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10章 除夕之夜

工程代号521 第10章 除夕之夜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流通不畅、物质匮乏的年代,任何人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陌生环境,也会感到极度不适应,陈耀华夫妇也不例外,只不过他们适应能力强,没用多长时间就较好地融入到新的环境。陈耀华觉得今天这样的机会,可以帮助三位新同事,特别是两位来自南方的新同事入乡随俗。

主人和好了面,准备开始包饺子,三位客人跃跃欲试,陈耀华夫妇也鼓励他们参与其中。等真的伸手干活,小高还不错,小林跟小何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无论擀皮还是包馅,他们两个都是第一次,要么擀的饺子皮厚薄不匀,形状不规整,要么包出的饺子捏合不紧密,有些地方还张着嘴。

看着他俩笨拙的动作,范红英抿着嘴微笑,把不合格的成品重新加工一番。

因为自己包的饺子奇形怪状,小林觉得不好意思,有点缩手缩脚,范红英善意地笑着鼓励道:“没关系,第一次干这种活,谁也没有经验,但毕竟不像在实验室做试验,家务活没有太多技术含量,亲自动手做几次就熟练了。”

“范师傅说的很有道理,你看,我现在擀的饺子皮,就比开始的质量好多了。”小何似乎悟出了窍门。

“嗯,起码形状规整了,但还有继续提高的必要,因为标准的饺子皮不仅呈圆形,而且最好是中间稍微厚一点,周边要擀的薄一些,而你擀这饺子皮,整张几乎一样厚。”陈耀华接过小何手中的饺子皮摸了摸,然后评价道。

在宾主的说笑声中,没费多大功夫,一大盆饺子馅就包完了一半左右,陈耀华已经烧开了水,他把摆放在盖帘上的一排排饺子下到锅里,不到十分钟饺子煮熟了,他捞出来装满了三个特大铝制饭盒,用一些保温布将饭盒包裹起来,放进一只大号帆布包里。

陈耀华站在客厅门口对客人们说:“你们三个吃了饺子再回宿舍,我就不陪你们了。”说完,他穿上棉衣,带上手套,提起帆布包,转身出了大门。

把帆布包挂在自行车把上,陈耀华跨上自行车,迎着凛冽的寒风,吃力地往前骑行。

除夕夜,人们都在家里过年,路上没有见到一个行人,借着昏暗的路灯,可以看见片片雪花在空中飞舞,雪下的虽然不算很大,但从下午开始一直没有停歇,不知不觉中,路面已经铺上了一两公分厚的积雪。

骑行了二十来分钟,陈耀华终于到达T**研究室所在的试验楼,因为工作需要,T**研究室有三个组的试验并没有因为过年而停止,每个试验组都有两三名技术人员和试验工人,按正常倒班顺序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自从组建T**研究室,由于科研任务繁重,逢年过节职工们基本没放过假,陈耀华也从未休息过。

把自行车停放在楼道里,陈耀华从车把上取下装着饭盒的帆布袋,上到二楼,往右一拐便是试验二组所在地,当他推门进去时,几位职工正在岗位上忙碌,他们扭过头来看了一眼,表情淡定地说了一句:“主任来啦。”看来,职工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陈耀华走到近前小声说道:“我来看看大家,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夜,大家辛苦啦!”

几位职工继续忙碌着,陈耀华默默地站在他们身后,没有人再跟他说话。十几分钟后,职工们忙完了手头的工作,转身看见陈耀华,“主任,你怎么不坐下呀!”

“我给大家带了点饺子,你们洗洗手,尝尝我家的手艺。”说着,陈耀华从帆布包里拿出一只饭盒放在桌上。

“主任,外面冰天雪地的天气,黑灯瞎火的,你来看看就很好了,还给我们带来这么好吃的东西,让我们说什么好呢?”带班的班长很感激领导的关怀。

在凭票供应的年代,每个城市居民的粮油副食都是固定的,谁也不多,谁也不少,谁家也没有富余,几位职工非常清楚,不要小看这一饭盒饺子,不知道那是陈耀华家如何节省下来的。

“什么也别说了,估计还热乎,你们趁热吃吧。”老陈也很质朴,在阖家欢乐的时候,他知道在这种场合说那些冠冕堂皇的官话纯属多余。

“那就谢谢领导了!你不跟我们一起吃吗?”

“我已经在家吃过了,你们慢慢吃吧,我还得去那两个组看看。”陈耀华提起帆布包,转身出去了。

刚从二组出来,在走廊里碰见了支部副书记白建新,“这么冷的天气,你怎么来了?”

老白稍微一愣,“还说我呢,你不也来了吗?比我来的还早呢,怎么,你还带东西了?”

