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61章 两个大军阀的密晤

第3261章两个大军阀的密晤

几个学生低声商议了一下,公推一名学生出面答话,他拱了拱手,恭敬的回答:“老师,您曾经拿黄州快哉亭、密州超然亭做习题,让我们测算这两个亭子的工程量与施工人手的组织协调。学生学了这个测算技巧后,又在广州大大小小建造过十多个亭子,其风格各异,大小不

这些亭子怎么施工,怎么组织管理人手,都已经是验证过的了,老师若求急求快,学生便把这几个亭子的模样拿过来用上,也耽误不了片刻功夫。”

赵兴沉吟不语,那学生看赵兴态度不甚满意,他又一拱手,继续说:“老师若不喜欢重样的东西,学生手头还有几个现成的案例,那是学生们闲着无事,设计出来的新花样,唯一遗憾的是没有经过实地测试。但这也不妨事,老师就当让学生们练练手,如何?”

赵兴轻轻点头:“好,就把这事当作一个习题作业----你们说,打算如何筹划这事?”

一名一赐乐业人上前拱手,抢答:“老师,韶州正在修路,还在开挖韶州煤矿与铁矿,那里人手都是现成的,钢铁也是现成的。我们可以从韶州调派人手,在此之前,从宜章当地雇用民夫清理地基。

建筑材料当中,除了钢筋,水泥也不用愁,老师这几年推行石头建筑,水泥建筑,石灰与粘土可以从韶州调派。此外,长江通洞庭,洞庭又通这里。从长江发船去黄州采购石灰,也用不了多少日子。至于木材与玻璃,韶州现有一个玻璃厂,虽然番茄不高,但老师要的急的话,也可以勉强用上---大不了事后再换上新的。

只是木料不好办,好木料非得去广州采购才行,如今广州红木堆积如山,只要我们下了订单,广州造船厂的圆锯一开起来。也就是一两天地功夫……学生测算了一下,要是现在调配人手,从韶州调运钢筋,在宜章当地雇用扎灯笼的手艺匠编织钢筋龙骨架----前后大约十天就够了。如果幸运的话,也许五天足够。”

几个学生这些话包含了许多新名词,谢麟愕然的看着赵兴,半晌方感慨的说:“老夫下手晚了。都说赵离人这几年在广南推行新学,讲究学以致用,从今天的情景看,广州学子个个能抵大用。反过来看看老夫,老夫这几年只忙着风花雪月宴游人生,却没有培育几个学生,憾甚……赵大人,广州那几位贬官呢?”

赵兴先回答谢麟:“所有身在广南的贬官都将参加这次聚会----十天的功夫正好,足够时间挨个通知他们。并把他们接来宜章。”

谢麟微微皱了一下眉,哈哈笑着起身:“好,老夫去附近找几艘大船,也来尽尽地主之谊。”

谢麟大笑着迈步走出小亭。等他走远。赵兴挥手向学生下令:“快去准备。我希望能见到一个杰作。”

那名抢话地一赐乐业人不急着走。他拱手询问赵兴:“老师。听说您最近购买了一批真腊石匠。还有。听说。在香港您地家窑烧出了六方花砖。用来铺地很是精美……”

赵兴咂巴了一下嘴:“急就章盖成地亭子。用不上那么精美地东西……罢了。我允许你们随意调配各种资源。记住。我们这次是向天下展示你们地能力。展示你们地组织学与管理学地火候。十天之内亭子一定要盖好。里面地细部装饰则可以慢慢来。”

学生们不敢耽搁。立刻窜出了亭子。聚在一起商议分工。赵兴地身后。万俟咏慢慢晃了出来。若有所思地望着谢麟远去地背影眨巴着眼。赵兴头也不回。轻声反问:“怎样?”

