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65章 谁比谁更奸

宋时明月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65章 谁比谁更奸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0: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几个人又在街头溜达了片刻,依旧没有想出办法。因为拍卖摊位费,拍卖对象都是些小商小贩,过去他们进入牡丹会做生意都是免费的,因此把牡丹花当作官府的一项德政,如今要向他们收钱,恐怕让扬州百姓更加恼火。

中午时分,众人闷闷的分手,帅范不甘心,打算继续在城里转转,赵兴只好独自回家。

一进院门,赵兴连忙问廖小小:“我家的仆妇有到服役期的吗?”

廖小小一惊,她小心的问:“管家这事儿,向来都是阿珠姐与伊伊姐在着手,奴没有经手,并不清楚。官人要是问奴的作坊,奴倒是能答出个一二六来……可是,官人怎想起问这个?

赵兴问:“我记得家中有一些卖身的院子,估计三年那役期到了,我准备给她们一条财路,也算不辜负她们服役一场。”

廖小小拍手赞道:“好啊,我家给的工钱本来丰厚,官人再给她们安排一条财路,剩下的人有了期盼,一定更加尽心。我这就叫她们来,不过,具体还要问问自己,把契约都找来对对。”

首先被找过来的是府内的厨师符三,赵兴先询问几个新晋学徒学艺的情况,而后和颜悦色的说:“符三,你的手艺不错,但在我府中做活,总不是个办法,我如今给你想一条财路,一个是我出面,跟云杨楼的掌柜说,许你每日去他那里帮厨半日,再挣一份薪水。另一个办法是,我给你一笔钱。你在扬州开个酒楼,你我各持一半股份。如何?”

符三扭捏了一下。答:“大郎,我出了府,还算是大郎的家人吗?”

赵兴答:“由你决定。”

符三叉手做了个揖:“大郎,虽说出去开酒楼。也是条财路,可我符三一不会算账,二来也没有经营的本领,三来。我若离开了府中,官府的税赋倒是好应付,可那些差役,我人生地不熟的。恐怕难以应付,还不如在大郎府中安生做活。说起来,大郎给的工钱足,府中又没啥大事,我每日指导一下徒弟,日子过地挺滋润的,求大郎不要赶我走。”

赵兴叹了口气。有时候。他真没有办法理解古人地思维……

轮到了一般地仆妇,赵兴已经转换了手法。他说:“我今天在河边遇到一个鸭农。这倒让我想起扬州河叉密布,种田收益虽然丰厚,但我们外来人,立足不下,不如转手做点小生意。

我知道一些鸭的营生手段,比如高邮这里出产咸鸭蛋,不过这里的咸蛋都是装在坛子里往外运的,我知道把鸭蛋煮熟了,可以装在纸箱里,降低运输成本,还能卖个好价钱。

另外,我还知道鸭子地几种加工手段,比如鸭舌、鸭蹼,还有烤鸭的手法。此外还有鸭绒的利用……

扬州这里是天下枢纽,鸭子贱的不值几个钱,诸位有跟我三年地,我给你们放一条财路,交给你们如何在鸭子上做文章。凡是契约已满,愿意出去做生意的人,我都给他一笔钱,许他在扬州置地购产。出去的人仍算是我的家人,我只占一成股份,不会算账地,可以委托迅猛兽货栈代管账目,有愿意的,可以去廖支婆那登记一下,然后我安排人教你们手艺。”

廖小小忙碌一天,晚上向赵兴汇报:“这次我们带来了三十名仆人,恰好都是老仆,有十七人愿意出去,还有六个已经成家立业,他们希望家生儿子能够继续在我们这里做活。我也许了。”

廖小小汇报完,看赵兴面无表情,她又小心的问:“相公,我们初来扬州,正是用人之际,你怎么让他们出去呢?”

