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工程代号521 > 第90章 神来之笔

工程代号521 第90章 神来之笔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3: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对九号新原料的评价试验中,根据陈耀华的安排,试验人员用相同的方法在同等试验条件下,对九号新原料在体系中的多种含量进行了试验,但样品性能没有明显变化。

为了稳妥,陈耀华不仅要求助手们重复此前的试验,而且把试验范围进一步扩大,将九号新原料的用量从百分之三增加到百分之十。然而试验结果同样令他们失望,因为样品测试数据显示,虽然九号新原料对T**T202的性能有所改善,但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跟其在体系中的浓度基本没有关系。

“怎么会这样?这种现象很少见呀!”助手们很不理解。

“这也许跟九号新原料的分子结构有关,具体原因等以后有空了再探索,但九号新原料的替代意义就不大了。”陈耀华分析道。

“现在看来,六号和八号新原料都对T**T202的性能有明显提高,但究竟选择哪一种进行替代呢?或者两种原料一起替代?”

“哲明,你后面这句话非常具有建设性,那就是同时使用六号和八号新原料,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我觉得咱们应该试一试。”陈耀华若有所思地说。

“两种原料同时被替代,也许会出现协同效应。”

“完全有可能。如果是相互增益的协同效应,那就太好了!要是相互抵消,就违背了咱们的初衷,谁知道呢,只有通过试验才能确认利弊。”陈耀华道。

同样的方法和试验条件,陈耀华和同事们往体系中分别加入第六和第八号新原料百分之零点五、百分之一、百分之一点五、百分之二,直到百分之五,这组试验做下来,用了半个月时间。

等到样品测试数据出来,陈耀华和两位助手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两种新原料合在一起使用的效果,比单独使用六号新原料稍好一点,但并不比单独使用第八号新原料的效果更好。

“如此说来,就没有同时更换两种原料的必要了。”两位助手说道。

“当然没有必要,如果新原料对提高T**T202的性能没有帮助,那就用不着更换,因为所有新原料的价格都要更贵一些,而且采购也不方便。”

“主任,根据目前的结果,将来是不是只需更换八号原料呢?”

“在没有新的发现之前,现在看来只需更换八号原料,不过还要继续对新的八号原料做更加详尽的考察,与此同时,哲明跟供应科联系一下,让他们做好新八号原料的供应准备。”

按照老陈的吩咐,黄哲明和课题组的同事们继续对新八号原料进行更加仔细的考察,他们改变试验条件,又试验了不同合成温度和不同原料配比条件下,新八号原料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三种骨架原料的份额,适当降低几种辅助或次要原料的比例,合成温度提高五度左右,新八号原料对T**T202的性能提高可以达到最大值。

与此同时,供应科的工作人员告诉黄哲明,经过他们多方打听,得知在国内只有两家外省企业生产新八号原料,最近的一家距离天晨材料研究院也有近千公里。

“让距离最近的那家企业报一下他们产品的质量指标,最好让对方送一些八号原料的样品过来。”听完汇报后,陈耀华吩咐道。

“主任,为了节省时间,要不我亲自跑一趟吧,去对方那里搞一些样品,再顺便把他们的质量指标要过来。”黄哲明自告奋勇地说。

对于积极工作的年轻人,陈耀华总是非常支持,“让对方送过来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天,哲明愿意亲自跑一趟,当然最好了!”

黄哲明马不停蹄,第五天就带回了三公斤八号原料样品和对方产品的质量标准。

看见质量标准中“产品含量”一栏的数字,陈耀华皱起了眉头,“哲明,快把八号原料样品送去咱们的分析检测中心,请汪师傅抓紧时间做一下含量测试。”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黄哲明再次回到陈耀华办公室,“主任,测试结果出来了,这是化验单。”

老陈看了看小黄递过来的化验报告单,略感失望地说:“跟对方给出的结果基本吻合,可是,咱们做试验用的新八号原料是试剂级的,标明含量是百分之九十八,而工厂样品的纯度才百分之九十五,用这种纯度的原料,能达到咱们的预期目标吗?”

