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114章 非常时期

工程代号521 第114章 非常时期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任何科研项目,每完成一个阶段,都要进行数据整理和本阶段试验报告的编写,陈耀华当然知道这是科研工作的一部分,要是放在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工作安排没有任何问题。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已经被耽误了十年,还像原来那样按部就班,要想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岂不是痴人说梦?

老陈找到田海涛,问他为啥不开展新的试验,田海涛说了一大堆理由,“我想让大家休整一段时间,放松一下,再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

陈耀华毫不客气地摆了摆手,“海涛,你应该知道咱们面临的现状,在这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你不能这样安排工作。”

“主任,这一年来,职工们都很辛苦,趁这个间隙,大家修整一下,我们也需要整理试验数据和编写试验报告。”

“这些都不能成为理由,你们辛苦?其他试验组的职工也没闲着,大家都在抢时间赶进度,争分夺秒地工作。所以,你们应该按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抓紧时间开展新的试验。至于前阶段试验数据的整理和试验报告的编写,最好利用你们的业余时间完成,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在陈耀华的严厉要求下,四组职工第二天就开始做下一阶段试验的准备工作。

八十年代初,陈耀华和周玉明参加了一次全国订货会,这是T**系列材料供需双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面对面交流。以往,天晨材料研究院的销售人员也跟不少用户见过面,但销售科的工作人员根本不懂技术,用户关心的很多问题,他们一问三不知,让对方很失望。

这次会议,主办方在开幕式上邀请陈耀华做了一次关于“T**材料衍生产品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报告,绝大多数与会者都是第一次见到老陈,更是第一次亲耳聆听国内顶级专家纵论行业现状与趋势。会后,陈耀华跟很多用户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倾听了广大用户对T**材料性能提出的各种意见和新的要求。

周玉明对用户提出的各种意见进行综合归纳后,他认为521工程指挥部正在开发的T**T300和T**T400系列产品,完全可以满足这些要求,“主任,用户需求这么迫切,看来田海涛他们的工作得抓紧了。”

“是啊,搞应用研究的,在新时期要以市场为导向,既然市场需求这么大,咱们确实应该抓紧时间把产品搞出来。”

“但是,光靠四组的力量,如果海涛他们既要在实验室做小试,又要搞工业化试验,还要进行产业化准备,你觉得他们忙得过来吗?”

以前不知道市场需求这么迫切,这次在全国订货会了解到的情况,让陈耀华改变了看法,他认为原来的科研计划有点不适应新的形式,“如果仅仅依靠试验四组的力量,等他们按部就班地把第三第四代产品研发出来,不仅错失大好的市场,而且也让众多国内用户对咱们失望。要不把以前制定的科研计划调整一下,把四组承担的任务分一部分出来?”

“调整很有必要,但你想怎么做呢?”

“这个嘛......,要不把T**T400分出来,或者让田海涛他们只做小试,把工业化试验分出来,让其他课题组承担。”老陈若有所思地说。

“其他课题组?你想让五组把T**T500的探索实验停下来,和四组共同完成T**T300和T**T400的研发任务再说?”“五组的目标不变,T**T500的探索实验一刻也不能停止,否则,追赶国外先进技术便无从谈起。”

“可是,也不能把四组分出来的任务交给三个负责原料研制的课题组呀!毕竟专业不同,隔行如隔山啊。”

“当然不能让他们搞材料合成,专业不同,那不是强人所难嘛。但前几天分配到521工程指挥部的那名研究生,我还没想好把他安排在哪个课题组呢。”

“主任,你不是想让他承担四组分出来的任务吧?”

老陈没有正面回答,转而问道:“你认为他能胜任吗?”

“这......,我可不知道,不过从他的学历和专业来看,也许差不多。”

陈耀华说的这位名叫郭新民的研究生,六十年代末本科毕业,是新时期招收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师从国内著名的材料工程专家,毕业分配时听从其导师的建议,从西子湖伴来到天晨材料研究院,干部处根据郭新民所学专业,直接将其送到521工程指挥部。

第一次见到陈耀华,在一番交谈之后,郭新民高兴地说:“陈主任,久仰你的大名,我慕名而来,总算见到你了。”

老陈毫不在意地说:“我就是个基层科研工作者,我们这里又是小城市,哪有什么名啊!”

“陈主任有所不知,我的导师在我们读研期间经常提到你,他说你是这方面的国内顶级专家,既有真才实学,又是实干家,你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国内特种密封材料领域做出了开创性 贡献,在我毕业分配的时候,他建议我到天晨材料研究院,尽量争取到你身边工作。”

“谬赞了!请问你的导师是......?”

