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70章 年轻人的机会

工程代号521 第70章 年轻人的机会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为了让年轻人得到更多锻炼成长的机会,陈耀华总是愿意往他们肩上压担子,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感觉力不从心,需要帮助时,他又会及时出手,给他们鼓励与支持,并帮他们解决问题。

田海涛第一次单独承担科研课题,在项目的工业化试验准备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陈耀华知道后,鼓励他把所有问题都提出来,愿意帮他逐项解决。

田海涛总算找到了依靠,这段时间他每天都要找陈耀华咨询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本来田海涛是课题的项目负责人,但在工业化试验准备阶段,陈耀华俨然成了项目总管,田海涛倒像个具体执行人。

为了帮助田海涛小组的课题准备工业化试验,耽误了陈耀华很多精力和时间,他本来就身兼数职,这样一来,时间显得更紧张了,但他还要把大部分剩余时间用在自己负责的科研课题上,所以,除了开会以外,其他行政工作他都要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处理。

有了上次的教训,即使再忙,陈耀华现在下班后也要回家,但他除了跟家人同桌吃饭,其余时间都用于处理行政工作,跟家人几乎没有多少交流。

“你不跟孩子们说说话,也不关心他们的学习情况,我看你回不回家都一样。”范红英抱怨道。

“你看这一大堆行政方面的工作,都是很要紧的事,我不抓紧时间处理能行吗?”

“指挥部还有老白,怎么不让他帮你分担一些?”

“人家老白是专职副书记,专管党群工青方面的事,我是521工程总指挥,又兼T**研究室主任,面前这些工作都是需要我亲自负责的,谁也代替不了。”陈耀华解释道。

“是啊,你是全院最忙的人!你关心的只有工作,老婆孩子在你眼里根本不算什么。”范红英揶揄道。

“可别这么说,我可不是那样的人,等忙完这一阵子就好了。”

“你呀,我看没有忙完的时候,除非将来退休了”......

田海涛小组的工业化试验准备工作终于走上正轨了,面对即将开始的设备安装和调试,他又感到很为难,因为他学的是理科,除了在毕业实习期间见过几次工业设备,在他脑子里,对大型设备好像有一种畏惧的感觉。

恰在此时,周玉明负责的课题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试验,“你去看看玉明他们的试验装置,对你或许有借鉴意义。”陈耀华道。

田海涛跟周玉明曾经都是陈耀华的助手,他俩属于师兄弟关系,周玉明现在不仅是521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在行政上已经是处室主任的级别,而且兼职的科研课题做的很顺利,几乎没让陈耀华操心,可以说完全能够独当一面了。

跟周玉明对比,田海涛觉得自己差了不少,陈耀华让他当课题组长,专职负责一个科研项目,但他的工作进度还不如周玉明兼职的课题做得快,而且中途遇到难题,又是陈耀华和周玉明帮忙解决,不用别人议论,田海涛自己都感到很没面子。

“主任,玉明他们正忙着呢,还是你帮我指点一二,让我慢慢摸索吧。”田海涛认为,陈耀华既是领导又是师傅,向他请教还说得过去,如果直接问计于周玉明,他实在有点张不开嘴。

“海涛,慢慢摸索可不行,你们得抓紧时间呀!让我帮忙指点当然没问题,可是,周玉明他们那里有现成的装置,你向他借鉴经验,不是对你帮助更大吗?”

“我怕玉明太忙,还是你帮我指点吧。”田海涛坚持道。

陈耀华一时不明白田海涛的意思,心里不免疑惑,“周玉明太忙,难道我很轻松吗?”但他联系到田海涛此前的一些怪异行为,似乎想到了什么,“海涛,要不我给周玉明打个电话,让他主动跟你联系?”

“主任,你就别麻烦玉明了,帮我指点一下,可能会耽误你一点时间,等我弄明白就没事了。”

田海涛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陈耀华不好再说什么了,“好吧,你让设备安装施工按计划进行,我抽时间去现场看看。”

第二天下午,陈耀华抽了个间歇来到工业化试验车间,见田海涛拿着一卷图纸在现场转悠,一副无所适从的样子。

按照计划,新的试验装置需由以前的一套旧设备改建而成,这项工作其实很简单,只需把图纸交给施工方,让他们按图纸要求在指定范围施工就可以了,其间需要田海涛对施工情况进行监督,以便发现跟图纸不符的地方及时纠正。

周玉明小组承担的科研课题,其工业化试验装置就位于本车间的东北角,虽然他们完成了试验,现在已经撤走了所有人员,但试验装置还在那里,如果田海涛要想借鉴他们的经验,其实是非常方便的。

