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4章 当头一棒

工程代号521 第4章 当头一棒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白早年毕业于一所技工学校,四十出头的年龄,论专业知识,他跟陈耀华当然没法比,“说的也是,可研究室的工作怎么办?”

“涉及专业方面的工作,我可以抽空处理,保证耽误不了,毕竟顶岗也只占用我八个小时,每天还有大把的时间呢,你主管党政工群方面的工作,其实也不轻松。”陈耀华很体谅一起共事的同事。

从第二天开始,陈耀华在三组的试验岗位上顶替休假的老张师傅。上午十点多,三组组长钱章良到岗位上查看试验情况,看见陈耀华正在跟技术人员和试验工人一起操作仪器设备,他觉得过意不去,“主任,你这样做让我情何以堪?按理说人手不够应该我来顶岗才对。”

虽然资历不比对方浅多少,毕竟陈耀华是521工程副总指挥,又是T**研究室主任兼支部书记,钱章良再怎么直性子,也感到难为情。

陈耀华手不离活,侧身说道:“这话不对,你是三组的项目负责人,需要随时关注试验进展,分析试验数据,总结试验结果,评估试验效果。如果你来顶岗,岂不是因小失大,本末倒置?我跟你不一样,在你们没研制出原料之前,我们无法开展材料合成试验,现阶段我没有需要随时关注的事情,替职工顶岗不是顺理成章吗?”

“行啦,你总有道理,我不和你计较了,但下班后注意休息,可别把自己累坏了,你是整个T**项目的领头人,倒下就麻烦了!”

尽管跟陈耀华仅是工作关系,两人私下并无深交,但钱章良被老陈的精神所感动,此刻,这个脾气火爆的人也从内心对陈耀华怀有敬意。

基层技术人员和试验工人跟研究室主任在同一个班组干活,职工们开始有些拘谨,但陈耀华这人比较随和,两三天就跟大家混的很熟了,一位女工问他:“陈书记,你是研究室主任,又是521工程副总指挥,跟我们这些老百姓一起倒三班,你不觉得掉价吗?”

陈耀华淡然一笑,“你提到的几项职务,确实都是我的头衔,但我认为那并不重要,跟那些职务相比,我首先是一名党员,当工作需要的时候,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这正是我的价值所在,有什么掉价的?”

顶替老张师傅这半个来月,陈耀华赶上了一个星期的白班和一星期中班,白班时间从上午八点到下午四点,中班从下午四点到第二天零点。

白班这几天,每天下班后,陈耀华不像其他职工那样直接回家,而是到自己办公室,处理需要他经手的公务,中班的时候,他下午一点到办公室,处理完公务后,四点准时去试验组接班,期间从未耽误过研究室和试验岗位的工作。

半个月假期过得很快,老张师傅按时归来,为了感谢陈耀华替他顶岗,张师傅从老家带了十斤苹果,晚上送到书记家里,“陈书记,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这是老家的特产,不多,请你一定收下。”

陈耀华知道,当时全国都处于困难时期,张师傅老家在农村,自然不会多富裕,这些苹果也许是他老家房前树上所结,或者生产队分配,但无论如何,老张的家人们都舍不得吃,原本要拿去卖钱。

“张师傅太客气了!你回老家探望病重的父亲,替你顶岗是我们应该做的,根本谈不到感谢,至于这些苹果,还是请你拿回去,我们绝对不能要。”

眼看自己的礼物送不出去,淳朴的老张有些着急,“陈书记,我从几百公里外带来的东西,你让我再送回老家吗?”

“送回老家确实不值得,不过你可以自己留着吃嘛。”

“这玩意不能充饥,不当饭吃,对我来说有点奢侈。你要是不收下,就是瞧不起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大老粗。”

老张这话逼得陈耀华没有退路,“哎哟,你要这么说......,那请稍等,”陈耀华转身进了厨房,跟妻子范红英商量一番后,决定以当地地摊市场的价格,折价收下老张的苹果。

回到客厅时,陈耀华把几张面额不大的钞票叠起来,塞进老张的上衣兜里,“张师傅,这是我跟老范的一点心意,你若收下,我们就接受你的礼物,否则,你把苹果带走。”

“这----,陈书记,你把我当成贩卖水果的商贩了吧?”

“别想太多,张师傅,我没那意思。现在你的家人生活比较艰苦,我们不能白要你的东西,你的心意我领了”......

