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吃货唐朝 > 第732章 高句丽新军

吃货唐朝 第732章 高句丽新军

作者:肥皂快乐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59:54 来源:小说旗

面对李世民的质询,李佑说道:“父皇,这件事儿,儿臣要先去战俘营进行一番调查,考虑好了解决方案,再来向您禀报。”

对于李佑这种认真的态度,李世民感到很满意,然后就让他离开了。

望着李佑离去的背影,李世民忽然有些发呆。

李靖说道:“陛下,臣也不知道为什么,西北王殿下无论做什么事情,臣都对他很有信心。”

李道宗说道:“是啊,陛下,臣也是这样认为的。”

李世民听到他们这样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又微微的摇了摇头。看得出来他的心情十分复杂。

李佑在李道宗的陪同下,来到了附近的一个战俘营。一进战俘营,他就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战俘营建在山谷中的一处缓坡上,里面的一排排监房,是用砍伐的圆木临时搭建的,圆木之间十分粗糙,有着或大或小的缝隙。

监房里面的战俘关押得满满当当的,几乎人挨着人。高句丽的初春仍然十分寒冷,战俘们就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中瑟瑟发抖。

李佑等人查看了伙食和卫生情况,都相当糟糕。这些也都可以理解,辽东地区以及高句丽地区道路状况较差,粮食和其他物资运输相对困难,唐军自然不愿意在战俘们的身上消耗太多。

李佑对陪同他们视察的战俘营长官说道:“俘虏们减员情况如何?”

战俘营长官是一名黑脸的高个子校尉,他说道:“死了不少,原本就有带伤的,他们的死亡率较高,还有一些本来身体就比较弱的,也死了不少。

这个战俘营原本设计是关押5000人的,可是战俘的数目不断增多,临时扩建根本跟不上,目前已经关押了人,每天死亡大约在20人左右。”

看到李佑一直皱着眉头,战俘营长官认为是他对这里的状况感到不满意。于是拱手说道:“臣如果有失职的地方,还请殿下责罚。”

李佑舒展开眉头说道:“不是你的问题,你做的已经很好了。”

接下来,李佑又详细了解了战俘营的情况。他问的很详细,有不少问题都是战俘营长官没有注意到的。

战俘营长官十分崇拜眼前的这位王爷为大唐建立的功勋,经过短暂的接触,他虽然没有感觉到这位王爷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看到人家观察问题的细致程度,顿时感觉到了自己做事的差距。

他有些惭愧地说道:“殿下,关于战俘们的原本户籍、家庭状况等事情,臣忽略了,还有卫生状况等,臣一定马上进行改善。”

李佑说道:“我已经说过了,这些事情都不怪你,你们已经尽力了。这样吧,你们在战俘营中关押的军官中,找出一些家在附近200里范围以内的,愿意加入唐军的中下级军官过来,我要请他们吃饭。”

战俘营长官问道:“一共需要多少人?“

李佑说道:“20个人吧,要选择那些在士兵们心目中威信较高的人,准备一顿午饭,要丰盛一些,有酒有肉。”

“臣这就去办。”战俘营长官拱手说道,说完退了下去。

对于李佑将要采取的办法,李道宗已经和他探讨过。他有些不解的问道:“殿下,您怎么不找一些高级军官呢,由他们出面,不是更便于管理战俘吗?”

李佑说道:“要给他们一些甜头,高级军官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他们的动力就不会那么大。挑选一些中下级军官,在这次整编中,将他们的职位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一些。”

李佑的目标,不仅仅是要能够带走这些战俘,还要建立一支新型的高句丽军队。

中午,战俘营长官过来了,他向禀报道:“殿下,您要的高句丽下级军官们,已经过来了。”

李佑说道:“你陪着他们吃吧,我去了,他们会感到拘谨,也吃不好这顿饭。吃饭的时候,喝酒要控制,不要喝多了。等到谈完了事情,晚上,我会再次请他们喝酒,管够。吃完饭后一炷香时间,你再来通知我。”

“是,殿下。”战俘营长官领命走了。

午饭后,李佑和李道宗接见了战俘们。

“起立,见过西北王殿下,见过东平郡王。”在战俘营长官的带领下,高句丽战俘们一起向李佑和李道宗行礼。

“免礼,坐吧。”李道宗说道。

他是管理战俘的最高长官,他首先向高句丽战俘们介绍了李佑。他说道:“这位是大唐亲王,西北王殿下。”

众人在战俘营长官的带领下,再次向李佑行礼。

李佑看到,眼前的这些战俘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看来是长期的营养不良,刚刚吃过的一顿饱饭,给他们的脸上增添了一丝血色。

李佑不用通译,直接用高句丽语言说道:“大家不要担心,高句丽王朝很快就要灭亡了,今后,原高句丽王朝统治下的所有臣民,都将会成为新的大唐国民。因此今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高句丽的军官们在刚刚被挑选出来的时候,他们心中忐忑不安。经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之后,他们的心情已经开始平复了下来。

现在,李佑明确地向他们表明了唐朝对于他们今后出路的安排,大家的心都安定了下来。

面对着眼前这位熟悉高句丽语言的,和蔼可亲的大唐亲王,大家都有了一些亲近之感。

李佑说道:“首先,咱们互相认识一下。”

李佑指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左手第一人,态度和蔼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原本在高句丽军中的情况,家中还有什么人,总之,把你自己的情况介绍一下,让大家了解一下。”

