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60章 没事瞎找事

宋时明月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60章 没事瞎找事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0: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3260章没事瞎找事

听了赵兴的询问,万俟咏摇着头,答:“搞不懂!谢荆湖缺钱吗?可是剿匪是朝廷政务,他缺钱应该跟枢密院正式提出,而后由枢密院划拨,不应该来找我们,且还要秘密会晤。\\\\

莫非是他听说章章大人让我们训练火枪手,打算如法炮制?可这也说不通,章章大人也是通过枢密院走的程序,他私下与我们接触,不应该啊。

一不是缺钱,而不是缺兵,下官想不出他为何要求私会,大人或许有想法,说来听听?”

赵兴哼了一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管他什么要求,我是不打算插手荆湖的---对了,白马雪山的积雪融化了吗?打扫战场的情况怎么样?”

万俟咏回答:“上个月有报告,说是兰溪郡的驻兵已经进入了冰川雪道,发现那片冰川已经埋了半个山谷,根本没法弄清冰下有什么,不过,那片路倒是宽了许多,听他们说,冰面上都可以跑马车了。

此外,他们还查探了白马雪峰后面的山道,据说在后面几个三谷发现了许多兵粮,多是牦牛肉干、青稞饼。他们还在一个山峰发现了上万尸体。探路人汇报说:大约是积雪掩埋了吐蕃人的辎重,结果失去辎重的吐蕃人困在几座没发生雪崩的山顶,冻饿而死。现在,我们深入吐蕃的商队还没有传回话,但我估计:吐蕃南方的军队完了。被我们彻底一扫而空。只可惜那片高原,我们地士兵仰攻不上去,故此,这场胜利对我们没啥收获,那些贫瘠的高山地带,即使占了也没用。”

“我们的收获是青唐!吐蕃在南方遭受重创,他们一定会在青唐收缩,避免触怒大宋!”赵兴叹了口气:“如果章老大人还在世的话,他一定不会放过青唐人。那片土地是养马的好地方,占了青唐,我大宋从此不愁战马,可惜现在,陕西做主的是吕惠卿!”

陕西方面,章故世后。陕西军民已经把章的遗嘱快马传递给朝廷,要求朝廷将赵兴重新调回陕西。但章接到报告后,丝毫没有犹豫就否决了这件事。

资政堂内,章对小皇帝说:“西夏与我们打了百年战争,如今我们的平夏城修筑到好水川,堵了西夏咽喉之地,占了西夏人唱歌做乐的地方屯兵,西夏已开始求和了,而我大宋已占了很大地便宜。如今天下太平了,再调赵离人去陕西。毫无意义。

我知道赵离人的脾性,他一到任,肯定会纵容当地百姓深入西夏境内劫掠。万一触怒了西夏,战火又要重开,我们这番辛苦也就白费了。而赵离人这厮,最擅长的是他那双点金手……嗯,今年的协饷他交的很爽快,已经全额交付了。这种弄钱手段,我便观朝野,找不出第二个人。

若我们将赵离人调离广州。万一广州税赋下滑。那就得不偿失了。朝廷现在处处缺钱。为一个已经稳固地陕西。失去广州这样一个来钱地大金矿。臣以为不可。请陛下圣裁!”

赵煦很满意章地恭敬。他顺着章地语气说:“西夏求和后。如今天下太平了。朕以为。该下诏给赵兴。他不是已经勒令南海各个小藩国。让他们划地给我大宋作为自由贸易领。许我大宋商人自主经商嘛。不如发个诏给他。让他下令:明年正旦。诸藩国一起来朝贡。如此。我们来一个万国来朝地太平盛世。”

章先是一喜。但细一琢磨。又沮丧地说:“陛下。赵离人性格孤傲。臣怕这个诏送过去了。他心情好地话会封还诏。拒不奉旨;心情不好。这份圣旨恐怕再无后音。

我记得他在前面一期《海事新闻报》上说过:贸易地事情交给市舶司。朝贡地事情交给理藩院。还狂悖地说:外事问题与贸易是两码事。我怕他以此为借口。把这事推给理藩院……但官家也知道。理藩院那些人在南洋。说话还不如广州市舶司有底气。这是让理藩院出面。即使赵兴不阻挠。也是终无下文。”

这是宋代。宋代皇帝对臣子地抗旨一点没脾气。^..^去看最新{我}看.*=已站稳脚跟地赵兴压根不理朝廷那套。小皇帝虽然提起来也恨得牙痒痒。却只能遥望南方喘粗气。

赵煦喘了半天粗气。恨恨地说:“那就调走他手下----有一个李格非曾任太学学监是。先把他调走。然后轮到廖正一。李之仪就不用调了。我听说他曾是苏子瞻地掌记。就让他待在岭南老死。他手下还有一位帅范帅子连。听说很能打。赵卿立下地军功都出自他之手。他不是才在大理立了军功嘛。那就升他为真定府兵马钤辖。章卿以为如何?”