万俟咏答:“官场规矩。前面干地事叫做投石问路。后面才是真正地目地。谢麟不是来为吕惠卿说情地。他地真正目地是在与这次宜章两湖、两广学子大会。”

赵兴点了点头。附和说:“新党旧党视若水火。吕惠卿现在干地是泾源路经略。等于顶了谢麟地位置。^^去看最新我被吕惠卿撵出环庆。尚且一肚子怨气。我才不信谢麟地肚量比我还大。能眼看着别人来摘桃子。却亲密地像兄弟。

我也不信吕惠卿肯托他向我求情----即使两个人是同乡,也不可能。吕惠卿是条癞皮狗,他顶多向人打听一下谁能跟我说上话,绝对不会托谢麟来说这事的……可我就想不通,他干嘛把这次宜章之会弄的如此慎重。”

万俟咏责备的看了赵兴一眼:“大人,你也算是一个参加过西园之会的人,怎么就不懂文人聚会地意义----谢麟这是在结党,而且是明目张胆的结党。

如今天下太平了,朝堂上的党争越发惨烈,天下士子人人钳口,人人自危自己的危险,他谢麟有什么?荆湖穷困,民间叛乱不止,谢麟四处灭火扑救。弄不好,西夏战乱之后,他荆湖就成了耗费朝廷钱粮的大户,此情此景,他怎能不拉帮结派,以固自身。”

赵兴默默的想了一会,他摇摇头,叹了口气。

身为一个现代人,他体会不到在没有报纸、电视、互联网时代。文人聚会有何意义。或许,这就跟现代把持话语权一样。无数的文人学子聚集在一起,把持了一时的强势话语权,而别人的微弱反对都被他们地口水淹没,这就是古人最常用地宣传技巧。

整个两宋有两场文人聚会值得注意,一个是“西园之会”,这次文人聚会象征着中国“佛拉明戈时代”的辉煌顶点,到了南宋,朱熹倡导地“鹅湖之会”,则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裹脚自残、自虐时代的开始。

赵兴这时还不知道。这次两湖两广地“白鹤之会”注定又给历史增添了一个旁支,它的举行意味着旁门学问走向了高高的殿堂,学问开始趋向实用技术,而这当中,赵兴学生修建的白鹤亭,起了重大影响。

夕阳沉入江中,学生们已经告辞而去,赵兴背着手走出亭子,几名廓尔喀兵点亮灯笼,赵兴望着江水。悠悠的说:“让福建动手,吕惠卿已经察觉我的企图,再不动手,他就想出了应付方法了。”

万俟咏点点头。招手唤过一名亲兵,低声吩咐几句,那名亲兵转身奔入黑暗……

第二天,赵兴一醒。就被宜章城内的情景吓了一跳,一夜之间,宜章城人口突然多了五分之一,新增加的人都是读人,他们穿着读人的衣服,满城晃悠,寻找可以吟诵的风景与人物。

至第二日,这种情况愈发厉害了,首先得到消息地是韶州学子。他们身在富裕的广南,比荆湖两路的学生要富裕,听到消息的他们立刻赶上自己地马车,从韶州各地向宜章奔来……

如果此刻从空中俯视下去,就会发现所有通向宜章的马路都排成了长龙,而且这座现象还没有中止。

随着影响的扩散。韶州以南的广南学子也行动起来了,他们纷纷赶着自己地马车,骑上高头大马,向宜章狂奔。

荆湖南北路这几年没有好好修路,相比两广,当地学子赶到宜章要越发困难,可就这样,依然没有拦住两湖的学子,他们背起包裹。一路向宜章狂奔。有些家境贫寒的学子甚至变卖了仅有的田产。打点起最后几本,搭载上南下的商船或商队。向宜章一路狂奔。

就在议定开会的第二天,赵兴的学生已经雇用了一千当地民夫,开始在江边挖路,清理地基。许多扎风筝的手艺匠人开始聚集起来,利用手头的材料开始绑扎钢筋柱。期间,谢麟专门去探望了一下学生们地行动,不知所以然的他看不出头绪,正好赵兴叫他同往城中一座佛寺考察,谢麟便将此事抛到了一边。

赵兴领谢麟查看的佛寺有百十间房子,还包含一座大院落,赵兴看中了此处僧院的广阔,准备出资将它购买下来,用作修建院。而强买僧人田地,需要谢麟这位官员出场,不过,因宜章归荆湖管,这点小事对谢麟来说毫不成问题。当天正午,寺院的僧人被强行驱赶,部分僧人进入附近其他寺院挂单,其余的则拿着赵兴开给地广南度牒,快快乐乐的奔往更加富裕的广南,准备在那里扎根落脚。