赵兴随手画了一条长江,指点着他画的图形两端,解释说:“这是黄州,这是杭州,黄州程族这几年中了七个举人,他们已经进入杭州官衙,把持地方政务。

至于杭州那就别说了,我们的码头,鳅栈雇了数千人手,这次利用老师整修杭州道路的功夫,我们已经把杭州各乡重新梳理了一遍,让势力深入各乡。

杭州黄州分居江的两端,而扬州就是这条带子地中央,有了它地存在,这就是一串珠子,沟通汴梁的珠子,所以扬州这片,我是无论如何要扎住根地,让你在杭州置产,也是这个目的。有了这片产业,再加上码头的鳅栈,我们可以沟通整个长江,进而通过扬州将触角深入京城,这扬州就是我们产业的定盘星,是无论如何不容有失的。”

这下子廖小小懂了:“相公是想借遣散家仆的机会,让这些人散步民间,巩卫我们的产业,是?”

赵兴点点头:“十七个人太少,你给阿珠传话,让她把家里所有满役期的仆人全部派来扬州,我帮他们在扬州入籍,然后让他们散步在扬州各个行业。”

三月初一,筹措已久的扬州花会终于开始,万花园里满园都是各种鲜艳的牡丹,此外,藩外的素馨花、迷迭香以及杜鹃也开遍了院子,让万花园带着一股浓浓的香气。

“蒲中芍药盈千畦,三十余里荷芳菲”,赵兴闷闷的念着这首著名的扬州牡丹诗,旁边蔡京得意的笑着:“人都说赵离人长着一双点石成金手,却原来也有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的时候。”

确实,办这场花会是有点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的窘迫,赵兴想遍了各种法子,却发现这扬州花会原本是官府一项福利政策,他在其中做任何一点收费努力,都会被人当作罪孽,弄坏了一世名声。

无奈之下,他只好联合了几名商家,包揽了花会的赞助款,现在。百姓游园依旧是免费的;进园子里做生意也如往常一样,不仅免费。而且免税;花农的参展花卉也是任由他们自由买卖。官府不在其中收费,赵兴还要付给每位参展花农一笔费用,算是做租借花的租金。

唯一与往届牡丹会有区别的是,万花园里多了许多横幅广告。其中,“迅猛兽”鳅行因为出资额占据一半赞助费用,包揽了大多数广告位置,而其他几家酒店、旅店、货栈也多数是赵兴的关联企业。为此赵兴精心设计了广告词。将现代营销中地一些煽钱手段全部用上。

比如这条:“你旅途劳顿吗,到某某酒店来,这里有最好的酒菜,最娇艳地女娘。还有柔软地床铺,热腾腾的洗澡水,出万花园左拐,三个路口就可以找到你旅途中的家。”

类似大白话似的广告词倒是为广告客户赢得了大流量地顾客,使得他们并不后悔自己的赞助……然而,这笔钱赵兴花的实在肉疼。因为宋代的广告费无法摊入营销成本,这笔钱他花出去了。营业额涨了。他地税收也要涨。

算来算去,举办这次万花会。扬州官府占了大便宜,参展的花农占了点小便宜,整个扬州吃亏的只有赵兴一个人,因为他要给赞助商做榜样,出的钱未免多了点。

蔡京地调侃没有引起赵兴的回应,他好奇的瞥了一眼赵兴,问:“离人,这万花会花了多少钱?”

赵兴满脸苦笑着伸出指头,比了个六的姿势,蔡京嘶的吸了口气:“竟有这么多,离人,你是不是不了解花价,给花农许的钱多了点,六千贯,足够整修半条黄河了——还得是大半条。”

赵兴耸耸肩:“我也知道给花农给的钱多了点,那笔钱足够买下他们地花了,可没办法,原先我只打算许地钱多一点,让花农踊跃参会……没想到,扬州养花的人太多,养地花数量太大,六十万盆啊,那群村汉听说我付钱,一下送来六十万盆花。我又不能说话不算数,只好追加投资,追加投资,到最后花了六千贯。”

蔡京听了这话,倒是满意的一笑:“不错不错,我记得往年牡丹会,能有十万盆芍药参会,已经不错了,今年竟有六十万盆,难怪我觉得规模比往年大了许多,果然。”

