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268章 投石冲开水底天

第3268章投石冲开水底天

赵兴不以为然的摇摇头:“开发两湖是我下一步既定方针。湖广足,天下足。两湖两广土地肥沃,稻谷一年三熟,水系发达,如果将这些水网编织起来,我们能造出一个更加富裕的大宋。

朝那些人现在忙着党争,我们地方官不得不多加努力---我跟谢麟商量好了,从今年起,两湖两广各自移民五十万,我出钱修路修河,谢麟用稻谷向我两广还账,我们联手好好经营湖广。”

单锷笑了:“我无所谓,能够升任一个知州,大大小小也是五品官,虽然都是指射之地,但荆湖总比两广地位高点。你花钱,我升官,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不过,今后你后不后悔,那可就难说了。这几年你开垦的土地还少么,广东的粮价一年比一年低,指望荆湖靠粮食还上一千万贯巨款,我估计他们要还一百年,也许两百年。”

詹范与周文之一直在听单锷与赵兴斗嘴,听到这,他们乐了,一起插嘴补充:“那是那是,现在广州最不缺的就是粮食,这几年单大人整修河道,广州风调雨顺,农夫都不怎么照顾田地,也就是春天的时候撒上种,然后自己去工厂作坊做工。本地粮食,已基本上是天种天收。

我二人从惠州、循州过来,恰好是夏粮收割的时候,田地里都没有见到一个青壮男丁,全是老人与妇女。可即便是在这样,广州的粮价也没有涨上去,单单靠荆湖的粮还清一千万贯,你我这辈恐怕见不到他们还清欠款的一天。

赵大人让谢应老骗了,指不定谢应老现在拿上一千万贯,正乐的满地打滚呢。”

赵兴脸上的笑容不减。他回答:“这就叫投石效应,我花这笔钱,原没有打算他们还上。只要投下去就行。这笔钱投下去,沿着韶州这条线的经济就盘活了。另外,我两广地小商小贩,小农小户都可以将我广州的货物贩向富饶的洞庭,这叫强势经济地吸筹作用。我们广州的货物会将荆湖南北的财富都吸收过来。

你们别看谢麟现在乐,指不定以后要哭。当然,他这辈估计没有哭的机会了。因为这个吸筹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可能在一两百年中才能完成。

想一想,人要在陆地上行走,翻山越岭的,太阳升起出发,太阳落下要找旅店住宿,赶路的时候唯恐错过宿头,所以一天走不了多少路。而坐船走就不一样了,人在船上住、船上吃,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在这个时代,还有比坐船旅行更轻松地吗?

我广州富饶,现在名声在外。内地人们都知道,但他们不一定知道怎么来我广州谋生。扬州以北的人只知道往扬州赶,那么,四川府的人呢?有了这条小运河,成都人可以顺着长江一路漂流,漂到广州。

不要低估了老百姓地勇气。百姓一旦知道活路在哪里。就不用怕天高地远。如此一来。我广州吸纳移民地能力会加快数倍。数十倍。而且不用负担他们地移民费用。”

赵兴提到成都。单锷脸色变了一下。小心地看着赵兴。斜着眼问:“大人提到成都。莫非大人吞下荆湖。依然意犹未尽……你又转什么心思?成都与吐蕃接壤。吐蕃人才偷袭你不久。你是不是……算了。你不用告诉我。我这就去郴州上任。不就是挖一条百里长地沟吗。小事!哦。借这个理由。你是不是又要让朝廷给你调拨厢军了?”

赵兴笑而不答。单锷也没客气。他站起身来。边往门外走边说:“我走了。西江河上地船运股份我可不打算卖----你当初答应我。等我把那条河整修完毕。河上每条航行地船。每个单程付给我一个银币。这笔钱我可从没有收到过……算了。我不跟你要账。我找你家陈夫人算账去。”

“找张卓为”。赵兴冲单锷地背影喊:“陈夫人大半年不在。现在这笔钱由张卓为分管。你放心。一个铜板都不会少你地。”

张卓为就是赵兴从辽国掳来地那名县尉。他现在也登上大陆。成为赵兴地管家。

单锷一转眼跑地不见影。赵兴顺势把目光转向了詹范与周围之。他坦白地说:“两位在任上很是照顾我老师坡公。如今两位任期满了。还想转任什么官员。两广地带任你们选。”

