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宋时明月 >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27章 人情不好讨

宋时明月 第四部 逆天的疯狂 第4327章 人情不好讨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0: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丰亨豫大”,语出《易经》,它的意思是财多德大,只要一个人有钱,他就有道德,有多少钱就有多少道德。有周扒皮那么多的钱,所具备的“半夜鸡叫”的道德就远远超越常人。

这意思引申出来,就是国家越富足越兴盛;德大则无所不可,财多则无所不济。说一句白话,就是:皇帝就应该有天子的气派,要敢于花钱享乐,不必拘泥于世俗之礼,否则就会失去上天的眷顾!

“唯王不会”,语出《周礼》在这里,“会”就是会计的意思。当时,蔡京告诉赵佶:《周礼》的意思是,只要是君主,就可以不受限制地花钱;贵为天子,要是过分节俭,就和那些平头百姓没有什么两样了。

人世间还有什么理论比这段话更符合小皇帝的心意。

说起来,大宋现在确实有鼎盛一新的盛世景象,西夏服软了,辽国妥协了,南洋小国不断朝贡,纳土归流,外贸收入直线上涨,朝廷与民间财富充足,这个财赋税额超出了历代朝廷,甚至连以后的“康乾盛世”面对大宋的赋税额也说不出话来。

与此同时,大宋的创造力也在迸,四大明中有三大诞生于宋,除此之外,原本黄道婆改革的纺织机也在宋代成型。现在又有了赵兴这个变数,大宋的技术创造更加一不可收。

国家的财赋总是花也花不尽,而支出项目却在不断下降,犹豫四境安定,宋徽宗也在这一年开始裁减军队,即使没有赵兴这个变数存在,大宋厢军、禁军的数目也在极度萎缩,以至于金人兵临城下的时候,大宋国都连守城墙的人都凑不出来。

有了赵兴这个变数,大宋虽然军队数目在急剧裁减。但因为换装了新式火枪,战斗力反而在直线上升,与此同时。这些新换装的军队磨刀赫赫,瞪着眼睛四处寻找敌人这个时代,大宋的强盛令整个亚洲颤抖,连它的老牌敌人辽国也因为自己的衰败。而频频做出外交让步。已经有大宋臣子谈论断了辽国地税贡,但因为赵兴的坚决反对,这件事被搁置下来。

强大的大宋国内推行共和,推行商业理论,市舶司四处开设,海贸对于平民百姓不再是高门槛地商业运作。整个亚洲巨量的财富汇集于此,论理,似乎也该到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时候了。

当然,在宋代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万恶的。

“天下太平,府库充盈,百姓鼓腹讴歌,此所谓丰也。三代乌有此盛?”蔡京振振有词:“既然丰亨。便可豫大!”

宋徽宗兴奋地拍手:“卿言甚佳!朕想的事卿都想到了,如此。朕要做的大事只有依靠卿了。想不到童伴当如此有眼光,给朕推荐了这么一位能与周朝姜尚、三国孔明媲美的治世大才。朕外有赵卿,内有蔡卿。便可以放开手脚治理天下也就是什么是不管,只管独自玩乐。

哈哈,外事有赵卿,内事唯蔡卿,朕便做个千古难寻的多才皇帝!做一个政治清明、百业大兴、千艺皆举、万乐皆享的天子,卿,朕就指望你了。”

因为这番理论,蔡京上位了,他改任户部尚,原先地户部尚苏辙调任礼部尚,大宋开始奢侈的享受起来……

远在杭州的赵兴不知道因他的理论产生的变化,他在蹴鞠比赛后便领着嫡子赵风巡视杭州,一边享受着杭州百姓的热情招待,一边巡查着杭州的风土人情。

赵兴所处的就是一座“人情茶馆”。

宋代的“人情茶馆”一般都开设在居民家中,这些有能力开设人情茶馆地多数是些当地土著人士,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当地地情况比较熟悉,当然,也与当地的衙役比较熟悉。

这些人多数祖上曾经富裕过,给子孙留下一座大宅院,而子孙读不成,便利用自家房子地空余,开设“人情茶馆”,这种“人情茶馆”因为既不属于行商,也不属于坐商,所以刚好处于大宋法律的空白处,他们经营茶馆完全没有税务负担,所以来往地都是附近乡邻,或城中有几个闲钱,有大把时间无处消磨的有闲阶层。故此,这种依托左右邻舍情意营生地茶馆,便被称呼为“人情茶馆”。

“人情茶馆”在大宋展了百余年,渐渐的,它又增加了另一项公认开设茶馆的人依托自己与本乡官吏的熟识,帮助客人寻求与官府达成沟通,这也就是现代把走后门称之为“托人情”的由来。

除了与官府沟通外,人情茶馆也会帮助客人处理一些琐碎事情,比如帮助客人约会自己的情人,以及给客人提供一个秘密会晤的地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代的“人情茶馆”类似现代的“私家俱乐部”、或“私家菜馆”与“私人会馆”。不是熟悉的人一般不予接待。

