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贤臣难为 > 第21章 归还帅印

重生之贤臣难为 第21章 归还帅印

作者:牧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6: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各朝各代,三军元帅之职都是皇上临时授予。一旦战事结束,元帅都将进京面圣卸去职务,归还帅印。

太子殿下回京当天已将帅印及时上缴,卸去了元帅之职,如今空有太子头衔。

五年之前他虽贵为太子,费氏党羽轻易就敢弹劾他。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他带煞而归,虽当朝卸职,已无实权,却早已声名远播,一身气势无人再敢轻视。

明眼人一看便知,他背后有八十万大军靠山和北关四十七城国民爱戴,五年的同生共死之情令那些铁铮铮的汉子甘心拜服。

一时间朝堂上除了对太子及其三位将领的称赞,别无他言。

太康帝满意地点头,公孙拓对自己虽是忠心耿耿,但身负傲气。

即便是他令公孙拓辅佐太子,公孙拓也只是听令行事,非真心实意。

琛儿用这五年的时间,将三军团结一心,搓麻成绳。外退迦楼,内降将领,实属不易。

而他虽满身煞气令一般人惧怕不已,可却也并未恃宠而骄,当日归朝便卸职缴印,令费党抓不住把柄。

……

大曜皇宫,御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太子殿下已换下玄色战甲,改成一身白色绸衣,那一身煞气微微收敛了几分。

太康帝这才真心笑起来,忙召他起身赐座。

“琛儿,你这五年做的极好,父皇很满意。”太康帝上下细细打量已长大成人的李昊琛,欣喜之情更甚。

馨儿,你在天有灵,我们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独挑大梁,你可有看到?

“能为父皇分忧是儿臣之幸,只是父皇,儿臣尚有一个恳求。”李昊琛未曾起身,恭敬之意更甚。

“奥,何事?但说无妨。”太康帝来了兴致,挑挑英挺的眉问道。

“北关四十七城遭受五年战火波及,民不聊生。儿臣临行前,曾许诺他们回京之后会请求父皇,对他们施行最优厚的休养生息之策,以保障他们尽快将生活导入正轨,还请父皇责罚儿臣越权而为!”

此事本该是地方官员上表,不该是他这个太子言说。

这件事情太康帝早知此事,却刻意不提,是存了随机应变的心。

如今李昊琛谈起此事,他假装不知,大吃一惊,后又点点头:“你做的不错,该是如此。只是琛儿为何会有此想法?”

“儿臣临行前曾去祭拜过龙城附近的烈士冢,这些烈士冢有些是士兵所埋,有些是关城民众自行掩埋。多是些无名无姓的墓冢,只有黄土一培,证明此生来过。”

“他们都是来自各乡各县、五湖四海的男丁,本该养家糊口,却因战乱而遭此劫难。而其中,有数不尽的是北关男子。我们皇室为保住疆土挽回颜面,将他们拉阵冲锋,那里土地荒废、国民饥寒交迫。”

“大曜国得益于他们守住疆土,而今却要在战乱结束后再收取寡母老妇的赋税。若当真如此,北关人民岂不寒心。一将成,万骨枯。人们看到战争的胜利,却也不该忘记战争的残酷。父皇以仁孝治天下,儿臣以前不懂,当时却是懂了。”

“战争为刚,休养为柔,一刚一柔,方能长久。儿臣感慨这北方民众未曾被战争折磨致死,却要被征税难为一场,便未报父皇您,任性妄为。”

太子鲜少有如此多的话,听此一番长谈,太康皇帝一直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太子所做,不但无过,还是有功。这事情朕该早就想到,倒是朕平日里连收捷报,高兴地疏忽了。快起来吧,坐下再说。”

“谢父皇恩典。”太子殿下这才站起身,在一旁端正跪坐于席上。

“朕今日本想召你过来,没想到琛儿倒提前过来了。也省得朕再传你。”太康皇帝抿了一口茶,晃了晃手中的奏折,“这是今年新科三甲,状元许辞,榜眼许梓涯,探花是一位寒门子弟。”

“许辞作为你的伴读,当年朕是极不看好的。但你非要,朕也依了。可没想到最后竟是朕看走了眼,朕只当他是个顽劣愚钝的混子,没想到时过境迁,小小年纪,竟成了新科状元。朕派暗卫去打听过,这孩子在东街的声名如今极佳,公孙拓的三弟公孙御也不错,是今年的武状元。”

“朕有意将他二人培养成你的左右手,你看如何?”