詹范也不客气,他跟赵兴交往较多,知道赵兴一旦把人视为朋友,就格外慷慨大方。他指点着桌上那副地图,说:“我听说最近海外事务司弄的轰轰烈烈,这一任任满了,我想去海外事务司转转,听说勃泥总督还有空缺,我愿去做一任勃泥总督。”

赵兴悚然动容,起身拱手:“广南现任官员都很少愿去海外任职,詹守竟然愿意替我解忧,很好,勃泥总督就是你的了。”

詹范咧嘴笑了:“那是他们傻,我看了你的海外事务司条例:知州品级,到了外藩,俨然国王一样,而且什么事不用操心,只管收钱盖章。海外待个五年,捞足了钱财与珍奇玩意,回乡之后,何必再做官,只管教导孩就够了。你不是说过:海外蕃人可不是我大宋民,担任一届总督,生杀予夺,一切以我大宋利益至上。一任总督,连外藩国王都可以呼来唤去,此种威风,怎一个知州比得上。”

周文之笑着补充:“外藩外领地税赋额,朝廷也没有定律,随总督上交多少,其中三成是总督的收入----这规定好,詹守挑了个好地方,勃泥油矿销往大宋,每年也有一百万贯上下,三成就是三十万贯,五年任期就能拿一百五十万贯,这还是合法的收益,孙三代足够花了。”

赵兴感兴趣的望着周文之。问:“周守也有兴趣?”

周文之哈哈一笑,答:“下官跟谢应老有点交情,听说赵大人跟谢应老要了两个知州的位置。一个被单大人要去,下官也想去荆湖转任一下,不知赵大人可否许可?”

赵兴点头:“我准备修建那条运河,所以跟谢应老要了郴州与衡州的位置,耒水贯穿这两个州县,直通洞庭湖,修好了那条运河后。我广州通向长江的路打通了,珠江水系也与长江水系连接在一起,所以这两个知州的位置非常重要。

我跟谢应老约定,谁坐在那个位置上,需要接连两任,任满六年。周守愿意去,我可以推荐,但周守已经做过两任知州了,你只需要一任就可以升迁,还愿意再第二任上。继续待在知州地官品上?”

周文之端起茶杯遮住了脸,笑嘻嘻地说:“我曾听人说过,大人抱怨邸报上几年不见一个两广地消息。我去翻查了一下。今年我两广发生了那么多大事,邸报上也只登了一句话,闲闲叙说广西出兵灭了大理,除此之外,再没有片言片句。

大人坐在广州地位置上,干了那么多大事。朝廷不闻不问,我在一个知州地位置上干两任期,又算得了什么。但在荆湖之地连任两届知州,或许能入朝廷法眼,但也可能,朝廷根本不闻不问----除了我们这些两广的官员,除了那些贬官,还有谁愿意来这指射之地?

我不贪心,朝廷党争如此厉害。等再坐满两任后。升官也罢,不升也罢。我能接触一下中原人物,也算不枉此生。生下来的事,且听天由命。”

“好!我这就给你们发放官印。两位,两广官员退职后,如果账目上没有问题,我还会发放一笔养廉银----这是用大理缴获建立的基金,两位可以去计司万俟咏那里结算一下……”

两位官员满意的拱手告辞,这会功夫,李源与陈公川也在赵兴的后院商议好,陈伊伊领着两人来找赵兴,她满脸忧愁地俯首在地,再三叩首:“相公,你常说天地亲师,人间五纲常,又说:不爱其亲,何爱其家,不爱其家,何爱其国……现在妾身的家人,生死在于相公指掌之间,请相公怜悯怜悯。”

赵兴伸手搀起陈伊伊,表情平静的回答:“身为宋官,我的怜悯只针对宋人。你是我宋人的媳妇,你无须向我恳求,我的怜悯与爱都包含你……”

赵兴接着转向陈公川,继续说:“原本我们是亲戚,还是朋友,原本我出兵大理时,我没想到提防自己的内亲,但我没想到,陈氏家兵竟然在我最抽不出兵力的时候,背后捅了我一刀。

原本我不会放过这样背后下刀的人,有这一个人睡在我卧榻之侧,会让我睡不安神,但看在伊伊的面上,我把刀已经擦亮了,却砍不下去。

罢了,既然你们已经说动了朝廷,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实话说,十年之内我不打算交还北方五城,就是为了朝廷,我不能交还;为了伊伊地孩,我也不能交还。因为金兰地区必须有十年的建设时间,否则,我怎么知道它已经会不会被人侵吞,而有了十年建设,我相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也不怕。”

李源直翻白眼。

什么叫颠倒黑白,这就叫颠倒黑白。咱家出兵攻占的不是大宋地土地,连大理国的土地都算不上,顶多算的上大理国的羁绊土地,你设了个陷阱,让我一不小心越境,随后,早已经等在那里的大军伏击了我们,还一下攻入我交趾国,夺去了我们最肥沃的五个城市,现在你还满把地道理----这世界还有没有天理?!

