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三部 大军阀的狐步舞 第3321章 海峡口的遭遇战

陈不群一指巨港方向意味深长的笑了:“老师既然说征服容易。那么三佛齐又如何?我们驻军巨港之外。眼看那座大门没什么人守卫。只要轻轻一脚就能踹开大门。进去见什么拿什么。老师何必跟他们虚情假意?”

赵兴拍手笑了:“所以你只能做一个小商人。目光太短浅。我问你。当你看到一件商品估价远远低于它的本来价值。而别人都没现这是件宝贝。反而当它是垃圾。你会怎么做?”

陈不群目光闪亮。眼里全是贪婪:“我会趁人不注意。赶紧用低价把它买到手。”

“那么。如果这个东西是一个估价远远低于本来价值的作坊。你又会怎么样?”

“有什么不同吗?”陈不群纳闷的问。

“人心。这中间就有人心的因素。一间作坊。如果其价值远远低估了。这时。你趁着众人没有觉察过来。以廉价将它购买。事后。你掘出它的本来价值。东西的原主人就会觉得己吃亏了。他心里就会有一股怨气。时刻想着转卖出更高的价格。这中间。他会怀着怨气做出什么事来。不可预测。

但如果你觉一间作坊价值低估。不仅不压价收购。反而抬高价格以高价买入。而后慢慢的掘出其本来价值。东西的原主人只会觉得你有眼光。并将价值挖掘的过程认为是你的个人手段。那么。他永远不可能背叛你。反而希冀跟着你。获得更大地利益。

两种商人。面对一件被低估的货物。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度。前一种商人只能挣小钱。因为他将低估的价值挖掘出来。很可能会遭遇背叛与出卖。结果大钱被别人挣去。而后一种商人。他平生就是挣大钱的。价值挖掘后。暴利属于他。谁都夺不走。”

陈不群若有所思。考虑了很久。此时。各船已经掌灯。军官们开始端上晚饭。陈不群还在思考。半晌。他钦佩地回答:“老师说的有理。可这道理怎么套用在三佛齐身上?我还是不懂?”

军官们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陈不群。陈不群便将赵兴的问题解释了一遍。他一边说一边整理己地思路。军官们听了赵兴所说的道理。纷纷集结赞赏。有一名军官抢先插嘴:“太尉大人说的有理。我若手头有一间作坊被人低价买去。事后现那座作坊卖便宜了。一定懊恼不已。日日都在后悔。若是当初卖的价格出所料。在下一定暗庆幸。即使后来那间作坊挣大钱了。在下只会佩服当初买去的人有眼光。

可在下也不清楚。这跟三佛齐有什么关系。刚才陈大人也说了。三佛齐国内地军队都钳制在细兰岛。以及天竺东部。巨港城内的驻军想必没有见识过我们地天雷。这大炮轰过去。灭杀他们想必也不费工夫。可大人却要一意前往细兰岛。难道细兰岛就是价值被低估的作坊吗?”

赵兴点头:“三佛齐从汉代就开始向我华夏商人征税。他们把持征税权上千年了。三佛齐人都知道征税权的重要性。

知道你们心中有不平。论起来。三佛齐与细兰附近是海盗最猖獗的地方。以前他们也没少打劫过宋商。我们用保护商路的理由与细兰开战。却轻轻放过三佛齐。你们一定不理解。这恰好说明我此次随船而来。真是来对了。

们清剿海盗的目的是什么?是打通商路。是保持增长地税收。三佛齐这块地方。一方面是他们都明白征税权的重要。我们无论开什么价格。他们都不会感到满意。而一旦动用武力。则诸位还忘了——此地还是南洋的香料中心。我大宋的丝绸、茶叶、瓷器倾销当地。已经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把那些购买者杀光。我们会获得什么。获得一片充满敌意的土地。萎缩的市场。以及防不胜防的抢劫。

而细兰岛则不同了。那片小岛面对南天竺。天竺盛产黄金以及珍贵木料。土王们喜欢奢侈享受。又富有多金。恰好那个小岛千年战火不熄。而当地人完全没有意识到己恰好在贸易商路上。而且面对整个南天竺的大市场。从那个小岛出。可以迅的在南天竺各个港口登6。

总之。那是一片价值被完全低估地土地。我们插手细兰岛上地事务。完全可以在那里立住脚。而后依靠的好感。慢慢推行殖民政策……

与此同时。若我们想在三佛齐努力。却不是好时机。三佛齐正在跟驻辇国争斗。他们地国力还没有虚弱到向另一个大国臣服的地步。若是我们坐山观虎斗。让他们两国争斗的疲筋力竭。那时我们就是仲裁者。法度由我们制定。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到己说了算。所以我不打算在这里浪费一枚炮弹。”

