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81章 极度失望

工程代号521 第81章 极度失望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田海涛负责的课题从小试开始就一波三折,在技术难度差不多的情况下,他先开题三个多月,不仅被周玉明后来居上,周玉明负责的课题在半年前就结束了小试,而且已经顺了完成了工业化试验,目前正在做产业化大生产的准备。

对于正在进行的工业化试验,田海涛遇到难题一筹莫展,他主动向陈耀华求援,为了替领导分担工作重任,周玉明决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深入班组查找原因,在提出技改措施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后,田海涛因为狭隘的心理作用,或明或暗地贬低或拒绝接受周玉明的技术方案。

本该早就完成的科研工作,拖到现在还没有结果,作为T**研究室主任和本研究室各科研课题的管理者,陈耀华早就对此有看法,事到如今,田海涛不但不知道自省,还对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进行排斥,这让陈耀华对他极度失望。

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都应该把自己的个人利益放到一边,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尽快完成工业化试验。但田海涛没有这样的胸襟,十分在乎自己的面子,自己却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就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陈耀华认为,在严肃的科研课题面前,田海涛的面子显然不值一提,既然他已承认周玉明的技改方案更加有效,陈耀华要求他放弃自己那套靠碰运气的操作方法,立即把认识统一到周玉明的技改方案上来。

“我认可玉明的技改方案,但也不能不让我说话呀!”田海涛似乎在坚持某种主张。

“海涛,你要这样说话,那就有点亏心了,我什么时候不让你说话了?如果你认为我的工作方法还不够民主,不知道你想怎么样?换作其他领导,就你这种工作效率,说不定早就换人了。”对于田海涛的无理取闹,陈耀华有些生气。

“主任,你别多心,我不是说你的工作方法不民主,我的意思,对玉明的技改方案,我也有提意见的权力。”

田海涛很在乎陈耀华后面那句话,如果老陈真的生气了,他怕自己的课题组长和项目负责人不保,虽然这两个职务算不上真正的官职,但对科技人员还是有吸引力的。

“你这种想法纯属多余!在我手下工作多年,难道你不知道我从来都喜欢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玉明也不是那种唯我独尊的人。”

“是啊,海涛,有什么更好的建议,你可以随时提出来。你别忘了,这是你带的课题,到任何时候都会由你主导,我们的方案只是建议,决定权在你手里。”周玉明有的是事情可干,他不想让田海涛产生错觉,以为他有什么企图。

周玉明的话也提醒了陈耀华,怪不得田海涛拒绝效果明显的技术方案,原来他既害怕影响他的名声,又担心别人占有他的技术成果,陈耀华认为,田海涛这个人还真是小心眼,“海涛,谁也不会否认你是这个课题的项目负责人,放心吧,我已经有了不少成果,而且现在还有自己的课题,玉明也有成果,他现在带的课题还走在了你的前面,我们既没有必要,也不是那种善于把他人成果据为己有的人,尽管我们为你的课题帮了不少忙,但那是我们应该做的,对你在这项课题中的地位,不会构成任何影响。”

把话挑明了,倒让田海涛很不好意思,“主任,玉明,我不是那个意思,你们别多想。”

“我们才没多想呢,是不是那个意思无关紧要,关键是尽快在技术问题上统一认识,立即采取行动,争取早日完成工业化试验项目,抓紧时间实现产业化,别辜负上级机构对咱们的期望!”陈耀华意味深长地说。

田海涛当然也是聪明人,细细品味上面这席话,觉得自己的心思已经完全被看透,他怕将来跟陈耀华和周玉明不好相处,于是替自己辩解道:“主任,玉明,你们都想到哪去了?工业化试验还没做完,我哪有心思考虑别的事情呀!你们对项目的贡献,我铭记在心,大家也都看到了。对于玉明的技改方案,我还需要熟悉其使用过程,并没有别的意思。”

其实,当陈耀华表明态度之后,田海涛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他也看到周玉明的方案具有很好的效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但是,田海涛确实把事情想复杂了,他认为在课题的小试和工业化试验阶段,陈耀华和周玉明都帮他解决了技术难题,在往后的成果归属问题上,他的成果会不会落入旁人之手?即使保住了他在成果中的项目负责人地位,成果署名中要不要加入陈耀华和周玉明的名字?

