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摄政大清 > 第115章 得利

摄政大清 第115章 得利

作者:公子令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9:43: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城门在伍俊和赵昱两人被侍卫抬进城后给关上了。

而这件事情很快传到了皇宫。

乾隆皇帝听完之后,顿时大怒:“反了,反了,这些百姓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袭击朝廷命官。”

当乾隆皇帝说这话的时候,和珅和刘墉以及阿桂这三位朝中大臣都在,只是刘墉在听到皇上话后,并未惊恐,反而是有点得意,躬身道:“皇上息怒,此事怕并非这么简单。”

乾隆皇帝微微凝眉,而后望向刘墉,道:“刘爱卿此言何意?”

“圣上,百姓在成为耐寒雪多日,可户部和工部的两位尚书却毫无作为,那些百姓愤怒也是正常的,怪只怪两位尚书没有将皇上吩咐的事情放在心上,也没有将那些百姓放在心上。”

刘墉此话一出,和珅脸色猛然一变,立马站出来道:“皇上明鉴,救济百姓的事情可不是小事,为此户部和工部的两位尚书因为商议如何办耽误了一点时间,也是可以理解的。”

工部和户部是和珅的大本营,这件事情无疑让他深受打击,只是他绝对不允许刘墉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

而就在和珅刚说完这话,阿桂突然站出来道:“皇上,和中堂此言就略有偏差了,以微臣看来,两位尚书之所以长久不去城外救济百姓,是因为大雪太大,他们怕冷。”

阿桂这话说来似乎并无多大的攻击里,可在乾隆皇帝听来,却比刘墉刚才说的更让其愤怒,是因为两位尚书觉得天冷?

哼,他们家里妻妾如云,屋内温暖如春,竟然还会觉得冷?那么那些城外衣不蔽体的百姓就不知道冷吗?

阿桂的话,分明是讽刺嘛。

当众人听到阿桂这句话之后,立马意识到阿桂这句话的毒辣。

和珅连忙又站出来道:“皇上明鉴,事情绝非阿桂将军说的那样。”

“如果不是这样,和中堂你说是那样,难道是没有商量好如何从中贪墨吗?”阿桂冷嘲热讽,此言更是一语惊天。

贪墨?这个大清官员皆知道的事情,可却一直没有人敢提出来,可如今阿桂却提了出来,而且说的这般随意。

和珅那已经略显龙钟的身姿突然跪了下来:“万岁明鉴,决无此事,圣上的命令,他们又怎敢从中贪墨?”

乾隆皇帝双目微凝,朝中大臣是否贪墨,乾隆心里很清楚,只是他明白此事很难查办罢了,一查就要牵一发而动全身。

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年少的时候了,大清的繁荣昌盛,他不想因为这个而有所减,再者,查办了那么多大臣,他更无心再找其他人来弥补这些空缺,他老了,想要的只是这大清的繁荣罢了,哪怕这繁荣只是表面,只是假象。

对于这三位朝中大臣的言论,乾隆皇帝一个都没有回答,只是突然问道:“那户部和工部的两位尚书怎么样了?”

“回圣上话,户部尚书伍俊被打断了一条腿,不过性命无忧,那赵昱……就有些不妙了,听闻被打的很重,此时尚在府里昏迷不醒呢。”和珅答完乾隆的话后,突然又道:“这些刁民实在太过可恶,臣请旨捉拿。”

和珅此言一出,旁边的刘墉立马站出来道:“这些百姓皆大清子民,怎能捉拿,若如此做,会让天下百姓寒心的。”

刘墉的年纪也不小了,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却如同洪钟,重重的敲在了乾隆皇帝的心上。

沉默,御书房少有的沉默。

“责令柳舟继任工部尚书职,即刻负责城外难民的救治工作。”

刘墉的话到底还是起了作用,城外的百姓是没有错的,皇上知道这点,所以就算那些百姓打了朝廷的两位尚书,可法不责众,皇上要做的,还是帮他们。

刘墉和阿桂他们听到皇上这话之后,突然有些失望。

本来,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皆是和珅的地盘,如果这两位尚书被打残亦或者打死,他们就可以想办法安插自己的人,以此来打击和珅的势力。

可是皇上却将工部尚书的位置给了柳舟,这个进京还不到一年的人,他竟然从在一年时间里,从一个小小县令成了朝堂上的尚书,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别人升一级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这小子是走了什么运?

不解,实在是不解,刘墉和阿桂他们都不了解,他们这些人还是拼搏了多年才熬到了如今位置的,柳舟怎么会这样呢?

