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9章 一副热心肠

工程代号521 第9章 一副热心肠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方的态度让马学远始料未及,他自知理亏,给自己找了个台阶,“看你说的,谁跟你过不去呀!我这人说话口无遮拦,老陈你别往心里去。”

“学远你放心吧,咱们共事也有快两年时间了,一直以来我都不在乎这种事。欢迎你们监督我的工作,不妥之处请你们随时批评指正,只希望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科研工作上,齐心协力,尽早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攻关任务,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影响工作氛围。”

本来就对同事有足够的包容,见老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陈耀华也不再计较,马上把气氛缓和下来。

领导一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除了技术方面的问题,管理也很重要,分工负责,进度安排和财物分配等,只是其中的一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人的管理。一个好的科研管理者,除了自身具备过硬的科研水平,能够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还要有一副热心肠,随时把员工的疾苦放在心上。

作为基层管理者,权力自然有限,并非职工的所有困难都能解决,但是只要尽力而为,即使没能解决实际问题,职工们也会理解。其实,当职工面临困境,感到无助的时候,来自领导的任何关怀,甚至几句问候的话语,也能温暖他们的心。

临近春节,九月份分配到T**研究室的几名大学生,因为实习期间没有探亲假,春节不能回家,加上科研任务紧张,班组里的试验工作正在加班加点进行,他们在春节就不能回老家跟父母家人团聚了。

离老家较近的几名新职工还比较好办,班组为了照顾他们,经研究室主任陈耀华批准,让他们跟其他职工调换休息时间,准许他们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休息两天,可以回老家过年,但正月初二必须赶回单位上班。

但是,三名老家在外省的大学毕业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无论是来自南方的小林和小何,还是来自北方的小高,他们都将在这关外的滨海小城,度过他们远离父母家人的第一个春节。

按照规定,大年三十晚上,单位食堂根据院后勤部门的安排,照例为坚守岗位不能回家过年的单身职工准备年夜饭。

下午三点多,窗外寒风习习,布满阴云的天空飘着零星的雪花,521工程试验一组的小何,试验二组的小高和分析测试中心的小林,在各自的班组分别接到研究室支部书记陈耀华打来的电话,要他们下班后直接去他家。三位年轻人有点莫名其妙,下班后去陈书记家,所为何事?

五点半左右,当小何、小林和小高不约而同地出现在陈耀华家居住那排平房的路口时,三人愣住了,忍不住相互打探:“你也是去......?”

“对,去陈主任家。”

三人瞬间明白了,大年三十被邀请,除了去他家吃年夜饭,还能有啥事?

猜得没错,过了腊月二十三,陈耀华想到T**研究室有几位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其中三位是外省人,离家比较远,没有探亲假,过年不能回老家跟父母家人团聚,他们才二十出头,远离父母,过年一定会想家。陈耀华跟妻子商量,想邀请三位年轻人除夕夜到他家过年。

其实陈耀华跟他妻子范红英也是南方人,逢年过节远离亲人的孤独感,他们当年也曾有过,所以,范红英特别理解陈耀华的这一想法,她当即表示支持。

“可是,大年三十的,咱们这样空着手去陈主任家,是不是有点太不讲究了?”小何犹豫地说。

“怎么讲究?今天除夕,这大冷的天,别说根本见不到小商贩,就连国营商店也早就关门了,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任何东西!”小高有些沮丧。

倒是小林想的比较简单,“依我说,咱们别想那么多,既然接受了邀请,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别站在这里犹豫不决了,走吧。”

他们来到这排平房的第三家门口,伸手在门上敲了几下,屋里传来熟悉的声音,“来啦!”

随着房门从里面打开,挑开厚厚的门帘,陈耀华出现在门口,“欢迎三位新同事!小林、小高、小何,你们请进!”

三位年轻人进屋后,为了保持室内温度,陈耀华马上又把门关严实,然后转身向右边的屋里吆喝一声:“红英,来客人了!”

这是一套典型的三间式居室,位于中间的这一间面积较小,是厨房和杂物堆放处,根据家庭人口的多少,左右两间一般是卧室、客厅或餐厅。

听见喊声,从右边屋里出来一位三十出头、眉目清秀、扎着围裙的年轻女士,不用介绍,这就是陈耀华的妻子范红英,她笑脸相迎道:“欢迎三位客人!我这手上油腻,就不跟你们握手了,请大家进屋坐吧!”

三位客人显然有些拘谨,站在最前面的小林腼腆地说:“陈主任,范师傅,我们三个本来想带点礼物,但下班后这周围的商店都关门了,啥也买不到,大年三十空着手到你家做客,我们实在不好意思!”

