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雪视角 > 第43章 留下善意

雪视角 第43章 留下善意

作者:离月上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3: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看完《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这本书,让上雪触动比较大的其实不是巴菲特的那些投资方法,而是他能逆势坚持自己的那种定力,以及老了以后社会责任感的上升。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以前有多爱赚钱,他小时候把赚来的钱放到一个存钱罐里当宝贝一样藏着,长大成家了也不愿意多拿钱给老婆孩子过奢侈生活,巴菲特其实就是个活生生的守财奴。

但随着他的人生阅历和个人财富的逐渐积累,以及妻子苏珊身体的每况愈下直至最后死亡,巴菲特才意识到这些财富不过就是身外之物。

老年的巴菲特开始关注很多赚钱以外的事情。

比如他抨击美国的资本利得税太低了,巴菲特认为自己从股市中赚来的钱应该被多征税。

资本利得税很多人不清楚是个什么玩意儿,因为在中国我们目前没有这个税。

大家在股市中赚了钱目前在我国是不需要交税的,但在美国这个税很贵,而且家庭原收入越高,持有股票时间越短,就越贵,比如一年以下持有期税率是25%,1年以上就是15%。

这种税制其实是有利于股市长期发展的,因为每当散户们想卖掉股票赚短期差价的时候,一旦想到自己必须把所得的25%都上交国家,就会非常肉疼,于是大多数人也就不手贱了,开始忍,忍到一年以后再卖掉可以少交很多税。

资本利得税无形之中加长了很多散户的持有时间,让整体的股市表现更为平稳。

巴菲特向美国政府提出资本利得税应该增加,即要求美国政府多朝他征税,这无疑激怒了很多像巴菲特一样的富人阶层,但巴菲特不顾众人反对依旧我行我素,他觉得他从资本市场里赚钱太容易了,而且赚的都是大钱,这部分钱应该被征税,否则永远不够钱花的美国政府就要从穷人手上拿钱了,巴菲特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

除了资本利得税,巴菲特也看不惯很多公司实行的股票期权制度。

那个时候华尔街CEO一年收入上亿美金比比皆是,即便是号称只拿1美元薪水的乔布斯,拥有的股票期权就高达8.72亿美金,所以只拿1美金年薪的乔布斯玩得起9000万美金的豪华飞机。

大家为啥都要用期权领工资?

就因为当初的股票期权在会计上不计入开支,也不算个人收入,不算收入就不用交税,跟一个免税蓄水池一样,让富人交的税比穷人还少。

股票期权这种存在其实对普通员工不公平,对社会不公平,甚至对公司本身也不公平,很多看上去很赚钱的公司,如果把它给高管发的那些股票期权看作成本,那么这家公司基本也就不赚什么钱了,因为利润全被高管吃了。

就是因为巴菲特率先让自己旗下的可口可乐和华盛顿邮报公司把股票期权计入公司支出,很多科技公司也跟着一起搞,于是后来,巴菲特的这个提议逐渐被纳入了当今的会计准则,所以在资本利得税之后,股票期权这事儿巴菲特又把富人阶层得罪了一轮。

巴菲特越来越让富人阶层讨厌,但同时也获得了越来越多普通大众的支持。

上雪认为巴菲特之所以在老年时有如此之大的转变,是因为他看明白了幸福的定义。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真的不是用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衡量的,而是要看在你老的时候,你能获得多少关爱。

关爱这个东西,无法通过金钱获得,必须拿出自己的同等的情感付出进行交换。

我们学习投资,其实并不是为了把自己练就成一个守财奴,而是通过投资让本就不富裕的我们获得一种安全感,一种底气,一种可以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

在我们的财富仅仅只是用于改善生活的时候,以上这些目的都是成立的,也是我们应该去追逐的。

但上雪也认为如果往后随着我们知识的不断积累,财富越滚越大,大到只是一个空洞的数字,大到这个数字的变动不会影响我们实际的生活,我们就应该像巴菲特一样,去多思考一些对于我们周围的人,对于这个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想想我们这短暂的一生,究竟能给社会带来一些什么,留下一些什么。

其实上雪觉得单单就是高管的股票期权纳入会计准则这一条贡献,巴菲特这一生就活值了,这就是他给世界留下的一点点看似微不足道,实则非常伟大的贡献,因为这个贡献促进了社会公平。

从这点上看,上雪也在反思我写《雪视角》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我希望让更多的人懂得如何投资,懂得如何运用自己手里的存款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即便我本人远远比不上巴菲特,但是我也希望通过我个人这微不足道的能力,在学习投资这条路上带着一部分跟我有同样梦想的人一起学习,一起探索,一起进步。

上雪始终坚信,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金钱在大多数时候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可以让我们对很多我们不喜欢,不愿意妥协的事情说NO。

以前上雪在做投行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上司非常难搞,这个上司的待人处事方式被全公司诟病,所有跟他合作的人都难受至极,恨不得跳槽,有些人跳槽了还要拉黑他,以至于后面直接有人匿名写了一封控诉信控诉这个上司,只不过这封控诉信只有小范围的几个人知道,因为这封控诉信的发件人还是想给那个上司留点面子。

但信中的内容涉及到了上雪我,其中涉及我的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里面说:那个叫上雪的女同事,究竟是有多缺钱,才会跟着某某某做项目。

当时上雪我看到这句话时,我觉得我的内心被狠狠戳中了,因为我确实确实很缺钱,所以我才能忍受在那样的上司手下连续做了两个项目。

当时我才刚毕业没两年,我觉得只要我还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呼吸着,每一分每一秒好像都要花钱,何况我还在一线城市。

很多人以为空气是免费的,但一线城市的空气对我来说不是免费的,完全不是,我当时觉得每一天,每一秒,如果我想继续呼吸着城市中并不是很清新的空气,我就必须得赚钱。

这是我为何如此努力学习投资的动力,我很庆幸我现在做到了,现在的我可以对那样的上司说NO,可以对任何公司说NO,这是我这么多年学习的一些成果,我也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拥有这样的选择权,因为我知道他们都需要,而且是非常迫切的需要。

当然,当我们以后变得越来越强大,上雪也真心希望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小伙伴,可以用我们脑中的知识和手上的财富多为这个社会考虑一些事,多帮助一些还没有我们那么强大的人,多留下一些充满力量的善意。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给我们的所有投资思考上雪会在思维体系装备2.0版本的时候为大家一起汇总,下一章我们开始分析华尔街必读书目《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