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清梦大帝 > 第六篇 清梦称帝 韩进立业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三千越甲

大元历445年8月,韩进仅以四万微弱兵力,于天阙山之战大破华统联军三十六万,名满江东,威震天下。江东之主华统身死后,因无子嗣,加之其多年境内积攒的种种矛盾悉数爆发,江东彻底崩溃。

桓、顾二家先是投靠韩进,以剿灭吴佳吉军做投名状,随后以二大家族为首,各地大小贵族纷纷倒戈韩进,拥立其入主江东。

“什么?”远在京兆府的张清梦听闻军报,十分惊讶,他千算万算也没算到本来稳操胜着的华统竟会败的如此彻底。

在他的布局里,待华统灭亡江南,人困马乏,后方空虚之际趁虚而入。然而,韩进的突然崛起打乱了他所有战略布局。

“大王可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呀!”于济滔轻轻笑着。

“军师,如今之计又当如何?”

“如今江东无主,大王可立派一军征伐,至少要抢到长江以北。”于是,天阙山之战之后五天,张清梦宣布出兵支援围剿江东。

而荆州这边,刘汉则因背叛韩进而惶惶终日。

“主公!如今江东无主,何不趁势起兵?”

“呃……对……起兵起兵”刘汉慌忙应声。

“不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华统主力虽覆没,其守备尚在!”景训厉声反驳。

刘汉吓的一怔,细想确实有些道理,便又道:“景将军之策甚好,甚好,不可出兵。”

“可是……”谋士黄政道:“张清梦与韩进皆在分食江东,如若误此良机,我荆州将再无翻身良机。”

刘汉又连连称是:“对……出兵出兵……”

“若攻略江东大伤元气,或是李环趁虚而入呢!”景训再次反驳。

堂上争辨不休,刘汉就如同小孩子在眼睁睁看着父母吵架却又无计可施的样子。他怯怯地开口:“二位爱卿,先别吵了……”

然而二人争辨不休,声音一个盖过一个,刘汉见此,又提了几个调,但依旧很小声:

“别吵了……别吵了……”

依旧无济于事,刘汉见此情形,十分羞愤,将桌上的公文用力一扬,转身离开。众人见此情景,皆面面相觑,不敢复言。

且说刘汉满脸委屈地来到妻子房间,小刘瑞亦在此抄书,妻子见状,困惑地上前为其宽衣:“大人因何事如此?”

刘汉抽抽几下鼻子:“这些酸儒莽夫!我恨他们!”

“此话何意?”

“他们欺我太甚!先父如果尚在,他们敢吗?”刘汉如同被霸凌的小孩子,这委屈巴巴的模样,完全不像一个三十七岁的男人。妻子只好像哄小孩似的安慰。

委屈一阵过后,刘汉招招手:“瑞儿,爹和你谈点事,行吗?”

刘瑞闻言,放下毛笔规矩地上前,在得到示意后坐在刘汉身旁:“爹?您有何事?”

刘汉眼中眶泛红,拍拍刘瑞肩膀:“爹是不是特没用啊?”

“爹很厉害的……”刘瑞思虑一下:“能把这么大的荆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很厉害的。”

刘汉一声叹:“瑞儿,爹累了,想把这荆州之主的位置传位于你,你意下如何。”

“?”刘瑞一皱眉:“爹,您认真的?”

“嗯”

“那您呢?”

“爹打算隐居。”

别说刘瑞,连妻子听了都莫名其妙:“大人无病无灾,何故口出此言?”

“我生性愚钝,上不及父,下不如子,不如早日让贤,以免误国误民。”

“可瑞儿年仅十岁,”刘瑞回应:“瑞儿年幼无知,唯愿于父亲膝下悉听教诲”

“你平日里不是被唤作“神童”吗?想你祖父在世之时,不也常常赞赏于你吗?”刘汉蹲下身,同儿子等齐身高;“非常之人应做非常之事,懂吗?”