听到蔡京话里有欣赏的意思,签判刘育刘远山马上更近:“不错不错,原先我见了今日花会的规模如此大,只以为是离人手段了得,没想到这里竟然达到了六十万盆,百年一遇啊,如此胜景,诸公当好好吟诗一番,以为留念。”

赵兴首先跳出来:“我说我说,我先来: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年年后土祠,独此琼瑶贵。”

众人笑的直不起腰来,蔡京指着赵兴,嘴唇哆嗦半天,才挤出一句来:“你这厮,这诗是你做的吗,明明是韩琦韩相公的《咏后土祠琼花》。”

赵兴笑的很憨厚,傻傻的问:“琼花呢,我记得当年隋炀帝为了看琼花,特地下扬州,以至于亡了国。怎么不见扬州琼花?”

几个官员收住笑,宪司朱泾朱然之转身凑到一株素馨花旁,一脸神往的嗅着花香,嘴里喃喃:“好香的花!”

签判刘育刘远山转身研究起一幅广告,手指虚空比划着,似乎在研究那幅广告上的法。蔡京见众人都不愿回答,他收起笑容,干巴巴的回答:“仁宗年间,琼花移居宫中,惜水土不服,枯死了。”

赵兴哦的一声,没等他回答,蔡京也开始转移话题,问:“这些花种——就是你说的那野悉蜜,全是你家种的?”

赵兴一边点头,一边惋惜的看着他带来的那些香花,神不守舍的回答:“可惜了……这几盆花都是从我园子里移来的,为此,我那园子挖的坑坑洼洼,家妻来信责备了好几回。”

蔡京点点头,终于说了一句:“离人辛苦了,我听说离人豪富,三千贯倒不看在眼里,只是这些花折腾一番,不知要损失多少。”

蔡京误会了,赵兴不是可惜自己送来的鲜花,他是在可惜扬州琼花。

关于扬州琼花。政史上它最后一次出现就是仁宗皇帝移栽的那次经历,此后扬州琼花的命运很含糊。有人说它又被移回了扬州。但高宗南渡后,它接着被移到了杭州,最终,琼花也不适应杭州的环境。彻底枯死,致使扬州琼花彻底灭绝。

现代也有扬州琼花存在,但大多数人认为,此琼花非彼琼花。只是后人怀念琼花,而根据描述找到的相似品种。

蔡京今天的心思显然不在赏花上,他稍作停顿,又问起赵兴:“离人。我听说你地仆人最近来扬州了许多,他们都穿着一种古怪的装束,是也不是?”

赵兴扫了一眼万花园,此刻,占地数百亩地万花园里人流渐聚渐多,有卖糖果子地、有卖爆米花的,有卖油饼的。在他身后。一些官员已经开始撵着胡子,闭着眼睛琢磨诗句。赵兴目光一闪,说:“蔡大人,这里人头涌涌的,不如我们找个地方,寻个清静。赵兴他们所在地地方是万花园里一座阁楼,阁楼分三层,底层是些普通读人,二楼是些举人,三楼才是官员。一般来说,文人雅士都要眼看着这繁花胜景,作出一两个优美诗篇,现在赵兴突然说要走,蔡京犹豫了一下,答:“这酒宴尚未开……罢了,我随你去。”

走出了万花园,上了附近一条画舫,官员们纷纷扎堆自己寻找乐子,赵兴只与蔡京一伙,船上除了他两人的属吏外,没有其他人。

歌舞上来了,美酒摆上,京娘也登船随行,她先是谢过赵兴赠送马车,而后依偎在蔡京身边,神态亲热的窃窃私语。船走了片刻,稍稍停顿了一下,几名赵兴的家仆抬上来几个箱子,而后悄然退下,蔡京注意到那群家仆地举动,他故作不在意,继续与京娘交谈。

赵兴趁着酒意打开箱子,第一个箱子里面摆着一排雪白的未经雕刻的海豹牙,第二排是雕刻好的豹牙雕饰,第三排则是一些豹牙骨刀。“蔡大人,你瞧这”,赵兴随手从箱子里拿出一座牙雕玲珑佛塔,佛塔上嵌满了各色宝石,这些宝石打磨地很光亮,微一旋转,宝光瑞瑞,令人爱不释手。

