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摄政大清 > 第062章 麻烦

摄政大清 第062章 麻烦

作者:公子令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9:43: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镜子被太监搬走了,和珅想说的话没有说成。

而刘墉终于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其实,刘墉也不认为一个七品县令会通过一块镜子向皇上进忠言,不过当刘墉看到那块镜子的时候,他觉得这是个机会提醒皇上,做一个千古明君,要亲贤臣远小人。

所以,他说出了一代明君唐太宗的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乾隆皇帝并不昏庸,当他明白自己用意的时候,他一定会就此顺着走的,因为这样无论对谁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本来,乾隆皇帝要各地献宝,一些言官就颇有微词,说皇上玩物丧志,不过清朝的言官不像明朝的言官,可以说的肆无忌惮,所以此事闹的并不厉害。

可刘墉身为御史的人,言官的头,他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皇上的,不过刘墉混迹官场多年,也明白其中规则,所以在提醒皇上的时候,他也要给皇上一个台阶下。

那枚镜子,正好是台阶。

皇上收了那枚镜子,然后再加上刘墉说的那些话,那么皇上这次要全国献宝的事情,便不再是玩物丧志,而是励志。

因为一块镜子,皇上决定成为千古明君,并且要那块镜子时刻提醒自己。

这事传出去,外面的人还不拍手称快?

皇上觉得很有面子,刘墉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目的达到了,皇上也为自己此次的行为找了个很好的理由,如今剩下的就是封赏了。

其实像这种事情,皇上是不好意思封赏的,无非就是对献宝的人奖励几句,要么就是发点赏银,不过献镜子的柳舟,皇上是记住了的,于是一番思考后,道:“这柳舟政绩如何?”

一名吏部官员站出来道:“柳舟任余平县令快两年时间,第一年并无任何建树,不过最近一年江西频发灾难,柳舟的表现十分不错,对难民的安抚问题也做的十分到位。”

吏部官员说完这些,便退了下去,他们吏部负责考核官员,不过在这种场合,拿主意的还是皇上。

乾隆皇上见柳舟这一年做的事情不少,于是点点头:“危难之时,方能看出一人的本事来,既然如此,就由和爱卿拟一道圣旨,责令明年春时,让柳舟来京城工部吧,至于安排什么职位,和爱卿可看着办。”

和珅身为中堂,又兼军机处行走,大学士,整个吏部都在他手,要他给柳舟安排个职位,也是理所应当,和珅见乾隆皇帝对这柳舟还有点看重,于是当场说道:“如今工部尚缺一名虞衡清吏司员外郎,不如让柳舟接人如何,他能制作出如此奇特的镜子,想来对工部的工作,能够胜任?”

安排柳舟做什么官乾隆是不管的,只要不是很大,不至于太过突出就行。

“好,就按照和爱卿所言,拟旨吧!”

京城的事情,刘墉为了自己的目的将柳舟推了出来,而远在余平的柳舟只怕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并不在意的镜子,竟然为他争取到了升官的机会。

不过在圣旨到来之前,柳舟在余平县的日子还是很平淡的。

转眼秋已尽,初冬来临。

江西的天气虽然不似北方那般寒冷,可这个时代的人没有羽绒服,甚至连好一点的暖和的布料都没有,所以天气冷时,受苦受冻的,还是那些贫苦百姓。

秦云和柳舟一同开的纺织厂已经投入了生产,初冬来临的时候,他们着实大赚了一笔,而在他们赚钱的同时,柳舟则提出将自己一半的利润拿出来换成布料送给那些贫苦百姓。

在这个时代里,柳舟并不在乎钱,钱财对他来说,不过是工具罢了,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

秦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自己辛苦挣来的钱,眼睛都不眨一下的便分给了百姓。

说他是贪官,秦云是无论如何不信的。

钱财是柳舟的,柳舟让买成布料给百姓,秦云并没有反对,她按照柳舟说的照做了。

这个冬天,对于余平县的百姓来说,应该是温暖而幸福的,不过他们可能不知道,这可有可能是他们最后一个温暖的冬天了,当然,也有可能不是。

余平县的生活又慢慢恢复了平静,柳舟偶尔做些有益于百姓的事情,而百姓则偶尔发表一下对柳青天的仰慕之情。

时间慢慢,转眼之间,京城的诏令就要来了。

而就在诏令到来之前,余平县还是出事了。

余平县城外一村落内,死了一个人。

按理说,温度越来越低,路有冻死骨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死个人,实在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可事情却并不简单,因为死的那个人不是冻死的,而是毒死的。