然而,李源只有忍下这口气,谁叫他“一不小心越境”!

“赵大人,我相信你,但是,从今往后我们不再是朋友,我与你只能是两国官员而已,告辞!”李源拱手告辞。陈公川犹豫了一下,狠狠瞪了赵兴一眼,追上了李源的脚步。

等他们这二人走远了,赵兴笑着对陈伊伊说:“陈氏与李氏是亲戚,我记得陈氏也有继承大越国主之位的资格。那是不是说,我们的儿、那位小金兰王,也有资格当上大越国王?”

陈伊伊茫然的瞪大眼睛。赵兴慢慢的叙说:“我让你的孩去金兰,并下令其经营那片土地,是给越南人做示范的,你今后要多想想你地孩,不要打乱我地步骤,要知道,你地儿也可能当上越南国王。”

陈伊伊眼睛越来越亮。母亲总是向着自己孩地,赵兴这么一说,陈伊伊地心一下偏到了丈夫这里。她转动着眼珠说:“此次两国交锋,损失的都是我陈氏家兵,李氏并没有受到损伤,我哥哥不得不来,如果他敢表露出一丝倾向……”

赵兴继续说:“现在时机未到,你哥哥那里不要吐漏口风,如果再有十年时间,把持了湄公河入海口的金兰城。就不是越南小国所能制衡的----你心里有个数,当下次越南要求我归还北方五省的时候,就是我发动的时候了。那时候,越南能不能存在,要看你儿地意思。”

“我们的孩!”陈伊伊眼睛亮亮的补充。

“好啦,人常说天无二日,一个国家的不能出现两个权威,所以我不愿意去金兰。因为一旦我踏上那片土地,那小需要向我行礼,他独一无二的权威也就受损了。你也一样,为了竖立咱儿的权威,你今后最好少往金兰跑,让孩自己去折腾。

我打算今后每年正旦让孩回到金兰,接受臣民的朝拜,其他时间就在广州接受教育,直到他成年。程爽在那里。正按自己的心愿建设那片土地。我相信他的能力,你我就放手让他折腾去。程爽是程族弟,终有一天他要回到黄州,回到祖地,如此,我们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赵兴地一番话终于使陈伊伊放下了心理负担,她站起身,有力挥了挥手,说:“是妾身目光短浅了,只看到那金兰宋商城一日日兴旺起来,便想着守好那片土地,浑没想到还有一份更大的家业。”

陈伊伊懊恼完,横了赵兴一眼,抱怨说:“相公,你怎么早不提醒?”

赵兴笑了,女人不可理喻起来,是没有道理可以讲的,不过看到陈伊伊重新开始撒娇,赵兴满意地点点头,说:“金兰那片地方确实是好地方,它港湾很深,能驶进去万吨大船,可惜我们目前的技术达不到万吨船的水平。有了那个港口,有了那个要塞群,我们的舰队可以直接封锁马刺迦海峡(马六甲海峡),如此一来,凡是去南洋的船只,或是进入大宋海域的船只,都必须我们点头放行才行。

金兰城这几年发展已经够快地了,但还不够,我准备从大理开始,整修那条通向金兰城的河道,这样,沿途的真腊、大理,都在我们控制之下,那个南洋联盟的贸易,就可以涉及水陆,沟通东西……下一步是占领湄公河口西岸,而后修一座双塔斜拉桥,广州河面上最近修了好几座双塔斜拉桥,等这技术成熟了,就在湄公河也修几座桥,将两岸肥沃的冲积平原,全部掌握在手里。”

陈伊伊眼珠乱转,心里不知盘算着什么,赵兴挥了挥手,说:“今天,香港浮屠灯塔落成,我晚上准备前去观赏,你收拾一下,陪我一起去?”

