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二百八十四章 自古圣贤不寂寞

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二百八十四章 自古圣贤不寂寞

作者:日日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0 16:04:24 来源:小说旗

“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恪守本心,人人皆可成为圣人。”

太学讲坛上,最后一科状元郎语出惊人。

北宋末年,人心浮躁,礼乐崩坏,奸邪四起。

士林学派上并没有新的学说诞生,无非是吟诗弄词,以狎1妓为风流。

杨霖以少宰之尊,坐在太学讲坛,任由还未入仕的学子提问对答,俨然平辈,光是这份胸襟气度,就已经让很多人折服。

对答之下,又有发人深省的语句频出,一场预计之中很短结束的场面讲学,从早上持续到了傍晚。

很多人忘记了饥饿,听得如痴如醉,直到天黑。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眼看天色将黒,杨霖才感觉到肚子里饥肠辘辘,他结合后世的见闻,加上今生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不光是给别人讲课,自己也有一些体悟。

站起身来,杨霖笑道:“今天就到这里吧,你们身为太学子,不应该和普通学院的懵懂孩童一般,只知道读书,更应该思考。圣人未读书时,也是普通稚儿,唯有常思本心,才能超凡入圣。我希望你们都能思考,都能如今日般聚坐而谈,集思广益,汇聚成潮,即为思潮。思潮涌动,奔流不息。”

据传扒灰的朱熹建立了灭人欲的理学,现在守正君子杨霖,也要引领思潮了。

正当他要转身离开时,台下一个学生大声疾呼,走到台上纳头就拜。

“学生浙东吴敏,愿拜少宰为师。”

杨霖闻言一愣,拜师?

底下众人也是恍然大悟,随即又有更多的学生上台,一时间台上人满为患。

杨霖沉吟片刻,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你们若心中有惑,拜我为师,无有不可。若是为了荣华富贵,我事先说好,此路不通。须待我回去之后,请示官家,再做决断。”

杨霖身份太特殊,若是在太学大肆收徒,肯定会被疯狂弹劾。

要是请示皇帝之后,择优收取,还是可以的。

毕竟他是状元出身,有人拜师其实是理所当然,更何况现在他要引领思潮,涤荡北宋官场,将尽可能多的士人带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至少要知道做些实事,如此抱负更是需要一些学徒。

回府之后,杨霖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吩咐后厨做了些晚膳,便到书房研究起来。

现在的大宋士林,浮躁的不成人样,该怎么把他们拉回来?

肯定不能用程朱理学,心学也未必就完全合适宜,说到底就是要让这些闲的蛋疼,做了官光知道享福的人,扑下身子做些实事。

这些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艰难,不过也重要万分。

不改变思潮,做任何事都是扬汤止沸,自己一旦失势或者身亡,这大宋照样会继续沉沦下去。

吱呀一声,书房的乌木门被推开,苏伊娜端着一碗汤进来。

草原之花的小羌女,进了杨府没有机会骑马,原本苗条纤细的身子有些腴润,观赏度微微下降的同时,可玩性上升了几个档次。

轻轻放下汤盏,提前红了脸等着调戏的苏伊娜,意外的发现眼前的男人竟然改了性子,拧着眉毛不知道再愁些什么。

“这汤冷了不好...趁热喝了吧。”

杨霖点了点旁边的汤匙,苏伊娜撇着嘴拿起来,伏低了身子,一勺一勺放到嘴边,吹过之后喂给杨霖。

杨大老爷光动动嘴,看样子懒得连咽都想找人代劳。

苏伊娜银牙暗咬,低声撒娇道:“你最坏了,自己什么都不干,就知道指使人。”

说完不知道联想到什么羞人的场景,自己先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起来。

嗯?正在沉思的杨霖突然脑子一动,着哇,为什么要我自己来干?

找一群水平高的徒弟,把自己学说的中心主旨传播下去,让他们加以总结、深入、甚至是过度解读。

古往今来,哪一派学说不是这样...《论语》《孟子》都有大部分是圣人徒弟们的功劳呐。

杨霖端起汤盏来,顿顿顿喝了几口,嚼到一块肉十分筋道,边嚼边问道:“娜娜,这是什么汤?”

“参茸虎宝汤。”

杨霖一听,赶紧挑了几口全吃了,将苏伊娜拽到怀里,挑着软玉般的下巴道:“娜娜,你今夜立了大功了。”

苏伊娜浑然不知自己立了什么功,好在她粗枝大叶根本没啥好奇心,满怀期待地问道:“有什么奖励?”

杨霖一拍手,笑道:“有啦,奖励你和我玩骑大马。”

苏伊娜顿时想起小时候,自己骑在父亲脖子上的难得的欢乐时光,俏颊一红道:“羞死人了,你能行么?”

这句话简直是男人的引燃线,瞬间激起了杨霖的豪气,起身道:“怎么不行,来,你到那边跪好,我去找根马鞭。”

“啊?...谁...谁是马?”

......

---

翌日清晨,天高云淡,阳光喜人。

杨霖穿着十分正式,让杨三带自己直奔艮岳。

赵佶没想到这么早就有人来觐见,自己已经八天没有早朝了,稍微有些心虚。

听到是杨霖来了,这才放下心来,笑道:“杨爱卿,这么早来见朕,所为何事?”

杨霖兴冲冲地说道:“陛下,微臣近来读书,偶有所获,获益匪浅。在太学开坛讲学,不少学子心悦诚服,想要拜臣为师。

微臣念着这些人都是太学生,将来有可能是天子门生,所以来和陛下说一声。”

赵佶一听这么风雅的事,自己竟然错过了,遗憾道:“此事当然可行,不过爱卿下次开坛,须得知会一声,让朕也去听一听。”

杨霖神色一动,看向赵佶,心中突然想到若是能成事,这个皇帝又白得一个文治盛世。

看上去只知玩乐的赵佶,真的只是运气好,运到自己这个臣子么?

大宋这么多皇帝,他能做到集权,胸中未必没有丘壑。

只不过就是此人太过爱玩,不想多花时间操心罢了,对于雄主来说治国是一种享受,对他来说实在是个累赘。

若真是如此,可惜了一根好苗子啊...

有了皇帝的首肯,做起事来便有底气多了,开宗立说不是一件容易事,不过杨霖并不担心。

涤荡大宋的风气,意义甚至胜过边关大捷,骨子里烂了外面再好看有什么用。

礼乐崩坏,后事文人的自私、无耻、结党,与大宋脱不了干系。

世人尽道大宋乃是文人的天堂,殊不知,也是他们堕落的地狱。

生活上有多优渥,思想就有多么堕落,偶尔淤泥中出几棵莲花,也会被这群士大夫利益群体给撕个粉碎。

大观二年冬,艮岳外,杨霖雄心勃勃地说道:“是时候下刀治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