一个人若是活的好好的,肯定不会毒死,所以那个人是毒死的,只有一种情况,那人死的不明不白。

那人是个六十多岁的妇人,常年卧病在床,她膝下有一子,不过因为太穷,一直不曾娶妻,如今三十多岁,仍旧是光棍一条。

本来,像这种命案,随便派个衙役去看一遍就行了,可这次却不行。

因为在老妇人死之前,是吃了扁素问开的药的。

扁素问有感百姓困苦,所以跟余平县的大夫商议,每月大家抽出几天帮百姓免费看病,而这次,恰巧轮到扁素问。

命案发生之后,老妇人的光棍儿子推着自己母亲的尸体就到了县衙,他要状告扁素问,柳舟身为余平县令,就算跟扁素问私交很厚,可也不敢徇私,于是立马开堂审讯。

扁素问来了,她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老妇人的尸体就停放在大堂上,这是一点假不了的。

老妇人的儿子姓孙名木,身材消瘦,跪在大堂之上哭的稀里哗啦的,柳舟见他如此,也不好责备,毕竟他死了母亲,让他哭一哭也是正常。

只是大堂之上是要审问的,因此在看孙木哭的差不多的时候,柳舟给曹玉使了个眼色,曹玉颔首,而后喝道:“县令大人有令,告状的请将状纸拿来。”

孙木抽泣着,然后从怀里拿出了状纸,并递交了上去,柳舟看了一眼状纸,只见状纸上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的清清楚楚,看过之后,柳舟对事情也有了了解。

原来,孙木的母亲一向有顽疾,昨天下午扁素问上门就诊,一番检查后,断定为瘫痪,本来这种病不好治,不过扁素问还是给孙木的母亲开了个方子,独活两斤,构子一斤,共研为末,每次服用一勺,一天服用三次。

柳舟对看病并不了解,不过对药材还是有些常识的,无论是独活还是构子,这些都是无毒的,吃下去后,怎么会中毒呢?

将状纸放下之后,柳舟望向扁素问,此时的扁素问有些恍惚,她的眼睛一直盯着地上的妇人,她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个妇人竟然死了。

“被告扁素问,原告告你给他母亲下药,害死了他母亲,你可承认罪行?”

虽然柳舟不相信扁素问会害人,可如今真的死了人,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扁素问跪在大堂上,连连摇头:“冤枉,大人冤枉啊,民女给开的药能够活血,对于病人的瘫痪是很有好处的,绝对吃不死人的啊!”

扁素问刚说完,跪在一旁的孙木立马辩解:“吃不死人?可我母亲吃了你的药,就死了!”

两人在堂下辩解,柳舟坐在堂上微微凝眉,很快,他发现事情有点奇怪,因为他发现状纸有问题,像孙木这种穷的连媳妇都娶不上的人,他会写字?

当然,并不排除这状纸是别人代写的。

不过柳舟觉得还是问清楚的好。

扁素问跟孙木争辩了几句之后,便停了下来,因为她发现孙木太过激动了,自己的话孙木根本就听不进去。

“孙木,这状纸可是你写的?”

孙木微微抬头,看了一眼柳舟,连连摇头:“不是,是……是小人找人代写的。”

“找的何人?”

“街头帮人写信的王秀才。”

街头王秀才的确帮人也信,也写状纸,柳舟向一名衙役示意,那名衙役明白之后,悄然离开了县衙,而这个时候,柳舟吩咐道:“请仵作前来验尸。”

余平县衙有名仵作,不过却并不在县衙长待,因为很多时候,都是用不着仵作的。

半柱香之后,衙役将仵作请来了,而另外一名衙役也赶了回来,他在柳舟耳边低语道:“状纸的确是王秀才代写的,收了五文钱。”

柳舟颔首,而后等仵作的检验。

仵作检验的仔细,半柱香后,这才起身说道:“经过属下的勘验,死者嘴唇紫黑,的确是中毒无疑。”

柳舟微微凝眉,道:“可知是什么毒?”

仵作摇头,道:“不能确定,不过以属下来看,很像是砒霜。”

当柳舟听到是砒霜之毒的时候,脸上微微露出惊疑神色来,不过很快,又恢复平静,道:“扁素问涉嫌投毒害人,责令押入大牢,待事情调查清楚后,再做处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