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吃货唐朝 > 第730章 帝国的真正含义

吃货唐朝 第730章 帝国的真正含义

作者:肥皂快乐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59:54 来源:小说旗

李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他认为汉民族各个王朝,从历史上来说,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帝国,也包括现在的唐朝。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真正称得上帝国的恐怕就只有大清帝国了。

帝国的概念:帝国一般指领土辽阔,统治民族众多,拥有持续传统的强大君主制政体国家。而且帝国称号的使用一般需要国际上普遍的认同。

帝国的国家首脑一般为皇帝,汉语对于中国以外的帝国首脑也常使用音译(如奥古斯都、哈里发、苏丹、沙皇等)。帝国君主通常为世袭,但也有通过选举和指定产生的,如罗马帝国的皇帝。这些国家常自称为帝国,或把帝国一词写入正式的国号(如大清帝国、大英帝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

帝国的外在表现形态有几点:

其一,君主制国家,国土面积庞大。

其二,民族众多,并且实行直接的有效管理。

其三,大量进行殖民统治。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并不是帝国,而只是统一了汉民族的强大国家。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曾经辉煌一时,却不具备一个完整的帝国概念,因为其殖民统治没有跟上,最终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历史上较为成功的帝国有罗马帝国、大英帝国、波斯帝国、大食帝国等,至今最为成功的有俄罗斯帝国和大清帝国。

大清帝国虽然是满人入关,可是最终汉民族达到了高度的同化,并且给现在的华夏留下了西zang、新jiang、蒙古、云贵川、台湾和海南等庞大的国土,以及相对融合的民族文化。

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的还有俄罗斯,不算前苏联,如今的俄罗斯仍然拥有130多个民族,同化的程度很高,也留下了两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从上述帝国的形态来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殖民统治,以至于最后达到较高的民族同化。

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殖民统治做的相当出色,虽然由于他们自身的人口基数太小,统治的地域太过广大,至今辉煌不在,但至今仍然拥有部分殖民地。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人口的基数更小,这个先天的不足,决定了蒙古帝国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

唐朝泱泱庞大,拥有众多的藩属国,也具备了帝国的第一第二形态,可是却没有对番属国进行有效的管理,更谈不上进行殖民统治了。

因此,唐王朝后来最终失掉了所有的藩属国,也包括现在正在攻打的高句丽。

因此,唐朝也不能称呼为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李佑现在思考的问题是,唐朝如此大规模的拓土开疆,尽管可以辉煌于一时,可是打下这些国家将如何管理,才能够让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与汉民族融为一体,才是江山永固的关键。

否则的话,唐朝的大军一走,只要时机成熟,这些国家很快就会反叛,重新脱离唐王朝的统治。

李佑去而复返,李世民感到有些诧异。当李佑说出了他思考的问题之后,立刻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他传来了李靖、李绩和李道宗等人,一起听取李佑的意见。

李佑说道:“父皇,高句丽这个地区,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对其进行了征服,设置了汉四郡,最终还是遭到了当地人的反叛。

后来,历朝历代也多次征服过这个地区,现在这里却叫做高句丽。

儿臣的三哥李恪现在打下的林邑,在汉朝的时候,也属于我中原民族的国土。可是后来也多次反叛,成为了现在的林邑国。

西域36国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纳入了大汉的版图。可是后来基本上全部反叛了,不久前才被我大唐重新纳住了版图。

草原各部、匈奴、契丹、吐谷浑、韦室、突厥等各个民族,历史上多次被我汉民族征服过,结果又如何?还不都是全部反叛了。

现在我大唐拓土开疆,打下了偌大的疆域。如何能够进行长治久安的统治,确保这些地区国家不再脱离大唐的版图,是个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了。”

李佑的话引起了李世民等人深深的思索。

拓土开疆,对于历代的君王和他手下的大将们来说,是一件能够令人热血沸腾的壮举,众人都十分热衷。而且他们都认为自己能够统治得了这些地区和民族。

李世民和他手下的大将们,现在同样是这种心态。可是,李佑提出的问题,却是他们无法回答的。

李世民尽管自负,自认为是千古一帝,可是他也不会认为包括秦始皇,汉武帝等人在内的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是弱智之人。

李世民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呢?”

李佑说道:“首先要从民族的特性上来说。我华夏民族历史上也曾经遭遇过多次的分裂,比如说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等。

然而,正如《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就像是前隋统一了大江南北,我大唐在此基础上,统一了国家。

这是因为我汉民族属于同宗同族,民族文化高度融合,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尽管内部有纷争,但是却有着要求安定统一的强大的意愿,因此最终会走向统一。

藩属国不同,相比于我汉民族来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民族。他们本身与汉民族就是互相排斥的,尽管他们由于一时的弱小被征服,可是在他们的骨子里,有着脱离汉民族,重新自立的强烈愿望。

这就是关键所在。”

李世民等人听明白了。

李世民说道:“不错,中原民族强盛的时候,这些外邦或者被征服,或者看到汉民族强盛主动前来投靠。一旦中原民族内部产生分裂,国家控制力减弱的时候,他们就会脱离中原民族的统治。”

李靖说道:“是啊,我大唐现在无比强盛,征服了这么多国家和民族。可是他们与朝廷貌合神离,始终存在着反叛的可能性。

尤其是高句丽这个狼性国家,即使这次能够灭掉他们的国家,可是这个民族却未必能够被征服。或许将来再出现一位英主,必将还是会走上反叛的道路。”

李绩和李道宗等人也认为李佑说得有道理。

李世民问答:“李佑,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李佑说道:“自从盘古开天地,我华夏的始祖,也不过是黄河流域的一个民族而已,华夏大地上的民族也是成百上千个不同的民族。

在数千年来无数次的战争和统一,以及其它各种形式的交流过程中,各个民族通过通婚等各种社会交往,渐渐地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民族文化。

虽然他们之间仍然存在着些许的差异,比如说不同的风俗习惯等,但是可以统称为华夏民族了。”

说到这里,李世民顿时明白了李佑的意思。

他说道:“原来如此啊,要想将高句丽等藩属国,真正留在大唐的版图之内,就必须对这些地区的人进行民族同化,使得他们也成为我真正的华夏子民,这样的话,他们就失去了反叛的动力。”

李靖点头说道:“是啊,这恐怕是唯一的办法了。”

李佑说道:“父皇说的对,大将军的意见也是正确的,就是这个办法,而且是唯一的办法。”

李世民说道:“数百万高句丽人聚集在此,如何才能够对其进行同化呢?你有什么具体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