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贤臣难为 > 第22章 太子冼马

重生之贤臣难为 第22章 太子冼马

作者:牧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9:06: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康帝威严端坐于龙椅之上,鹰隼眸子一般的双眼锐利地俯视着殿上跪拜的六人。

文三甲里,状元许辞他认识,榜眼许梓涯他也认识,探花是个寒门子弟,叫颜四。

而武三甲中,状元公孙御是公孙拓之弟;榜眼费佐,是费氏旁系子弟;而这探花,名叫颜牛,也是寒门出身。

太康帝之前命暗卫监视探查许辞,发现许辞身边跟着五名忠心耿耿的属下。其中一个叫阿四,一个叫阿牛,可不正是这二人。

两个文武探花居然都是许辞的属下,这倒是件新鲜事儿,有趣。

太康帝眯起眼睛,打量着那两个颜姓青年,呵,一个精明,一个憨厚,倒是极为互补。心中又有了几分打算,既然如此不如一块扔出去历练一番。

一通答辩之后,太康帝对殿上几人的性情都有了几分了解,开始封发官职品阶。

“公孙御,朕便封你为游骑校尉,正五品,编入镇北军部队。”

“费佐,朕封你为兵部员外郎,从五品,即刻前往兵部上任。”

“颜牛,朕封你为左别驾从事史,从五品,听令于江南道刺史。”

“许辞,朕封你为太子冼马,正五品,辅佐随侍于太子左右。”

“许梓涯,朕封你为翰林院修撰,正六品,即刻前往翰林院上任。”

“颜四,朕封你为右别驾从事史,从五品,听令于江南道刺史。”

此次任职品阶,可说是较以往几次都有所提升。当年许长宗是因为太康帝重用寒门子弟,才破格提拔为正四品礼部侍郎,但也仅有那一次。

原本文状元是该任职翰林院正六品修撰,榜眼为正七品修编,以此类推。

三甲人才需历练一段时间,方可继续升迁。

而今,这些文武三甲,品阶竟然没有低于六品的,太康帝可说是又一次不拘一格降人才。

许辞对此结果已是十分满意,他此生凭本身实力考中状元。本以为会从翰林院开始任职,却没想到一来便是正五品的太子冼马,除了令他颇感意外之外,便是满满的喜不自胜。

世间缘法当真奇妙,似乎总有一条牵绊,将他和心心念念的人连在一起。

上辈子少年时他一直浑浑噩噩十几年,待许梓涯高中状元,许长宗对他百般夸赞宠爱时,嫉妒心作祟,许辞才有了入朝为官的念头。

他从那时起便生出了攀附太子的念头,心思也已非当年初为太子伴读时那般纯净。

许辞恳求太子开了后门,那时他十八,太子二十二。

许辞一身的不服气和傲气,偏得芝麻小官还不稀罕,竭力拜求太子给他个大官做做。

太子当时羽翼初丰,却还是爽口答应,请示太康帝后,他便直接担任了正三品的扬州刺史。

但因此事,太子曾数次在朝堂上遭人诟病。现在想起此事,许辞满是自责。

今生他考中状元,太康当殿封他做正五品太子冼马,辅佐太子。名正言顺,再不会害太子被人拿住把柄。

阿四、阿牛虽是纳闷这江南道刺史是谁,但听到两人同任江南道刺史的别驾从事,可互相照应,登时乐了,相视一笑。

而作为此次任职品阶最低的许梓涯,却也不再像五年前那般对许辞又嫉又妒。

旁人如何是旁人的造化,于他何干,人不可比、鸟不可攀,他如今只期望可做好眼前修撰便好。

公孙御却是哭丧着脸,本以为考中状元终于可以摆脱大哥的管教,没想到最后居然摆脱到了大哥眼皮子底下去了,公孙御心中哭叫,当真是天要亡我!

而费佐面容平淡,城府颇深,让人难以猜透心思。

太子殿下回京已有数天,却因为忙于政事无暇分身,许辞不敢前去打扰拜见。

这可闷坏了许辞,他如今早有些迫不及待。除了李昊琛回京当日,许辞侥幸与太子殿下同行一段时间外,他便再没机会见过太子。如今进宫面了圣,许辞却不想就轻易这般离开。

他追上意欲离开的太康帝,“陛下,可否准许微臣拜见太子殿下?”

太康帝先前听了普惠大师的话,巴不得许辞天天跟李昊琛腻在一起,便又下了一道口谕,“许爱卿如今任太子冼马,今后可自行前往东宫,无需请示。”