刘瑞不敢领命,纵然他有通天的本领,年龄却依旧是他短时间内无法逾越的巨大鸿沟。无奈刘汉执意退位,毫不顾及刘瑞能否服众。

于是第二天,刘汉将所有印信交予十岁的儿子后,便准备隐居事项。

这不是儿戏吗?纵然刘瑞何等了得,可如此年纪怎能服众?以景训为首的臣子们以为是刘汉赌气,便集体跪求刘汉复位。刘汉只是推脱不见。

后来在众不断的劝试下,他终于想通了——干脆直接下野吧!很快他便在一处村落隐居下来。

众臣眼见主公如此逃避,急的是捶胸顿足,难以置信。

“朝迎暖日卧云蓬,暮赏烟霞伴鹤融。

心远尘器情自悦,无事落得满身松。”

这是刘汉隐居两天后的真实感受,虽然荒是仆人开、地是仆人种、水是仆人打,饭是仆人做,但似毫不影响他逢人便说自己是快乐农民。比起令人烦心的政治,他宁愿寄情山水之间,做一个快活的诗人。

他倒是自在了,“小神童”刘瑞可累的要死要活。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能有什么威望来统领本就貌合神离的将士呢?

第三天,他再也受不了了,在知晓刘汉所在之处后,他立即同景训带三百人去寻。这次也不劝了,而是直接开门,勒令刘汉复位。

“我早已不是主公,我只想终老山水……”

刘瑞刻意摆出愤怒表情:“爹,如果您是主公,便请您回到江陵城主政;如果我是主公,我便命令您立即复位主政!”

“主公,末将有罪,愿受惩处,还望您早日复位。主政荆州。”

当然,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刘汉知道,他根本没有选择,这场闹剧只好在刘汉的叹息与抱怨中结束。

另一边,韩进收拢华统溃逃士兵约七万之众,加上手中存下的三万余人,共十万人,桓、顾二军在剿灭吴家,前来合军后,总兵力超过了二十五万。大军在桓顾二家的带路下,直逼金陵。

“贵族的蠢猪们,你韩进爷爷回来了!”

他如是想着,金陵城,这个承载着他无数痛苦的城地,昔日在其头上作威作福,如今,终于即将被他狠狠踩在脚下。

韩进身乘“战鼓”,矗立在二十五万大军之前,他的身姿挺拔而坚毅,眼神中闪烁着复仇的火焰,犹如夜空中最耀眼的寒星。狂风呼啸着吹过,他的披风烈烈作响,似在诉说着这些年的屈辱与愤恨。身旁的军旗在风中舞动,上面绣着的“韓”字格外醒目。

二十五万大军列阵整齐,一眼望不到尽头,犹如一片钢铁的洪流,即将席卷金陵城。士兵们身着坚固的铠甲,他们的脚步声沉重而有力,每一步落下,都像是踏在金陵城的命运之上,大地都为之震颤。

大军所到之处,烟尘滚滚,遮天蔽日。马蹄声、脚步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这支军队承载着韩进的仇恨与希望,向着金陵城汹涌而去,势不可挡。

于金陵城中仓促继任吴王的是华渊之子华睿,在面临韩进将要发起的攻城战时,吓的是六神无主,只好找来曾为韩进军师的华绫求其出面,商议和谈。

华绫在同韩进的协商中,要求韩进答应三点条件,金陵便拱手而降:

1:赦免华睿在内的华氏家族所有成员

2:保留吴王爵位,同时要让华氏家族成员担任要职。

3.要在江东寻一处富庶之地以作华氏封地,且不得干涉其领内一切事务。

金陵城乃是可比肩京兆府的巨型城池,极难攻克。韩进也想实现无血开城,但在面对华绫时,却丝毫未形于色,而是直截了当讨价还价:“吴王爵位必须放弃,这点不能让步!还有封地内事务,不能华氏独断,仅有收税之权。”

消息佳入城中,本不抱希望的华睿大喜过望,怕韩进反悔,立即签下名字,次日,金陵无血开城,江东易主。

韩进将根据地从江安迁至金陵,以便更好地控制江东。当他领着大军进入金陵时,金陵百姓皆跪伏两侧,华睿则亲自为其牵马执蹬,俨然一副征服者的姿态。望着昔日流浪的街道,不禁心中五味杂陈。

谁又会想到,当初走街串巷行乞的瘦弱少年,当初那个被人辱骂嘲讽的下等小子,如今却成为了江东之主呢?谁又会想到呢?

