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89章 问题的结症

工程代号521 第89章 问题的结症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意识到存在的危机,激发了田海涛的潜能,他说到做到,一个星期后,把一份十多页的工作计划送到陈耀华面前,“主任,这是我利用下班后的时间编制的下阶段工作计划,请你过目,看哪些地方不合适。”

陈耀华随便翻了翻,“哟,你这计划做得够细,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好,让我看看再说。”

田海涛离开后,陈耀华利用午饭时间把他留下的工作计划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觉得计划还算周密,所有工作都包括在里面了,但田海涛毕竟是第一次独立主持设备调试和产业化大生产,在工作顺序上有些不太合理,老陈对一些事项的先后顺序做了调整,就把工作计划给他送回去了。

有了周密的工作计划,加上陈耀华的悉心指导,接下来的设备调试和投料试车过程进行的都很顺利。作为陈耀华曾经培养的助手之一,只要用心,田海涛也足够聪明,很多事情一点就透,在整个试车过程中,的确是以田海涛为主,陈耀华的作用主要是稳定军心。

为了便于称呼,陈耀华跟上级主管部门协商后,对521工程所属产品进行了统一命名,已经投产三四年的通用型产品,以后统称为T**100,101,102,......,以此类推;对于在T**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后续特种产品,根据课题立项开发的时间顺序,将其命名为T**T200,201,202,......,等等。

照此原则,田海涛负责的课题,因其率先立项开发,其产品名称为T**T200,周玉明负责的课题,已经投产一段时间了,产品为T**T201,陈耀华负责的仍在试验之中的课题,将来投产后,其产品将被命名为T**T202。

现在,田海涛负责开发的T**T200即将投产,只有陈耀华兼职研制的T**T202,因其立项开发比较晚,加上老陈身兼数职,事务缠身,使他很难集中精力搞科研,时间过去了一年多,至今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为此,老陈也很着急。

见田海涛的工作逐渐走向正轨,陈耀华在欣慰之余,想到了自己负责的科研课题,“也该有个结果了!”

从田海涛的课题撤出来,除了处理自己负责的行政事务,陈耀华终于可以回归实验室。根据何鸣的统计情况,老陈对此前的试验数据和结果进行了仔细分析,又跟两位助手讨论了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最后得到比较一致的结论,小试结果难以做到样品耐盐碱和耐候性的统一,问题很有可能出在原料上。

“主任,一年多来,我们在你的指导下,进行了各种条件的试验,唯独没有更换过一次原材料,现在看来,这方面的工作比较欠缺。”助手小黄虽然参加工作时间较晚,但具有周玉明和许巍身上的某些气质,是陈耀华比较喜欢的一位年轻人。

“嗯,小何有什么看法?”何鸣也是陈耀华现在的助手之一,虽然他胆小怕事,不愿承担责任,在课题组的作用显然不如小黄,但是,既然让他参与讨论,陈耀华当然要听听他的意见。

小何提不出自己的见解,只好敷衍道:“怀疑原料有问题,那就更换几种原料再试试。”

这样的建议聊胜于无,陈耀华笑了笑,“原料当然要更换,哲明,能说说你的具体设想吗?”小黄名叫黄哲明。

“我觉得第一二三号主要原料是这种材料的骨架,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下一步试验要把注意力放在几种次要或辅助原料上,骨架没有问题,这些辅助原料很有可能影响材料的某些性能。”黄哲明分析道。

陈耀华点头赞同,“T**T202的骨架应该没有问题,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目前的这些结果,我也认为问题出在几种次要原料上,下一步的试验重点,便是根据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对几种次要和辅助原料进行逐个考察。”

“主任,次要和辅助原料一共有七八种之多,我查了一下,咱们实验室可用于替换的,只有三四种。”何鸣倒是很仔细。

“这个不是问题,哲明,还需要哪几种试剂?你把需求量报上来,我马上让供应科采购,但从明天开始,对其他原料逐个考察。”......

