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九阙朝凰之第一女帝 > 第291章 暖棚种植

九阙朝凰之第一女帝 第291章 暖棚种植

作者:席妖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7 05:41:03 来源:小说旗

苍梧郡的人口相对来说还是不少的,整个郡县大约有四百多万人。

针对这次玻璃大棚的事情,当地不少老百姓都是保持着怀疑的态度,毕竟他们的日子就是年复一年的土里刨食,倒是有些年轻人不想过这种平淡的日子,背井离乡去其他地方谋生,更多的人还是守着家里的房子耕地,安稳的过日子。

这次朝廷说要在他们这里建设蔬菜大棚,但是大棚的花费得是他们自己和银行那边贷款,价格不便宜,足足要八十两银子,这些钱,他们就算是把全家都买了,都不一定拿得出来。

而且虽说不需要一下子拿出来,可欠的是银行的钱,那银行可是朝廷开的,谁敢真的欠着不还。

数百万人里,郡府和县镇的非农业户口加起来也不过百万,余下的三百多万都是农村户籍,这三百多万人里面,还是有真的敢豁出去的。

其中一家两兄弟听说这件事,两家凑在一起商量了好几天,最终作伴去县衙那边报名。

他们不怕赔的倾家荡产吗?

自然是怕的,可是两兄弟各自都有四五个孩子,日后不管孩子读书还是嫁娶,家里都少不得钱,不赚钱以后日子怎么过。

但凡是能有一点赚钱的营生,他们都愿意试试。

至少这玻璃大棚就建在自己村子里,每天还能守着婆娘孩子,不用背井离乡。

这是谢琅亲自下旨督促的,苍梧郡郡守以及下面的县令,谁也不敢疏忽。

再说老百姓赚到钱了,会促进地方的经济繁荣,到时候也是他们的政绩,只要能够发展起来,对于他们的升迁有百利而无一害,谁不敢是傻蛋。

县衙里的人带着兄弟俩去县镇银行办理了贷款,贷款年限是十年,如此每年就得还八两银子,没有任何利息。

兄弟俩听到这里,顿时犯了难。

白术是这次被派到苍梧郡的技术人员,在大学里就对这方面的知识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就被调到户部农业司任职。

“别担心,这个只需要你们在十年内还清就可以,前三年可以相对的给予你们宽限日期,三年内只要还清24两银子,日后每年换八两就可以。”

“大人!”兄弟俩的哥哥开口了,“这三年还二十四两银子,我们……”

白术给了对方哥俩一个宽慰的眼神,“这三年里我都会待在本县,我可以保证,三年之内,你们肯定会还清的。陛下施以仁政,为的是给当地百姓创收,而非是对你们的压榨,不然指望你们这几十两银子,都不够陛下龙袍的边角,还不如去和那些家财万贯的富商去收钱。”

哥俩一听,的确是这个道理。

虽说心里还是坠坠的,可为了自家的孩子们,再苦再累也要试试。

办理好一切手续,拿到银行出具的贷款文书,哥俩就回到家里去了,白术要在县衙里准备两日,两日后会去他们村子里,进行实地考察和建设。

回到家中,两家的婆娘看到那八十两的贷款文书,都觉得脑子里嗡嗡的,差点就要站不住了。

“他爹,这也太多了,八十两呐。”这八十两,足够他们家里盖一栋好大的房子了,虽说家里有十亩地,可每年的收入也不过三四两银子,只是还钱就得二十多年。

万一那营生栽了,他们一家子就是全部都卖身为奴,恐怕也还不上。

“为了孩子,咱们拼一拼。”都已经没有反悔的余地了,自然是要挺着腰杆撑下去。

两日后,白术带着几个人一起来到他们哥俩所在的村子,同行的还有县衙僚属,就是为了这哥俩的地而来的,白术敲定好了之后,他们可以现场出具租赁文书,不需要再折腾一顿。

村子里的人得知常林和常森哥俩居然准备干玻璃大棚,而且直接贷款是八十两,不少人都觉得这哥俩疯了。

有暗中觉得哥俩不着调的,有看笑话的,更多的则是怀着取经的心态,想着看看他们哥俩是否能成功,成功了后他们也可以试一试。

村子里还是有不少空地的,这些地都是村子里多出来的,如今大周地域广袤,人口稀少,每个村子里都有闲置的农耕地。

白术带人在村子里考察了一番,最终分别给这哥俩敲定了两个地段,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享受到的待遇自然是好的,首先这地段就是最好的。