“得蔡京人启发,我让工匠们雕刻了这物件,东西粗疏,请蔡大人指正。”

蔡京掂在手里,露出垂涎欲滴的神情,反复旋转着看,边看边啧啧称奇:“这玩意,恐怕不便宜,你镶嵌了多少粒宝石……你的工匠倒也手巧,我只随口一提,他竟雕出了这玩意。”

赵兴轻轻从蔡京手上拿过宝塔,转动着,蔡京原本有点不舍,但看到赵兴转动的手法很奇怪,他一愣神,宝塔底层被赵兴悬了下来——里面还有一座小一号的宝塔。

赵兴一层一层的旋转,连最外层的宝塔,总共悬下了七座塔。最外层是象牙宝塔,紧接着两层则嵌了一些金银丝,最后四层佛塔依次为铁、铜、锡、檀香木。

“七级浮屠,这就是传说中地七级浮屠塔吗?”蔡京讶然地问。京娘已经被佛塔的奢华震惊地说不出话来,她睁大眼睛,手悬在半空,想去抚摸又不敢。

蔡京的幕僚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的观看着佛塔,赵兴带来了三位的随从,单锷等人也看的不错眼珠。

“这宝塔外层镶嵌了一百零八粒宝石,内层没有嵌宝石,但嵌金嵌银……总共用了七十多道镶嵌手法”,赵兴慢慢的说:“这座佛塔是这箱东西里最贵的,其他还有一些小物件,比如香料、手镯,配饰,等等不一而足,我想请蔡大人欣赏一下。我听说蔡大人是当今国手,我希望蔡大人想到什么物件,把图谱画下来,也让我能改进工艺。”

蔡京眼睛顿时蹦出一丝火花,他紧紧盯着那七座佛塔,眼角撇着箱子里那些物件,看着赵兴从箱子里取出古匕,分赠在场的人,蔡京心中一阵阵肉疼。

京娘也分到了三把古匕,她欢喜的跳了起来,连声感谢赵兴。在京娘的谢声中,蔡京摸着外层宝塔上的宝石,嘴里缓缓的说:“家母崇佛,这座七级浮屠,我正好拿回家去。令家母看看……”

赵兴随手从箱子里摸出一份帖子,递给蔡京:“蔡大人。这里列了箱中的物品。那些没有雕刻的象牙,蔡大人可以找几个工匠雕琢一番,剩下地那些雕好的物件,希望蔡大人都给点意见。”

蔡京脸色一沉。他翻开帖子,越看脸上越笑开了花,因为帖子上虽然罗列了很多物件,但独独没有列上这座七级浮屠。

蔡京啪地一声把帖子合上。连继续逛花船地兴致都没有了,急急催促:“来人,快快将箱子搬回我府中……本官有些急不可耐了,离人。我这就回府,细细研究一番,告辞了。”

蔡京要走,他那些属员也坐不住了,连京娘也不得不告辞,好在他们人人都有了收获,所以急着回家把东西藏起来。等蔡京的人下船后赵兴的人手接管了画舫。船继续在河岸中行驶着。只是相较过往歌声不断的画舫,这条船显得有点静悄悄。

等周围静下来。单锷皱着眉头说:“东主,蔡元长乃大奸大恶之人,这一箱东西价值不菲,给了他,他岂能还回来?”