原来,郭新民的导师在一九六五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跟陈耀华有过一面之交,在那次会议上,陈耀华宣读了一篇关于T**材料的研究论文,受到与会者高度重视,会后,这位来自Z大学材料工程系的副教授找到陈耀华,两人进行过短暂的单独交流。

自那以后,因为工作太忙和后来发生的职工政治思想督导事件,陈耀华就再也没有机会出席全国性学术会议了,不仅失去了跟全国同行交流的机会,也失去了跟Z大学材料工程系那位副教授的联系。

但是,Z大学材料工程系那位副教授,也就是后来郭新民的导师,却一直关注天晨材料研究院521工程取得的任何进展,他通过521工程指挥部发表在国内有关期刊上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或行业机构的成果汇编,了解陈耀华团队在T**材料及其衍生产品的研究开发方面取得的成绩。

那位导师非常钦佩陈耀华团队的工作成就,他认为521工程指挥部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所以,当郭新民在毕业分配前夕征求导师的意见时,他向自己的弟子提出了建议,如果将来想在特种密封材料领域有所建树,那就去天晨材料研究院,在陈耀华身边工作,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郭新民到521工程指挥部正式报到的第三天,还没来得及对他的工作岗位做出安排,陈耀华和周玉明就出差参加全国订货会了,从会上的信息反馈情况来看,市场对T**T300和T**T400都有较大需求,老陈认为,如果把这两种产品都放在试验四组研制,不仅会丧失大好市场,还会让广大用户对天晨材料研究院很失望。

于是,老陈决定改变原来制定的科研计划,把T**T400从试验四组分离出来,让新近分配到521工程指挥部的郭新民承担这一科研任务。

周玉明当然赞同老陈的安排,但他也有顾虑,“这个办法好是好,但仅靠郭新民自己,他如何承担科研任务?另外,他初来乍到,是否熟悉T**的衍生产品?”

“让人家承担科研任务,当然要为他配备人手,为了支持郭新民的工作,可以专门为他成立一个课题组。至于他对T**衍生产品的了解程度,等我跟他深入交流一次,看情况再说,只要他有志于这个行业,即使现在对T**衍生产品不太熟悉,咱们也有帮助指导的义务嘛。”

回到单位后,陈耀华跟郭新民进行了一次长谈,从职业操守,道德修养,到科研理念和高强度密封材料的国内外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谈话涉及的范围非常宽广,老陈不仅想从谈话中了解对方的专业知识和对T**材料的认识程度,还希望通过这次深入交流,对郭新民的为人有所认识。

两三个小时的谈话结束后,陈耀华对郭新民的总体印象良好,他认为这位年轻人思路清晰,理念新颖,对科研事业非常执着,起码从谈话中感觉对方为人正派,处事稳妥。

第二天上午,老陈找四组组长商量工作,“海涛,现在看来把T**T300和T**T400两个系列产品放在同一个组研制,确实让你们工作压力很大,经指挥部研究,我们决定让其他人承担一部分,为你们减轻一些负担。”

田海涛似乎没明白领导的意思,“让其他人承担一部分,怎么承担?”

“我们研究了两个方案,一个是你们在实验室做完了T**T300小试,继续做T**T400,但让其他人承担两个系列产品的工业化试验;另一个方案是你们做完了T**T300的小试,由四组继续往下做工业化试验,但T**T400就不用你们做了。这两种方案,你挑选哪一种?”

“你是说,我们的任务必须分出一部分?”

“是的,为了加快研发进度,必须让其他人承担一部分。”

“以前计划把两个系列的产品都放在四组研制,怎么突然变卦了?”田海涛感到很不理解。

“在新的历史时期,咱们搞应用研究的不能再把自己关在象牙塔了,而要以市场为导向。据我们了解,现在市场对第三第四代产品需求迫切,而且这个窗口期只有四五年,一旦错过这段时间,咱们的工作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把你们的任务分出来一部分,目的就是为了缩短研发周期,让产品尽快满足市场需求。所以,需要对原来的计划做出改变。”陈耀华解释道。

田海涛想了想,“我们选择第二种方案,继续往下做工业化试验,直到最终的产业化。”

“好吧,指挥部遵从你们的意愿,把T**T400分出来。”

当天下午,陈耀华向郭新民交代了对他的工作安排,“这几天你先熟悉一下T**T400的技术背景和现状,指挥部将为你新组建一个课题组,等我们把课题组的人员和实验设施配备齐全,你就可以开展工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