这时一个30岁左右的高大方脸盘的汉子,他站起来说道:“回王爷的话,小人叫金哲瀚,今年29岁,原本在军中担任……”

接下来,高句丽军官们依次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李佑跟众人闲聊了几句以后,说道:“

众位将士们,今后你们将加入唐军,成为光荣的唐军中的一部分。这座战俘营中的官兵们将按照唐军的编制进行组建,你们这些人如果愿意的话,将成为新组建的唐军的主要军官。

目前,这座战俘营中一共有人,将要从中挑选出1万人,组成四个军的唐军,这四个军的全部主要军官都由你们来担任,下面的各级军官也全部由你们指定自己熟悉的人来担任。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高句丽军官们议论了一阵儿,对于在高句丽人中不安插唐军,而且他们这些人的职务都会提升,大家都感到很满意。

金哲瀚问道:“王爷,新编的唐军待遇如何,会如何使用?”

李佑知道他们担心什么,他说道:“请大家放心,按照唐军的规定,所有的将士入伍以后,都将调到异地服役,因此不会让你们留在这里去跟高句丽人打仗。”

果然,他们这些人担心的就是这个,李佑说完以后,众人明显的都松了一口气。

李佑说道:“关于待遇问题,你们今后的伙食标准和其它装备都会跟唐军没有区别。不过,你们的俸禄标准约为其它唐军的四成。”

听到这里,高句丽军官们一阵沉默。对于这种明显的歧视,众人心中都有些不满。

李佑笑道:“关于这个问题,还请大家谅解,你们毕竟是从敌对阵营中刚刚过来的人,你们对于唐朝的忠诚度需要有一定时间的观察。只要是在两年时间内,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你们真正成为唐军中的一员,你们将会享受和其他唐军一样的待遇。”

李佑的话并不框外,说的也是合情合理,众人的神色好了许多。

这时,李道宗说道:“你们原本在高句丽军中的待遇如何?”

金哲瀚说道:“会王爷的话,普通高句丽士兵每年发放禄米20担,绢6丈,每月发放高句丽铜元200文(高句丽铜元相当于唐朝开元通宝的两倍),军服冬季和夏季各一套,布鞋两双,士兵登山而特制的铁钉履一双。军中伙食标准,每人每天8文铜元。

军官的待遇相应提高……冬季发特制防滑穿用的鎏金铜钉鞋一双。”

李道宗对战俘营长官说道:“你来跟他们说说唐军士兵的待遇。”

“是,殿下。”战俘营长官拱手说道。

他有些不屑地对那些高句丽人说道:“你们真是没有见过世面,一个唐军士兵,每个月的俸禄是两贯钱,冬季和夏季补贴合计5贯钱,边防补贴每年8贯钱。家中的60亩官田,免收赋税,每年总数80贯钱。

军服每年每人冬季和夏季各一套,皮鞋第一年两双,以后每年一双,雨衣,雨靴,急救包,水壶……

军官待遇……军中伙食标准每人每天51文钱。”

说到这里。战俘营长官不无得意地说道:“四成怎么了?就是三层,也比你们高句丽的待遇高好几倍。你们有什么不满足的?”

高句丽人在作战的时候看到了唐军的装备,远远地优越于他们,就已经知道了唐朝的富有。一把唐刀的价值,比起他们手中的兵器,就高出数倍不止。

高句丽军官们没有想到,唐军的待遇竟如此之高。即使是四成的标准,也能够让他们过上小康的生活了。这下大家都表示没有什么意义。

接下来,李佑让这些军官们自己推选出四个军的主要军官的组成名单,然后当场宣布了四个军的正式军官的人员名单。随后让他们回去自己组建部队,将所有下级军官的名字上报进行批准。

军官们高高兴兴的离开了。

战俘营长官问道:“殿下,部队的军官全部由他们自己任命,就都成了他们的亲信,唐军如何控制他们的部队呢?”

李佑说道:“这仅仅是第一步,叔王,下面要派人去这些军官的家乡,让他们的眷属签署连坐协议。凡是在服役期间背叛唐军的人,其直系亲属要承担连带责任。军官们签署了这样的协议之后,再由他们负责让所有的士兵,也签订同样的协议。

不仅如此,在军中也要签订互保协议。每一名士兵要有十名士兵担保,一旦其中有人背叛,十名士兵以及他们的长官全部承担连带责任。”

所有的军官由他们自己任命,这样他们对军队的控制力就很强。所有的担保都由他们自己提供,相互之间的约束力就更强。

让高句丽人自己管理自己,唐军只管理他们的主要军官,既省事儿,又能保证这支军队的内部团结。

李道宗说道:“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否则的话,唐军安插人进去,会人为的产生很多的矛盾。有了这个连坐之法,再加上他们远离家乡,背叛唐军的可能性很小。好办法。”

李佑说道:“叔王,以这里作为试点,先组建四个军的部队。然后由飞虎军进行训练,和进行政治教育,针对其中产生的问题逐渐加以完善。

等着经验成熟之后,所有战俘营中的部队,都按照这个模式进行重组。”

半个月后,高句丽新军组建完毕,李佑等人检阅了部队。换上了唐军军服的高句丽新军,焕然一新,士气高昂。

随后,李佑和李道宗向李世民做了汇报。

李世民很满意,下令对所有高句丽战俘进行整编。

李佑帮助李道宗对高句丽着战俘进行整编,暂时留在了高句丽。

这天,刘仁轨发来了电报,说九州国高桥太郎要来拜访李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