在古代,由于没有电话与QQ,人情交往并不方便,“人情茶馆”的出现使得它成为一种社会润滑剂,故此,它的存在也成了宋代社会的潜规则之一,连宋徽宗约会李师师也要通过“人情茶馆”来沟通,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官员自然想不起来向“人情茶馆”征税,赵兴虽然做的事情比较逆天,但他现在坐在“人情茶馆”里,身为地方最高长官,却丝毫没有检举偷税漏税的觉悟。

说起来,这间茶馆跟他确实有人情在,茶馆的老板是一名退役厢军,当初他随同大部队来到杭州,曾经参加过苏轼组织的西湖整修工程,而后这个人在杭州定居下来,娶了曾在赵兴城堡做工的一名女娘。而杭州衙役多数是那帮厢军的同伴,其中为的吏员又多是曾进出过赵兴城堡的学生、商人、军官,因他妻子的关系,“人情茶馆”的老板跟这些吏员都能搭上话,于是他开了这间茶馆,干起了沟通官府的活。只看赵兴都能来他地茶馆喝茶,便知道,茶馆老板在这方面做的很不错。

陪同赵兴喝茶的不光是他地嫡长子。此外还有曹氏将门的下一代嫡长子曹晟、张氏将门嫡长子张衍、石氏将门嫡长子石诚,这几人当中,石诚的年龄最大,约十五岁左右。其余的也就是岁而已。这个年龄正是最顽皮地时候,但他们坐在赵兴面前,却乖的像猫。

茶馆的门口处,黑人泰森正无聊的咕咚咕咚的喝着水,这位铁塔一样的壮汉现在跟赵兴一样步入了三十多岁地中年,多年的养尊处优。让他身体有点微微福,而在赵兴身边多年,也让他身上多了一点倨傲,他一边牛饮着茶水,一边斜着眼睛打量着进来的客人,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情。

茶馆里,一名十三四岁的女孩瞧着水碟,轻唱着歌词。杭州是赵兴的天下,最流行的还是苏轼的诗词与赵兴的几剽窃诗。那女孩唱地就是苏轼地“明月几时有”。

杭州这几年已经展成中国音乐的北方中心。这一方面是因为廖小小地存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西厢记》诞生于此。秦观等于诗词大家曾在这里指点过伎乐们的唱法。所以,东南一带读人常常说:“杭州人文荟萃。西湖歌乐为一时之鼎盛,连未入流地杭州歌伎拿到京城。也能当个当红行。”

但这番话显然不包括那名正在演唱的女娘。她敲着水碟,碟声清脆,但歌唱声却有气无力,听地曹晟直翻白眼,张衍满脸不耐。这些孩子当中,只有石诚与赵风稳重,这两人面无表情,但眼睛已经透露出拂袖而去的意思。

正在此时,茶馆老板端着一个盒子,讪笑着走进赵兴跟前,低声说:“大郎,有人情!”

茶馆老板不曾在赵兴庄园里工作过,他用“大郎”的称呼纯粹是想跟赵兴拉近关系,赵兴抬起头来,满脸含笑的扫了对方一眼,伸手指一指礼盒,问:“什么人情?”

茶馆老板讪笑着,答:“客人听说李家女娘爱好金石,特地寻来了这份周代古玉,想送于小官人,只求小官人点个头,许给一份出海许可。”

也就是说,这份人情是送给赵兴的孩子赵风的。送礼的这个人可谓精明,知道赵兴现在什么都不缺,故此将礼物转送赵风,送礼的对象却是赵风未过门的妻子李清照。

如此弯弯绕绕的心思,不得不佩服送礼人的玲珑。

其实,面对赵兴的时候,不光想走门路的杭州商人愁,连朝堂上的小皇帝也在愁。西园当中,小皇帝与蔡京交谈完毕,他忧虑的询问蔡京:“蔡卿,赵卿又给我送来了一些海外小岛,我当如何赏赐呢?”

这个问题也把蔡京难住了升赵兴的官,对方现在已经是二品了,再要升官,那就必须调回京中,非政事堂宰相不足以让对方心动。但赵兴明摆着不稀罕京城的官位,要不然他当初不会要求转任地方官……更况且,蔡京如今才几品,搬来一尊大人骑在自己头上,蔡京也不是傻子。

不升官,升爵,赵兴现在的爵位已经够高的了,再要升,他的爵位要胜过那些开国将门的后裔,如此,至簪缨世家何地。

不升官,不加爵,那么赏赐钱别在赵兴面前提着个“钱”字,这厮开拓海贸,论到富足,有可能大宋国库也不如他家钱多,要赏赐他钱财,多少是个够。况且赵兴本人也说过国土无价,他给大宋拿回来的是国土,要赏赐他钱财,该以什么价格来衡量他的功劳。

可不赏也不像话,想当年先皇哲宗极力压制赵兴,将赵兴的功劳转嫁到赵兴的上司头上,但如今,赵兴的上司是谁。

想当年,哲宗那样对待赵兴,最后赵兴怎么做的先皇一死,赵兴领兵包围了京师,扶持了一位自己满意的新皇,有这个先例在前,如今谁敢怂恿皇帝怠慢赵兴?

蔡京许久难以回答。倒是高俅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轻轻拍着手,吐出了两个字:“字画!”