舱室内就餐的军官一起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一名军官胆怯的说:“可我们已经放了很多炮。停泊的时候。为了驱赶围上来的独木舟。我们每船都放了好几轮炮……”

这个说法直接被众人无视。

耀武扬威行动。必不可少要付出一些成本。如果大宋军队停泊在港口外。不放几轮炮显示一下己的威风。哪有王叔与本地商人排着队求见的好事。

当夜无话。第二天。几艘加满补给的商船驶出码头。为的纲登上了赵兴的坐舟。兴奋高喊:“太尉。昨日中午巨港的商人开始对我们降价。这里的东西可真便宜。小拇指大小的珍珠竟然可以用一匹丝绸交换。我平生来往三佛齐数趟。没见过如此热情的三佛齐人。”

赵兴沉默不语。陈不群倨傲的翻了个白眼。反问:“你眼巴巴地爬上我的指挥舰。只为说这个?”

那商人噎住了。许久。他小心的说:“大人。宁远将军与怀远将军在城内召集宋商。说是当地国主打算划给我们一块地。建立由贸易领。据说国王也同意了。伙伴们让我来问问。这由贸易领是否按照旧章法办?”

赵兴没有回答。他站起身走上甲板。背着手眺望巨港方向。

岸边白色的海鸥翻飞不停。有水手抛掷着残羹冷饭喂养海鸥。引来更多的海鸥争抢。天空中充满了嘎嘎地鸟鸣。赵兴顺着鸟飞翔的目光向外望去。远处。青色的6地就在眼前。那就是有上万个泊位的巨港。

左襟。桅杆林立。为了防止风浪吹动下。生船只碰撞地情况。下锚停泊的船只都相隔很远。以便让船只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与旗舰最近的战船距离也在三百丈左右。肉眼只能看到甲板上绿豆大小的人影在忙碌。

这样地距离。三百只战舰的船队散步地很广。即使举起望远镜。也只能看到远处的桅杆影。

赵兴所在的旗舰是体形最庞大的战船。附近停泊的都是这种体型庞大的主力炮舰。在炮舰外围。则是四十料左右的快帆船。它们没有降帆下锚。而是扯着帆在附近海面做之字形航行。以围堵从战舰缝隙中钻过来地小船。

其实。经过昨天炮舰的恐吓。敢冒险钻过来与宋军进行交易的当地小船并不多。基本上都是些由于信息不通畅。不知道昨天情形的莽撞船夫。宋军的巡逻船并没有为难这些小船。毕竟示威行动已过。所以巡逻船只是在驱赶。

赵兴身后。那名商人正在向陈不群解释:“大人。巨港香料颇多。如今当地商人肯降价出售。许多伙伴们以为。他们可以把己的货物在巨港出售……反正咱大宋水师还要继续前行。现在顺风顺水。在巨港装一船香料回去。走的快的话。还能再运一趟货物。”

赵兴转过身。冲那名商人解释:“三佛齐国王答应给我们派遣向导。我们在等待他们的向导。我只能给你留下五六艘舰船沿途护送。至于我大队人马。等国王的使者到了。我们就立刻起锚。”

那商人连声说:“那就好。那就好。我等远没指望有太多地兵马护送。大人哪怕肯留下一艘船。我等已感激不尽了。”

三佛齐国王派来地人到的很快。又一日晌午。一支百人地船队便赶到了宋军的停泊地。赵兴让陈不群过去交涉。一番联络后。当日下午。宋军旗舰升烟起锚。

海上交战不同于江河行船。在海上。战船散步的很开。此时目力已经不够。需要有一种标志让整个舰队仰望。赵兴便想起了使用烟火作为信号。

作为烟的火药。宋朝的技术已经很成熟。去掉火药配方中那些砒霜与铁砂子。就成了一只标志旗舰位置的信号弹。桅杆望斗上的望使每隔几分钟会引燃一只烟雾弹。给后续船只指明方向。后续分舰队的指挥舰也会如斯响应。引燃己的信号弹。让旗舰知道他们的位置。

旗舰的信号弹冒出红色烟雾。其余几支分舰队的信号弹则是黑烟。

这种做法虽然暴露了旗舰的位置。但在海上这样广阔的区域里。也增加了各舰协同配合的能力。比起所得来。让旗舰暴露位置。也不算什么损失。反正凭这片海域的小独木舟。也威胁不到丛丛护卫下的重型炮舰。