两个月后,试验三组传来好消息,他们筛选出了迄今为止效能最高的脱氢催化剂!这意味着通过一年多紧张艰苦的攻关,终于全部打通了几种主要原料的生产工艺流程,这当然值得高兴,但陈耀华要求三个试验组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尽快试制出更多的原料样品。

又过了两个多月,总算凑齐了足够数量的十余种原料,这回轮到陈耀华亲自上阵了,他将率领材料合成课题组昼夜兼程,向着目标进发。

因为没有参考资料,合成T**的所有工艺条件都要逐项探索,适宜的温度、压力、时间、成分配比、引发剂种类和添加比例,以及介质种类和浓度,等等等等,都要通过正交试验一个一个地加以确定。

仅仅完成工艺条件的探索,陈耀华带领全组科技人员和试验工人,在满负荷工作状态下,就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在此期间,他从未休息过礼拜天,每天坚持工作十小时以上,即使中途患了一次重感冒,陈耀华也照样坚守在科研一线,组里一位喜欢开玩笑的试验工向他打趣道:“书记,你这叫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住医院呀!”

工艺条件确定后,又通过上百次验证试验,才最终打通了合成T**的全流程,并试制出十余批样品。

得知这一消息后,521工程总指挥,也就是天晨材料研究院梅院长十分高兴,他准备立即向上级报告这一喜讯。

就在梅院长让长途台接线员接转上级单位的电话号码时,陈耀华建议道:“梅院长请稍等,为了稳妥,我觉得应该等样品的各项指标测试结果出来以后,再决定是否应该向上级汇报。”

梅院长也是高级技术人员出身,他同意陈耀华这种务实稳妥的做法,“那就暂时不汇报了,等测试结果出来再说。”

分析测试中心对每个样品的十余项指标逐项进行了仔细检测,并将测试结果统计汇总后,送到陈耀华面前。

拿着测试结果统计表,陈耀华看得非常仔细,但是,越往后看,他的脸色越阴沉,看到最后,他把手里的统计表往桌上一扔,闭上眼睛靠在椅子上,半天没说一句话。

“陈主任,你怎么啦?”坐在对面的分析测试中心负责人觉得莫名其妙。

陈耀华睁开眼睛,坐直身体,神情沮丧地说:“从测试数据可以看出,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即使最好的样品,离实际要求也有差距,说实话,这样的产品根本不能使用!”

消息迅速传了出去,同时,陈耀华也将测试结果向院领导做了实事求是地汇报。得知具体情况后,天晨材料研究院的有关领导不敢有丝毫的隐瞒,他们只能向上级部门如实汇报有关情况。

费时一年多,最终得到的结果并不理想,这让天晨材料研究院的主要领导和上级部门心灰意冷,有人甚至认为中国根本搞不出那种高性能材料。

这样的结果给了陈耀华当头一棒,他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个别领导的质疑,加上本院那些吃瓜群众的冷嘲热讽,让他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压力山大,就连范红英回到家里也问他:“老陈,听说T**各项指标不合格,性能达不到要求,你们怎么搞的?”

陈耀华苦笑着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解释,他能怎么说呢?要是知道确切原因,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从第二天开始,陈耀华跟材料合成课题组的助手们,从试验方案的设计、仪器设备的精度、试验条件的控制和试验操作程序等多方面查找原因,试图找出导致T**材料性能不佳的蛛丝马迹,但是,经过一连几天的分析查找,陈耀华跟他的几位助手一无所获。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助手提醒道:“陈主任,我说这话不是为了推卸责任,咱们是不是应该将查找范围扩大一些?”

这句话提醒了陈耀华,他猛然意识到,问题也许出在别处,“嗯,是应该扩大查找范围,跟谁的责任无关,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天下午,陈耀华召集研究室几个试验组的项目负责人和他们的主要助手开会,他开门见山地说:“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T**材料样品检测结果不合格,性能达不到使用要求,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想请各位分析查找其中的原因。”

话音刚落,试验一组项目负责人马学远当即撇清自己:“我们是做原料研制的,T**性能不合格,跟我们没有关系呀!”

与会的科技人员议论纷纷,莫衷一是,陈耀华让大家稍安勿躁,“合成T**,本来就是一项探索性工作,谁都希望一帆风顺,但那只是一厢情愿,科研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今天召集大家开会,不是追究谁的责任,只想找原因,所以,请各位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对本组的试验工作进行认真审视,仔细查找,看看哪些方面存在问题。”

“主任,恕我直言,查找问题应该是你们材料合成课题组的事,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呀?”马学远性格孤傲,过分自信,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学远有所不知,在召集大家开会之前,我们在材料合成课题组已经认真进行过分析排查,说实话,没有发现任何足以对T**性能构成不良影响的因素,这才决定扩大范围,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共同分析,查找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