“也没什么,家里包了点饺子给他们送来,我刚去二组转了转,现在想去另外两个组看看。”

“你去吧,我也先去二组转转。”

大年三十,深夜走访慰问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员工,作为基层领导,这体现出陈耀华和老白对职工的关怀,但天晨材料研究院的规章制度里,并没有要求他们这样做,因为他们已经下班了,按规定正常享受春节假期,如果他们待在家里,跟家人一起欢度春节,并无任何不妥。

陈耀华是从基层提拔起来的干部,他特别理解试验班组基层职工所处的环境,虽然节假日当班属于倒班制度的正常安排,没有什么价钱可讲,轮上谁就是谁,但陈耀华认为,节假日尤其是春节坚守岗位的职工,大多都有一种孤独感,人是感情动物,不一定非要给多少物质奖励,陈耀华作为研究室的基层领导,实际上他也没有那种权力,但让职工们感受到领导的关怀,有利于他们安心岗位,认真工作。

在另外两个试验组,当班职工们看见陈耀华带来的饺子,跟他说笑道:“主任,你把饺子都给我们拿来了,是不是因为你家都是南方人,过春节不吃饺子?”

“我们早就入乡随俗了,跟大家一样,过年也有吃饺子的习惯。”

“给我们每个组拿来这么多,你家得包多少饺子?每人每个月才五斤面粉五斤大米,其余都是粗粮,副食只有半斤油半斤肉,这顿饺子得把你家一个月的面粉吃掉一多半吧?包了这顿饺子,我看你家一个月的肉和油也所剩无几了,你家日子还怎么过?”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工盘算道。

“情况没有你说得那么严重,实话跟你说吧,我们家对面饭还是不感兴趣,供应的大米甚至粗粮,一点也剩不下,每个月的面粉倒是多少都会有些剩余,积攒起来包顿饺子根本不在话下,肉和油是可多可少的副食,并非天天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不会影响我们的一日三餐。”

生活困难时期,家家都没有富余,陈耀华的举动让职工们感受到了领导的关怀,大家自是感激,虽然他带去的饺子已经有点凉了,但职工们的内心却感到热乎。职工们主动跟他拉家常,不知不觉中,一待就是一个多小时。

最后从试验一组出来,陈耀华本想到办公室歇一会儿,刚坐下,老白推门而入,“你还没回家呀?”

“你不也没有回去吗?”

“上零点班的职工一会儿就该来接班了。”

“是啊,一会儿就该交接班了。”

“明天大年初一,我来值班,你累了一整年,在家休息一天吧。”老白倒了杯水,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来。

“你是当地人,过春节有亲戚朋友到家做客,你应该在家招呼应酬,我跟你不一样,我跟范红英都是外地人,当地没有亲戚需要招待,在家呆着也是无事可做,所以,春节放假这两天还是由我来值班。”

老白还要争辩,陈耀华冲他摆摆手,“平时你也不轻松,我比你年轻,这两天你就在家休息吧。”

......

二月底,钱章良率领的试验三组传来消息,他们负责研制的那种关键原料,在合成技术上取得重大进展,老钱要过来向陈耀华汇报情况。

“你待在组里,我马上过去。”放下电话,陈耀华疾步向三组的方向走去。

推门进去,陈耀华还没到跟前便急忙问道:“催化剂的问题解决了,产品含量怎么样?”

“测试中心刚才告诉我,样品含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看上去钱章良也有点兴奋。

“百分之九十八?达到咱们先前制定的使用标准了,工艺条件稳定吗?”

“情况还不错,但还需要做一些稳定性试验。”

“那就好!希望你们通过稳定性试验,尽快把工艺条件定下来,再为后面的材料合成制备一定数量的原料。”

由试验一组和二组负责研制的原料,已经于两三个月前准备就绪,因为三组负责的这种原料涉及工艺流程比较特殊,试验结果往后拖延了这么长时间,已经明显影响到整个521工程的进度,无论三组组长钱章良,还是T**研究室主任陈耀华都着急上火。

同样负责原料研制,虽然老钱负责的分项目技术难度稍大一些,但他们的工作拖了整个521工程的后腿,对于一向不服输的老钱来说,面子上很有些过不去,现在总算有了突破,他跟全组的技术人员和试验工人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

相对于前期的技术攻关,接下来的稳定性试验就显得简单多了,他们只需在以前确定的工艺条件下进行重复试验,如果得到的结果具有稳定的重现性,就可以将该技术条件固定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样品生产。

老钱知道自己的工作面临的紧迫性,尽管现在取得了技术突破,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因为他不仅要带领全组人员继续完成稳定性试验,还要在规定时间内制备出陈耀华要求的样品数量,所以,组里以前的倒班安排照常执行。

“这玩意儿还有完没完?大家连续倒班快一年了,已经身心疲惫,既然现在可以告一段落,为啥不能休息几天?”一位名叫魏建学的试验工人对此颇有微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