虽然没有说出来,但这些顾虑却明确写在田海涛的脸上,陈耀华和周玉明都看在眼里,他们马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陈耀华更是把话说的很直白,让田海涛有一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对于诚心实意帮助自己的领导和同事,田海涛这样的心态,让他自己都感到脸面发热。

如果换做其他人,也许早就不管田海涛的事了,他不是顾及自己的面子,提防别人抢占他的成果吗?那就自己想办法解决技术难题吧。

但陈耀华跟周玉明襟怀坦荡,他们以大局为重,不跟田海涛一般见识,即使被误解,也忍辱负重,不离不弃,目的就是早日完成工业化试验,让科研项目尽快实现产业化,为需要的行业和领域提供质量优良的特种T**材料。

通过这件事,陈耀华彻底看清了田海涛的为人,虽然从内心厌恶他的人品,但为了顾全大局,老陈和周玉明还得继续支持他的工作。

尽管田海涛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但陈耀华并不关心他的想法,“海涛,时间不早了,还是谈下一步的工作吧,对玉明提出的技改方案,你有什么意见或疑惑的地方,现在提出来,马上形成共识,争取尽快付诸实施。”

田海涛还想解释,陈耀华朝他摆了摆手,“抓紧时间谈工作,其他的没有必要了。”

周玉明向田海涛介绍了自己实施技改的初衷,“海涛,关于技改方面的事,你还有什么意见或者方案?”

要是有自己的方案,田海涛早就拿出来实施了,也不至于主动向陈耀华和周玉明求援,但对于周玉明的技改方案,他总得提出一点自己的见解,否则就显得太浅薄了,“玉明,我觉得你前面提到的滴加方式最好,如果将剩余引发剂跟一定的原料混合均匀后,采用连续滴加的方式补加进去,温度波动范围将会更小。”

实际上这是受到了周玉明的启发,根本算不上田海涛自己的见解。

“是的,包括液相加料的方式效果怎么样,这些都需要通过试验加以验证。”

眼看天色已晚,时间不早了,陈耀华总结性地说道:“把你们召集到这里,就是为了在技术上达成共识,对工业化试验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出统一安排,具体实施办法和程序,海涛跟玉明商量着办。”......

因为已经达成共识,田海涛所在班组当天的试验便不再重复前几天的内容,而是按照周玉明交代的方法,验证技改后的试验效果。

令田海涛没有想到的是,按照周玉明提供的操作方法,试验过程非常平稳,温度波动最大幅度也没超过五度,当班职工们在私下议论,“为什么早不采用这种方法?前段时间搞得我们提心吊胆,生怕温度过高发生危险。”

第二天上班后,周玉明打算用连续滴加的方式补加剩余引发剂,他对加料系统又进行了几处改进,在反应过程启动后,连续不断地将溶解于液体原料的引发剂滴加进去,结果,温度更加平稳,在正常反应期间,温度波动范围没超过两度,而且操作过程跟旧方法一样,一点也不麻烦。

当然,无论哪种方法,不管操作过程麻烦还是简单,检验操作方法是否可用的唯一标准,是样品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优良,如果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再好的操作方法也不可能得到采用。

测试中心对田海涛班组的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跟周玉明班组前四次试验所得样品基本一致,田海涛决定再做几次验证。

在对周玉明班组送达的第五批样品进行检测后,测试中心的汪组长有点不敢相信仪器显示的数据,向测试中心业务骨干林慧欣吩咐道:“小林,你再亲自测试一遍,样品的性能有这么好吗?”

后延了一天才出结果,周玉明以为出了什么问题,第三天上班后,他交代班组职工重复头天的试验,自己亲自跑到测试中心问究竟。

见周玉明进屋,汪组长笑嘻嘻地说:“等不及了吧?恭喜你们,样品测试结果显示,各项性能非常理想。”

“真的吗?一般情况昨天下午就应该出结果,我还纳闷,怎么还没完成检测呢?”周玉明有点惊喜。

“实话跟你说吧,第一次检测结果昨天上午就出来了,看到性能指标这么好,我有点不相信,以为仪器出了问题,又让小林亲自检测一遍,两次检测结果完全一致,我正准备让小林把检测报告给你们送过去。”

“不用送了,正好给我。”

汪组长把桌上的检测报告递给周玉明,再次赞赏道:“各项性能指标非常理想,你拿去自己看吧。”

接过报告单,周玉明跟汪组长说了再见,便转身离开了。

回到试验车间,周玉明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他向班组的职工们重复道:“按照昨天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试验,不要有任何改变!”

职工们莫名其妙,“周主任,这些事早上刚上班你就交代过了,看你这么高兴,不是有什么喜事吧?”

“你们拿去自己看吧,这还不值得高兴吗?”周玉明把手头的检测报告递给一位职工。

班组的试验工人根本看不懂检测报告的数据所代表的意义,但两名技术人员接过去看了以后,也显得非常高兴,“周主任,咱们创造了历史呀!就这类材料而言,在如此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还没有哪种材料能达到这么高的强度,咱们登上了一个高峰!”

高兴只是暂时的,周玉明非常谨慎,而且低调,他提醒大家:“继续安心做试验,对这一结果先别声张,毕竟在现有条件下,咱们只做了一次试验,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有等到完成多次重复试验,取得的样品经过分析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同样优良的程度,才能对外宣布试验取得了成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