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第六百三十四章 宰相之才(给盟主苏铭989加更)

天色一亮,莒县的官员早早前来拜侯。

杨霖笑着褒扬他们几句,便要匆匆启程,离开这个小县城。

突然,官吏之中,有人高呼一声:“少宰留步。”

所有人顿时愣住,举目望去,是一青衫文官。

这个是书院的院长官服,杨霖疑问道:“你有何事?”

“下官范宗尹,主掌城阳书院,今日有一事要问少宰。”

杨霖见他一脸苦大仇深,便找了个地方坐下,轻笑着问道:“范院长,请说。”

这厮也不客气,直接开门见山,“下官自从初闻杨学,便以为是富国强民之道,心中深以为然。少宰开书院进学之法,确实让无数寒门子弟,有机会读书识字。但是进学制颁布以来,却无规章可循,士子进取,全凭书院裁定。

如此一来,岂不是变为了人情买卖。不瞒少宰说,下官执掌城阳书院短短两年,已经有七八位官阶比下官高的同僚,前来为子侄谋一个进学名额了。”

进学制是蔡京的手笔,他当时估计也抱着方便走后门、受贿赂、结党羽的心思,所以故意留了这么大一个纰漏。

杨霖暗道一声惭愧,问道:“那么范院长,你给他们名额了么?”

“有一个比较优秀,下官便让他进学了,其他的都是滥竽充数之辈,故而现在还在书院待着。”

杨霖点了点头,道:“诚如此,你有何想法?”

范宗尹没想到杨霖听了之后,既没有暴怒,也没有生气,反倒心平气和地跟自己讨论起来了。

他往前走了一步,周围的官吏有些嫌弃地避开了他,这小子什么话都敢往外说,这些人心里可是有鬼,那些为子侄谋出路的,就是他们。

无论如何,这范宗尹得罪了整个莒县的官场,是待不下去了。

他自己好像不知道这些,往前走了一步,神色有些激动,道:“少宰,下官一直以为,杨学之道,在于发现每个人的才能。同样的,朝廷要做的,就是让决定每个人前途的不再是出身的郡望门第,而是每个人的智力和才干。”

“这谈何容易啊。”杨霖叹了口气,说道:“一个人的成就与地位确实不应该受出身的束缚,我所梦想的事,也是贤者得其位,而愚者受其惠。”

范宗尹继续侃侃而谈,他对杨学的理解十分深远独到,甚至已经超过了杨霖。

这并不罕见,杨霖只是给他们开了一道门,他从未怀疑这些古人中的人杰,你给这些人开一道门,他们就能还你一个世界。

他轻轻上前,就像是一个探讨问题的老友,没有被杨霖的官职所吓倒。

他的脸上十分平静,也不慷慨激昂,但是目光中闪动着一种光芒,让他整个人都有一种难言的风采。首个

“少宰,下官从得中进士,便来这书院任职。接触的年轻学子多了,发现他们都是各有所长。朝廷的官职以往是由科举所定,科举也有其弊端。我们大宋承袭唐制,只定官,不定吏。比如知州由科举出身的士人担任,知州下面的胥吏却有世袭的、推举的、派定的,不仅良莠不齐,而且弊端丛生。”

“这些位置实际上,需要很高的专业才能方可胜任,绝非简单地派个人去就能做好。下官以为,我们进学制,也应该取消大家一起读死书,而是要分门别类的进行考试,挑选对口的人才。考试内容也不应该仅限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数算、技艺、辩才都在其中!”

杨霖越听越兴奋,拍着他的肩膀,环顾四周对在场的人说道:“范宗尹,有宰相之下!”

人群中的官吏们,惊得说不出话来,这厮怎么一下子就有宰相之才了。

关键说这句话的是杨少宰啊,那这范院长可就不是光有宰相之才了,他很有可能坐到宰相之位。

杨霖伸手一挥,道:“来人,那纸笔来!”

很快有人,捧着笔墨纸砚过来,杨霖当着众人的面,亲笔写了一封举荐信。

写完之后,叫过陆谦来,道:“让朱老头带几个亲卫,护送范院长入汴梁。”

范宗尹茫然无措,虽然看着是有天赐良机,一时血热,出头把心里藏了很久的话对着当朝权贵一吐为快,但是现在他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杨霖笑道:“你先去文教司,出任干办一职,我已经写信知会了蔡太师。你去了之后,最大的任务,就是和蔡太师,合力将考试吏目分门别类,整理出来。”

“希望我回京之日,你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我们慢慢试行、改进、定制!”

这是一场繁浩的工程,和新的役法相互应照,可以让地方上的这些胥吏更加的专业。

这些人,才是治理地方的基石,再也不能随便选派了。

若是把整个帝国比喻成一个房子,如今就是要让丁是丁卯是卯,砖石是砖石,土木是土木,可想而知一旦完成,这个帝国将会迸发出多大的力量,有何等的进步。

以往的地方吏目,是到任之后,开始学习。知道学的还是好的,很多人好不容易摸出点门道来了,任期也到了。而且学院进学制,因为蔡京当初目的不纯粹,留下的这一大漏洞,也是时候改一改了。

考试永远是最合适的办法,就算是它存在些许的缺陷,但是比其他的方法好得多,也是力所能及之内最公平的门道了。

范宗尹受宠若惊,没有想到杨少宰这般雷厉风行,而且简直就是自己的知音。

那蔡太师闻名天下,宰执六年,新政成效人所共知。现在的蔡京,在士林中是很有威望的,名声还没有臭。

一想到终于可以到那彤廷之巅,和当朝的大人物一道,定下万年不改的规制,范宗尹的浑身就忍不住一颤。

杨霖高声道:“陆谦,让回京的亲卫传我的口信,到府上支取些钱财,为范院长在汴梁置办一套房产。”说完他又看向范宗尹,道:“将一家老小接到汴梁,安心给我做出这个规制来。”

范宗尹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心中坚如磐石,深深一拜,作揖道:“下官,必不辱使命!”

《大宋第一状元郎》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大宋第一状元郎请大家收藏:大宋第一状元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