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69章 利用规则漏洞

工程代号521 第69章 利用规则漏洞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几句半真半假的玩笑话,不知罗司长有何想法,却急坏了一旁的刘司长,因为T**研究室的所有科研项目,确实都经他之手在科技司备了案,尤其是陈耀华亲自带领的科研课题,更是刘司长受军工界的一位朋友所托,让天晨材料研究院开发的一个科研项目。

听说要把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停下来,刘司长急忙说道:“有什么事情可以商量,但科研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止,521工程的几个后续科研课题,都是各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你们的工作绝不能因为一些外界因素受到干扰。”

陈耀华淡然一笑,“刘司长,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有足够的职业素养,不到万不得已,我们怎么会把正在开展的科研工作停下来呢?罗司长刚才说要收回部里以前给我们的政策,如果真那样做,我们的科研经费不就没有保证了嘛,没有经费,科研工作还怎么继续开展?”

“罗司长跟你开玩笑,你还当真了?部里已经下发的文件,岂能随便收回?那不成儿戏了嘛?”刘司长非常清楚,部里给521工程后续项目的特殊拨款政策,是科技司和财务司等多部门协商后制定出来的,怎么可能凭老罗的一句话就收回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项特殊政策的主导权在科技司,而非财务部门。

“嗨,我这个人实在,你们是领导,我当然得相信领导说的话。”跟上级机构打了多年交道,陈耀华对部里的决策过程也大致知道一些,他认为老罗的话也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但在两位司长面前,他要表演得逼真一些。

“问题是科研资金被借出后,对你们的科研工作就真的没有一点影响吗?”

“刘司长,你查看了试验记录,也跟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和试验工人进行了充分交谈,请问你从哪一点看出我们的科研工作受到了影响?”

“表面上确实看不出来,但我还是担心存在这种影响。”

“领导,科研工作者一个最大的特质就是实事求是,在工作中杜绝弄虚作假,请你相信自己看到和听到的一切,也请你相信我们的人品。”

“耀华同志,你的为人我是了解的,你这样说是不是有点言重了?”

“既然如此,那就请两位领导相信我的话,虽然部分科研资金被借用,但在资金使用上我们做了精心安排,正常的科研工作并未受到任何影响。”

面对陈耀华的真诚表态,即使继续盘查,两位领导再也找不出怀疑的理由,他们只得怀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心情离开T**研究室,再次回到梅院长那里。

见两位司长回来,梅院长起身相迎,“哟,这么快就查完了,有没有什么重大发现?”

这句话让两位司长有点尴尬,他们回过神来还了一句:“如果有重大发现,就说明你们有严重的违规行为,梅院长,你们有吗?”

梅院长淡然道:“有没有严重违规,我们说了不算,那得看你们的调查结果如何,以事实为准绳嘛。”

当晚回到住宿的旅馆,刘司长觉得这次检查的目的已经达到,虽然发现了天晨材料研究院借用科研资金修建职工住宅的行为,但严格说来并不违规,他们只是利用了规则漏洞,顶多属于打擦边球,但是,研究室并没有因为科研资金被借用而耽误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这就构不成挪用资金的罪名,他认为再查下去已经没有意义。

“罗司长,咱们在天晨材料研究院的工作还有必要继续下去吗?”

“你觉得呢?该查的地方是否已经查到了?还有没有什么可疑之处?”老罗反问道。

“科研工作方面,我认为没有什么疑点了,该查的地方也都查了,起码我没发现什么问题,不知道你有什么发现?另外,财务方面,你认为还有问题吗?”

老罗半天没有说话,他在回忆还有什么可疑之处没有查到,从头到尾捋了一遍,结果一无所获,想不起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检查,他自己都有点失望,“嗨,你认为没有问题了,明天咱们就离开这里吧。”

“在工作报告上需要咱们两个签字,光我认为没有问题可不行,你也得有自己的结论。”

罗司长犹豫了一下,终于说到:“我也认为该查的基本都查了,没有发现太大问题。”

“那好,明天上午跟他们开个座谈会,把需要注意的问题再强调一遍,下午就可以离开了。”

第二天上午八点半,在办公楼的二楼会议室,两位司长跟天晨材料研究院的有关领导举行了一次交流会,实际上就是这次检查的总结会,梅院长出席了会议,但开始不到十分钟就因事离开了,实际原因大家都清楚,他不可能留在会场听两位司长的唠叨。

总结会上,两位司长对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做了归纳,随后向与会人员再次强调了财经纪律,午饭后,检查组全体人员离开了天晨材料研究院......

