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雪视角 > 第25章 不同量级

雪视角 第25章 不同量级

作者:离月上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3: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本书前文给大家仔细分析了三本投资技巧类书籍,相信大家都得到了一定的收获,那些经营着自己5%“小生意”的朋友,应该也已经开始锻炼自己对于市场波动的耐力了,这个过程不能急,慢慢练,我们接下去换换脑子,放松一下,通过阅读投资大师们的传记、文章以及记者问答,切身体会一下那些已经通过投资获得成功的人究竟有着怎样的认知和思想。

接下来上雪要带大家仔细分析的这本书便是华尔街必读书刊,价值投资的基础读物《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作者:沃伦·巴菲特。

这本书是由巴菲特亲笔写的手稿和回答记者的问题汇集而成,比较凌乱,不涉及非常具体的投资技巧,但全书读下来信息量很大,所以我们依旧能收获不少投资方面的知识。

在此之前上雪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巴菲特,详细版见后文《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1956年,26岁的巴菲特就成立了一家有限合伙公司,专注于收购小企业和大公司的股份。

1965年,这家公司接管了伯克希尔·哈撒韦,一家每况愈下的上市纺织公司,于是巴菲特有限合伙公司不久就解散了,巴菲特把伯克希尔的股票分给了公司的合伙人,而查理·芒格正是他最大的合伙人。

随后伯克希尔开始在多个领域买入股票,包括保险业、制造业和零售业。

在巴菲特和芒格的领导下,伯克希尔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

首先,1991年其从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公司转型为一家成功的投资企业,当时伯克希尔的资产组成为:80%来自有价证券,20%来自自营公司。

1996年,伯克希尔开始了第二次转型,变身为一个大型的多元化投资集团。伯克希尔现在的资产组成为:80%来自自营公司,20%来自有价证券,而后者的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

伯克希尔公司的业绩可谓出类拔萃:截至2015年,公司的绩效远远超过了公认的标准,比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或标准普尔500指数。

从1965年到2015年,道琼斯指数上涨了18倍,但伯克希尔的股价同期上涨了1200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是标普500指数的两倍。

大家要知道,年复合增长率,也就是复利,可以在50年的时间里超过20%是非常恐怖的,不信你们现在可以用你的家庭总资产乘以1.2的50次方,看看50年后的资产总额是多少。

上雪要强调,巴菲特如果激进一些,他的年化收益率根本不止21%这个数,因为他手里总是存着大把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而这些现金揣在手上只会贬值而不能产生任何价值。

这与目前国内很多大型基金经理的风格截然不同。

为了基金的年度排名,有些基金经理在周期好的时候经常把股票仓位加到95%以上,组合里只保留5%不到的现金,这种激进式做法可以让他们的业绩在当年远远跑赢市场,吸引一大票跟风购买的散户,于是他们所管理的基金规模会快速扩大,从而个人拿走巨额管理费。

大家要知道,基金管理费只跟基金规模挂钩,如果一个基金经理想赚快钱,他即便知道市场风险收益比已经非常低,还是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重仓持有股票并且不愿防守退出。

不仅如此,同一家基金公司还打着明星基金经理的旗号不停推出持仓差不多的新基金吸引大家进场,为的就是多收你们一道手续费和管理费。

新基金募集过来的钱正好用来把老基金里的持仓股重复购买一遍,从而继续推高老基的基金净值,吸引散户不断进场。

在没有笨蛋承担损失之前,泡沫是不会破裂的,只不过很可惜,承担损失的笨蛋往往就是那些只看收益率不关注风险,自身认知非常匮乏的投资者。

当市场上的笨蛋都进来的差不多了,后续也就没有足够的笨蛋接盘,泡沫自然也就破了。

最后跟风买进去的人亏了多少跟基金经理没关系,他们光是2%的管理费都破了亿,然后他们又在业绩最好的时候赶紧升职为管理岗或者跳槽到私募抬高身价,留给原先基金持有者的就是一地鸡毛。

国内目前的基金行业是销售驱动,这种体制本身就会造成非常大的问题,里头的水很深,回头《雪视角》聊到基金的时候上雪自然会跟大家详细说,这里上雪要强调的是,巴菲特这样“变相”的基金经理,其实对股东长期利益是最负责的。

因为他手里永远握有大把现金,以至于当市场发生危机的时候他可以不断买入摊薄成本,并且大举拯救一些濒临倒闭的优秀公司,从而在之后获得更大的收益。

当然,上雪也需要提醒大家,不是说我们手上的现金越多越好。

在熊市后期,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持有股票和债券,因为市场不好的时候债券的收益率往往比较高,而股票的风险往往比较小。

在牛市后期,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退出市场,持有现金,保住牛市给我们带来的超额收益,以便于今后我们在熊市的时候播种。

农民讲究春种秋收,做投资也是一样的道理,熊市播种,牛市丰收,大家不要总是反向操作。

对于现金资产我们应该有一个这样的认知,现金在短期是最安全的资产,因为短期不会波动,但在长期是最不安全的资产,因为现金在长期一定会贬值。

相反,优秀公司的股票短期不一定安全,但长期一定是最安全且收益率最高的资产,没有之一。

有人会说我20年前买的房子现在都涨上天了,房子比股票靠谱,那上雪只能默默让你自己按一下计算器,用你20年前买房子的钱去买茅台,算算现在你的总资产是多少?

中国一线城市最好的地方近20年的涨幅平均年化也就20%左右,茅台股票的年化收益率20年来可是33.43%,1.2的20次方总资产翻了38倍,看起来很牛逼,但是1.33的20次方将近300倍,两者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大家现在知道复利的威力了么?

所以如果大家现在有一笔钱想用来养老,我们要做的不是存银行,也不是买房子,而是花一点心思去选择5到10家优秀公司的股票。

选择好后我们别急着买,要看看买入的价格美不美好,如果价格非常美好,我们就不要犹豫,底部慢慢建仓,长期持有。

只要这些公司基本面和盈利水平没问题,只要市场对它不是严重高估,我们就拿着别动。

如果公司股价又跌到低谷区我们就多买一点儿,拿出养孩子的耐心来对待这些公司,等我们老了估计在高端养老院里都能办一个黑金卡。

后续论点见下章。

重要提示:文中提及的所有公司仅用于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