赵兴笑地淡淡的:“正要他不还回来。蔡京是什么人,他的画意极工,对这些豪奢的东西,他有着天生地敏感。这箱东西他还不回来,就得用一箱设计稿填满这个箱子。

先不说蔡京的画,光他亲自设计的东西,也值这一箱子财宝了,所以我不亏。”

单锷脸上露出厌恶的神情,万俟咏是师爷,他全程参与了给蔡京送礼地筹划,甚至箱中那份礼单也是他写的,看单锷的脸色不对,他解释:“蔡京喜欢这些东西,与其让他的心思琢磨如何害人,还不如让他把精力放在鼓捣这些东西上。

东翁的意思是,他最近打算巡视一下整个扬州,若蔡元长不插手,东翁打算疏浚几条河流,令运河段船只能在附近分流,顺便也把湖匪围剿一番,这离不了蔡元长的支持。”

单锷脸色这才缓下来,帅范终于找见插嘴的机会,他赶紧补充:“蔡京蔡大人喜欢享受,也喜欢摆弄这些玩意,东翁借此机会跟他搞好关系,今后或可借其力……”

帅范还想说下去,被赵兴逼视地目光把剩下地话堵了回去。等他收声,赵兴一指帅范:“我听说你最喜欢仿效古之游侠儿,有人曾写诗赞你:蚤知吴下多奇士,身许先生嫡子行。他日略容追李杜,斯文何敢望班扬。在我茉莉园中,你曾自夸擅长练兵,蔡京稳定之后,我打算从扬州抽调一个指挥的水军,一个指挥地马军由你编练,我给你一年时间,今年年底你必须编练出来。”

帅范摇头:“水军一个指挥,远远不够,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指挥,马军一个指挥也太少,至少需要两个指挥。我打听了,这里一个指挥不过三百多人,扬州水路纵横,水军至少需要三个指挥,而马军也需要两个指挥才行。”

赵兴摇头:“一个指挥,以一艘中级战船带九艘快舟,作为一个战斗群。我庄丁来了五十人,这些庄丁训练有素,可以随时作为军头(士官),加入战斗,他们无论水军,马军,都能战斗。另外,毛滂马上要去高邮军赴任,陆地缺少的兵力,可以在高邮军整编,那里还有两万军队,挑出五百号人来,应该不难。”

帅范继续摇头:“扬州厢军我已经看了,一百人里很难挑出一两个合格的,恐怕我们挑不满一个指挥的兵马。再说,扬州虽然富饶,但你总不能让士兵自己配马,配铠甲。这笔钱哪里出,你打算自己掏腰包?”

万俟咏捏着山羊胡,插嘴说:“本来东翁还为这事发愁,可最近朝廷帮东翁解决了,上月二十二日,朝廷诏令卖放各地坊场,扬州一地有百余座坊场放归民间。东翁的意思是将这些坊场挑拣一下,有用的都买下来。”

“卖放坊场”用现在话说,也就是拍卖国企。宋朝廷在各地建了许多官办坊场,结果由于产权不明晰,使得“酬不如所费”——获利还不如开办费用。于是朝廷决定大规模裁撤各地官办坊场,“收其赢入常平,以禄役人及助敛散,公私皆便”。

宋朝庭对这些坊场也规定了一个最低销售额:十二万贯,恰好赵兴也要在扬州安置一批仆人,这件事等于瞌睡遇到枕头。

“卖放坊场,关键还要看蔡京,他若在其中加码,此事不得行也,若其放手,东翁便可筹划以养马钱折算,自坊场划一块红利于马军,如此,必能使人奋勇当先。”

大宋朝开办官办坊场,其实是为各地官员谋福利的,“从本司随宜经画,资助岁用”,坊场的收入等于官员与地方政府的小金库,所以这种坊场入不敷出也是理所当然的。但坊场里有这时代最熟练的工匠,还有最先进的机器,本不应该不赚钱。而坊场的卖放,也是针对官员的,大多数官员都会从自己宦囊中挤出点钱,买下来作为家资。

所以,如果赵兴打着给马军养马的名义,反而可以用堂堂正正的理由,尽量多占据最优秀的资源,只要蔡京点头,这一切都不成问题。

帅范与单锷都是官场菜鸟,其实连赵兴也是。万俟咏一番解释后,众人恍然大悟,单锷摸摸口袋,先是遗憾的叹了口气,而后又迟疑的问:“本就是卖放坊场,东翁再以养马费的名义,占据坊场股份,那它跟过去有何区别?难道它会忽然之间变的盈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