章起身拱手:“陛下英明!赵离人虽不可轻动,但他培养党羽,把持两广,我等也该下手减除其羽翼,如此才能稳固江山!可是,这几个人都是旧党,这几年又在广州深受苏子瞻等人熏陶,臣以为只要他们离开两广,就以他命改任之,最后再寻个油头,罢免了事。”

赵煦已经坐不住了,他今日难得地与政事堂宰相们商量政务,说多了话,浑身直冒虚汗,章说半截,他已在太监的搀扶下站起身来,勉强回答:“章卿努力去做!”

章恭送小皇帝离开政事堂,而后转身吩咐翰林们:“来人,写一份诏,诏命赵广东邀请海外诸藩于正旦朝贡……子中(林希),你帮我写份私信,给赵离人,就说……哈哈,对赵离人那厮,要好言好语哄着。这家伙就是一个顺毛驴,顺着毛摸,他能听话,咱给他说通好话,在从他兜里掏东西。”

章料错了,赵兴这次对章送来的私信也不屑一顾,他扫了几眼,直接将信件扔到旁边的垃圾桶,还不屑地哼了一声。他如此做完。对面的阴影里,一个苍老地声音询问:“什么人的信?赵大人如此不屑一顾?”

赵兴回答:“应老(谢麟字应之),是章相公的,他要在明年正旦搞个万国来朝大会,以彰显太平盛世----盛世不是用手捂住嘴巴,用手堵住耳朵就来的。我没那个义务替他粉饰太平,共建一个捂嘴盛世。”

谢麟哈哈笑着,但他仍待在阴影里,出声说:“章相公的信你也敢扔,是不是有朝一日,老夫的信不合你的口味,你也会扔到垃圾桶里。”

赵兴摇摇头:“应老是关学大家,您地信我视若珍宝,怎么会乱扔呢?”

谢麟说话带着浓重的福建腔,此人也是福建人。但他却投入了关学门下。赵兴隐隐约约听说这家伙到了荆湖后,开始训练辰州寨兵,而辰州是最喜欢装神弄鬼地地方。辰州赶尸人假借驱赶僵尸,让沿途地人恐惧而回避,实际上却是在进行走私,并借此神秘行为蒙骗了中国数千年。

谢麟就任后,荆湖一带也一直不平静,各村寨的械斗此起彼伏。最近又起了大规模暴乱。幸好谢麟是在陕西前线待过地人,比村寨械斗更大规模地战争他亲身经历过,所以没被这种百人规模的打斗所吓倒,反而开始训练寨兵,武力镇压叛乱与民间械斗。

赵兴还听说,这老家伙在荆湖南北路一带也算是春风得意,他利用“指射之地”的方便,随心所欲地任命自己的亲信把持各州事务,做的比赵兴还彻底。如今他又神神秘秘的要求与赵兴私下会晤。但双方见了面。他却久久不谈正题,只顾谈风花雪月。

两人会面的地方恰好在广南东路与荆湖南路交界处。赵兴接到对方的信后,假借巡视的名义,一路向北巡视到了韶州,与此同时,谢麟也开始向南巡视,两人很“偶然”的相遇于宜章,而后俩人便开始例行官场应酬。

谢麟不会喝酒,但赵兴酒量很大,灌倒了谢麟地所有属吏后,在暮色苍茫时分,两人一起来到章水边的小亭子,看看江上落日,听听江中鹤唳,上一壶香茶,悠悠闲闲的熬到了现在,谢麟还是不开口谈正题。

赵兴心中有点不满,暗自琢磨:“俺一秒钟几万贯上下地人,坐在这里陪你喝茶,这会功夫,几百万贯没有了,多大的浪费呀。等会儿,死老头你要不说出价值几百万贯的大事来,我也把你扔垃圾桶里。”