陈耀华摆了摆手,“没带礼物就对了,要是带礼物,你们就不受欢迎了!”他侧身指着旁边的三位客人,向妻子一一做了介绍。

“快进客厅吧,客厅里暖和一些,门口比较冷。”范红英把三位客人让进右边的屋里。

为了取暖,客厅里也烧着火炕,这间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屋子被火炕占去近五分之一的面积,屋中间摆了一张圆桌和几把圆凳,北面靠墙是一套简易沙发和一张茶几,本来就不宽敞的房子,一下多出几个人来,显得有些拥挤。

“三位客人,怕冷的坐炕沿,不怕冷的坐沙发。”范红英一边忙着手头的活计,一边招呼道。

“范师傅,陈主任,有什么我们能干的活,请尽管吩咐。”

“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你们坐下休息,一会儿就开饭了。”范红英里里外外的继续忙碌着。

因为帮不上忙,林慧欣有些过意不去,“陈主任,要不我们帮着洗洗菜或摆放碗筷餐具?”

“真的不用你们帮忙,菜都洗好了,碗筷餐具我来摆放。要不这样吧,为了一会儿安心吃饭,现在给火炕的炉子里添加些煤炭,小高是北方人,你知道怎么生炉子,这活你去干。”陈耀华道。

“我们正想看看怎么生炉子,走吧,让我们也学学经验。”说着,小林和小何也跟着出去了。

十几分钟后,小高三人回到屋里,陈耀华正往桌上端最后一道菜,他招呼客人洗手,准备马上吃饭。

六十年代初,物质极度匮乏,范红英提前两三天就开始琢磨,如何能让年夜饭稍微丰盛一点,最后,算上一盒午餐罐头,总算凑齐了八菜一汤。

傍晚六点多,陈耀华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孩子,以及三位客人围坐在桌旁,这顿年夜饭终于开始了。

陈耀华拿出一瓶酒,三位客人连忙表示不会喝酒。

“老陈,把酒给大家倒上,今天过年,会喝酒的多喝点,不会喝酒的多少表示一下,我也不会喝酒,但要陪着大家少喝一点。”女主人的目的,也许想把气氛搞得热闹点。

当陈耀华举杯祝大家春节愉快的时候,林慧欣只喝了一小口,就呛的不住地咳嗽,见此情形,范红英关切地说:“看来小林是滴酒不能站,那就别喝了,但不能耽误吃菜。”她也只喝了两小口,就把剩下的酒倒进老陈杯子里。

其实,三位男士喝酒也不多,而且喝的很慢,大家以吃菜为主,随着交谈的深入,客人们先前的拘谨便荡然无存了。

范红英简单询问了三位客人老家的情况,然后像一位大姐似的关切道:“你们远道而来,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可以跟老陈说,也可以直接去情报研究室找我。虽然我们也是外地人,毕竟到这里十来年了,对单位情况和当地环境终归比你们熟悉。”

一席肺腑之言,让桌上气氛越来越轻松,三位客人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没有任何拘束,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起码暂时消除了他们的思乡之情,驱散了他们的孤独感。

饭后,三位客人要帮主人清洗碗筷餐具,范红英执意不肯,“你们坐下休息,这点活还不够我干的,用不着帮忙。”

陈耀华理解客人的心情,如果不让他们干点什么,三人肯定觉得过意不去,“要不让他们帮着吧,人多干得快。”

三位年轻人做其他家务活也许不在行,但洗刷餐具碗筷还是很熟练,在他们帮助下,只用了十多分钟,不仅把餐具碗筷清洗完毕,而且打扫了厨房和客厅的清洁卫生。

“范师傅,陈主任,非常感谢你们的款待,我们该回宿舍了。”林慧欣带头说道。

“别着急,时间还早,今天过年,除夕夜回去这么早也没有事,你们先休息一会儿,九点左右咱们开始包饺子。”范红英挽留道。

“饺子我们就不吃了,你们已经累了大半天,还是早点休息吧,我们不再打扰了。”

“打扰什么呀!小林跟小何是南方人,也许对北方的风土人情不了解,但你们要入乡随俗,小高是北方人,应该知道北方人除夕夜都有吃饺子的习惯吧?等会儿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

在陈耀华夫妇的热情挽留下,客人们只好继续留下来。

范红英和陈耀华着手准备包饺子的材料,他们先把白菜大葱清洗晾干,然后开始剁肉馅,这些家务活小高以前在老家也做过,他挽起袖子准备去厨房帮忙。

“主任,范师傅,我能帮你们做点什么?”

“现在什么也不用,等会儿一起动手包饺子就行了。”

“不就是剁白菜和肉馅嘛,这活我们也会干。主任,范师傅,就让我们当个帮手吧。”小林和小何也跟着来到厨房。

“好吧,我看你们也闲不住,那就帮着剁白菜大葱。”

还是人多力量大,只用了半个多小时,一大盆饺子馅就准备好了。说实话,对于包饺子这样的家务活,陈耀华夫妇也是前几年才学会,因为他们都是南方人,刚到北方参加工作那几年,他们既不会包饺子,也不喜欢这种面食。

成家以后,虽然还保持着家乡的一些生活习惯,但陈耀华夫妇也逐渐溶入当地社会,毕竟时过境迁,在一个陌生环境里,只能主动适应,否则,生活将变得没有乐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