航行没多久。前方海域打来旗号。船队开始进入马来海峡。

马来海峡最狭窄处。据说一门要塞炮就能封锁整个海路。在宋代不存在要塞炮。但这样狭窄的海域。船只回旋的余地不大。而复杂多变的峡湾正是藏匿海盗的地方。许多海盗船都借着热带茂密的树林遮掩。藏身在峡湾处。望见宋商的船只经过。则快杀出。拦截商船。

这种海盗劫掠现象。即使到了现代有飞机大炮搜索。也不能剿杀殆尽。更何况在宋代。远不是三佛齐官府所能控制的。

果然。前方的哨船通过旗号向后方报告。他们正遇到海盗袭击。随着讯号传来地还有隆隆的炮声。

峡湾处。炮声被放大了许多。听起来像是滚滚的雷池。陈不群侧耳分辨响声。语:“这是大炮声……这是手雷!呀。砰。海盗是为抢劫而来的。他们不会纵火。就该是装出软弱的模样。让海盗船靠上来。而后用手雷教训他们。干嘛浪费大炮?!”

广南军械局制作出三种火药。其中一种火药就是硝化棉。限于这时代地炮管铸造技术。这种大威力的火药导致炸膛率上升。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未攻克炮膛铸造技术之前。宋军都是用这种手雷。因为这种火药威力大。它的响声听起来格外干脆、高亢。与黑火药沉闷的响声稍稍不同。仔细分辨可以听得出来。

赵兴从京城回来后。迫于朝廷地压力。交出了黑火药配方。但另两种炸药配方他却没有交出去。当然。不同武器当中火药配方不同。也只有很少人注意到。只有知道内情的人才会从二者的爆炸声中分辨出来。

陈不群细听了一会儿。这时。战船的度逐渐加快。峡湾处风势比较大。依靠风帆做动力的战船度越来越快。不久。战船已经驶过了飘浮碎舢板地海面。

这就是刚才的战斗地点。赵兴摆在舰队前方地全是吃水较轻、度较快的快帆船。在峡湾的风势下。这些战船度也很快。它们一掠而过。只给洋面留下了一堆碎木板。

说这里只有碎木板也不对。海面上还有几个沉浮的人头。他们奋力的向岸边游去。玩性甚重的士兵们还拿起火枪。比赛着射击浮动靶。

前方地势越来越窄。等赵兴驶过刚才的交战区域后。现岸边无数匆忙逃窜地独木舟。这些都是刚才不看风色。冲出来的海盗。原来他们是想捞一票就走。见到宋军火力犀利。便远远的停在射程外。打算尾随一段时间。看看能否占上便宜。没想到宋军战船越来越多。而且一个比一个巨大。等到旗舰赶到的时候。其庞大的舰身已经不用开炮。光撞也能把他们那些小杂鱼撞沉。故此。那些海盗惊慌逃窜。等赵兴掠过的时候。他们大多数已经逃上岸去。少数还在岸边奋力挣扎。

“可惜了”。甲板上一名宋军得意的叫嚷:“我听说南洋的独木舟都是好木料造成的。这一艘独木舟拉回去。怕不得卖个百十贯。”

这一带的独木舟都是二十多米长。全是硬木制作。才能防止海水地浸泡。每艘独木舟上约有五六十个排桨手。最少地话也有三十多个。在这狭窄的海峡处短途冲次。排桨船有着巨大地优势。故此他们抢劫屡屡得手。

这样的独木舟拉回去。小户人家打一屋子家具足够了。搁现代。这样一屋子名贵树木打制的实木家具。怎么说也在百万身家。也难怪船上的宋兵动心。

刚才那名宋兵遗憾的说完。另一名宋兵马上接嘴:“瞧你那点小志气。昨天登船的那名商人你见了吧。这厮用一匹丝绸换了一粒小指甲盖大小的珍珠。这粒珍珠拿回去。不得万贯上下。我听说南洋岛上遍地珍珠。等我们赶到细兰岛。我还打算抢一包裹珍珠回去。”

甲板上士兵在闲扯。甲板尾部。陈不群指点着两岸的景物。唠唠叨叨的跟军官们谈己当初追随老师闯海的经历。他遗憾的咂咂嘴。说:“当初老师一心想到欧洲。所以我们只是从这一掠而过。后来。此地的经营都交予了蒲易安。可惜了这块大肥肉。”

一名军官插嘴:“督帅。我听说蒲大官人前不久跟太尉大人分手了。己去了阿拉伯。有这事吧?”