筛选了几组比较适宜的合成条件后,决定从第二天开始对新的四号原料进行考察。一连几天,陈耀华跟两位助手带着课题组的职工们,对四号新原料的各种配料比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无论四号原料的用量如何变化,得到的几批样品经过测试,不仅每批样品性能指标区别不大,而且跟原来的四号原料相比,样品性能并无明显改善,说明四号原料对T**T202的性能影响不大。

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筛选原材料的试验没有必要做得太仔细,所以,第五号新原料的考察试验,同样也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结果仍不理想。

接下来对第六号新原料进行考察试验,第一天的结果出来以后,就让陈耀华和两位助手看到了希望的苗头,因为跟原来的第六号原料相比,采用新原料得到的样品,其耐候性和耐盐碱性能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这说明以前选用的六号原料不适合用来制备T**T202,今后或许可以用这种原料取而代之,但还需要更多的试验加以验证,为了一鼓作气地完成其他几种原料的考察,新原料的详细验证试验将在稍后 进行。”

在陈耀华的亲自主持下,他们又用了二十余天时间,对第七**十号新原料进行了逐个考察,结果,采用第**号新原料时,也出现了类似于第六号新原料的现象。

这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非常高效,陈耀华和他课题组的同事们不仅找到了问题的结症,印证了此前的推测,而且这段时间的工作,为今后的试验指明了方向。

考察完所有次要和辅助原料后,按照计划,陈耀华跟同事们回过头来,要通过详细试验,对筛选出来的第六、第八和第九号新原料进行全面评价。

在对第六号新原料进行评价试验时,他们保持三种主要原料不变,对第六号原料分别加入百分之零点五、百分之一、百分之一点五和百分之二(其他辅助原料占比相应降低)等四种情况进行了试验。

结果显示,随着第六号新原料在体系中所占份额的增加,样品的耐候性和耐盐碱性能几乎同时得到不断改善,“主任,还有必要继续增加六号原料的用量吗?”两位助手问道。

陈耀华想了想,“继续增加六号原料的用量,看看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发生。”

随后,他们又试验了百分之二点五、百分之三,直到六号原料在总体系中的含量达到百分之五!

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陈耀华和助手们发现,在六号原料用量达到百分之四以前,材料性能的改善程度跟六号原料在体系中的含量成正相关,当六号原料在体系中占百分之四的时候,材料的耐候性和耐盐碱性能达到最大值,超过百分之四,两项性能指标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主任,现在是否可以确认,新的六号原料在体系中占百分之四,就是最佳工艺配方?”黄哲明问道。

“目前还不能下这个结论,因为还有第八和第九号新原料未曾全面评价。”

接下来,陈耀华和助手们用同样的方法,对第八和第九号新原料进行了试验评价。

采用第八号新原料的试验率先得到了结果,在对样品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后,陈耀华和助手们发现,第八号新原料在体系中的含量达到百分之二点五,样品的耐候性和耐盐碱性能就可达到最大值。

“这是个好现象,因为这些次要或辅助原料的价格都很贵,跟六号新原料相比,八号新原料要少用百分之一点五,不要小看这一点五个百分点,对T**T202的成本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别看黄哲明年轻,却是个有心人。

“所以我劝你们不要过早下结论,说不定还有更理想的结果呢。搞科研,重视产品成本是好事。”陈耀华很欣赏小黄的精明。

过了几天,采用第九号新原料的试验结果也出来了,拿到样品的测试报告单,陈耀华对其上的数据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非常失望地将报告单递给黄哲明。

“咦,这九号新原料怎么回事儿?难道当时没看准试验结果?”看了检测报告上的数据,两位助手很纳闷。

陈耀华的表情已经释然了许多,他摆了摆手,“其实也不意外,更不是当时没看清楚试验结果。你们也许还记得,在对新原料的筛选考察过程中,对每种新原料都只做了一个含量的试验,当时发现的情况仅是一种迹象,记得当时我就说过,某种原料究竟怎么样,要通过试验验证后,才能知道答案。”

“也许九号新原料仅有那么一点可取之处,当时恰巧在试验中被咱们发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