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万物皆可拼 > 第两百八十六章 英才尽丧,群星晦暗(四)

同年十月,曹丕到达广陵,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

眼见曹军气势汹汹地到来,孙权立马命杨威将军建德侯孙韶统帅江南诸军严阵以待。

可惜,当时天气寒冷,水道结冰,舟船全部无法入江,曹丕叹气道:“分割大江南北难道是天意吗?”

于是,他下令撤军。

可此时果然如同蒋济所料想的那样,河道的水位越来越低了,几千艘战船频临搁浅。

孙韶抓住战机,立马派出部将高寿率敢死者五百人抄路夜袭曹丕,曹丕大惊,高寿一战缴获了曹丕的副车、羽盖而还。

曹军继续北撤,可是走到精湖水路的时候船队就搁浅了,在满是裸露的泥潭和沼泽的水道上,曹军搁浅的船队连绵数百里。

蒋济立马命人连夜开凿了四五条水道,又赶制了大量的沙袋堆砌土坝,将湖水引入河道,然后让士卒们跳入淤泥中推船,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才惊险的将船队全部开入淮河。

自从曹丕登基以来,总共发动了三次南征,其中更是两度亲征,可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次次无功而返。

他还想要继续休整大军,然后再度南征孙权,可是身体却不行了。

第二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阳的宫殿,六月二十八日曹丕病重,这才下定决心立曹叡为继承人,诏令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诏,共同辅佐嗣主曹叡。

早年曹叡的生母甄夫人冒犯了曹丕被杀,所以曹丕下诏令曹叡奉养郭皇后。但曹叡因为母亲死非善终,意甚不平。

甄夫人出身于世家名门无极甄氏,本为幽州刺史袁熙的妻子,被秉承父志的曹丕强纳为妻。

本性纯良谦和仁孝的甄夫人与阴鸷猜忌的曹丕性格不合,婚后的生活并不美满。

曹丕即位后专宠郭女王,而作为正室的甄夫人反而备受冷落,皇后之位也一直空置。

熟知后宫典故的甄夫人,自然明白自己处境恶劣,但苦于远在异地,到不了丈夫面前,无可奈何,为了挽回丈夫的心意,于是寄情丝于笔墨,写下了一首幽怨诗《塘上行》。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曹丕读诗后勃然大怒,在即皇帝位的第二年六月,由洛阳派使者前往甄宓独居的邺城旧宫,逼她服下了毒酒。

甚至,无辜的甄洛在冤死后,尸体被“被发覆面,以糠塞口”(把头发披散起来,遮住脸,用米糠塞入口中)下葬。

曹丕知道因曹叡心怀不满,欲意让另一个嫔妃的儿子曹礼做继承人。

曹叡不得已,开始勤谨侍奉郭皇后,每天早晚都去向郭皇后问候起居,郭皇后也因自己未生育子女,对他疼爱有加。

但因为甄夫人的原因,曹丕始终对曹叡不满意,因此一直不立曹叡为太子。

曹叡曾经跟从曹丕狩猎,见到母子两鹿。曹丕射杀了鹿母,命令曹叡射杀子鹿,曹叡不从,并且说:“您已经杀掉了母鹿,我实在不忍心再杀掉它的孩子。”

说完哭泣不已。

曹丕因为此事想起了曹叡幼年丧母的悲剧,对曹叡的仁孝深感惊奇,于是放下了弓箭,决定立其为太子。

他脸色苍白的卧在床榻上,抬起手指着曹真、陈群和司马懿对太子曹睿说道:“这三位都是忠臣,你一定不要怀疑他们。”

其实司马懿并不是真心跟随曹操的,早在建安六年,曹操辟请司马懿辅佐自己,司马懿不愿意辅佐曹操,选择装病婉拒。

建安十三年,曹操成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当时曹操对使者说,“若复盘桓,便收之”。司马懿畏惧,只得就职。曹操让他与太子往来游处。

在曹操在世时期,曹丕和曹植的斗争非常激烈。司马懿选择辅佐曹丕,还成为曹丕的“四友”之一,而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却选择曹植,等到发现曹植难以辅佐之后转而倒向曹丕。

可以说司马氏从加入曹操集团之后就带有明显的政治投机的味道。

之后曹丕称帝,司马懿兢兢业业辅佐曹丕,一切都表现得和忠臣无异,倒是让曹丕看走了眼,任命他为辅佐重臣。

或许是因为害怕儿子曹叡重蹈覆辙走了自己的老路,曹丕下令遣散后宫,让淑媛、昭仪全都各自归其家。

可惜,曹叡依旧走了曹丕的老路,据《魏略》记载,魏明帝后宫甚众,嫔妃总量高达数万人。

他二十三岁即位,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

然而统治后期,大兴土木,耽于享乐。景初二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三十六岁,庙号烈祖,谥号明皇帝,葬于高平陵。

曹叡的亲生儿子全部夭折,于是收了任城王曹楷的儿子曹芳和秦王曹询为养子,因为曹询年幼多病于是选择了身体较好的曹芳作为继承人。

而他给年仅八岁的继承人挑选的辅政大臣分别为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

可惜,掌握曹魏军事大权的大将军曹爽没有继承曹真才华,几乎是要才华没才华,要谋略没谋略,跋扈专权装叉倒是一把好手。

曹爽在曹睿总是表现得一副谦虚谨慎的模样,让曹睿误以为是国士,但曹爽成为辅政之后却任人唯亲,专权乱政,侵吞国家财产,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国内虚耗死伤惨重,而且起居自比皇帝,并在正始八年(247年)采用邓飏之谋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

曹爽曾经多次与曹羲等出洛阳游玩,他的同乡大司农桓范认为他们兄弟掌握朝政和禁军,不宜一齐离开,以免一旦有人关闭城门反对他们,他们就不能回到洛阳控制大局。

曹爽却认为无人再能对他有威胁而不听。但曹爽集团的倒行逆施和胡作非为早已经引起了朝中不少大臣的不满,司马懿虽然称病不上朝,其实暗中开始与太尉蒋济等谋划准备推翻曹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