他乘马进入吴王宫,繁华如旧。望着高高在上的王椅,不禁令他回想起昔日被贵族老爷们轮番嘲笑时的场景。他还能清晰地记起自己跪拜过的地面,记的自己流过眼泪的板缝。昔日解筹交错的器具如今就像俯首称臣一般,静的出奇。

一月后,韩进端坐于此王椅上,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

“封蒋正坤为镇军大将军武阳候,食邑三千户。

洪天虎为车骑将军,建安候,食邑二千户,

董赫为骠骑将军,吴候,食邑三千八百户,

苏正修为军师将军,食邑三千户。

桓氏家族受封苏、杭二州之地,桓迟食邑五千户,封嘉兴候。

顾氏家族受封江北三州之地,顾砚食邑七千户,封平阳候,其余大小功臣皆有封赏。

韩进对桓、顾二家的回报是相当丰厚的,在职务方面,二家担任要职者居多。至于华氏家族,韩进一直以“城中不稳,且许些时日”为由,迟迟不肯兑现承诺。

待金陵城中稳定,韩进又命洪天虎、蒋正坤、阮大越等人出兵攻打残余反抗势力,又是一拖再拖。

后来,韩进被华氏家族的人念烦了,只好应下明日于王宫议事堂宣布。

第二天,韩进的封赏下来,华氏家族受封金陵城西市南街,华睿担任王府长史,食邑五户。华氏家族大为不满,认为韩进不仅没有兑现承诺,而且刻意羞辱。心生不满之下,华氏家族竟然再次打出“吴王”旗号,四处宣传。

韩进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他在暗中告知华绫此事并命其传话:“必须要华氏一众长老以及华睿本人亲自认罪道歉,还要收走所有封地。

消息传至,华氏长老表示“不可接受”

他们认为,家族在江东盘据数百余年,势力盘根错节,无论是谁皆不可令其认罪,也不敢动华氏家族一根毫毛。

然而,他们高估了韩进的心胸,也低估了韩进的残酷。

在得知华氏家族反应后,韩进心中无数新仇旧恨喷涌而出,立即向军队下令:

“将反贼华氏一族尽数屠戮,不留任何生灵!”

此令一出,满朝震撼,他们没想到,韩进竟然真的敢对这个分布江东各地,且政治影响力极大的百年家族下手。

当军队将华氏府邸团团围住,亮出长枪之际,韩进心中积攒之仇恨瞬间爆发:

“杀!!凡华氏族人!一个不留!!”

府邸大门破碎的瞬间,便是华氏一族噩梦的开端——

士兵们如发狂恶兽,咆哮着冲进华氏家族的府邸。华氏族人刚从惊恐中回过神来,试图奔逃,可哪里逃得掉。士兵们挥舞着寒光闪闪的利刃,遇人便砍,一时间,鲜血如暴雨般四处飞溅。

妇女们的惨叫此起彼伏,却丝毫不能唤起施暴者的怜悯。她们被按倒在地,身上的衣物被粗暴地撕扯开来,接着便是冰冷的刀剑无情地刺入她们的身体。而她们的挣扎只能换来更残忍的对待,有的被割掉了头颅,有的喉咙被割开,只能发出“咯咯”的血沫声,绝望地死去。

