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吃货唐朝 > 第818章 大国情节

吃货唐朝 第818章 大国情节

作者:肥皂快乐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59:54 来源:小说旗

《大唐日报》在头版发表了吐s蕃赞普松赞ganbu的署名文章,第一篇是《公告》,内容是吐s蕃臣服唐朝,松赞ganbu自愿取消原来的赞普的封号,接受大唐皇帝陛下册封的新的赞普封号,并接受了唐朝册封的高原郡王的封号。

松赞ganbu迎娶大唐文成公主李雪雁,感谢大唐皇帝陛下的赐婚。

第二篇是题目为《祝贺大唐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凯旋归来》的文章,松赞ganbu热情洋溢地祝贺大唐皇帝陛下的英明神武,大唐国力强盛和大唐军队的战无不胜。

松赞ganbu表示留会在长安,参加大唐皇帝陛下的东征高句丽胜利的庆典活动。

第三篇文章是一个《说明》,内容是说明近期发生的关于吐蕃的事件,只是跟吐s蕃内部的事情有关,唐朝给予了吐s蕃重大的帮助,希望各国使团不要猜疑。

接着,李承乾撰写了署名文章,肯定了松赞ganbu的说法,并且对松赞ganbu和文城公主的大婚表示了祝贺。

金吾卫大将军尉迟恭、监察御史魏征也发表了文章,证明松赞ganbu遇刺,以及后在长安县发生的所谓的营救事件,都是外部势力阴谋所为,与松赞ganbu本人无关。

李佑也发表了文章,对那些在松赞ganbu有关的事件中牺牲的鸿胪寺少卿高唯和飞虎军士兵们表示哀悼,厚加抚恤,他声称一定会为他们报仇,并且朝廷已经派出大军对那些阴谋势力进行讨伐。

大国情结,就是一个国家在文化和民族意识上体现出的作为大国所具有的民族心态和民族文化,是一种集体的无意识的安全感、自豪感和自尊心。大国的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很强,大国的国民更加关注政治局势等等。

随着大唐国力的强盛,大唐的国民早已经积累了浓厚的大国情节,他们对于国际间的事务也很关心,长安的市民们更是如此。因此,张围绕着吐s蕃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尤其是造成了唐朝人员的伤亡之后,长安的百姓们心情都感到十分压抑。

这一系列的文章一出,解除了百姓们心头的疑虑,也消除了他们心中的不满。尤其是听说朝廷已经出兵去讨伐阴谋分子,都感到十分解气。松赞ganbu事件所带来的消极负面的影响,基本上消除了。

李承乾发电报将这些举措向李世民作了汇报,李世民表示满意,尤其是对松赞ganbu的臣服和留在长安参加东征军凯旋庆典,消除了他心中的遗憾,他对此表示了赞赏。

李佑等人所没有想到的是,松赞ganbu在大唐日报上发表的文章,还起到了意外的作用。

长安即将举行一系列的庆典活动,李佑的大舅哥、吐谷浑的可汗、平西郡王慕容钵也在邀请之列。慕容钵是经历过一系列的阴谋叛乱之后,才能够掌控吐谷浑的,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不肯离开吐谷浑,就是担心自己会遇到危险。每年向大唐表示朝贡的时候,他总是找出各种理由推辞,只派大臣前来。

这次,在李佑的邀请下,慕容钵终于前往了长安。在他即将到达长安时,他仍然十分小心,派人先行进入长安为他打他探消息。当他听说松赞ganbu发生了问题之后,顿时心生疑虑。要不是他跟慕容翎有约定在商州见面,一起进入长安的话,他早已经返回吐谷浑去了。

《大唐日报》是全国发行的,当他看到松赞ganbu在《大唐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之后,才放下心来,继续等候慕容翎的到来。

这天,他终于等到了慕容翎,随后跟她一起前往长安。

吐s蕃的局势十分危急,松赞ganbu之所以能够沉下心来留在长安,是他接受了李佑的建议,已经对吐s蕃的展开了一些列的行动。

李道宗的庄园。

李佑、李道宗和李雪雁坐在客厅里,等候松赞ganbu的到来。时间不长,松赞ganbu进来了,李佑、李道宗和李雪雁并未起身迎接,反而对他品头论足。

李道宗说道:“像。”

李佑也说道:“不熟悉的人认不出来。”

李雪雁有些遗憾的说道:“唯一可惜的是,他说话的声音,跟赞普还是有些区别。”

这时,又一个松赞ganbu走了进来,李佑、李道宗和李雪雁起身迎接,和他交换了礼节。先前的那个松赞ganbu也急忙上前行礼。

松赞ganbu说道:“你们看这个替身如何?”

原来,由于松赞ganbu暂时不能够离开长安,在李佑的建议下,。松赞ganbu找了一个替身,准备由他先返回吐蕃安定民心。同时掩护松赞ganbu在参加完为李世民举行的庆典之后,秘密返回吐s蕃。

对假的松赞ganbu评论了一番之后,大家认为基本上可以以假乱真了,之后就让他先下去了。

松赞干布对李佑表示了感谢,他说道:“殿下,吐s蕃这次能够得救,我能够平安返回吐s蕃,还有我跟雪雁的婚事,全都仰仗你的支持了。你放心,在我有生之年,绝不会做出让你为难的事情。”

李佑对松赞ganbu的支持的力度很大,他已经跟岭南王李恪联系了,派遣进入尼泊尔的唐军向尺尊王国进军。同时,李佑派遣薛仁贵率领唐军5万大军陈兵天竺边境,配合李恪的所属的唐军行动。

西北道、波斯、大食和吐谷浑也都派出了部分人员,以商人的名义进入了吐蕃,配合松赞ganbu的行动。驻扎吐谷浑盐场的一万唐军和三万吐谷浑军队已经做好了随时进入吐s蕃的准备。

不仅如此,李佑还做主给了松赞干布200万贯开元通宝,并且派王玄策进入吐蕃,帮助松赞ganbu去做他手下大臣们的工作。

李道宗和李雪雁对李佑的感激更是无以复加了。

帮助吐s蕃不仅有政治上的好处,在经济上也有可取之处。

众所周知,吐s蕃高原原本是大海,经过了漫长的地壳运动才形成了后来的高原。吐s蕃西部和西北部有大量的盐矿,含盐层厚,开采也较为方便,仅仅食盐一项就可以供应整个南亚大陆的使用。

吐谷浑虽然盛产食盐,可是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向南亚大陆运输成本太高,从吐s蕃生产食盐,向天竺等地贩运,利润就能够高出很多。

松赞ganbu效仿吐谷浑,跟唐朝签订了合作开采食盐的决定,并且同意唐朝驻军开采食盐。有了这样的好处,难怪高静明拿出200万贯时不感到心疼了。

安排好了吐s蕃的事情,李佑终舒了口气。

李佑感到有些累了,决定什么也不干了,一心一意地搞好美食大会的事情。

这天,慕容钵和慕容翎兄妹来到了长安,李佑闻讯后亲自前往芳林门迎接,李承乾给李佑面子,率领朝中文武大臣一同前来迎接慕容钵等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