黄哲明恍然大悟,“是啊,含量差了百分之三,试验效果恐怕不好说。”

“先别管这个了,哲明,这几天你来回奔波也很劳累,今天先休息一下,咱们明天用工厂的原料在实验室制备一批T**T202,再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从测试结果不就可以判断这种工厂的原料能否使用了吗?”陈耀华道。

第二天刚一上班,陈耀华就安排同事们展开试验,对工厂的原料进行仔细考察。跟以前一样,陈耀华要求通过不同的加入量,对工厂的原料进行全面评价。

四天以后,试验暂告一个段落,又过了两天,几批样品的测试结果摆到陈耀华面前,看着检测报告上的数据,老陈露出苦涩的一笑,因为样品的测试结果跟他预料的如出一辙,但这不是他希望的结果。

试验开始之前,陈耀华抱着一丝幻想,他希望来自于工厂的八号新原料的纯度,不会对T**T202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但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因为连他自己也不相信,工厂的八号原料纯度低了百分之三,却对材料的性能丝毫无损。

事实证明,这的确只是陈耀华的良好愿望,因为样品的检测结果就摆在他面前,数据不会说谎,他的愿望已经落空。

这时,黄哲明来到主任办公室请示一件事,见陈耀华坐在椅子上聚精会神地思考问题,他不忍心打扰领导,便又退到门外,陈耀华当然发现了

黄哲明的到来,“哲明,进来干嘛又走了?有事吗?”

黄哲明再次走进办公室,“主任,我看你在工作,等一会再说吧。”

“没关系,你来我这里肯定也是为了工作,有什么事?说吧。”陈耀华示意小黄坐下说话。

“主任,样品的测试结果还没出来,我要不要去分析测试中心问问?”原来,黄哲明关心的也是这件事。

“不必了,这是上几批样品的测试结果,他们一小时前送来的,你看看吧。”陈耀华把几张测试报告单递给小黄。

从头到尾看了看,黄哲明失望地说:“哎哟,这几批样品的性能比前段时间那些样品差远了!”

“可不是嘛,工厂这种八号原料不能用啊!”

“看来,即使开发出先进技术,如果没有同样先进的原料配套,再先进的技术也无用武之地呀!”

陈耀华赞同黄哲明的说法,并回忆道:“在521工程立项不久,T**研究室成立之初,就是因为几种原料国内不能配套,才扩大项目规模,设置了原料研制分项目。”

“但是,咱们现在研制八号新原料也来不及呀!”

陈耀华站起身来离开座椅,“是啊,现在研制原料肯定是来不及了。”他走到办公室的那扇小窗户前站了两三分钟,突然转身自语道:“为什么要从头研制呢?”

黄哲明怔怔地看着对方,“主任,你这什么意思?”

陈耀华回到座椅上,“哲明,自从看见这几分检测报告,我就意识到工厂的八号原料无论如何也不能使用了,现在由咱们的技术力量重新研制八号原料,一是时间上来不及,另外,也没有那么多人手。不过,倒有一种解决办法,虽然也要自己动手,但起码在时间和精力上至少节省一多半。刚才你进来时,我正在考虑这种办法的可行性。”

“怪不得当时你那么全神贯注,看来现在已经想好可行的办法了?”

陈耀华向黄哲明讲了解决八号原料问题的方案,“事到如今,只有这个办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主任,你这方案可以说是神来之笔,别说现在,即使将来腾出人手了,我觉得用这个办法也比完全由自己研制更省事,但几位做原料的课题组长现在都很忙,你打算让谁来负责这件事呢?”

“试验二组的小高,是个很有进取心的年轻人,他现在独自负责为T**T201配套的一种硅烷原料的生产,工作做得非常认真,从未耽误生产基地使用。”

小高名叫高建生,是试验二组的一名年轻科技人员,虽然未曾在陈耀华手下工作过,但老陈对他早就熟悉,在二组组长孙良才被临时调去负责原料生产线搬迁工程以后,由高建生暂时代管二组的日常事务,并带领同事们完成了硅烷原料的研制,还在孙良才和陈耀华等人指导下,建成并运营着一套小规模硅烷原料生产装置,其业务水平、管理能力和工作态度,给陈耀华留下了较深印象。

黄哲明离开后,陈耀华往试验车间打了个电话,让高建生到他办公室来一趟。

不一会儿,小高推门进来,“主任,你找我?”

“建生,你坐下。最近生产还正常吧?”

“小装置,即使偶尔出点毛病,处理起来也不费事,生产一直很正常。”小高在对面的长条椅坐下来。

“那就好。建生,如果硅烷原料生产正常的话,你能否抽出一些时间?”

“抽时间----,可以,有什么事,主任尽管吩咐。”

陈耀华把T**T202所需八号原料面临的困境向小高作了详细介绍,“我准备从外面购买这种原料,但纯度不够高,你先从实验室做一下,看能否将其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八?”

高建生在大学的专业就是分离工程,他长期在试验二组孙良才手下工作,虽有上进之心,但老孙给他的空间非常小,他曾一度要求调离试验二组,陈耀华让他等待时机,结果几个月前因为原料生产线搬迁的需要,孙良才被临时抽调,给了小高展示自己的机会,他果然不负众望,也让老陈很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