当晚,先期赶到的韶州学生被安排住进这座僧院,后来的荆湖学子没了栖身之地,他们一起找谢麟这位地方官吵闹,对荆湖学子身在荆湖地盘,享受却不如韶州而抱怨。

谢麟担心自己在声势上落后,立刻从附近调来他手中的辰州寨兵,强行将附近另一座僧院的和尚清理一空,以安置荆湖当地的学生。但这些荆湖学生半夜又闹事了,因为他们听说旁边僧院的韶州学生正在发放车马费,每个来参加宜章大会地广南籍在籍学生,都有五贯地车马费,外加十贯的伙食补贴。

谢麟一听这话,都快哭了。赵兴财大气粗,他能给广南学生发地起钱,可荆湖这笔钱该从哪里出账?迫不得已,谢麟连夜找赵兴商议。诚心造大影响的赵兴立刻同意半价供养荆湖学子。也就是说,广南籍的学生每人手头有十五贯,荆湖学子见人就给发七贯半。

七贯半在这时代是个不小的数目,官员们给同僚奉送的程仪也就是十贯。有了这笔钱,至少荆湖学子在宜章期间,不用为生活发愁。

第二天,谢麟满意的去看望荆湖学子,没成想正在领钱的荆湖学生依然满腹怨气,他们揪住谢麟的衣袖,抱怨说:“谢大人,广南学官太欺负人了,今早晨他们发,我荆湖学子凑过去,没想到却受到一阵训斥,大人,大家都是读人。为什么学官如此薄待我等荆湖士子,难道宜章不再属于荆湖了?”

谢麟脸色都绿了,他赶忙跑到广南学生所在的僧院,发现僧院里多了无数辆大车,每辆车上面落满了厚厚的籍,院中还搭了棚子,棚子下堆了上万本,这些不卖。每本上都有一个编号,广南学生可以先去棚浏览,看中了什么。则凭借自己的学籍证明,去马车上免费另一本回去。每人限领一本。

这些很厚,多是广南这几年校订的,增加了标点符号与段句地新式图。广南学子都喜滋滋的捧着站在院中阅读。连谢麟这位大官在院子转悠着,都没人招呼。

谢麟赶紧又去找赵兴,一见面,他就不满的抱怨:“赵大人。我素知广南钱多,可钱多也不是这样花的,每人十五贯车马费与食宿补贴,这就是一笔巨款,还发……赵大人,你还让不让我荆湖百姓活了。”

谢麟的意思是:一次拿出这么多钱给学生们发放,其目的就是让他们来荆湖看风景,那么百姓的负担又要加重了,荆湖不像两广。有个市舶司可以来钱,这些负担只能增加到百姓头上。赵兴花得起这笔钱,他谢麟花不起。

赵兴刚刚吃完早饭,他正端着一杯茶欣赏章水两边的白鹤飞舞,听了谢麟的话,他平静的回答:“不多。我广南东路这几年人口翻了一倍,也就三百万人。这里头能够出一万名学生,已经很不错了。一万名学生即使人人赶到宜章,领取十五贯费用,也不过十五万贯,至于钱,小钱啊,人手一册,最多再有一万贯。

十六万贯。操持这样一个聚会。花地极便宜,荆湖这笔钱无法出账。我广南一块负担了。”

谢麟愣了一下,再一转念,认为赵兴这个估算差不多。来的读人至少应该是秀才,再低水平的童生来了也不好找人打招呼。以这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广东南路能来一万人了不起了,再远地路程,即使他们听到消息,也赶不到宜章了。

广东南路能来一万人,实际上那些秀才不可能每个人都愿意来,他们当中有不来的人,其名额刚好由荆湖学子补上。荆湖道路难行,除了他预先收拢在府城的人,其他地方的读人即使听到消息,也不能如期赶至。

如此一来,也大约是赵兴估算地人口:一万人。

广东南路想花这笔钱,便由得他花,谢麟顺竿爬:“赵大人,你广东南路交通通畅,一声号令,各地府学谕都能拿着学生名册赶到,我荆湖准备不足,府学谕肯定是赶不到了。”

赵兴既然已经打算感慨出血了,对于细节就不再追究,他马上说:“荆湖两路的学子,由应老开证明,只要应老承认他是在籍的学生,可以一同领一本。”