陈不群一声轻笑。扬声说:“时至今日。我也没什么好瞒的——那蒲大官人一心想让儿子进士及第。可惜屡试不中。后来求到太尉大人门下。

太尉大人说。蒲大官人现在是一心想做个宋人了。也想成为官宦世家。既然如此。他就出一把力。帮帮老伙计。蒲大官人跟太尉约定。他回家乡联络族人。太尉大人帮他儿子在朝中努力。如今。那泉州市舶司就由他儿子掌管……”

众人“哦”了一声。一名军官兴奋的补充:“如此说来。我们在阿拉伯也不是没有落脚点。”

一个阿拉伯人想成为大宋的官宦世家。这在别地朝代看来不可思议。但在大宋。即使没有赵兴的时空里。蒲家人后来也做到了。比蒲家人更变态的是那群以色列人。他们后来都纷纷改了汉姓。融入到华夏大家庭中。

宋人就是这样信。

赵兴的旗舰驶到海峡中部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没有赵兴啥事。在两岸上。透过望远镜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无数逃上岸的海盗正目瞪口呆的望着这支庞大的舰队驶过。隐隐约约中。还有许多人冲着这支舰队叩头。或者跳着奇怪地舞蹈——那是当地一种驱鬼舞。

整支长队通过海峡。用了大约二十小时。赵兴前方的战船已经进入狮子城。后方的商船还在点着灯火夜航。土人分不清战船与商船的区别。他们甚至分不清船只的数目。只知道大宋这支船队数目很多很多。多地都数不过来。

赵兴在狮子城休整的时候。整个南天竺听到这样一支庞大舰队抵达地消息后。集体失声。他们屏住了呼吸。翘望着远东方向。心里在猜测那个庞大的东方帝国的实力。

实力深不可测。

驻辇国与三佛齐的海战。虽然也动用了数量庞大的战船。但大多数战船都是蚂蚱级的独木舟。哪像大宋战船。每一艘都庞大吴鹏。而且战斗时。浑身上下都喷火喷烟。

不久。跟随宋军战船行动的三佛齐舰队赶到细兰。他们是三佛齐一个属国地助战部队。这些人向细兰盟国通报援兵到来的消息。细兰人这才知道那支庞大的舰队是他们的盟友。顿时。全国上下士气高涨。他们动疯狂反击。驻辇国部队起初愕然。后来从俘虏嘴中听到消息后。开始全线收缩。

然而。这支军队却不随着三佛齐的指挥棒而转。三佛齐联军屡次催促。这支军队却没有动身的**。他们只是频繁向国内派出运输联络舰。一船一船的向狮子城运送火药。囤积军火。不久。雨季到来。这支军队仿佛打算在南洋度过雨季。他们整天无所事事。除了操练时间就是与当地人做生意。三百艘炮舰。不下六千士兵。似乎像没见过新鲜玩意的乡下小屁孩一样。抛出大量的钱币。购买任何他们没见过的东西。拜他们所赐。大宋铜钱顿时成了南洋硬通货。

雨季地最后一个月。呼鲁纳王国终于松口了。他们同意划出一块约一百平方公里地土地。让这支舰队驻扎。当然。为了应付侵略。他们划出的这块土地特地面朝北方大6。正中下怀地赵兴终于很不情愿的动身了。先期赶到的三十艘战舰在细兰岛港口下锚。开始冒雨征集民夫修缮港口。

雨季刚过。早得到消息驻辇国终于集结了一千余艘战舰。冲细兰岛扑来。恰好与宋军后续舰队在保克海峡口相遇。

舰队前方陡然升起了一股浓浓黄烟。在蓝色的水天之间。这股黄烟显得格外乍眼。

这时代宋人制作的烟花领先于整个世界。赵兴便将宋人的烟花作为海上舰船联络的信号。黄烟是告警信号。

不一会儿。告警的黄烟接二连三升起。天际尽头被一道道黄烟遮蔽。陈不群挥手下令旗舰升起战斗旗。而后拱手礼让老师。

大战当头。赵兴也不客气。他抢步走上了指挥台。命令各舰向旗舰集结。随着这道命令。眨眼之间。整个舰队进入战斗状态。押尾的宋军补给舰与护卫舰开始带着商船向更北方的海域退却。其余舰只则一边行进。一边按照战斗队形展开。

再行驶片刻。隆隆的炮声也清晰若尔。这说明前方的先遣船队正陷入苦战。与此同时。道道黄烟中也多出几道黑烟。那是战船燃烧出的黑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