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雪视角 > 第44章 公司治理

雪视角 第44章 公司治理

作者:离月上雪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3: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本章我们来探讨一下《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的一些投资理念。

这本书主要分为公司治理、金融与投资、合并与收购以及会计与纳税,其实跟我们投资者的投资策略稍微有点关系的就是第二部分的金融与投资,其他几章内容更多是为公司大股东和董事会成员服务的,内容倾向于一级资本市场。

这本书对于没有自己创业,不在投行、风投或者其他资本中介机构工作的读者而言有点远,大家稍微看看了解一下即可。

1、公司治理。

上雪其实在《投行之路》里简要给大家介绍过公司治理,原文如下:

【公司治理是什么?在注册公司的时候,我是不是有足够的把握管理好一家公司?我的能力能管多大的公司?我需要一个怎样的架构才能使得公司一直迎合市场的所有需求?

公司治理,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门科学。

只可惜这门科学硬解释起来有些抽象,所以我们不妨借助下看似毫不相关的生物仿生学来研究公司治理。

公司的实质就是一群人和一堆钱组成的赚钱机器。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私心,就会有矛盾,就会产生权力,公司治理就是研究这些权力,如何分配。

我们若将公司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那么参照仿生解析图,董事会就是“大脑”,监事会是“免疫力系统”,总经理是“心脏”,总经理管辖的各部门是“五脏六腑及肢体器官”,而所谓的公司治理,就是这个人的“神经系统”。】

那么在伯克希尔的股东会上,股东们直接向巴菲特提出的问题就是:公司到底听谁的?究竟是听股东的还是听公司董事会的?

这是一个比较犀利的问题。

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者,如果经营者平常没把公司管理好,肯定会损害所有者——股东的利益。

国内有些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自己把薪水抬得高高得,每年几个亿几个亿的拿,但是公司股价常年趴在一个水平线上来回波动,股东坚定持有了几年发现根本没赚到钱。

这样的管理层就是明摆着薅公司羊毛,在美国会有“资本猎手”把他们公司收购然后将这些薅羊毛的人给踢出局,你不作为,想围在一个大蛋糕面前慢慢私吞,想都不要想,我买走你的蛋糕,把你们这些“看守”蛋糕的人都给踹了,华尔街之狼卡尔·瑟雷安·伊坎大家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他专干这样的事儿。

董事会跟公司高管沆瀣一气薅公司羊毛的事情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一直存在,在上雪看来这种类型的管理层就是三个字:不要脸。

苹果公司库克每年拿着千万美元年薪,勤勤恳恳把苹果公司市值从2000多亿美元拉升到了上万亿美元,这种样子的CEO每年就算拿走一亿美金,苹果股东肯定都没什么意见,因为库克帮股东赚到钱了,而且还赚到了很多钱,乔布斯有本事把蛋糕做好,库克有本事把蛋糕做大,所以他值这个价。

但可惜这个世界上优秀的CEO很少,其他上市公司的CEO相当一部分都很平庸,自己没能力还要求高薪,甚至还在公司内组建利益团伙一直坑害公司,恶心程度其实跟小强爬到你碗里也没啥区别。因为赚了钱他们拿奖金,亏了钱也是股东承担损失。

如果作为股东,我们把公司决策权从管理层手上拿回来,是不是问题就解决了呢?

其实也不是。

很多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压根不知道怎么管理公司,非专业人士干专业的事儿到头来跟猪队友也没啥区别,归根结底公司治理问题就是股东和管理层权力之争的问题,所以究竟应该听谁的?

对此,巴菲特的观点是这样的。

他说:“在伯克希尔,我们是所有分公司的唯一股东。

事实上,我们的行动方式正是你所希望的,由董事会代表分散的股东采取必要的行动。

我们也有几个问题,首先是资金配置问题。子公司的管理层配置资金的方式可能不同于我们在伯克希尔的做法,因为我们不关心子公司的相对规模,我们关心的是股东们在那家子公司的总体盈利情况。

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要确认是否找到了合适的经理人,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能找到。

经理人很糟糕倒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经理人很平庸——这种情况太常见了。

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我也不知道你们是如何应对的。在伯克希尔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我得说这是我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巴菲特的意思其实比较明确,他还是会尽可能找优秀的管理人去管理公司,因为他认为如果把公司的决策权教给股东,那么其实很多分散的,也就是中小股东其实根本也不会为公司的利益考虑。

也就是说,分散的股东中的很多人,其实更关心公司赚不赚钱,而不关系这个生意接下来究竟应该怎么做。

巴菲特说糟糕的管理人不可怕,因为如果他糟糕你直接踢掉就好了,怕就怕那些平庸的管理人,自己没本事把蛋糕做很大,但是也没犯什么大错,这种人裁了也不是不裁也不是。

其实要发现庸才并不难,巴菲特有一招很管用,就是让一家公司高调行事,暴露在阳光下,暴露在所有媒体和大众的舆论监督之下,让所有人帮巴菲特去识别究竟这个管理层是不是庸才。

老巴的原话是:“如果你运营的是一个运动队,找出庸才是很容易的。在伯克希尔,虽然我们拥有子公司100%的股份,但是我们的董事会能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我想对于董事们来说最大的激励因素就是面子问题。如果你让大人物下不来台,他们就会表现得更好。在这方面,我想媒体发挥的作用是最大的,他们才是促使董事会做好本职工作的最大推手。”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那种整天号称低调做事不愿让大众监督的公司,本身是庸才的概率就很大,作为企业家,你可以低调,但是你所管理的企业不能低调,明星企业肯定是要被外界关注并认可的,如果一家企业做的事情没什么人知道,那这家企业根本也很难具备什么爆发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