于一处地窖处,士兵发现避祸的孩童,便将其以绳索缚颈,悉数牵出,带至韩进面前。见到这些孩童,韩进竟有了些许恻隐之心,不如放了?他们和阿雪差不多一样大,他走到第一个孩子面前,伸手想为他松松绳子。

“啐!”那孩童毫不掩饰对韩进的厌恶。

韩进先是愣了半晌,随后笑着擦去脸上口水。突然,他猛地将刀狠狠刺进那孩童的腹部,刀刃没入身体,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溅射到韩进的脸上和身上。然而,他依旧微笑着,并未停下,一下又一下,疯狂地将刀抽出再刺入,每一次都带着无尽的仇恨与力量,韩进似已陷入癫狂,手中的动作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直至尸体瘫软下去,再无一丝动静。

其余孩童们被吓得呆愣在原地,甚至来不及哭出声,便被其他士兵一刀劈成两半,那小小的身躯瞬间断为两截,脏腑流了一地。

男子们虽试图反抗,可在韩进大军的怒火下,毫无还手之力。他们的胳膊被生生砍断,掉落在地还在抽搐着,手指被一根根剁下,随意丢弃在角落。

华氏家族的宗祠内,祖宗的牌位被砸得粉碎,士兵们将华氏的族人驱赶到此处,用绳索捆绑起来,然后一个个割开他们的喉咙,让鲜血喷洒在那些破碎的牌位上,像是要以这样血腥的方式亵渎他们的祖先。

鲜血顺着台阶流淌,将整个宗祠都浸泡在一片血海之中,火焰也在四处燃起,吞噬着一切,那燃烧的噼啪声和着人们的惨叫,交织成一曲绝望的哀歌。

那满地的残肢碎肉、流淌的鲜血、绝望的哭嚎,都成了他复仇的祭品。积攒的珍宝绫罗,悉数化为碎片灰烬,也见证了这场残酷至极、泯灭人性的屠戮。

“内库化作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韩进站在院内,面无表情地俯瞰着这炼狱般的场景,眼神中只有冰冷的仇恨和决绝。这是华氏一族欠他的血债,要用他们全族的性命来偿还!

那一笔笔血账桩桩件件都刻骨铭心。他想起自己曾经遭受的种种,被当作笑料般肆意凌辱。女儿无辜惨死却求告无门,那些痛苦的过往如同毒蛇一般噬咬着他的心。每一滴流淌在地上的华氏族人的鲜血,都是他们应得的下场!

曾经辉煌灿烂、繁华昌盛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华氏家族,在历史的洪流中跌宕起伏,却未曾料想竟以如此血腥、如此令人毛骨悚然的惨烈之态仓促谢幕,画上了一个充满绝望与悲叹的句号。

这仿若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他们往昔种下的恶因,终究在今日结出了苦涩的恶果,所有的一切,不过是自作自受的孽报罢了。

同样在这一年,泰威皇帝泰不染将皇位禅让于郑王张清梦,大郑王朝建立。韩进虽记恨张清梦昔日背叛,但出于形势考虑,只好派出使臣前往京兆府参拜。他很清楚,以目前江东尚未稳固的情况,得罪张清梦绝非明智之举。

等到出使张清梦的华绫听闻家族被屠戮的噩耗,如遭雷击,整个人呆立当场,许久才回过神来。他的双眼瞬间布满血丝,双手紧握成拳,身体因愤怒而微微颤抖。他只身闯入王宫,面见韩进。

“韩进!你这疯子!”华绫怒吼一声,猛地将身旁的桌椅掀翻在地,桌上的杯盏瓷器瞬间摔得粉碎,碎屑四溅。“我一心助你,在你与家族之间斡旋调和,本以为能寻得一条和平共处之路,你却如此丧心病狂!”