谢麟乐呵呵的苦笑了一下:“如此一来,我家的掌记可要辛苦了,他光是开证明,能把手腕写断。”

谢麟不知道赵兴这笔钱如何出账,但作为官场支出,就必须有凭证。广南东路凭着府学谕的名册发,这是官场运作的正常规矩,荆湖学子领走了,也应该给广东一个凭证。所以他对赵兴要求开证明,一点不觉得为难,反正这种辛苦活不是由他干。

从赵兴这里得到答复,谢麟赶忙跑到旁边寺院,把好消息告诉荆湖学子,安排好自己师爷开证明,他还悄悄叮嘱一句:“你要有求必应,凡我荆湖学子,只要来你这开证明,你就给,反正这钱不是我们出,赵广东愿意花,我们不用替他省……嗯,我听说这次总共运过来了一千四百余套,你预先跟荆湖学子打个招呼,让他们别讨要重样的。一人要一册,而后大家换着看。”

安排好了一切,谢麟想起赵兴那帮学生,他又坐着轿子走到江边,发现现在江边已经出现一道伸向江中的石梁,石梁约有七八丈长,每块都用大青石板筑成,宽约四丈,恰好可以让三辆马车并行。

石梁地尽头,工匠们已经开始竖立扎好的钢筋架,还有些人正在石梁两侧堆土围堰。谢麟看了一会,还是看不出所以然,他摇了摇头,转身回去。

此后几天,江边的景象可谓一天一变,到了第五天,石梁已经铺好,围堰已经堆出,而且改用巨石砌出了类似西湖断桥的景色。那些围堰最矮处离水面约一寸,高出水面半米,形成一个个大石台阶,石台阶上,已经有性急的学生搬来小凳,拿来钓竿,开始垂钓。但这纯属胡闹,工人们就在旁边干的热火朝天,搅动地水流浑浊不堪,哪有鱼儿肯上钩。

但学生们不为钓上鱼,就为了坐在石台阶上,欣赏赵兴的学生管理工人干活。他们早就听说赵兴擅长组织人手,广南各地的府学甚至推出一门新学问,称之为“组织管理学”。今日能切身目睹赵兴亲传弟子的操作,他们获益匪浅。

在赵兴弟子的组织管理下,修建石亭的劳作已经成了一首流畅的交响乐,那些工人在满脸孩子气的学生指配下,每项工作都精确到了极点,一组工人刚刚收拾完工具离开,另一组工人开始上场,这让整个工程像是一场舞蹈表演。

第六日,开始浇筑水泥,江中竖立起八十多根水泥柱,中间一根粗大的柱子似乎是主梁,还有一层楼板铺设在中心柱周围,使得中心柱看起来像一个头顶有伞盖,而整个柱子群活像一个鸟笼。

这些水泥柱浇筑完毕后,工地上似乎停歇下来,孩子们每天去水泥柱边查看水泥柱是否干透,此外,堤坝上铺路地工人开始给堤坝铺上花砖。这项工作缓慢而枯燥,以至于围观地学生们看了几天,都失去了兴致。但第八日,施工陡然快了起来,工匠们用半天拆除了水泥柱外的木质模板,一个个雕出花纹地大柱子呈现在江中,接着,一群工人在水泥柱边铺设木板……

剩下的三天,江边的亭子一天一变样,那些木板围成了亭子的墙壁,镂空的地方镶嵌了大块的玻璃。等到第十天,一个江心亭已经出现在大家面前。由于时间仓促,这个江心亭外面的墙壁纯粹由木板拼成,这些木板都是上好的越南红木,板材厚厚的,但都没有刷漆,而时间显然也无法让孩子们刷漆了……

然而,这种速度已经让谢麟感到非常惊讶了,第十天,亭子落成的日子,谢麟带着精挑细选出来的荆湖学生登上江心亭,一边啧啧称奇的赞叹着,一边观察着亭子的结构。

“常听说赵大人做事,事先谋划,一旦动手,便迅如闪电,今天我可算是领教了,名不虚传啊,十天里盖起这样一座亭子,这还是一群娃娃主持的,等他们长大了,我等都被当退避三舍,以避其锋芒……咦,这是什么?”谢麟指着脚底下问。

ps:更新晚了,抱歉,祝大家节日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