哥俩要的是每人五亩地,白术听到这个数,略微有些吃惊。

“你们可要想清楚了,五亩地虽说能赚的不少钱,但是工作量却很重,如今你家中只有夫妻二人,以后恐怕都要从早忙到晚,休息的时间很少。”

两兄弟不怕,他们别的没有,就是有一把子力气。

“白大人,我们愿意。两家可是有九个孩子等着上学堂,等着日后娶妻嫁人呢。”

白术看了看,常林有五个孩子,常森家里也有四个孩子,日后的重任定然不轻。

“那好吧。”这是玻璃大棚最大的面积了,小的是一亩地。

白术给他们订好地段,然后等衙门的人当场处理好,让两兄弟先各自翻耕这块地,过几日县里会有一大批的人过来给他们当场搭建玻璃大棚,白术也会来教导他们如何喂养耕地,然后再进行种植。

现在翻耕土地不需要纯人力,有了犁具的出现,前面一个人拉,后面一个人扶着,速度比起以往要快很多,并非谁家都有老黄牛的。

临走时,白术给他们看了玻璃大棚的设计图,询问他们是否在修建玻璃大棚的时候,在单独辟出一块居住的地方。

哥俩一看,当场就答应了。

这种房子住起来舒服,关键是晚上住在这里,等到以后蔬菜丰收了,也能守着,免得被一些不识趣的人给半夜糟蹋了。

再说两家的玻璃大棚离着村子不远,真要出事却也不能立马出现,他们还真不放心。

三五日后,七八两大车开到村子里,车斗里装在的都是各种的器材和玻璃。

玻璃大棚的搭建方法,是大周的专业人才与未来联合商讨的,有他们的努力实践与钻研,再加上未来大数据的支持,足够这玻璃大棚的使用年限达到三四十年。

常林和常森兄弟每日都会来这里守着,看着玻璃大棚一点点的成型,他们对未来似乎也多了不少的期待。

大概在暖阳三月底,两座壮观和庞大的玻璃大棚彻底成型,四里八乡甚至是县城里的人都纷纷前来围观。

大棚的西边是一座房屋,里面是六间格局,足够家里人住了。

即便是屋子不够,晚上大棚里随便找个位置也能睡一夜,因为空间很大,不需要担心氧气不够的问题。

站在一段看向对面,视线开阔,耕地也被整理的平坦整洁,之后就需要整理出菜畦,一切都能进入到正常的作业阶段。

按照白术的科普,想多赚钱,每年可以种植两茬,一年到头还能休息俩月,想松快点可以种植一茬,最好是夏末种植,正好在年初收获,那时候的菜价想必极为可观。

哥俩现在有一把子力气,肯定是要一年种植两茬的,至少也要先把那八十两银子还给银行,才敢彻底轻松下来。

而且他们对这块地只有十年的使用期限,十年后还要继续种植就得去县衙缴纳赁金,不管别人如何觊觎,只要他们想继续租,都是以他们优先的。

之后,白术带着人在这里指导兄弟俩种植,首先是给土地追肥,这些肥料都是大学里的研究所里研制出来的,比起普通的粪肥要更加的便利,不需要自己沤肥,当然价格比起粪肥来说要高,好在每年只需要在种植前追肥就可以,一年两次。