谢麟躲在阴影处,望着江面上的霞光逐渐暗淡,欣然的说:“赵大人,我做了一首诗……”

赵兴翻了个白眼,打断对方的话:“应老,我不是来听你做诗地。”

谢麟哈哈一笑,走出阴影:“也对,你身边有坡公在,天下名诗都小看,我这几首诗,譬如李白墓上做诗词,岂不好笑。”

赵兴默认了对方的说法,他提起玻璃茶壶,给谢麟续满了茶,而后放下茶壶,等待对方的开口。

“吕惠卿给我来信……”

赵兴一咧嘴:“应老,我对这个名姓有点过敏,一听到这个人,我就想发飚,应老若再提这个人,休怪我控制不住自己发飙。”

谢麟一声轻笑:“我这位同乡倒是很记挂你,他来信只念叨你在密州的那番照顾……”

赵兴二话不说,站起身来,抓起晶莹透剔的玻璃茶壶扔到江中,停了一下,他又转身将炉架、酒精炉一块扔入江中,谢麟愕然的看着赵兴,直到江中传来两声扑通,他才醒悟:“好好好,我们不谈这个人,我听说你的士兵进入了福建,却迟迟不动手剿匪,我福建的亲戚托我向你求个情,请阁下念着同殿为官的情意,高抬贵手。

赵兴笑了:“吕惠卿确实是个水晶猴子,我实话告诉你,他在陕西干地那些事。使地三大银行亏损了一百五十万贯。但我听说,吕惠卿、吕溪卿又在家乡添置了无数肥田,那些家产怎么也值个百万贯。

实话说,我自己离开福建,就是想制造不在现场证据。我确实想有意压迫盗匪向吕氏兄弟地家园而去,可惜我后来受伤,福建地领军将军担心我的安危,扔下部队跑来广州,结果把这事丢下了。

吕惠卿狡猾。他竟然看出了我的行动,不过,我这个人一向国事当先,要不是为了应付吐蕃人,他俩的家乡我早已捣毁了,哪轮的着他来求情。

应老。今日话说开了,我也不瞒你,我有一千种手段收拾吕家兄弟,事后,他们绝找不着我的把柄。你知道夏人叫我什么,他们叫我惹不得,我赵老虎的钱是那么好欠的吗?我把话明明白白地说给你,吕惠卿不还钱,我就让他回不了福建,见不了亲人。不信。走着瞧。”

谢麟叹了口气:“自今年以来,吕家的海船全部出海失踪,吕惠卿早已经猜测是你干的。你想,在大宋海域如果还存在海盗的话,你怎么脱得了关系?……好好,我做个中人,吕家兄弟现在肯还你钱,不过他们没那么多现款。毕竟,吕惠卿的幕僚也要多少占一点(赃款)份额洗洗手,我说个数----四十万贯!”

赵兴冷笑不语。谢麟呻吟了一声:“我知道你赵离人腰粗,四十万贯,当初吕惠卿说这个数目,我都吓了一跳,可这笔巨款,还换不过来你的点头吗?”

赵兴呲开牙,答:“应老。我同意跟你见面。是因为我们同在陕西战斗过,此外。你我同是旧党,同时西夏罪臣、又同被贬谪到岭南----我自认为跟你是同类人,你别让我看不起。

我听说应老在地方为官多年,从应老在荆湖所为看,你是个干实事地人,跟吕惠卿那个不给回扣不干活的人压根就不是一路。你那同乡之情算得了什么,吕惠卿把你从陕西赶走的时候,何尝念你是同乡?……应老,你回去告诉那厮,少一个铜板都不行,我赵离人不是打掉牙往肚里吞的人。”

谢麟看了赵兴半天,几次嘴唇蠕动,没有说出话来,赵兴坦然无惧的迎着对方的目光,笑的镇定自若。

谢麟本来想提醒赵兴:你都当了我面承认了,再要下手,难道不怕我告发?

可又一想,赵兴如此有恃无恐,恐怕自己即使告发也不足令赵兴屈服……想到这儿,他环顾左右,发现这座亭子周围护卫者都是些蕃人,他轻轻一笑,问:“这些蕃人,就是随你在白马峰迎战吐蕃人的那些外族武士吗?”