提起许辞,李昊琛一本正经的脸上流露出几丝暖意,连太康帝看了都有些妒忌。

李昊琛拱了拱手,“那儿臣就在此先行谢过父皇。”

如今朝中,老中青三代,年老官员逐渐退出朝堂,费远征趁李昊琛离去的这五年不断壮大势力,而他需要借助费远征抗击大月国,对此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

两年前费远征更是擒住了大月国亲临战场的一位皇子,以皇子为交换,换回了在月国当了十五年质子的四皇子李昊晟。

他当年用来制衡氏族力量的寒门子弟中,如今只有丞相一人还可重用,其他人早就走起下坡路,他这个皇帝当得越来越窝囊。

费远征也不是傻瓜,他虽有心推李昊晟为太子,但李昊琛犹在战场,他如果之前提出,只会适得其反。

如今太子归来,名声正旺,背后也有八十万大军可以与之抗衡。他这个当父皇的要乘胜追击,巩固太子地位。否则哪日费远征见琛儿势头过去,想要推他下台,发动党羽弹劾,也是易事。

两父子又谈了一会儿,李昊琛这才躬身告退。

见李昊琛走远,太康帝叹了口气,对着御书房的里面唤了一声,“普惠大师请快快出来。”

太康帝话音刚落,内间便走出一位青衣僧人,鹤须童颜,一脸慈眉善目,头顶九颗戒疤,正是终南山的得道高僧普惠大师。

普惠大师“阿弥陀佛”一声,“贫僧在此。”

“大师见我这太子面相如何?”

“杀戮过重,满身煞气,但犹存几分善意。太子尚能记得贫苦中挣扎的贫民,极为不易。殿下出生之时,贫僧曾替太子看过八字,太子乃贪狼星落陷再遇凶星,成贪狼煞星,命途多舛,注定孤独一生,挑起战事,无法善终。”

太康帝听罢愁云遍布的脸上更加阴郁,“可有破解之法?”

“这……恕贫僧学艺不精,暂无破解之法。”破解之法倒是有,但不可透露天机。

两年前他夜观星象,发现紫薇星大亮,贪狼煞星与紫薇星争相呼应,颇有一较高下之态。

若是令紫薇星陨落,贪狼凶星或可改其命道,占据紫薇星的命格,称帝为皇,永享盛世太平。

可如此做的代价,便是要逆天改命,杀原本的真命天子,此乃有违天道,会遭天谴。

“不过陛下也不必太过担心,贫僧如今虽无破解之法,却有缓解之法。”普惠大师不忍一代帝王皱眉苦恼的模样,低声劝道。

“大师请快快讲,如何缓解?”

“贫僧夜观星象,在本该周身一片虚空的贪狼煞星旁,竟出现了一颗豆大的文曲星。此文曲星虽光芒微弱,但却绵延不绝,尽显勃勃生机。那贪狼煞星与文曲星一道,其身的红色煞气也减弱了几分。陛下不如让这文曲星时时跟在太子身边,或可减轻太子身上的戾气。”

“文曲星,文曲星,”太康帝捋须细想,“莫非是当今新科状元许辞?”他双眸大放异彩,高兴道。

是了,定是那许辞,太子一见到他,浑身的寒气都有所收敛。

普惠大师双手合十,点头轻笑,“阿弥陀佛,正是此人。”

听普惠大师如是说道,太康帝已是心中有了打算。

……

许辞在念白、念孝的伺候下换上新科状元的红色喜服,头发高高扎起盘成一个髻收进纱帽中,从一个俏生生的少年俨然变身成熟佳公子。

念白嘿嘿直笑,宋太公看了赞不绝口,“不错不错,极为庄重,快些随我进宫面圣去。”

今日是陛下召集文武三甲面圣的日子,宋太公爱孙心切,非要亲自跟着一块去。许辞拗不过他,只能嘱咐念白、念孝好生扶好宋太公。

宋太公已有七十余岁,身体依然硬朗,牙口胃好。也是王氏在家伺候得好,这两年反而显得越发年轻了。

在皇宫门前,许辞偶遇了林氏和许梓涯,如今林氏已成了许长宗的正妻,可却也再过不了之前在许府时颐指气使、锦衣玉食、挥霍无度的日子。

许长宗那几个俸禄,除了买吃买物,剩下几个钱根本买不了几个丫鬟。如今西街许府只买了几个洗衣做饭的婆子和看门的家丁,以前那种贵妇式的生活早就离他们远去。

如今的林氏衣着大方得体,但也是普通衣物,再不是之前的云锦霓裳。

林氏见到许辞,脸上满是尴尬,她假装没看到许辞,嘱咐了许梓涯两句,就回马车上去了。

而许梓涯经历了家境由富硕瞬间变成普通的变化,才知自己以前享受的一切荣华都是沾了许辞的光。五年间心境变化颇多,也不再是当年的迂腐少年。

他见了许辞,还微笑打了声招呼,颇有几分要冰释前嫌的意思。

许辞点头回礼,搀着宋太公走在前面。

许梓涯不敢越过宋太公,只得在后面亦步亦趋慢慢跟着,一路无言。

等他们到了大殿之上,其余四人早已到了,通传太监见六人来齐,才进了后殿禀告皇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