但是,田海涛基本看不懂管路连接,如果周玉明不向他详细讲解,光看个表面,那就没有什么借鉴意义了。

“现在施工到什么程度了?”陈耀华走过去问道。

“他们要先拆除一分部旧管路和不需要的设备,然后再把新设备就位,最后安装新管路。”田海涛简要介绍道。

“把图纸给我看看。”

从田海涛手中接过图纸,陈耀华仔细看了看,“工艺并不复杂,你在现场监督他们按照图纸施工就可以了,我还有事,如果需要,我再过来。”说完,转身要走。

“主任,我对图纸不太熟悉,如果他们没按要求施工,我怕自己发现不了存在的问题啊!”田海涛终于说了实话。

陈耀华恍然大悟,原来田海涛学的是理科,对工程图纸比较生疏,他理解田海涛的难处,“没关系,有你在这里转悠,他们应该能够按照图纸要求施工,另外,隔三差五我也会过来看看,放心吧,应该没啥事儿。”......

周玉明课题组的科研项目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试验,正在进行产业化大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陈耀华决定启动试验二组负责的原料生产线的搬迁工程,这件事需要跟二组组长孙良才商量,因为搬迁工程由二组负责,陈耀华让他做好人员方面的安排。

见孙良才进来,陈耀华停下手头的工作,“良才,你先坐下,现在轮到你们了,咱们商量一下人员和工作安排吧。”

“主任,你说的是原料生产线往外搬迁的事吧?搬就搬吧,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你可别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生产线搬迁,不仅涉及到装置拆卸和运输,到了那边还得指导安装调试,得把那边的操作工人教会,直到生产出合格产品,才算完成任务。你看一组的老马,他们才负责一条生产线的搬迁,搞了一年多,前段时间才结束。”

“你说老马呀?我认为他自视甚高,其实名不副实,真正干工作,无论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他都没有任何过人之处。”看起来,孙良才是从内心瞧不起老马。

“良才,咱们别说老马,还是谈谈你们组下一步的安排吧。”陈耀华历来不喜欢在背后议论人,即使对跟他处处犯别扭的马学远,他也不愿评论。

“主任,你是总指挥,而且已经有过这方面经验,我想听听你的建议。”孙良才虽然在政治思想方面缺乏上进心,但业务水平有目共睹,而且对陈耀华非常尊重。

“根据第一条生产线的搬迁过程来看,首先,你们要派一个专人负责这项工作,这个人不仅要有一定的管理经验,还要懂得生产线的技术,你认为谁最合适呢?”

孙良才笑了笑,“嗨,别把话说得这么婉转,你直接让我负责不就得了嘛。我负责这项工作当然没有问题,但组里现在这个原料研制课题快接近尾声了,我脱不开身呀!”

陈耀华稍作停顿,暂时岔开了话题,“良才,我能跟你讨论讨论年轻人的培养问题吗?”

“让我来这里商量下一阶段的工作,怎么突然扯到年轻人的培养问题上了?我才三十多岁,也是年轻人,莫非你想培养我在政治思想上要求进步?主任,你省省吧,我真没有那种愿望。”

“你想到哪儿去了?我早知道你的想法,所以,我才不在你身上浪费时间!但我这个话题跟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有关系。”

孙良才虽然不是思想积极分子,但陈耀华认为这人本职不错,工作责任心强,有正义感,所以,对他颇有好感。

一听跟下阶段工作有关,孙良才马上认真起来,“既然如此,那我就洗耳恭听了。”

“你不是说自己脱不开身吗?为什么不给年轻人锻炼的机会?”

“好啊,可以给他们机会,不过除了我以外,你认为在二组谁合适承担这项任务?”

“除了你孙良才,二组没有第二个人有能力负责原料生产线搬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你不是说自己在实验室脱不开身吗?我认为可以把实验室的工作暂时让一名年轻科技人员负责,这不就给了年轻人锻炼成长的机会吗?”

没想到对方是这个意思,孙良才思虑一阵后说道:“把现在的试验交给年轻科技人员负责,也倒可以,但我认为即使在组里表现较突出的小高,也担不起这副担子。”

“让年轻人负责,并不是你就撒手不管呀!把工作交给他们,只是给年轻人一个锻炼成长的机会。”陈耀华解释道。

“哦,你的意思,我一边负责原料生产线的搬迁,还要一边顾及组里的工作?两头兼顾,我哪有那么多精力啊!”

“平时看你工作积极,下阶段的工作还没开始,你就叫苦连天了,这不像你的作风呀!谁让你两头兼顾了?下阶段你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原料生产线的搬迁,把组里的试验工作暂时交给一位年轻人负责,向他交代清楚试验内容,你只需隔两天回实验室查看结果就可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