赵兴摇头:“这些人都是刚来的……在白马雪峰的时候,我手下这些卫士竟然充满了对死亡地渴望,让我很受触动,雪峰之战结束后,我就给他们每人一笔钱,让他们回乡探家。

他们当中有一半人决定定居在家乡,但另一半人觉得自己已经不适应家乡的生活了,因为那里是土司做主,这些人原本是奴隶,我给他们的钱他们要给王爷上交七成以上,留下地钱只能勉强度日。

这些人随我走南闯北,也多少有了点见识,回来的那一半人干脆用我的钱赎回了自家亲戚,招呼朋友搭上宋船返回广州---喏,就是这些人。他们刚来,连大宋的话都听不懂,只知道唯命是从而已。”

赵兴这话是提醒对方:我现在虽然给你说了秘密,但在场的人都是听不懂大宋话的人,你没有什么可以证明我地失言?所以你还是拿不住我的把柄。

谢麟噢了一声,脸色没有变化,接着说:“听说你在雪峰山一战杀了不下三万人,朝廷这几天正在竭力求证。我听说成都方面已经派人入吐蕃打探了---三万人,这数目还算少,吐蕃的损失至少在四万人左右,整整一代青壮都被你埋葬在那座山峰下,想必那场战事惨烈异常。可惜,如此忠贞的卫士,你竟然放他们回家继续做奴隶……对了,回乡的那一半人过的怎样?”

赵兴眺望着南方,慢慢的说:“回来的人告诉我,他们当中有三分之一被当地土司侵吞了财产,失踪了;还有三分之一被土司收入府中,当做自己的护卫。剩下地三分之一,则凑钱买了块海边地荒地,打算在那里建一个渔村,与我大宋商人展开贸易----他们有这个优势。在大宋生活这么多年,他们多少懂一点宋语,在我府中也见过不少大宋商人,有他们在,我大宋商人也敢去交易……想必不久之后,他们会在廓尔国开辟一片新商贸港?”

谢麟笑了:“我听说你在广州著立说,俨然一代宗师,还专门教授海外移民之术,教导别人如何在当地站稳脚跟,并逐渐把持当地事务----有意思,我荆湖一带民智尚未开启,百姓忙于械斗,浑不知道天外世界,不如你我也做个西园之会,也算为当地留下一段风流佳话。”

赵兴拍手称快:“这想法好。我听说三国时代,荆襄倍出学子,人物风流,可谓领一代风骚。后来这里成为五胡的战场,结果到了大宋,反而回到了蛮荒时代。”谢麟叹了口气:“有唐一代,荆湖这片地方就是杀伐重地,你杀过来,我杀过去,搞得两淮一带已经成了胡人作乐地地方,皇宋立朝以来,反而福建倍出学子,荆湖这地方籍籍无名,真像你说的:回到了蛮荒时代。

我有意搞个诗文之会,恢复荆襄人物风流,让当地人不再把目光盯在身边的械斗上,胸怀天下方广阔。这就要靠赵大人多多帮忙了,你手下有坡公、黄鲁直、秦少游、张耒、晁补之,还有昔日太学李格非、廖正一,还有那个天下第二情诗的作者李之仪,不如把他们都请过来,我们荆湖学子与两广士子来个尽夜畅谈……”

赵兴爽快的答应下来:“好事,咱就这么定了,你我现在就召集人……”

皱了皱眉头,赵兴望了望章水上的落霞与白鹤,遗憾的说:“有宋一代,福建之所以频出学子、名人、大儒,关键是福州院……籍,实在是传播文明的最佳工具,不如你我合资在这宜章修建一座藏院,广收天下图,以方便荆湖与两广学子交流学习。有了海量籍,海量信息,荆湖不出几个天才,都难!”

谢麟拍掌答曰:“如此文坛大事,非名胜不足以纪此事,可惜宜章没有一件拿得出手的名胜楼!”

“这有何难!”赵兴击掌唤过来几名学生,那些学生有一赐乐业人、有杭州、黄州的童子,还有广州当地在他名下求学的学生,还有一个小丫头----李清照。

赵兴倾身询问自己的学生:“我跟谢荆湖在此地会面,该为当地留下一座名胜,你们手头有什么方案?”

ps:求票,月末了,各位读者还有票吗?下官在这里求票了,多谢诸位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