田海涛负责的课题已经完成了小试阶段的所有工作,接下来将进行工业化试验,作为项目负责人,按理说工业化试验也应该由他自己全面负责,但田海涛除了对实验室工作比较熟悉,他基本没有独自主持工业化试验项目的任何经验。

当初在陈耀华的试验组当助手,试验由陈耀华主导,周玉明和许巍也有较多参与,田海涛跟唐建林很少接触到核心任务,所以,现在让田海涛单独主持工业化试验项目,他感到力不从心。

根据进度安排,田海涛小组负责的工业化试验准备工作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在例行的月度工作小结报告中,陈耀华发现他们取得的进展非常有限,“海涛,你们在工业化试验准备过程中遇到什么麻烦了吗?比如设备和技术方面,有什么不好解决的问题,或原料采购不及时,等等等等,总之,遇到任何问题,你都可以及时告诉我,通过相互协作把问题解决了,争取尽快把工业化试验做起来。”

“麻烦?没,没遇到什么麻烦。”田海涛有些闪烁其词。

“没有遇到麻烦,但你们的工业化试验准备工作,取得的进展太小了!海涛,工作中有什么问题,希望你说出来,咱们一起解决嘛。”

陈耀华记得,小试过程中就出现过一次类似情况,田海涛把遇到的难题提出来,陈耀华和周玉明通过分析后帮他解决了,但事后他却觉得很丢面子,本来已经解决的问题,他捂着不让外界知道,直到两三个月后,陈耀华问起那件事,他才很不情愿地说出了,可见,田海涛这人心胸不够开阔。

实在有点搪塞不过去了,田海涛只得支支吾吾地说:“主任,我第一次单独主持工业化试验,工作没有头绪,效率也很低,所以,现在进展缓慢。”

“这不就得了嘛!海涛,你把问题提出来就好,咱们是多年的同事,你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们大家的问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中大家的智慧,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陈耀华高兴地说。

“主任,我们的准备工作现在还是一团乱麻,你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呢?”

“毕竟是工业化试验,总得有个试验规模,所以,一般情况下你得先把规模确定下来,与此同时,还要把工业流程确定下来,设计部门根据你给出的基本流程,才能给你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设备选型和采购,以及非标设备的定制,最后是工艺规程和操作方法等技术文件的编制,当然,原材料的种类名称和用量,也要适时提出来,以便让供应部门提前查询和购买。”

“可是,第一个问题就把我难倒了,你说我们把试验规模定在多少合适呢?”把话说开了,田海涛好像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陈耀华笑了笑,“海涛,其实这个问题对你应该不难,还记得521工程现在生产的几种T**通用材料,咱们当初确定的工业化试验规模吗?”

田海涛想了想,“好像是......日产三百公斤吧。”

“没错,就是三百公斤!这回你总可以确定试验规模了吧?”

“主任,你是说我们也把试验规模定为三百公斤?”

“不不不,T**通用材料应用面比较广,工业化生产的规模也比较大,你们现在研制的耐高温高压的高强度T**材料,属于T**中的特种材料,应用面较窄,除了特殊行业,一般行业用的不多,所以,将来实现工业化生产,其产量也不会那么大,我觉得你把试验规模确定在一百五十公斤就足够了。除了这些,你还有别的问题吗?”陈耀华总是不遗余力地支持年轻人的工作。

其实,田海涛对单独主持工业化试验心里根本没有底,他巴不得陈耀华完全参与进来才好,但他知道老陈已经忙得不可开交,根本不可能亲自参与他们的工业化试验,所以,他只能多请教一些问题。

“主任,你认为工业流程跟实验室流程有什么异同?”

“这个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难用几句话概括出一个通用的说法,有些在实验室很好解决的问题,在工业上却成了大难题,而某些在实验室不好解决的问题,在工业上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就你们现在的项目而言,我觉得流程差别不是很大,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室用电加热,可以达到很高的温度,在工业化试验中,需要熔岩加热才能实现类似目的,不过这也不难,因为在T**研究室,已经有过先例,可以做参考。”

“主任,我的问题比较多,请别介意。我想问问,设备选型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其实这是个经验问题,当你跟设计部门的人接触后,他们要让你提供基本流程、工艺条件以及介质种类,主管设备的设计人员将会对这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一个设备选型和材质方案,并会把这个方案交给你,让你审核。”

田海涛两手一摊,“让我审核?我哪有这方面经验呀!”

“其实这算不上什么大事,到时候再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