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雪视角 > 第38章 路径依赖

雪视角 第38章 路径依赖

作者:离月上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3: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巴菲特和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巴菲特调研公司的时候很喜欢登门拜访,而格雷厄姆是学者范,他会通过各种公开数据研究公司股票。

这两种调研方式上雪认为都能挣钱,但格雷厄姆那种方式因为跟公司接触不深,所以他每次买也不敢重仓,分散式的捡烟蒂,赚了点钱就跑,而巴菲特则是对自己调研后确定的公司重仓持有且长期持有。

上雪自己在投资的时候认为应该像巴菲特那样尽可能多渠道了解企业,而不是只看市场新闻和财报。

当然,我们大多数人毕竟不在研究机构或者基金公司工作,人家企业也不可能像接待明星基金经理一样接待我们,所以登门拜访这个大家自己有资源就做,没资源就尽可能多地线下侧面了解或者在网上搜历史以来的所有视频。

比如前两年上雪喜欢白酒,我就在各种视频网站上看我买的公司工厂是怎么运作的,存货大概多少,酒窖有多大,甚至员工食堂都可以看到。

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很多UP主的VLOG里面有参观酒庄一整天的视频,能搜到的上雪基本上都看了,因为同一家酒庄不同人去参观其实得出来的感受很类似,拍的生产线也大体就是那些,所以上雪经常可以在不同视频里看到同样的场景,看到最后我都可以背出某酒厂的生产线上工人的个数、岗位和职责。

上雪不仅看酒庄的工厂,还看电视台对于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采访,在外面逛街也会跑进高端超市或者烟酒店问问老板最近哪个品种最畅销。

前两年我看似是个写的作家,但其实上雪真正的主业是开酒庄的,我的酒庄生意一直平稳运行,但因为2019至2020年国家刺激经济,导致市场资金流过于充裕,市场先生给我的酒庄报了一个很高的价,所以上雪在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一直在不断减持我的酒庄股票。

当然,上雪因为太喜欢酒庄生意了,觉得这个生意护城河广,赚钱轻松,消费者粘性大,故我至今还保留了比较大的配置比例,我知道市场先生现在没钱,肯定会调低我酒庄的估值,但没关系,因为我拿的是长期,这个生意我看懂了,是个好生意,所以尽管短期波动,但上雪我长期看好。

长期看好的东西,就很适合在资产组合里作为底仓,底仓就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去动的东西。

如果说过去两年白酒是一个短跑型选手,那么很可能在未来,它会变成一个长跑型选手,跑的速度没有原来块,但因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极强,长期下来肯定可以大幅跑赢市场。

大家学到这里是不是发现投资市场其实挺有意思,各类资产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有时候适合短跑,但一旦过了某个时间节点,可能这名选手的速度变得更适合跑长跑,而就算是长跑型选手,也会有突然发力的时候,比如我们上一章说过的逆周期投资中证红利,就会发现它其实跑得非常快,就好比长跑选手阶段性发力,超过他前面的一个又一个对手的时候。

还是那句话,投资市场从来不缺机会,缺的就是我们的投资能力。

作为投资者,学到后面,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了解我们在场上比赛的选手,还要了解我们的竞争对手,也就是跟我们的选手比赛的那些选手,以及选手后面的押注的那些观众。

投资游戏其实很像巴菲特小时候玩的赌马,最重要的,是要押对马场里其他观众的心理。

这个技能说来简单,但实际操作下来非常困难,困难程度不亚于从一个小县城里通过高考考上清华北大。

这也是为何全球优秀的投资人人数也比较有限,肯定没有清北的毕业生多,要不然福布斯富豪榜上出现的人都是像巴菲特那样搞投资的,而不是搞实业的。

为什么《雪视角》这本书一上来就要跟大家介绍巴菲特,因为上雪认为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对于小白投资者而言比较不容易亏钱。

拿长期,我们赚的其实就是企业增长的钱,不需要去关心市场情绪,如果大家想赚市场情绪的钱,不是不可以,就要把这本书接着往后看,学会“预判别人的预判”。

在判断完一家公司是好公司后,我们每次投资,不要想着自己要怎么做,而是要先判断对手会怎么做,这跟古代用兵打仗是一个道理,你要猜对对方将领会怎么伏击你,你才能想出一个反伏击的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些万古长青的兵法类的书籍上雪认为很有必要纳入《雪视角》,帮助大家拓宽知识面,开拓眼界,知道如何利用对手心理反将一军,获得胜利。

我们说回巴菲特。

巴菲特在26岁的时候就通过投资和其他工作的收益拥有了17.4万美金,但他的年开销只有1.2万,所以他觉得,他如果能保持稳定的投资回报的话就可以退休了。

他预计自己在35岁时肯定会有1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800至1000万美元,他的这个算法有些保守,事实上巴菲特当时每年的财富增长率为61%。

巴菲特从纽约回到奥马哈开始自己的事业后,就开始像各种亲朋好友筹钱,他的老师格雷厄姆还把自己的客户介绍给巴菲特,就这么东拼西凑,巴菲特凑齐了50万美元。

当时的巴菲特跟现在一样,都喜欢那种通过股票分红就能收回所有本金的公司,投资收益率也一直很不错,可以说钱在他的手上总是能变成更多的钱。

所以这个阶段巴菲特其实非常吝啬,他的妻子苏珊都生第三个孩子了,想要个大一点房子,然后装修,巴菲特都不太愿意。

不过巴菲特还是很爱苏珊的,所以忍痛花了31500美金买了一套法纳姆街道上最大的房子,他把这个房子命名为“巴菲特的蠢事”。

在巴菲特眼里这栋房子太贵了,根本不是31500美金那么少,而是100万美金。

因为在巴菲特看来,31500美金如果给他取投资,12年后就是100万美金。

苏珊不仅买了大房子,还花了15000美金装修,这个装修价格差不多是房子价格的一半了,就相当于我们拿100万买房子,装修花了50万。

巴菲特知道后肺都要气炸了,不过他没敢对妻子发火,只是看到账单后做了一个悲伤的表情,差不多是心如死灰,因为花15000美金装修在巴菲特看来太蠢了,蠢到跟花30万美金去理发店剪头一样。

很明显,巴菲特又把复利算进去了。

巴菲特如果没有苏珊,没有孩子,大概就会跟上雪的《经城之雁子谷》里的男主角萧杰一样,永远不买房子,永远租房生活。

萧杰是个很厉害的投资人,钱在他的手上每年都可以变出更多的钱,而且涨幅还远远超过当今房价的涨幅,这就是为什么上雪认识的一些也内非常牛逼的投资人,2019年以后在北上广深都是租着房子住。

在他们看来,几千万买一套房子简直就是侮辱了金钱存在的意义,按房子目前的平均退出期五年计算,几千万在他们手上通过投资别的风险资产获得的回报肯定远远超过房价上涨的回报。

国家经济格局每年都在不断变化,一个增值方式在过去有效,不代表未来还会一直有效,就好比2019至2020年医药消费涨幅很大,业绩也不错,但不代表2022年经济复苏周期来了之后这两个行业还会跟之前一样狂涨。

赚钱,不管赚什么钱,都不能形成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一旦形成,会很被动,因为如果路径没有了,我们就跟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往哪里飞。

——————————————

想要跟上雪以及上雪的其他读者做好朋友的可以加一下群,因为上雪书太多了,加的时候注明是《雪视角》的读者,群号见本书简介,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实践。

后续论点见下章。

重要提示:文中提及的所有公司仅用于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