这两个字提醒蔡京。他一拍大腿,兴奋的说:“对,是字画,昔日赵兴入京科举的时候。整天与李公麟、米芾纠缠在一起,后来他与坡仙、黄庭坚这些人来往密切,连在下也算上,他与我等交往,最热切的是搜集我等的字画,官家师承王诜。不如送他几幅字画,也算莫大的恩宠。”

宋徽宗拍手称快:“着啊,当年王姑父送他一副渔村小雪图,令他答应照顾本王……”

宋徽宗地话嘎然而止,稍停,他又说:“荫及子孙,朕再封赏赵卿几个孩子,使他们也得身前荣耀。”

蔡京眼珠一转,赶紧建议:“荫及赵兴子孙。不如惠及坡仙。我听说坡仙嫡长子苏过刚刚出京,官家若赏赐坡仙子孙。赵兴一定明白官家这份心意。”

宋徽宗点头赞赏……

杭州,人情茶馆内。将门三子羡慕的看着赵风打开礼盒,取出盒中的古玉。在古董鉴别上。赵风是个棒槌,他满脸懵懂地查看着色彩斑斓的古玉,这个古玉是一个半环形玉,赵兴还在一旁嘲笑:“这什么玩意,瞅着眼熟,别是咱家制造过的。”

赵风闻言将玉递给赵兴,乞求的说:“嫡父,你检查一下,清照脾气激烈,要是送给她一个假东西……”

赵兴笑着回答:“无需看,对这种东西有两个办法处置,一种是不管真假,买下来,送给李家小娘,显示你一番关切,便是假地也无妨,咱家买得起假货。”

赵风嚅嗫的说:“另一种方法……如何?”

赵兴气结:“我赵老虎一瞪眼,整个南洋都要抖三抖,怎么就生下你这个懦弱的孩子!罢了,另一种方法是给她钱,让她自己决定买不买。”

赵风捏着那个玉,沉默片刻,回答:“嫡父两个主意都是馊主意!”

赵兴点头:“有点味道了,这话说的像我的孩子。”

茶馆老板在一旁询问:“大郎,这人情……”

赵兴摇头:“规则,我定的规则不能由我来打破,审核海贸许可证地权力在市舶司,他自己过去递申请,只要符合条件,也没什么难度,何必要托人情呢?”

茶馆老板讪笑着,解释:“大郎,他想去的是天津市!”

赵兴哦的一声,考虑片刻,回答:“让他递申请来,我且考察一番!”

天津是赵兴新从辽国虎口夺食设立的新椎场,由于这个新椎场建立在辽国地盘上,管束比较严格,对于贸易的禁令很多,这人想运动前往天津,显然,他想做的生意不是朝廷许可的正常生意。

茶馆老板一个转身,不久转回来,递给赵兴一张信笺,信笺上写着那个商人的姓名,以及担保人,赵兴随手塞入袖中,冲茶馆老板摆了摆手,茶馆老板躬身退下。

再没人来打搅,赵兴竖起耳朵,听着茶馆内的客人低声谈论着杭州地市况,他们地谈论中,既包括最新的外贸动态,也包括杭州官衙内地司法状况,当然,也有些人谈论着谁家的女子值得约会。

这几年,杭州地展越来越快,当年苏轼整修了西湖,使它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此外,杭州各县地道路畅通,也使得货物流转方便,这给杭州带来了巨大的人流与物流,杭州的市面越来越繁荣,也使得杭州百姓的收入节节攀高。

衣食富足,人的精神面貌便不一样了,当初那个瘟疫横行的城市现在焕着勃勃的生机,百姓身上充满着对自己生活的满足感,交谈起来充满自信,充满幸福感,赵兴心满意足的听着杭州百姓的交谈,时光在宁静中无声无息流逝。

茉莉园内,气氛却并不轻松,陈伊伊的兄长陈公川一身朴素,正围着妹妹哀求:“伊伊,你说句话呀,你帮着为兄说句话呀!”

陈伊伊皱着眉头,慢慢的回答:“哥哥,天字出头便是夫,夫为妻天,如今我身为赵家的人,我子继承的是赵家的产业,陈家的事与我何干?”

陈公川跺着脚,答:“妹妹,你怎么说出如此凉薄的话,你娘家不好,赵家岂能看中你。”

陈伊伊笑了:“哥哥,你这是挑拨,且不说三纲五常,便说妹妹本身,我如今与赵郎是藤缠树,彼此相依为命,赵家即我,我即赵家,何来什么看中不看中,此为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只要夫郎疼我恋我,便是赵家疼我恋我。”

陈公川摇头,诉苦说:“妹妹,我大越全靠着每年的朝贡换回来一点宋货,再转手海外蕃商获利,如今宋船遍布南海,宋国舰队武装护送他们直达南洋各个港口,我大越海商已经没有活路了。再加上广源又被你拿去。现如今,我大越入不敷出,再这样下去,明年我们连官饷都开不出来了。

哥哥要求也不高,只要去你向离人说一声,允许我大越商人参与海贸,也就成了,这点小事你也不伸手帮娘家一把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