普惠大师昨日临走前,曾提议让太子去东海一寻,或可有所收获。

太康帝对普惠大师的话深信不疑,当年他还是不受宠的皇子,而太子还另有其人。先皇曾召请普惠大师入宫为皇子公主相面容、看八字、测未来。

而这些预测以后多有应验,果然神奇。

他起初对此嗤之以鼻,只当这些个命格定数的言论不过是江湖骗术,不足为信。在大殿之上,普惠大师对当时太子未曾多有言论,只说太子龙章凤姿,能成大事。

对其他皇子公主的命格未来言语也是有喜有悲,有好有坏,并不因为对方是皇室之人便只言善语。到他这里,大师只是摇了摇头,说他命途多舛,福兴惨薄。

然待众人散去,普惠大师却在无人之处对他悄悄说,他乃天命所归,只是此路凶险多舛,但每每又可逢凶化吉。并告诉他无需争夺,顺天即可。

他这个皇位可以说是白捡的,他这一辈皇室斗争残酷无情,互相乱斗,斗到最后死而死,贬的贬。而他听了普惠大师的话,自来奉行明哲保身,竟然活到了最后。

先皇见整个皇室便只剩下他和恭亲王,而恭亲王又是宫女出身,身份地位。先皇便只好立了太康帝为太子,继承大统。

事后待他登基为帝,便亲自前往终南山拜见了普惠大师。那时曾问及普惠大师,当时怎敢如此大胆的对一个不受看重的皇子如此放言,也不怕丢了性命。

更甚者,若普惠大师当时将此天机透露给当时太子,太康帝便早已命丧黄泉。

普惠大师阿弥陀佛地扯了几句佛语,最后只说卦算天象,天道已定,他只是位传达者,怎可逆天而为告知当时太子。而之所以下山一助于他,也是天道所启。

普惠大师悲天悯人,自是见不得哀嚎遍野之态,当时太子之道乃杀戮之道,唯有太康帝,乃是仁爱之道。

太子初生之时,太康帝又请来普惠大师,然普惠大师叹气连连,贪狼煞星命格,千古难遇。此星属木,颇为神秘,亦可是福星亦可是灾星。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能否成佛,全在太子一念之间。

普惠大师虽未曾多说什么,太康帝已心中有几分数,琛儿恐怕并非是真命天子。

但那又如何,他和最爱之人生的儿子,理应得到最好的。

太康帝多番求问破解之法,当时紫薇星尚未出现,而太康帝又心意虔诚,普惠大师便说会回终南山研究天道。十九年后他会再来,若是那时李昊琛心中尚有一份善念,那便或可还有破解之法。

太子回京之前,普惠大师已然入宫。当日正在御书房后殿与太康帝探讨佛法,太子恰好求见,普惠大师有意侧观李昊琛,便求躲在御书房后旁听。

适时,满身杀戮、被怨气缠身的李昊琛居然依旧心中存善,为北关民众争福谋利。普惠大师颇感意外,但见他虽浑身煞气,眼中却是冷肃清明。可见李昊琛内心坚毅,不会轻易被外物侵染、摇摆不定。

如此普惠大师才放下心来,为太康帝献计一二。

这其一,便是令许辞常伴其左右。

这其二,便是东海寻一线机缘。

贪狼星属木,东方日生,乃为生机,而又水滋生木。生机之水滋养洗涤血煞沉木。

贪狼煞星去往东海,可壮大自身,沉淀煞气。

太康帝听普惠大师如此一言,昨日当即属意了李昊琛暂行江南道刺史之责,以“替父东巡私访”的由头将他遣到江南道东海一带。

没办法,全是为了自己儿子。谁让普惠大师说太子往东海行,或可寻到转机呢。他这个当爹的,真是为儿子操碎了心了。

……

“外公,孙儿想去拜见太子殿下,您是要同我一起,还是打道回府?”宋太公是李昊琛的外祖父,许辞低头俯身问道。

“你去罢,我便先不去了,等哪日有时间,我再来看太子殿下。”宋太公摇摇头,推辞掉许辞。

这五年间,他常常见许辞一人窝在房中给太子写信。

他也很是思念自己唯一的外孙,可若是论起个一二,这最为思念之人,恐怕还是许辞。

他们这对主仆,肯定有许多话要说。

听宋太公这么说,许辞也不再挽留,急匆匆地便向太子东宫而去。

许辞来时,周公公正在吩咐太监宫女们将东宫收拾一通。

地上血迹斑斑,不远处还有一具尚有余温,未完全僵硬的宫女尸体。

见来人是许辞,周公公忙迎上去,将手虚空挡在许辞眼前,不让他看到此等血腥场面,将他拉到一旁,“许爷是来找太子殿下?”王氏早已休了许长宗,许辞跟了王氏,他自然不能再随家中长幼管许辞叫“许二爷”,所以他便改口为“许爷”。

“这是怎么回事儿?刺客?太子殿下呢?”许辞拉下周公公挡在眼前的手,一指那处尸体,“这等贼人为何能混进来,还摸进了东宫!”

“哎,这已经是太子回来后的第三起了。太子身边有精甲暗影,蒙面刺客不得而入。派出这些刺客的人定是对此事颇为了解,那人派来的这些刺客,都是乔装打扮,选在白天,易容成东宫宫女太监的模样,趁太子不备突然行刺。”

“皇上这几日渐渐开始让太子批阅奏折分担国事,像这一个,太子方才正在批阅奏折,她端茶而入,瞬间用藏在袖中的刺针行刺。幸好太子殿下五年战场生涯,对杀气极为敏感,将她一掌拍出,这人见行刺失败,当场便咬舌自尽。”

许辞听得胆战心惊,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屡次行刺当朝太子殿下。主谋当真是目无王法,罪该万死!太子遇难谁获益最深?不作他人想,定是那费远征和四皇子李昊晟。

“太子如今何处?”许辞攥住周公公的手腕,将他抓得生疼。周公公呲牙咧嘴,指了指东宫寝宫后院,“在冷泉……”

许辞一个箭冲出去,独留下瞠目结舌的周公公蹦出最后两个字,“洗澡……”

周公公捂脸,许二爷,您倒是把咱家的话听完再走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