通信地址?关于这一点,您大可不必惊奇,我们这里只要是贫困学生,他(她)们的手上都会搞到您的一份信息。今后,不光是我,我相信还会有其他与您素未谋面过的陌生人给您写信向您求助的。

此致

敬礼                                   4月6日

信到此就算结束了,不只是出于什么原因,杨洁雯心里一阵震撼,她想尽快核实这位贫困生的家庭真实情况,好不至于她在如此读书好的成绩下失去学习的机会。杨洁雯还在想,这个女孩子心中还透着一股不愿意向命运低头的决心,这是她最震撼的地方。这种傲骨是大多数贫困学生所欠缺不具备的东西,能够在字里行间透出这种傲骨是十分令人欣慰的事情。

杨洁雯通过信封的联系地址,立即向当地学校和这个孩子所在的村子里同时发出两封咨询信函,希望学校和村里能够尽快给她一个答复。因为,时间已经不允许将这件事拖延下去了。

大约过去半个多月的时间,学校和村子前后都有了回复。因为,杨洁雯在写信过去的时候,要求村里和学校在接到她的咨询信函后,若该孩子的情况属实,那么就需要学校和村里尽快出具一份证明材料邮寄出来。

就这样,学校的证明和村子里的所有材料都寄过来了,而且学校同时还复印了这位学生的三好学生的证书过来。

杨洁雯有些激动,这是她支助这些孩子以来,那边学校和村子回复信函最快的一次。而且将这位学生的资料出具得十分详细,这也充分说明,那边的某些领导同志,对此事的认真负责的态度需给予赞赏。

村子里还给杨洁雯提出一个建议,建议她在支助这个女孩子读书的同时,可否一并照顾照顾她的整个家庭。在这个建议里,先说明了这个孩子家庭的详细情况,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同情和怜悯的一个可怜的家庭。她家庭的组合也不完善,几乎是上下三代都有成员因故而亡,女孩子的哥哥被山石跌落砸死、母亲被山上的毒蛇咬伤不治而亡、她的奶奶是患鼓涨病活活疼死的。爷爷年纪大,一身疾病在,已失去劳动能力多年;她父亲个子小,力气小加上长期营养不良,也干不了重活。因此,家里的土地大部分都抛荒了,整个家庭吃不饱穿不暖。

杨洁雯默默地收拾好这些资料,对于这样的家庭和这个女孩子,自己肯定是要资助的,就算自己今后砸锅卖铁都必须给这个家庭进行无偿的帮助。

第二天上午,杨洁雯特地先去了趟邮局,将自己的资助款通过邮局汇先出去五百元钱,并在汇款附言中建议,希望这位同学通过自己的家长或者学校去当地银行办理一张银行卡,这样以后汇款就可以通过这张卡来进行,既方便又能及时到账。

很快,这位同学的家长就回信说,资助的五百元善款他们家已经收到了,很是感激杨女士的善心,他们已委托在县城的亲戚去办理了一张银行卡,并同时把银行卡号和办卡银行的信息以及该亲戚本人的身份证明信息都写在信里告诉杨洁雯女士。家长还在信里说,为了能够证明自己这个卡号和持卡人信息的真实性,他特意通过自己的村里又打出一张证明材料并盖上本村的公章。

杨洁雯仔细核对了这公章印戳,确实,这个公章与之前的公章大小字体都是相符的。既然没有问题了,那么自己接下来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可以对这个账户进行打款了,这相对于一次次跑邮局汇款要省事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