陈伊伊摇头:“相公,妾身以前的打算都错了,还有很多事要重新规划一下,妾身今日才知道,大宋才是根本,故此,我往日之非得赶快校正……相公便自去,妾身还有几封信要

赵兴挥挥手,与陈伊伊告别,他漫步走到后院,发现大儿赵风正坐在秋千架上,一边孤寂的晃着秋千,一边哼着不知名的歌。赵兴本打算站在门口招呼孩,看到孩落寞的模样,他不禁悄悄走到孩身边,轻轻问:“你准备好了?我们可以走了?”

赵风缓缓地说:“也没什么准备地,嫡父,这种场合也要我出面吗?为什么我不能像几个弟弟那样玩耍?”

赵兴怜爱的摸摸赵风地头,问:“几个弟弟为什么不跟你一起玩,连你的亲弟弟小云也不找你玩?”

赵风闷闷的回答:“嫡母教导我要处事稳重,一举一动都要像个宰相家的衙内,还说嫡父是干大事的,不能让孩坏了嫡父的名声。可苏师公,还有黄师伯、晁师伯他们却不喜欢弟的稳重,几个弟弟也说孩不合群,所以我只能一个人坐在院里荡秋千,真不好玩。”

赵兴苦笑着摇摇头:“你母亲……算了,她是用宋人的方法在教导孩,这方面我不方便过多插手,但她说的也对,小孩稳重点也好,你只要守住这份家业,其他的无所谓。

明年朝廷会给你荫个官,此后你也是拿朝廷俸禄的人,我会给你安排好侍从,好伙伴,你的任务就是守好我们的家。至于参加科举,上朝做官,那是你弟弟们的事,若有可能,我也不赞成他们去京城做官----除非我改变了这世界。”

赵风慢慢的点了点头,老气横秋的说:“嫡父说话,总是那么高深莫测,这是因为孩的智力不够,还是嫡父老喜欢说一些妄语。”

赵兴大笑起来,他招手说:“来,孩,今天我们要赶去海边,参加光明塔的揭幕仪式,赶快走……对了,李家那个清照没来陪你,她可是答应过我。”

赵风牵着赵兴的手,一边走一边慢悠悠的说:“李家小娘老喜欢捉弄弟弟,我不喜欢。但我又很羡慕弟弟,因为她从不捉弄我……嫡父,你为什么要让我娶她?”

赵兴一边走,一边贼兮兮的笑着说:“你父亲写诗不行,但却知道谁写诗行,李家小娘出身香门第,一看就是聪明人,娶到我赵家,以后她写的诗词,都属于我赵家的----孩,你要知道,才华是值得花大价钱的购买的。”

赵风这个小人居然理解赵兴的话,他慢悠悠的回答:“我知道,嫡父养着秦师叔,就是因为他的才华,我还听万俟大人说,潘大临最近来信,说是也要到广州找嫡父讨生活。我听程族的兄弟说,这位潘大临除了诗歌写的好,其实本身没有什么本事。他原先酿的潘生酒名扬襄樊,但自己经营却弄得负债累累,讨债人多的都打断诗句的思路,唯留下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

但这个潘生酒到了父亲手里,却成了淮南名酒之一,每年给潘生挣来上万贯的收入,然,这番火热景象,那潘生却毫不在意,也不知道观察一下生意红火的窍门,只知道天涯海角的追逐诗词大家。

万俟师叔说,这位潘生来了,恐怕还不好安置,因为他连贡士都不是,岭南官场虽然是指射之地,却也不接纳非科举正途的人。恐怕他来了,嫡父还要头疼,因为这位潘生除了会作诗,连算账都算不来。弄不好嫡父也要像养着秦师叔那样,把潘大临白养起来。这就是人常说的清客吗?”

赵兴还没来得及回答,他们已经走到了门口。门口处,李格非牵着自家的女儿,正笑眯眯的看着赵风,李清照见到赵风出来,做了个鬼脸,赵风面无表情,目视前方。

赵兴看见李清照,兴趣来了,他冲小丫头嚷:“清照,你要的象棋、围棋,我可快准备好了,你答应的事,不能反悔哟。”

李清照冲赵风吐吐舌头,李格非赶忙松开李清照的手,笑着说:“赵大人,让两个孩自己去上马车,你我二人正好在车上聊一聊。”

ps:求票,月初求票了,感谢各位读者投票支持,拜谢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