哥俩的玻璃大棚里都商量好了,有种一样的,也有种不同的果蔬。

哥哥常林的大棚里种植的有青瓜,番茄,卷心菜,同时因为占地面积比较广的情况下,又种植了三分草莓和七分西瓜。

隔壁常森的大棚里则种植了大蒜,青红辣椒,菌菇等蔬菜,另外也单独种植了一亩地的藤蔓瓜果。

种子都是县城种子站提供的,价格很便宜。

这些种子是未来提供的,经由朝廷作坊进行重新包装,然后运送到天下各州府郡县。

系统里的种子都是顶尖的,不仅仅是比起寻常的种子更容易存活,营养也更加的丰富,同时也更具有抗病虫害的特性。

就比如之前,谢琅在宫里种植辣椒草莓等等,平时只是让宫人看顾着,没有追肥没有打药,最终都不管是从口感还是成熟情况来说,都特别的喜人。

如今的大周只能说是太平,却并不富裕,到处都是过得辛苦的老百姓。

首先就是从饮食上来说,夏秋季还好,家里有新鲜的蔬菜吃,到了冬季和开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菠菜白菜萝卜这几样,再多就没有了,还并非人人都能吃得上。

住在农村的老百姓自家地里或者里墙角里种植一些,冬天里一家人倒是能见到几根青菜,可是城里就艰难了。

谢琅是皇帝,一年到头都能吃到,即便是没有反季节蔬菜,收获的时候,宫里也会大数目的采购,然后屯放到宫里专门的储藏室里,至于那些住在城里没有耕地的普通百姓,日子就过得格外单调了。

每种蔬菜所需要的水分和温度以及日照略有不同,玻璃大棚也都做了相应的隔断,并且教导了常家两兄弟如何保障其日照和水分的需求。

两人不认识字,好在家里还是有读书的孩子,白术就将详细的栽培方法写成册子,然后交给他们,哪里不懂的话,可以让家里的孩子给他们读来听听,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

有老百姓看到这么壮观的大棚,不少人都心动了。

再加上白术在最初几乎是住在了村子里,每天从早上一直到晚上都在两个大棚里来回奔波,一看就是真的为他们老百姓着想,再加上前面已经有常家兄弟打头阵,其他的人也开始蠢蠢欲动。

最终村子里相继有十几户人家也加入了种植大棚蔬菜的行列中来。

系统的种子,生长周期相对要短一些,却也不会太夸张,一般正常的大棚蔬菜生长周期在四个月,系统种子的周期能缩短半个月左右。

盛夏时节,常林家的小儿子和常森家里的小哥哥正好放暑假,此时哥俩聚在常林家的大棚里,趴在门口,垂涎的看着面前的各种清脆果树。

“哥,最里面有草莓,昨晚我爹摘了一盘儿,可好吃了。”常小康眼巴巴的看着大棚的最深处,口腔里沁出口涎,喉管不断的吞咽着,“咱们偷偷进去摘两个吃吧。”

常小平也想啊,可还是得忍着。

“别去,大伯和伯娘伺候地不容易,这些都是要留着卖钱的。”

常小康差点没急哭了,道理他懂,可是他还是个七岁的孩子,哪里能忍得住。

“哥,真的老好吃了。”

“那也不行去。”常小平不想吃吗?

他想,特别特别想,虽说今年只有十岁,那也是个孩子。

但是他更明白,爹娘辛苦了好几个月,现在好多的菜都长好了,就等着过两天有人来收菜卖钱呢,他们多吃一个,家里就得少买点钱。

“小康,想想大伯和伯娘天不亮就干活,一直干到半夜,咱们不能吃。”

常小康后悔了,早知道他自己偷偷溜进去摘两颗跑出来,不叫堂哥呢,现在好了,吃不到了。

可是又能咋办呢,身边有堂哥盯着,他只能放弃了。

不然爹娘就得揍他屁股了,一柳条抽过来,能疼的人嗷嗷叫。

常林妻子挎着一个篮子从里面走过来,看到儿子和侄子堵在门口,小儿子眼里还挂着水泡,忍不住憋笑。

她掀开篮子上面的菜叶,里面放着几颗不算周正的草莓。

红彤彤的,还挂这几片很小的绿叶,圆咕噜的草莓上还有一颗颗的小点点。

“草莓!”常小康看到后一跳三尺高,“娘,娘,草莓。”

她拿起来给俩人分了分,“吃吧,吃了就出去玩,可不兴进去糟蹋。”

“不去不去。”有的吃,能过过瘾,常小康就不进去了。

常小平家的大棚里每种,第一次吃到草莓,那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他这辈子都难以忘却。

真的是太好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