几人心中不解的时候,也觉得这个柳舟,果真是不简单的。

工部。

当工部的人得知赵昱被打的半死不活后,整个工部顿时变得慌乱无章起来,工部尚书伤了,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大家在这里慌张失措的时候,朝廷的圣旨下来了,任命柳舟为工部尚书,且负责城外难民一事。

对于这样的圣旨,工部官员已经习以为常,而他们也像往常那样,来柳舟这里说些恭喜的话,柳舟拿到圣旨后,却并未欣喜,众人一愣,很快意识到事情的难办。

那赵昱去城外给百姓送衣服都被打了,可知这件事情是多么难办的,这柳舟可能办好?

不过工部官员很快又明白过来,此事难办又如何,现在柳舟可是他们的头了,就算事情难办,可这巴结却是要的。

果亲王对于柳舟的升官速度有些嫉妒,所以在圣旨下来,其他官员都在这里恭喜柳舟的时候,他却在暗自神伤,自己在工部员外郎这个位置,好像待了很久了,皇上怎么就没想到让他给挪挪窝呢?

“大人,如今皇上让您负责此事,只不知您准备怎么办?”

在整个工部,孙四跟柳舟的关系是最近的,如今也已是工部郎中,此事虽说交给柳舟来办,可下去做的,少不得要交给底下人。

柳舟只稍微沉默片刻,而后道:“我们工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粮食,没有工具,我们也无法出城,这样吧,派人给户部传话,要他们将粮食备好,你且随本官去一趟城外。”

听到柳舟这话,工部的官员立马站了出来:“大人,城外那些百姓如今情绪激动非常,您这个时候去,怕是要重蹈覆辙。”

柳舟知道这些官员嘴里重蹈覆辙指的是什么,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都被打了,他去,难道就不被打?

不过柳舟只淡然一笑:“无妨,不去一趟,又怎知会被打?”

对于别人的规劝,柳舟并没有听,然后带着人去了城外。

城外的积雪很厚,那些难民的情绪的确是激动的,不过朝廷已经派兵将他们给围了起来,在武力的制服下,没有什么人敢反抗。

柳舟的出现,让那些本来已经失落的难民突然又群情激奋起来。

他们蜂拥而来,与那些士兵推嚷着。

柳舟见此情景,微微凝眉,而后说道:“诸位乡亲百姓,本官工部尚书柳舟,已奉皇命来此解决诸位的问题,还请诸位相信圣上英明,绝对不会不顾尔等死活的。”

柳舟此言出,百姓之中顿有人喊道:“既然要顾我们死活,为何这么久才派人来送衣物粮食给我们?难道你们不知道我们在城外每天都有人饿死吗,为何不让我们进城?”

一人言起,其他人接连跟着嚷嚷,情况似乎已经到了失控的边缘。

可就在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声音又突然响起:“大家安静,柳大人不比其他大人,我曾听说柳大人在余平任县令,可是解决了百姓蝗灾的好官,是个青天啊,我们要相信柳大人。”

柳舟在余平的所作所为,传的还是颇广的,那名百姓此言一出,其他听说过的也纷纷跟着附和。

“是啊,听闻当初柳大人离任,百姓可是十里长街的相送呢,柳大人绝对不会不管我们的……”

“………………”

势头突然一变,本来想闹的百姓很快安静了下来,柳舟见此情况,嘴角露出一丝浅笑,然后说道:“既然诸位乡亲信得过本官,那么本官就一定能让诸位渡过这个严冬,如果再引寒冷而死一人,本官自向皇上请求处罚。”

柳舟将这话都说出来了,那些百姓那里还不相信,他们纷纷高呼青天,纷纷高呼相信,而这个时候,柳舟向旁边的人吩咐道:“去看看户部的粮食和衣物都准备好了没有。”

因为之前的事情,柳舟相信,户部这才就算真的想贪,怕也不敢了吧。

就在柳舟在城外帮百姓的时候,京城皇宫,乾隆皇帝接见了一个人。

“查的怎么样了?”

“回皇上话,那些百姓的确是受人蛊惑,才突然对两位尚书大人动手的,只不过如今那人已不知去向。”

乾隆皇帝双目微凝,他早料到那些城外的百姓不可能这么大胆子突然对官员动手的,一定是受了人蛊惑,只是可惜,调查完了,竟然让那个人先逃了,只是乾隆皇帝并不准备放过他。

“派人去查,查出之后立马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