韩进只是坐在椅子上望着一切,全然没有因为他的无礼而气恼,甚至有一些玩味地看着他。

他在屋内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仿佛要将地面踏穿。

“那些孩童何辜?那些妇女何罪?你竟下如此毒手,将华氏一族屠戮殆尽,你的心是被罗刹吞噬了吗?”华绫的声音因愤怒而变得沙哑,脖子上青筋暴起,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

韩进望着他那愤怒通红的脸,默默地听。

“我原以为你是个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胸怀大志之人,可如今看来,你不过是个被仇恨蒙蔽双眼的屠夫!”华绫怒目圆睁,双手在空中挥舞,似是想要抓住那虚无的“正义”,却只抓到一片空气。“我华绫真是瞎了眼,看错了你!你简直枉生为人!”

说罢,华绫猛地一拳砸在墙上,鲜血顺着指缝缓缓流下,而他却浑然不觉疼痛,只是胸膛剧烈起伏,大口喘着粗气,心中的怒火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不息,仿佛要将这世间的一切不公与罪恶都焚烧殆尽。

韩进依旧面色平静,眼神冷漠地看着华绫,缓缓开口:“还记得阿雪吗,她才那么小,那么纯真善良,那么可爱……”

“这与华氏家族何干?这与妇孺儿童何干?无论是华渊还是华统,这两个真正的仇敌早已成了一捧黄土!是他们造成的你女儿的惨剧,你为何要向无辜的人下手!”

韩进只是奉上一笑,毫不在意。

“韩进!你迟早要遭到报应!你迟早要遭到报应!!!”华绫早已失去理智,捶胸顿足。

“咱饶你一命,让你当华氏家族的家督,你应该高兴才是啊……”

“不是谁都像你那样毫无人性!”华绫愤恨咬牙:“只有你这种畜生中的畜生才能做出这种事情!”

“这都是报应,这是华氏家族咎由自取……”

华绫怒极反笑,用食指甩了甩眼前这张可憎的脸:“好啊,好一个报应!韩进,你记住,你也有那样一天的!你也会遭报应的!!!休说你今天占了江东,就算你日后君临天下,也注定不能长远!!!”

“放肆!”韩进拍案而起:“我饶你一命,你却如此对咱无礼,咱看你是一心求死啊!”

华绫丝毫不惧:“死便死尔,和你这种泯灭人性的畜生共顶一片天,乃是奇耻大辱!”

“你!”韩进愤怒到了极点,一度抽刀便要刺向华绫,但在关键时刻还是住了手。

“咱不杀你,让你这么死太便宜了!”韩进愤恨收刀:“来人!”

一众侍卫上前按住华绫,华绫如同魔鬼般的眼神死死向上望。

“将华绫一家软禁于府中!没有咱的命令,不准踏出半步!”

华绫在被拖走之际,依旧疯狂嘶喊,直至声音逐渐减弱:

“韩进!你这个下等狗杂种!有本事你杀了我!!!有本事你杀了我!!!”

辱骂之声在空荡的大殿中回荡,他紧闭双眼,长吸一口冷气,瘫坐在椅子上……

这年年末,京兆府派遣使者而来,韩进率领百官于王府接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朕绍继大统,欲兴邦国,当施仁德,广纳贤才,以固我朝之根基,扬我朝之威名。

兹尔韩进,性坚毅,志高远,虽历经磨难而未改其心。往昔在前朝为越王,亦有所为,声名初显。朕观其行,察其德,念其才,特封尔为大郑楚王,领楚地之封疆,督军民之庶务。望尔于楚地,兴农桑,促商贸,使百姓富足,仓廪盈实;练劲旅,强甲兵,保境安民,拱卫社稷;倡文治,兴礼义,化育万民,淳厚风俗。

尔当恪尽职守,忠君爱国,上奉朝命,下恤黎庶,不得有违。朕赐尔金印紫绶、冕服车驾,以示恩宠,昭显荣贵。

钦此!

大郑天统元年乙亥”

韩进无比恭谨的接过诏书,心中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这一路走来的他,太不容易了……

他俯首而拜,面对使者,连连高呼:

“谢皇上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韩进篇至此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